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0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倔( )强 诅咒( ) 玷( )污 皎洁( ) 丰硕( )
xī( )疏 ào( )恼 chú( )形 贪lán( ) 抢jié( )
2.根据词义填上相应的词语。(6分)
(1)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
(2)一生平庸,没有成就。( )
(3)做了坏事的人改过自新。( )
(4)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
(5)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 )
(6)得到很多的益处。( )
3.写出下列各词的同义词(4分)
弥漫( ) 固执( ) 沉醉( ) 猝然( )
竭力( ) 闲适( ) 点缀( ) 洗濯( )
4.指出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并联系课文简析其作用。(3分)
(1)他牢牢地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答:
(2)我们苦熬着,牙龈要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
答:
(3)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学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
答:
5.仿造下列的句子写几句话。(两句以上)(2分)
7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6---9题。(15分)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10)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6.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
(1)不易说乎 (2)诲女知之乎 (3)是知也
7.解释下列句中“而”字的意思。(4分)
择其善者而从之 ( ) 学而时习之 ( )
温故而知新 ( ) 学而不思则罔
7
( )
8.下列加点字节是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按时) 人不知而不愠(怨恨)
B.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所得) 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C.不亦说乎(也,也是) 死而后已(已经)
D.其恕乎(大概,也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啊)
9.按要求用原文填空。(6分)
(1)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方法的两个句子:
答:
(2)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态度的两个句子:
答:
(3)写出课文中谈个人修养的两个句子:
答: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0----15题。(16分)
我的信念
(1)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2)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正在结茧,这使我感兴趣。望着这些蚕执著地、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3)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研究,而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后来献身科学的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坐在简陋的书房里艰辛地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7
(4)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5)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要不要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在法国得到自由的代价。
(6)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渐老,我更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朗诵诗歌和仰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7)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这种科学的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10.第(1)段中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由哪两种态度?(4分)
答:
11.居里夫人对“蚕结着茧子”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12.第(2)段中说“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2分)
答:
13.第(5)段中“寻求现实的人” 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居里夫人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4分)
7
答:
14.第(7)段中“他更像一个小孩,沉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一句强调了科学家怎样的特点?(2分)
答:
15.“科学的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一句中“科学的魅力”指的是什么?(2分)
答: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6-----20题(19分)蚂蚁
(1)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A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的火舌活象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B我们叫道:“一群蚂蚁C火包围了!”我们顺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大火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于火海里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 , , , , ____________,蚁团在火舌舔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烘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蚂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2)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百毫克,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智,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而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7
(3)逐渐地,我自感到原先那种认为“蝼蚁之命,何足挂齿”的想法,实在是太无知、太浅薄了。
16.请在第一段ABC三个地方分别填上一个最恰当的虚词。(3分0
答:应依次填上 、 、 。
17.第一段的横线上,原文有以下几句话,你认为怎样排列才恰当。(写出各句的序码,不必抄录原句)(3分)
①可万万没有想到,②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③火神肆虐的热浪里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④而是迅速聚拢,抱成一团,⑤然后向河岸的方向滚去
答:恰当的排列顺序是 、 、 ② 、 、 ⑤ 。
18.第一段中说“外层蚂蚁被烧焦了”,“可蚁团却不见缩小”,这是为什么?(4分)
答:
19.请简明连贯的概述这件故事。(不超过25个字)(5分)
答:
20.第(2)段“又是如此感人”一句,请准确回答蚂蚁为什么感人。(4分)
答:
三、作文(30分)
理想,多么诱人的字眼!人类有了理想,才是世界不断向前发展;你我有了理想,所以能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你的理想是什么?请以《我渴望……》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语句顺畅,有真情实感,字数在500字以上。
7
答案
1.Jué zhòu diàn jiǎo shuò 稀 懊 雏 婪 劫
2.可望而不可及 碌碌无为 浪子回头 红灯绿酒 举世无双 受益匪浅
3.(略)
4.(1)比喻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表现了白兔对月亮的喜爱。
(2)拟人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行道树经受的痛苦,表现行道树的奉献精神。
(3)排比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强调第一次的经历很丰富。
5.(略)
6.(1)说同“悦”,高兴 (2)女同“汝”,你 (3)知同“智”,聪明
7.表目的,来 表顺接,并且 表顺接,然后表转折,但是8.A
9.(1)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吾日三省吾身 人不知而不愠
10.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对自己要有信息。
11.这些蚕固执的,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他们非常相似。
12.对科学的执著探索。
13.“追求现实的人”是想在工作中获得报酬,“梦想家”是被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忘我地工作着,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对前者表示理解,对后者表示赞同。
14.对科学的痴迷和热爱。
15.科学本身的伟大的美。16.由于 向 被17.③①④
18.因为死了的蚂蚁仍然抱住蚁团,所以从远处看,蚁团不见缩小。
19.被大火包围的蚂蚁抱成一团,机警地逃离火海。
20.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蚂蚁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