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头一中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白居易《卖炭翁》中表明卖炭翁复杂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韩 愈 《 马 说 》 中 对 “ 食 马 者 ” 的 无 知 发 出 强 烈 谴 责 的 语 句 是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4)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5)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6) 《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 中 以 饱 蘸 浓 墨 的 大 笔 渲 染 出 暗 淡 愁 惨 氛 围 的 诗 句 是
“ , ”。
(7) 《 卖 炭 翁 》 中 描 写 出 卖 炭 翁 饱 经 风 霜 、 孤 苦 伶 仃 的 劳 动 者 形 象 的 诗 句 是
“ , ”。
(8) 《 大 道 之 行 也 》 中 体 现 人 才 得 到 重 用 , 社 会 成 员 间 和 睦 相 处 的 句 子 是
“ , ”。
(9)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10)_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诗经·子衿》)
(11) 《 题 破 山 寺 后 禅 院 》 中 描 绘 山 寺 幽 深 清 寂 的 景 色 , 意 境 深 邃 的 诗 句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陆 游 《 卜 算 子 · 咏 梅 》 中 写 梅 花 即 使 遭 遇 摧 折 也 坚 持 自 己 的 操 守 和 品 行 的 句 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 望 洞 庭 湖 赠 张 丞 相 》 中 描 写 洞 庭 湖 波 澜 壮 阔 的 名 句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 中 表 现 诗 人 无 奈 心 情 的 句 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1)怒而飞 怒:_____________ (2)请循其本 循:________________
(3)教然后知困 困:_____________ (4)讲信修睦 修:________________
(5)是故谋闭而不兴 兴:_____________ (6)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________________
(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_________ (8)执策而临之 临: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项中,两个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 盗窃乱贼而不作
B.选贤与能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见 《兑命》曰“学学半”
D.系向牛头充炭直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男有分,女有归 B.大道之行也
C.盗窃乱贼而不作 D.虽有嘉肴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名为鲲 武陵人捕鱼为业 B.才美不外见 见渔人
C.安知鱼之乐 安求其能千里也 D.不知其旨也 其真无马邪
6.朱熹曾对礼仪作过这样的阐述:“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
探究结果。
在一次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中国选手荣获 16 金中的 10 金。在交换礼物时,外国小朋友送
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而中国选手因没准备,只好回赠人民币。
第二部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0~12 题。(9 分)
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
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志怪者也 志:记载。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上:向上。
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息:气息。 D.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极:至。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12.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9~11 题。(9 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
【乙】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①乎四体②,形③乎动静:端而言④,蠕而动⑤,一可
以为法则⑥。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选自
《荀子·劝学》)
①布:表现。②四体:四肢。③形:体现。④端而言:说话语意精深。⑤蠕而动:比喻举止文雅。
蠕,虫子的活动。⑥法则:榜样。
9.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3 分)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自强:_________(2)虽有至道 虽:________________
(3)一可以为法则 一:________________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11.【甲】文拿“嘉肴”与“至道”类比,以突出__________________;【乙】文运用________的
写作手法,指出“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的不同。(2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2~15 题。(12 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昔者汤将往见伊尹①,令彭氏之子御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
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
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欲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
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
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节选自《商汤见伊尹》)
①伊尹:商初大臣,曾为奴隶。②御:驾车。
1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断一处)(2 分)
(1)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2)彭 氏 之 子 半 道 而 问 曰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 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____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 道:________________
(3)是子不欲吾善也 善:_____________ (4)因下彭氏之子 因:________________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君将何之?
15.【甲】文托物寓意,文中的“千里马”喻指人才,“食马者”喻指封建统治者。【甲】文中的“食
马者”和【乙】文中的商汤对待人才分别是什么态度?(2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6~18 题。(10 分)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①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
心之莫同也②。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③善而救其失者也。
(选自《礼记·学记》)
________________①或:有的。②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③长:发扬。
16.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2 分)
(1)学者有四失 失:______________ (2)然后能救其失也 救: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2)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18.文章主要论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获得 了哪些启示?(4 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9~22 题。
九方皋相马 《列子》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 曰:“臣之子皆下才也,可
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②也。臣有所与共担缠薪菜③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
请见之。”穆公见之,使 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
对曰:“牝④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⑤。穆公不说⑥。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
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⑦太息⑧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
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
