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检测题(带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检测题(带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                                 ‎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科技成就中,对人类文明影响最久远的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火药的制造 C.指南针的出现 D.印刷术的出现 ‎2.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 ‎3.“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毫无意义 B.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C.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标志着欧洲近代化的开端 D.中国的古代文明是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 ‎4.郭守敬认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反映其思想的行动是(  )‎ A.编著《石氏星表》 B.发明浑仪 C.研制简仪 D.记录日、月食 ‎5.下列有关《齐民要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汉农学家所著 B.主要记述了人工杂交技术 C.该书作者是贾思勰 D.我国最早的农书 ‎6.我国古代的医药学著作中,对世界近代科学影响最大的是(  )‎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伤寒杂病论》 D.《千金方》‎ ‎7.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 A.《老子》 B.甲骨卜辞 C.《诗经》 D.《楚辞》‎ ‎8.毛主席《沁园春·雪》中“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所说的“风骚”主要是(  )‎ A.唐诗和宋词 B.国风和离骚 C.楚辞和汉赋 D.国风和汉赋 ‎9.李白和杜甫是盛唐诗坛上最具光彩的双子星座,但他们的诗歌风格却是迥然不同。对这种区别的形成原因,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  )‎ A.两人的文化修养和品味不同所致 B.两人不同的生活经历所致 C.两人不同的人生观所致 D.两人的性格不同所致 ‎10.‎ 7‎ 右图是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漱玉古韵》节目中,济南女词人李清照经典词作《如梦令》被重新编曲演绎的情景:夜色中,绚丽的灯光特效把奥体中心场地变成一池湖水,水波旖旎,鲤鱼穿行其间。荷花灯亮起,九曲桥相连,白鸟飞过,舞者衣袂飘飘。这充分体现了李清照经典词作《如梦令》的特点是(  )‎ A.通俗 B.豪放 C.婉约 D.怀古 ‎11.下列关于散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于元代民间 B.关汉卿和马致远等人的成就最高 C.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D.元代时,它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 ‎12.‎ ‎1982年版《西游记》中沙僧扮演者闫怀礼于‎2009年4月12日因病去世。从历史地位来看,下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与《西游记》最为类似的是(  )‎ A.《搜神记》 B.《雨霖铃》 C.《水浒传》 D.《窦娥冤》‎ ‎1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14.下列关于汉字字体演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怀素大草千字文 ②甲骨文 ③秦始皇诏铭 ④王羲之书法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15.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称颂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绝妙”。据推断,该刻石使用的一定是(  )‎ A.篆书 B.草书 C.楷书 D.隶书 ‎16.人类上天揽月的梦想自古就有,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索工程的终极梦想。根据上述意境判断,该标志是(  )‎ ‎         A       B       C      D ‎17.下列哪幅属于中国画的精粹(  )‎ ‎    A         B         C          D ‎18.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  )‎ 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7‎ C.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 D.艺术创作有其特定的规律 ‎19.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D.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20.京剧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是(  )‎ A.产生在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B.融合并吸收多种剧种和曲调的优点 C.广大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其他剧种的衰落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21题16分,22题18分,23题16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图片:‎ ‎  ‎ 请回答:‎ ‎(1)请把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两种诗歌风格归类,并说明两种风格各自的特点。(6分)‎ ‎(2)图二、四中诗人作品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6分)‎ ‎(3)图一、二和图三、四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诗歌发展中的哪两个时期?(4分)‎ 7‎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了序文手稿(即下图)。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材料二 材料三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某旅游主管部门要在材料一的图片前挂一个导游牌,对《兰亭序》出现的时代背景、书法特点进行介绍。请你帮助其完成。(8分)‎ ‎(2)透过材料二的图片,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体现了宋代怎样的社会风貌?(6分)‎ ‎(3)材料三的元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时代风貌?(4分)‎ 7‎ ‎23.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      图一 文征明书《后赤壁赋》  图二 (清)曹雪芹《红楼梦》插图 ‎(1)图一中的书法属于什么书体?(3分)‎ ‎(2)结合图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属于哪一文学体裁?