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网络重点知识突破重点知识突破
典例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相同背景是( )
A.《凡尔赛条约》的制裁
B.《九国公约》的限制
C.军部势力的急剧膨胀
D.经济、政治危机加剧
【解析】本题考查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背景。意大利在一战后国内经济、政治
危机的打击下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德国和日本都是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下,国内政治
危机加剧,为法西斯的上台提供了契机。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重点知识突破重点知识突破
【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格勒会战。识读图片可知,这场战役是斯大林格勒会战,该战役是苏
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故选C项。
【答案】 C重点知识突破重点知识突破
典例3 坦克的使用和原子弹的爆炸分别出现于一战和二战。下列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坦克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枚原子弹
C.都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都加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
【解析】本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一战和二战中都使用了新式武器,其中坦克是第二次工业革
命的成果;美国向日本投下了两枚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新式武器的使用,都使战争更加残
酷。所以A、B、D三项符合史实,排除。一战不是反法西斯战争,C项与史实不符,故选C项。
【答案】 C针对强化训练
1.20世纪30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C )
①日本 ②美国 ③德国 ④意大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③④
2.1933年,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离开德国,来到美国,纳粹德国曾悬赏两万马克杀他。这一事件
的背景是( B )
A.爱因斯坦把科研成果带走了
B.纳粹德国疯狂迫害犹太人
C.纳粹德国不想爱因斯坦为美国服务
D.德国与美国矛盾深厚针对强化训练
3.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与法国总理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斯洛伐克政
府施加极大压力,要捷克斯洛伐克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这里的“死亡证书”指的是(
B )
A.《凡尔赛条约》 B.《慕尼黑协定》
C.《联合国家宣言》 D.《九国公约》
4.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疑问:“他们( 指英国、法国 )扔出了两个‘小孩’( 指奥地利和捷
克斯洛伐克 ),再扔出另一个‘小孩’( 指波兰 )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还能有收益吗?”对材料中
“躲避灾难的政策”评论正确的是( A )
A.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B.加速了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的步伐
C.彻底满足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D.促使英法与法西斯国家利益趋于一致针对强化训练
5.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是( C )
A.德国 B.英国C.日本 D.法国
6.美国共和党曾批评时任总统奥巴马访问核爆地广岛是“谢罪外交”。中国媒体认为日本更应
该来南京;美国媒体认为日本首相也要来……才行。“……”处应是( B )
A.华盛顿 B.珍珠港 C.纽约 D.波士顿
7.格拉克斯坦在《二战秘史》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传统的观点虽然承认官方军队
和抵抗运动组织的作用同时存在……但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
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C )
A.《凡尔赛条约》 B.《慕尼黑协定》
C.《联合国家宣言》 D.《联合国宪章》针对强化训练
8.某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其中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 C )
A.二战全面爆发:1939年
B.转折性战役:斯大林格勒会战
C.二战结束:德国投降
D.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针对强化训练针对强化训练针对强化训练
11.某中学九年级( 1 )班同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始末”为主题展开了活动。阅读材料,探究问
题。
【妥协的悲剧】
英国不想为捷克斯洛伐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
( 1 )材料反映了英国在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上采取什么政策?
绥靖政策。针对强化训练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法西斯国家威胁到了人类的安全,成为美、苏等国的共同敌人。
针对强化训练
主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原因: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反法西斯阵营拥有远比法
西斯国家强大的实力;轴心国集团内部缺乏紧密合作和战略协同,而反法西斯联盟的主要国家
实现了战时的全面合作和战略协同。(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
【历史的感悟】
( 4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你认为应该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加强地区合作,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言之有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