九年级历史下册冷战课件学案试题(共8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6课 冷战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冷战的含义以及冷战的原因。‎ ‎2.知道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影响,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3.知道德国分裂,基本形成欧洲冷战对峙局面。‎ ‎4.分析冷战的影响,启发学生感受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二、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美苏“冷战”的性质和美苏争霸的影响。‎ 三、自主学习:‎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杜鲁门主义》‎ 展示材料:‎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 ——斯大林 思考:二战中美苏关系如何?二战后他们的关系又将会怎样呢?‎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杜鲁门二战后 ‎ 思考:美国战略目标是什么?‎ 目标导学一:冷战的发生 何为冷战? ‎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一、冷战的原因 6‎ ‎⑴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⑵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材料: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美国总统杜鲁门 ‎⑶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材料:苏联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力量雄踞欧亚大陆,堪与美国平分秋色。1949年成功制造出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的核垄断。……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 ‎⑷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播放视频——《走向共和》‎ 材料一:美国认为自己的民主制度和自由观念最优越;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侵略性。‎ 材料二:在苏联影响和帮助下,东欧和亚洲一系列国家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苏联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材料三:“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斯大林 知识扩展:‎ ‎“冷战”一词的由来 ‎ ‎1946年1月20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发表演说,他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成是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大敌人,提出“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做‘冷战’。”‎ 二、 率先推行冷战政策的国家——美国 思考: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教师提示:称霸世界 6‎ 三、冷战的表现 ‎⑴政治: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阅读课本,思考:杜鲁门所谓的“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分别指的是什么? ‎ 教师提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结合课本内容,分析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教师提示:干涉别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 杜鲁门主义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⑵经济: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 ‎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结合上面材料,说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和实质。‎ 教师提示:1、目的: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2、实质: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3)军事: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5月,美、英、法等12个国家 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材料研读:‎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 6‎ 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高压控制下。”‎ ‎——1946年3月英国首相 丘吉尔《和平砥柱》‎ 丘吉尔号召西欧和美国联合对付苏联。‎ 目标导学二:德国的分裂 ‎1.德国分裂原因:‎ 纳粹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与美、英、法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2.柏林危机 ‎(1)危机爆发 ‎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 准备发行货币,筹建政权,引起苏联的抗议。1948年6月,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煤、电、食品等生活物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柏林危机”爆发。‎ ‎(2)危机的解除 苏联没有封锁空中通道,美、英通过空运向西柏林供应物资。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解除苏联对水陆交通的封锁。双方都留有余地。11个月后(1949 年5月12日)美、苏通过秘密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同时解除封锁。‎ ‎3.德国的分裂:‎ ‎(1)1949年9月,美、英、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 ‎ ‎(2)1949年10月,苏占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3)影响: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德国分裂是冷战的产物)‎ 目标导学三:北约与华约对峙 (一)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 背景:美国把欧洲看作全球战略的重点和遏制苏联扩张的第一线,而尚未复苏的西欧各国也需要美国的援助。‎ 2、 操纵国:美国 3、 北约标志及总部 ‎(1)标志:‎ 6‎ ‎(2)总部:布鲁塞尔 ‎4、北大西洋公约的内容:‎ ‎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性质:军事政治集团 材料:《北大西洋公约》宣称:“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整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可采取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 思考材料体现内涵?‎ 教师提示:集体防御 (一)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时间:1955年 地点:波兰华沙 国家: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 ‎ 内容: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 控制国:苏联 (二) 华沙条约组织建立的影响 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格局的最终形成。‎ (三) 冷战的冲突 ‎1、朝鲜战争(1950.6.25—1953.7.27)‎ 一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之间的意识形态之战、国家统一之战,而美国、苏联与中国均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这是两大阵营斗争的集中表现。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突袭韩国开始,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署《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 ‎2、古巴导弹危机 ‎3、美国侵略越南 ‎4、苏联入侵阿富汗 ‎5、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6‎ 美国总统里根于1983年3月提出关于建立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倡议。美国政府于1985年1月4日正式公布。因此项计划扩展到宇宙空间并涉及太空武器。故又称“星球大战计划”。主要内容为:美国将在太空或地面部署以定向能(激光、粒子束、微波等)武器为主、包括攻击卫星、反弹道导弹的多层综合防御系统,拦截并摧毁袭击美国的战略导弹。美国为实施此项计划,于1984年4月成立战略防御计划局。1993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结束“星球大战计划”。‎ 根据材料信息思考:冷战中两极格局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阿富汗战争旷日持久,历时九年多,给阿、苏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阿富汗有130多万人丧生;苏联在战争中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 。‎ 材料二:在争霸对峙过程中,美苏两国在紧张的战争边缘选择妥协,并逐渐走向缓和,因此从另一角度看,两国关系的缓和也成为稳定世界局势的因素。‎ 材料三: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 ‎(1)使世界动荡不安,威胁了世界和平 ‎(2)美苏势均力敌,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3)推动了科技发展 四、课堂总结 6‎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