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语文测试卷(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语文测试卷(人教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 班级: 学号: 姓名: ‎ 本试卷满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5分)‎ 一、基础识记:(5小题,共20分)  ‎ ‎1、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8分) ⑴A、陛下bì B、钦差qīn C、爵士jué D、澄澈dèng ( ) ⑵A、妥当tuǒ B、头衔xián C、称职chèng D、更衣gēng ( ) ⑶A、嬉戏xī B、绵延yán C、孪生luán D、炫耀xuán ( ) ⑷A、女娲wā B、庇护pì C、哞哞mōu D、霹雳pī (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玄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B、但是,大地毕竞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惫不堪。 C、这时候,从附近的丛林里飞来一只萤火虫,飘飘忽忽地,闪着悠悠的光。 D、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3、下面句子冒号使用不当的是( ) (3分) A、这位官员的运气并不比头一位大臣好:他看了又看,但是那两架空织布机上什么也没有,他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 B、全城的人都说这织品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笨,或者有多傻。 C、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D、“是什么在飞?”盲孩子停下脚步仔细听着:“我听见翅膀扇动的声音。”‎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重要特性,他的故事是虚构的,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 B.“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烁着无数的明星。”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皇帝的新装》是以新装为线索,按照皇帝爱新装--做新装--展新装的顺序展开的故事情节。‎ 7‎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练习卷 第 7 页 共 7 页 D.《女娲造人》是一篇寓言,以幻想的形式揭示宇宙的起源。‎ ‎5、下面的小故事说明了什么?请你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寓意。(3分)‎ 两只口袋 ‎    普罗米修斯造人,给每个人挂上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恶行,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有别人恶行的口袋挂在前面,把另一只挂在后面,因此人们总看见别人的恶行,自己的却瞧不见。‎ 寓意: ‎ 二、古诗文积累(2小题,共15分)‎ ‎6.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6)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7)《论语》中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句子是  ,  。‎ ‎(8)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9)正入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7、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每词1分,共5分)‎ ‎(1)暮而果大亡其财(         )    (2)马无故亡而入湖 (            )‎ ‎(3)智子疑邻(         )    (4)天雨墙坏(         )‎ ‎(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 ‎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5分)‎ 三、文言文阅读:‎ ‎(一)诗词鉴赏(6分)  ‎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8、说说“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4分)‎ 7‎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练习卷 第 7 页 共 7 页 ‎ ‎ ‎ ‎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 ‎ ‎(二)阅读《塞翁失马》,完成第10—12题。(11分)‎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10、下列各句加点的“之”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    ③、其邻人之父亦云 ‎④、人皆吊之              ⑤、故时有物外之趣      ⑥、驱之别院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丁壮者引弦而战。‎ ‎ ‎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 ‎ ‎12、这则寓言有什么寓意?我们熟知的一个成语来源于这则故事,请写出来。(4分)‎ ‎ ‎ ‎ ‎ ‎(三)阅读《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完成第13—15题。(共8分)‎ 7‎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练习卷 第 7 页 共 7 页 正嚷间,真君到了,问:"兄弟们,赶到那厢不见了?"众神道:"才在这里围住,就不见了。"二郎圆睁凤眼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作个雀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见了,搜的一翅飞起,去变作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衔。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作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腮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的啄一嘴。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因衔他不着,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水蛇跳一跳,又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见他变得低贱,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足龙〕踵。(“足龙”是一个字,打不出来)‎ ‎13、解释加横线的字的意思(2分)‎ 急转头,打个花就走 ( ) 径来吃这水蛇 ( )‎ 那大圣就撺出水中 ( ) 故此不去拢傍 ( )‎ ‎14、 大圣是怎样变化的?小圣又是如何降大圣的?根据选文按提示填空(4分)‎ 小圣——雀鹰——( )——( )——( )——( )‎ ‎ ↓ ↓ ↓ ↓ ↓ ‎ 大圣——麻雀——( )——( )——( )——( )‎ ‎15、 “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是什么意思? 