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________________
①姓:指代家族,此处指子孙。②天下之马:这里指天下最好的马。③担缠薪菜:即担柴挑菜,
指干粗活。④牝:雌性的鸟、兽。与下文“牡”相对,“牡”指雄性的鸟、兽。⑤骊:纯黑色的马。⑥
说:同“悦”,高兴。⑦喟然:叹气的样子。⑧太息:长叹。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 分)
(1)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求:________________
(2)臣有所与共担缠薪菜者 者:________________
(3)何马也 何:________________
(4)乃 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所以: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2)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
21.文中的伯乐和秦穆公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 分)
22.通过九方皋“相马”,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 分)第六单元测试卷
1.(1)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3)且欲与常马等不
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6)策之不以其道 (7)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
黑 (8)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9)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10)萧萧班马鸣 (11)纵我不往 (12)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13)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13)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14)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2.(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追溯 (3)困惑 (4)培养 (5)兴起 (6)有时 (7)犹,尚 且 (8)面对
3.C(解析:A.“冥”同“溟”;B.“与”同“举”;D.第一个“学”同“敩”。) 4.D(解析:A.古义:女子出
嫁。今义:返回;B.古义: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今义:宽阔的道路;C.古义:造反害人的事。
今义:偷东西的人;D.古今意思都是美味的食物。) 5.C(解析:A.叫作作为;B.同“现”看见;C.哪里,
怎么;D.代词,它的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6.[示例一]中国选手虽然获得大多数金牌,但却在礼仪上输给
外国小朋友。[示例二]中国选手只注重比赛成绩,却忽视了礼仪。[示例三]中国选手既要学好文化知识,更
要补上礼仪一课。[示例四]外国小朋友不论比赛输赢,都会向竞争对手赠送精心准备的礼物,以表达自己的
善意和尊敬。[示例五]外国选手除了在乎比赛成绩,还看重人与人的交往。而中国选手只在乎比赛成绩。
10.D 解析 极:尽头。11.(1) 这 只鸟,海水运动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海去了。(2)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
吗?12.说明了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 9.(1)自我勉励 (2)即使 (3)全,都
10.(1)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思。 (2)口耳之间不过四寸的间距罢了,怎么能使自己的七
尺之躯具有良好的品德呢? 11.亲身学习实践的重要意义 对比 12.(1)食之/不能尽其材 (2)彭氏之子/ 半
道而问曰 13.(1)有时 (2)方法 (3)好 (4)于是 14.(1)想(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得到,怎么要求
它日行千里呢? (2)您这是要去哪里? 15.【甲】文中的“食马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1 分);【乙】文
中的商汤重视人才,尊重人才(1 分)。
附【乙】文参考译文:
君子的学习,是听到耳朵里,牢记在心里,表现在形体举止上。(他的)语言是精深的,举止是文雅的,
全都可以作为榜样。小人的学习,是从耳朵听进去,却又从口中说了出去。口耳之间不过四寸的间距罢了,
怎么能使自己的七尺之躯具有良好的品德呢?
附【乙】文参考译文:
从前商汤将要前往去见伊尹,让彭家的儿子来驾车。彭家的儿子半路上问道:“您这是要去哪里?”
商汤答道:“我将要去见伊尹。”彭家的儿子说:“伊尹,是普通的百姓。如果您想要见他,只要下令召
见来问他,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受到赏赐了!”商汤说:“这不像你知道的那样。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
吃了它,耳朵会(变得)更加灵敏,眼睛会(变得)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很高兴并努力吃(这个)药。现在伊
尹对于我国,就好像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
(商汤)于是叫彭家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
16.(1)过失 (2)补救 17.(1)人们学习,有的缺点是贪多(而不求甚解),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少,有的缺
点是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是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 (2)教的人,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并且补救
他们的过失。 18.[示例]道理: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要有 一定的针对性。老师应了解学生的不同
心态,然后对症下药(2 分)。启示:学习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循序渐进,稳扎稳打(2 分)。
附参考译文:
学习的人有四种不足,教的人一定要知道。人们学习,有的缺点是贪多(而不求甚解),有的缺点是学得
太少,有的缺点是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是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这四种毛病,心理各有不同。(教
的人)知道了这些人的心思,在这之后才能(对症下药)纠正这类毛病。教的人,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并且
补救他们的过失。
19.(1)寻找 (2)……的人 (3)什么 (4)……的地方 20.(1)这正是他胜过我千万倍乃至无数倍的地方!(2)像九方皋这样相马,就是比相马本身价值更高的! 21.伯乐:大公无私(1 分),唯贤是举(1 分)。秦穆公:
善纳雅言(1 分),气度宽宏(1 分)。 22.[示例]看问题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2 分,意
对即可)
附参考译文:
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孙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伯乐回答说:“我的
子孙们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可以告诉他们识别一般好马的方法,不能告诉他们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方
法。有个曾经和我一起担柴挑菜的叫九方皋的人,他观察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本领绝不在我之下,请您
接见他。”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去寻找好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回来)报告说:“我已经在沙丘找
到好马了。”秦穆公问道:“是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说:“是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派人去
把那匹马牵来,一看,却是匹纯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找来对他说:“坏了!您所推荐的
那个找好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马,什么不是好马呢?”伯乐长叹了一声,
说道:“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吗?这正是他胜过我千万倍乃至无数倍的地方!九方皋他所观
察的是马的天赋和内在素质,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
(九方皋)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观察他所需要观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
察的。像九方皋这样相马,就是比相马本身价值更高的!”那匹马到了,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好马。
7.①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围(1 分);②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悲凉、
悲哀、凄凉)的心境(1 分),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的伟大胸襟蓄势(1 分)。 8.①叹息自己老
迈年高,生活无依;②叹息自己一生奔波,到老却一事无成;③叹息自己怀抱远大理想,却无力改变家庭
和国家的命运;④叹息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2 分,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