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试题(共29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秋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试题(共29套)》 共有 29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 小试身手 ‎1 [ 基础题 ] 利用如图 ‎5-3-18‎ 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 A.用①③制取氧气 B.用②③制取二氧化碳 C.用②④制取氧气 D.用①⑤制取二氧化碳 ‎2 [ 基础题 ] 含碳元素的物质是化学世界中最庞大的家族。请填写下列空格。‎ ‎(1)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可乐中含有的一种酸是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的循环对于地球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含碳物质的燃烧是生成二氧化碳的途 径之一,木炭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 ‎3 [提高题] 如图 ‎5-3-19‎ 所示的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6‎ ‎(1)仪器⑧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仪器组合(不含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如果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收集氧气时要在瓶底留一些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仪器组合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直击中考 ‎4 [ 威海中考 ] 氧循环和碳循环密不可分,其中属于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变化是(  )‎ A.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化石燃料的燃烧 ‎5 [ 杭州中考 ] 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 ‎5-3-20‎ 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 CO 2 。你认为小张(  )‎ A.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 6‎ 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b可收集到一瓶CO2‎ ‎6 [ 泸州中考 ] 图 ‎5-3-21‎ 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请回答:‎ ‎(1)图Ⅰ中,转化 1 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图Ⅱ中,转化 1 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提示:Y 的化学式为 C 6 H 12 O 6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 ‎7 [ 邵阳中考 ] 根据图 ‎5-3-22‎ 回答下列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 填 序 号),为防止高锰酸 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的一点改进是____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5-3-23‎ 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 E 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 如图 F 向装满 CO 2的软塑料瓶注入约 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东营中考] 实验室制取O 2 或CO 2 气体的发生装 置如图‎5-3-24‎Ⅰ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 ‎(2)写出用此装置制取O 2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制得较纯净的O 2 最好选用____________法收集。‎ ‎(3)要制取较多量CO2,应该对图中仪器进行怎样的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取CO 2 时,某同学在装置中添加了多孔隔板(如图Ⅱ),实验时,可将固体药品放在____________(填“a”或“b”)处,图Ⅱ与图Ⅰ相比有什么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 2CO 2 是我们最熟悉的反应,生成物也只有CO 2 ,为什么在实验室我们不利用碳的燃烧来制取CO 2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 6‎ 详解详析 ‎1 ‎C 解析 氧气、二氧化碳的密度均比空气大,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B错误;二氧化碳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接触反应制取的,所以不能用加热装置,D错误。‎ ‎2  (1)H2CO3‎ ‎(2)C+O2CO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  (1)长颈漏斗 ‎(2)③④⑥⑨ 2KMnO4K2MnO4+MnO2+O2↑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3)①②⑦⑧(或①②⑥⑧⑨) CaCO3+2HCl===CaCl2+H2O+CO2↑ 石蕊溶液变红 ‎4 ‎C ‎5 ‎C 解析 虽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由于溶解二氧化碳的速率没有逸出二氧化碳的速率快,故可用排水法收集到二氧化碳,收集时进气口为c。‎ ‎6  (1)CO2+H2O===H2CO3‎ ‎(2)6CO2+6H2OC6H12O6+6O2‎ 6‎ ‎(3)反应条件不同 ‎7  (1)A 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2)B和C CaCO3+2HCl===CaCl2+CO2↑+H2O 节约药品(或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合理即可)‎ ‎(3)防止集气瓶炸裂(或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而炸裂瓶底) 软塑料瓶变瘪 ‎8  (1)长颈漏斗 ‎(2)2H2O22H2O+O2↑ 排水 ‎(3)将试管换成锥形瓶或广口瓶 a 可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4)反应物中有气体,很难收集到纯净的CO2(或点燃的条件下,很难将其控制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因而无法收集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6‎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