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ID:109555

大小:1.56 MB

页数:51页

时间:2020-12-1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1 认识常见材料 【教学目标】 1.在学生的认知冲突及日常生活经验中,初步认识常见材料的名称。 2.通过与同学合作交流“为材料宝宝找家”,认识常见材料并描述它们的优点。 3.通过对一些典型物品的观察归类活动,能够辨认玻璃、陶瓷、石材、布料、木材、纸、 塑料、金属等常见的材料。 4.通过对身边物品的的观察活动,意识到一种物体可以用不同的材料组合做成,不同的 材料有不同的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常见物品的观察,识别常见材料。 【教学难点】 辨认周围常见物品的组成材料。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塑料果盘、陶瓷盘、橡胶玩具、铝板琴、球鞋、磁铁 学生材料:材料杯(里面装有各种常见材料)、贴有名称的材料盒 由常见单一材料做成的物品 (木材:梳子、积木; 陶瓷:勺子、杯子; 布料:红领巾、手绢; 金属:易拉罐、回形针; 玻璃:玻璃球、罐头瓶; 纸:纸杯、纸盒; 塑料:吸管、尺子等; 橡胶:橡皮、手套)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1.谈话:孩子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认识吗?(出示:塑料果盘、陶瓷 碗、橡胶玩具、铝板琴) 2.提出问题:这些物品分别是由什么做成的?你们用什么方法观察到的?(学生通过看、 听、摸、掂等方法进行判断) 这架琴是铁做成的吗? (教师演示用磁铁吸) 看来,它并不是铁做成的,但是它和铁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金属。 像金属、陶瓷、塑料、橡胶都叫材料,我们周围的物品都是由材料做成的。今天,我们一 起来认识常见材料。(出示课题:认识常见材料) [设计意图: “以实物的形式出现塑料果盘、陶瓷碗、橡胶玩具、铝板琴”,这些物品很 漂亮,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而且四种物品从外观看好像都是塑料做的,引起学生认知上的 矛盾,引入常见材料的名称:陶瓷、金属、塑料,橡胶。如橡胶,学生的头脑中没有这一 材料。再如金属,学生易与铁等同,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初步改变学生的这一错误前概 念。另外,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为后面“为材料宝宝找家”的活动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二、教学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常见材料的名称。 1.谈话:我们家里或学校也有许多物品, 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请以“ 的 是用 做成的”来说说吧。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家里或学校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引出其它常见材 料:木材、布料、玻璃、石材、纸) [设计意图:科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学生对制作家里物品所用材料的交流,引入常见的其 余四种材料,与前面内容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认识常见材料的名称。] (二)辨认常见材料,在辨认中了解常见材料的基本特点。 1.谈话:我们周围有这么多的材料,老师这里就有 11 种材料,你们能辨别它们是谁吗? 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辨别它们?(进一步强化观察的方法:看,闻,听、摸等) 2.提出要求:在组长桌格里的塑料烧杯里有各种材料,在组员的桌格里有贴有材料名称 的纸盒。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用自己的方法辨认它们,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并把这些材料宝宝送回家,放在相应的盒子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3.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想说一说哪种材料宝宝的特点?哪个小组还有补充?(关于常见 材料的特点,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能描述即可,不需准确,也不需全面。) [设计意图:通过为材料宝宝找家这一活动,一是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训练,运用感官 观察这些材料,了解常见材料在视觉、手感、气味方面的基本特点;二是通过形象具体的 动手,形象的认识常见材料的一些基本特点,为后面辨认常见物品的制作材料做铺垫。] 4.谈话:我们家里的许多物品是由这些常见材料做成的,老师这里有一些我们常见的物 品,你们能辨别出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5.谈话:先来看一看它们分别是什么?然后用你们的方法辨认它们,帮它们找到家,放 在相应的盒子里,并说说你们又发现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活动要求:1、先在小组内认一认它们,然后用你们的方法观察他们,确定 是用 做成的; 2、如果小组成员都同意,把它们分别送回家,放在各自的家里。 6.小组活动:辨认教师准备物品的的制作材料,教师给予指导。 先完成的小组完成板贴。 7.全班交流:哪些物品在辨认时难度很大?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做出判断的?(这里对于 橡皮的辨认,学生会纠结,通过这里引导学生了解橡胶的特点,为后面更多的橡胶材料部 分奠定认知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常见物品所用材料的辨认这一活动,巩固常见材料在视觉、手感、 气味等方面的基本特点,为后面辨认更多的常见材料做铺垫。] (三)辨认同一物品不同部分的构成材料。 1.谈话:我们可以辨认出一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那么我们身边的物品又是由什 么材料做成的呢? 