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同步试题(共5套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3 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着重号字注音。‎ 金樽(zūn) 珍羞(xiū)   投箸(zhù)‎ 侧畔(pàn) 长精神(zhǎng)‎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1)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 直:同“值”,价值 ‎(2)长风破浪会有时 会:一定、必然 ‎(3)直挂云帆济沧海 济:渡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以诗相答 ‎(5)暂凭杯酒长精神 长:增长,振作 ‎3.文学常识填空。‎ ‎(1)《行路难》(其一)选自《李太白全集》。行路难,乐府古题。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诗人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 ‎4.默写。‎ ‎(1)《行路难》(其一)中比喻诗人仕途受阻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诗,用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抑郁与感情的激荡变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诗表现作者积极入世,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豪迈的心态。‎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定将要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久谪归来,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 ‎5.下面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D)‎ A.怀旧空吟闻笛赋    B.忽复乘舟梦日边 C.到乡翻似烂柯人 D.拔剑四顾心茫然 ‎6.下列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笔断意连,牵丝不断 B.劲健雄峻,神韵飘逸 C.和谐匀称,端庄整齐 D.笔意流畅,粗细相间 ‎02  课内精读 ‎(一)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题目。‎ ‎7.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情感。‎ 4‎ 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执着的信念和追求,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8.“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写得极好,请简要分析。‎ 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9.下面对《行路难》(其一)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开篇从美酒佳肴到拔剑四顾,由乐景入悲情,形成强烈反差,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B.“冰塞川”“雪满山”暗喻诗人仕途受阻,世道多艰,寄寓着无限的悲苦与无奈。‎ C.诗中碧溪垂钓、乘舟梦日,表现了诗人避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纵情山水的人生选择。‎ D.诗的结尾,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解析:C项“碧溪垂钓”“乘舟梦日”反映了诗人希望获得机会,有为于当世的理想抱负。)‎ ‎(二)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题目。‎ ‎10.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闻笛赋”表达了诗人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11.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答出大意即可)‎ ‎12.(河北中考改编)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白居易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颓废自弃。‎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故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解析:B.首联只是交代了被贬的人生经历,并未写到作者的颓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着重号字注音。‎ 宫阙(què) 琼楼(qióng)‎ 低绮户(qǐ) 婵娟(chá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1)不知天上宫阙  宫阙:宫殿 ‎(2)何似在人间 何似:哪里比得上 ‎(3)何事长向别时圆 何事:为什么 ‎(4)千里共婵娟 婵娟:这里指月亮 ‎3.填空。‎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朝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此事古难全”,这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透露出诗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玉盘珍羞/直万钱 4‎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直挂云帆/济沧海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改成“______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1)横线上要补写的词语是:发愤(发奋)。‎ ‎(2)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一个四字横批:博览群书(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等)。‎ ‎(3)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上联应贴在门的右边。‎ ‎02  课内精读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完成题目。‎ ‎6.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1)“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和痛苦之情;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 ‎7.“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弄”字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8.简析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9.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首句作者把酒问月,表现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彰显出豪放的气魄和浪漫的情怀。‎ B.上片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情感波澜起伏,含蓄地写出了作者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C.下片“无眠”指的是因欣赏中秋明月而不想入睡的人。‎ D.下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蕴含深刻的哲理:世上难有十全十美的事,不必为暂时的不完美感到忧伤。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10.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留恋。‎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11.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做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诗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 4‎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宋 词 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柳永、李清照(婉约派)。‎ 4‎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