找出与之照应的句子。(2分)‎ ‎ ‎ ‎ ‎ ‎ ‎ ‎(四)阅读《皇帝的新装(节选)》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6—18题。(共9分)‎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见布料。‎ ‎“这是怎么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16、那位诚实的官员称赞布料的原因是想说明 ‎ 7‎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练习卷 第 7 页 共 7 页 ‎。(2分)‎ ‎17、第二段中两个“难道”的反问,表现了什么? (3分)‎ 答: ‎ ‎18、说说文中两次出现“真是美极了”的用意。(4分)‎ 答: ‎ ‎(五)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3题。(21分)‎ 卖火柴的小女孩 ‎ A天气冷得可怕。正在下雪,黑暗的夜幕开始垂了下来。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 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她的衣服又旧又破,脚上穿着一双妈妈的大拖鞋。她的口袋里装着许多盒火柴,一路上不住口地叫着:“卖火柴呀,卖火柴呀!”人们都在买节日的食品和礼物,有谁会理她呢?‎ 中午了,她一根火柴也没卖掉,谁也没有给她一个铜板。‎ 她走着走着,在一幢楼房的窗前停下了,室内的情景吸引住了她。哟,屋里的圣诞树多美呀,那两个孩子手里的糖果纸真漂亮。‎ 看着人家幸福的情景,小女孩想到了生病的妈妈和死去的奶奶,伤心地哭了。哭有什么用呢?小女孩擦干眼泪,继续向前走去。‎ ‎“卖火柴呀,卖火柴呀!叔叔,阿姨,买一些火柴吧!”‎ 可是,人们买完节日礼物,都匆匆地回家去,谁也没有听到她的叫卖声。雪花落在她金黄色的长头发上,看上去是那么美丽,可谁也没有注意到她。‎ 小女孩走着走着,一辆马车飞奔过来,她吓得赶快逃开,大拖鞋跑掉了。马车过去后,她赶紧找鞋。那是妈妈的拖鞋呀,妈妈还躺在床上呢。可是,一只找不到了,另一只又被一个男孩当足球踢走了。小女孩只好光着脚走路,寒冷的雪将她的小脚冻得又红又肿。‎ 天渐渐黑了,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小女孩一个人了。街边的房子里都亮起了灯光,窗子里还传出了笑声。食品铺里飘出了烤鹅的香味,小女孩饿得肚子咕股直叫。小女孩好想回家,可是没卖掉一根火柴,她那什么钱去给妈妈买药呢?‎ 雪越下越大,街上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白地毯。‎ 小女孩一整天没吃没喝,实在走不动了,她在一个墙角里坐下来。她用小手搓着又红又肿的小脚,一会儿,小手也冻僵了。真冷啊,要是点燃一根小小的火柴,也可以暖暖身子呀。‎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火柴,在墙上一擦,哧!小小的火苗冒了出来。小女孩把手放在火苗上面,小小的火光多么美丽,多么温暖呀!她仿佛觉得自己坐在火炉旁,那里面火烧得多旺啊。小女孩刚想伸出脚暖和一下,火苗熄灭了,火炉不见了,只剩下烧过的火柴梗。‎ 7‎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练习卷 第 7 页 共 7 页 她又擦了一根,哧!火苗有窜了出来,发出亮亮的光。墙被照亮了,变得透明了,她仿佛看见了房间里的东西。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上面放满了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一只烧鹅突然从盘子里跳出来,背上插着刀叉,蹒跚地向她走来。几只大面包也从桌上跳下来,一个个像士兵一样排着队向她走来。就在这时,火柴又熄灭了,她面前只剩下一面又黑又冷的墙。‎ 小女孩舍不得擦火柴了,可她冻得浑身直抖。她又擦了一根,吃!一朵光明的火焰花开了出来。哗!多么美丽的圣诞树呀,这是她见过的最大最美的圣诞树。圣诞树上挂着许多彩色的圣诞卡,那上面画有各种各样的美丽图画。树上还点着几千支蜡烛,一闪一闪地好像星星在向她眨眼问好。小姑娘把手伸过去,唉,火柴又熄灭了,周围又是一片漆黑。‎ 小姑娘又擦了一根火柴,她看到一片烛光升了起来,变成了一颗颗明亮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上划出一条长长的火丝。所有的星星也跟着落下来了,就像彩虹一样从天上一直挂到地上。‎ 小女孩又擦亮一根火柴,火光把四周照得通量,奶奶在火光中出现了。奶奶朝着她微笑着,那么温柔,那么慈祥。‎ ‎“奶奶--”小女孩激动得热泪盈眶,扑进了奶奶的怀抱。‎ ‎“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熄灭,你就会不见了!”小女孩把手里的火柴一根接一根地擦亮,因为她非常想把奶奶留下来。这些火柴发出强烈的光芒,照得比白天还要亮。奶奶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美丽和高大。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起来了。她们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天堂里去,和上帝在一起。‎ 火柴熄灭了,四周一片漆黑,小姑娘幸福地闭上了眼睛。‎ 新年早晨,雪停了,风小了,太阳升起来了,照得大地金灿灿的。大人们来到街上,大家祝贺着新年快乐。小孩们着新衣,愉快地打着雪仗。‎ 这时,人们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冻死在墙角,B她脸上放着光彩,嘴边露着微笑。在她周围撒满一地的火柴梗,小手中还捏着一根火柴。‎ C“她使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是多么光荣的和祖母在一起,走到新的幸福中去。‎ ‎19、划线句A属于             描写,其表达效果是                              。(3分)‎ ‎20、如果把划线句B去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答:                                                                          ‎ 7‎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练习卷 第 7 页 共 7 页 ‎                                                                       。  ‎ ‎21、说说吧小女孩的悲剧安排在除夕夜的表达效果。(3分)‎ 答:                                                                                                                                           。‎ ‎22、小女孩的一次划着火柴,“看”到了   (1分),最终看到的是                 (1分);第二次划着火柴,“看”到了                   (1分),最终看到的是             (1分);第三次划着火柴 ,“看”到了            (1分),最终看到的是       (1分);第四次划着火柴,“看”到了              (1分)。这样写的目的是                                                             。(2分)‎ ‎23、谈谈你对最后一段划线句子C的理解。(2分)‎ 答:                                                                。‎ 第三部分:写作(共60分)‎ ‎24、按要求作文:‎ 请以下面一段文字作为开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专心听课,忽然一声闷响——”‎ 7‎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练习卷 第 7 页 共 7 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