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知识网络重点知识突破重点知识突破
【解析】本题考查“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苏“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在经济上表
现为实行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表现为成立“北约”。故选B项。
【答案】 B重点知识突破重点知识突破
典例2 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其相同的原因不包括( )
A.利用最新科技成果B.利用美国经济援助
C.组建区域经济组织 D.制定适应的经济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西欧国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二战后,西欧国家、日本利用
最新科技成果,获得了发展;西欧国家和日本都获得了美国的经济援助;二战后的西欧国家和日
本,为了恢复战后的经济,都针对具体国情,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故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西欧国家成立欧共体,而日本并没有组建区域经济组织,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重点知识突破重点知识突破重点知识突破
典例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非洲独立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反映
的共同主题是( )
A.亚洲独立与振兴 B.拉美独立运动
C.非洲独立浪潮 D.亚非拉的奋起
【解析】本题考查亚非拉国家的史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非洲独立年”“巴拿马收回运河
主权”,反映了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捍卫国家主权,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针对强化训练
1.有人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耳目一新的。上述对“冷战
”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D )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D.美苏不直接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2.《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个论断:“马歇尔计划:一箭双雕。”这里的“双雕”是指( C )
A.输出资本、对抗苏联 B.遏制欧洲、称霸世界
C.控制欧洲、遏制苏联 D.复兴欧洲、干涉中国针对强化训练针对强化训练
4.1956年美国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人数超过了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1980年美国从事
制造业的人数已下降到13%,从事信息行业的人数则占总人口的72%。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C )
A.新的经济危机打击美国经济
B.美国社会腐败程度加剧
C.科技革命推动美国经济发展
D.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
5.20世纪50—6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C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针对强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