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9分)‎ ‎(3)某一研究小组围绕上述图片和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设计一个最为恰当的题目。(4分)‎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A [在书上我们明确知道四大发明中对文明影响最深远的是造纸术的改进,因为纸张的使用使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更加便捷,因此,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2.D [地动仪是东汉末年张衡发明的,不符合题意。造纸术是东汉蔡伦改进的,不是宋代。C项是唐代的科技成就。D项的西传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3.B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日益腐朽严重阻碍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4.C [题干强调的是“仪表”,A项是战国石申的作品;B项汉武帝时期就已有;C项是郭守敬对天文仪器的贡献;D项与“仪表”无关。]‎ ‎5.C [A项错在时间,应为北魏;B项错在内容,《齐民要术》并未记录此项技术;D项应为《氾胜之书》。]‎ ‎6.B [《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学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维,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被译成英、日、德、俄等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7‎ ‎7.C [《老子》一书是记录春秋时期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代表——老子言论的著作;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统治阶级为预测吉凶,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根据楚地方言创作的一种诗体。因此这些文献都不可能较多反映西周时期的平民生活。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其中许多作品是来自于民间的歌谣。]‎ ‎8.B [毛泽东诗词中的“风骚”主要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9.B [诗歌是现实的反映。李白诗风狂放炽烈,以激情和浪漫著称,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杜甫是一位“苦难诗人”,他处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由于经历了太多的离乱与漂泊,其诗风表现出许多凝重与沉郁,杜诗被后人称做“诗史”,这是由于两人生活时代、经历所致。]‎ ‎10.C [通过图片直观的显示以及材料中“一池湖水”“九曲桥”“白鸟”等描述,充分显示出《如梦令》婉约柔美的特点。]‎ ‎11.A [散曲产生于宋代民间。]‎ ‎12.C [《西游记》是明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A项是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B项是宋词作品;C项是明清小说;D项是元曲作品。]‎ ‎13.B [散曲与小说适应了市民生活的需要,当然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14.B [怀素是唐朝书法家,甲骨文出现在商朝,秦始皇时期采用的是小篆,王羲之生活在东晋。]‎ ‎15.A [“画如铁石”、“方圆绝妙”体现了篆书的特点。]‎ ‎16.B [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基础上,通过对备选项的分析对比,做出正确判断,正确答案应选B。]‎ ‎17.A [解题关键是要知道中国画的精粹是山水画,然后判断哪幅画是山水画,A图是山水画,B图是人物画,C图是花鸟画,D图是风俗画。]‎ ‎18.D [“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说明艺术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主观认识,并不要求与客观完全一致,可以加上创作者的“意”“趣”,这体现了艺术创作有其特定的规律。D项正确,A、B、C三项表述错误。]‎ ‎19.D [A、C两项不符合题干要求。B项只表述了事物发展的内因,不全面。京剧的形成发展是京剧本身这一艺术形式受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完善发展的结果。]‎ ‎20.B [一种艺术形式能被人们长期喜爱反映出这种艺术形式自身的优点。京剧吸收了多种剧种和曲调的优点,从而形成自身的优势。]‎ ‎21.(1)图一、四反映的是诗歌中的现实主义风格;图二、三反映的是诗歌中的浪漫主义风格。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是以现实社会为素材、深沉、悲壮、凝重,而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则是夸张、想象丰富、张扬个性等。‎ ‎(2)忧国忧民的思想内容。因为屈原、杜甫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似,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对统治者特别是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3)图一、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的奠基时期,图三、四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最繁荣时期。‎ ‎22.(1)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引发人们对汉代儒学的反思,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碰壁,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诗人群体,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王羲之在书法上继承汉代传统的同时,尽显虚玄灵动的时风,成为继往开来的“书圣”,所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信息:南宋文人画不讲究对称,墨色恬淡;山水画已经成为独立的画种;宋代描绘市井生活的风俗画出现。‎ 时代特点:宋代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文人注重内心修养;南宋偏安江南,文人画描绘的对象变为江南风光,而且构图不追求对称;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不仅出现文人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百姓绘画也发展起来。‎ 7‎ ‎(3)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他们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马致远的这首散曲反映的是天涯孤旅的哀愁。‎ ‎23.(1)楷书。‎ ‎(2)体裁:(长篇章回体裁)小说。‎ 主要背景: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壮大;通俗文学蓬勃发展;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答出其中3点即可)‎ ‎(3)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浓缩人生精华的明清文艺等。(言之有理即可)‎ 7‎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