孩子们,我们身边现在都有笔袋,请你们仔细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材 料做成的,(观察小组内同学的笔袋及其物品,辨认所用材料,不认识的以“不知名材料” 进行记录,统计材料的数量。)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笔袋及文具,并统计。3.学生交流:我们小组的笔袋和文具是用 种材料做成的,其中不知名的材料有 几种。 4.谈话:看来材料还有很多。请看,这是什么?你们有类似的鞋吗?这双鞋各部分是用 什么材料做的,用这种材料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手边同一物品使用材料的分辨这一活动,使学生初步意识到材料 的种类有很多,同一种物品通常是由不同的材料做成的;通过对孩子们常穿的一双球鞋的 观察,使学生意识到,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点,材料的特征决定着它的用途。] 三、拓展延伸 1.谈话:设计师利用不同材料的特点设计出了这双球鞋,那么这双球鞋又有什么不好的地 方呢?现在如果你来做一个小小设计师,你会给自己设计一双怎样的鞋,会使用什么材料? 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材料? (我想使用 的材料,做一双 的鞋。) 2.谈话:你们一个个不愧是小小设计师,设计的各有特色!今天呢真正的设计师也为我 们带来了他们的作品,我们来欣赏一下吧!(视频:各种各样的鞋)认真观看,视频中的 鞋使用了什么材料,这种材料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鞋,通过学生对鞋的设计这一活动,再 次使学生意识到不同的鞋需要利用不同特点的材料来制作,同一种物品可以用不同的材料 做成,为后续材料的学习埋下伏笔;通过视频,扩充学生的感官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 趣,激发学生想要研究新材料的兴趣。] 3.小结:设计师应用不同材料的特点制作了不同的鞋,不仅是鞋,还有许多物品都是这 样做成的,正如课堂上大家发现的一样,材料还有很多,它们又各有什么优势呢,在以后 的学习中我们继续来研究! 【板书设计】 1.认识常见材料 轻、 有弹性 不易碎 软光滑、 易碎 有弹性 粗糙 不透气 亮、 硬 光滑 有木纹 光滑、 透明 易碎 轻、 易折 硬【课后反思】 1.2 各种各样的杯子 【教材分析】 各种各样的杯子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的第二课。 本课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了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认识各种杯子的材料是什 么做成的,借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前一课所学内容,来辨认杯子的材料是什么。第二个活 动:用看一看、捏一捏、加入热水摸一摸等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不同材料做成的 杯子之间性质的差别。活动三:引导学生认识到杯子使用中的不便之处,并想办法解决这 些问题。活动四:贴近学生生活,选用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保温杯,升华学生对于材料 选择和应用之间联系的认识,渗透学生用改进产品满足人们需求的意识。 本课从辨认各种制作杯子的材料开始,引导学生比较和发现不同材料具有的优点和缺 点,再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借助其他材料的优点设计出更优化的产品。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各种常见材料,具备了辨认各种杯子是由什么材料 石材 陶瓷 金属 布料 木材 塑料 南 玻璃 纸橡胶做成的能力,在前一课的学习中也简单认识了制作产品时选择不同材料的原因,了解了不 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优点。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很多使用杯子的经验,也具备了简单的比较分析能力。 在学习过各种常见材料后,学生能够分辨出杯子的材料是什么,但是对于多种材料的优缺 点,学生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看法。借助具体的杯子,来认识不同材料的特点,是 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提升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辨别各种不同的杯子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对比出不同材料做成的杯子之间的特点。 3.能运用生活经验和课堂中的观察,说一说不同材料的杯子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4.能根据找到的问题,想出解决方法。 5.了解集合不同材料的优点,可以优化产品设计。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材料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结合不同材料的特点,以优补缺。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塑料杯、玻璃杯、纸杯、陶瓷杯、金属杯、木杯、杯套、棉保护套、花茶。 学生材料:塑料杯、玻璃杯、纸杯、陶瓷杯、金属杯、木杯、热水、花茶。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纸杯,谈话:看看今天老师来上课带了什么?2.学生:杯子。 3.追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杯子? 4.学生:纸杯子。 5.谈话:这里有纸做的杯子,那你还见过什么其他材质做的杯子吗? 6.学生:玻璃做的杯子、塑料做的杯子...... 7.出示材料:今天老师也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杯子,你能认出它们是什么做的吗? 8.小组活动,认识各种各样的杯子。 9.创设情境:有了这么多杯子,今天我们就在课堂上开一个杯子商店。请大家来做一做 杯子推销员。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之前的生活经验、再认各种材料的杯子。并创设杯子商店的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新课展开 活动一:比较不同材料做成的杯子的不同 创设情境:要想成为金牌推销员,就需要给客人推荐合适的杯子。我们商店里有玻璃杯、 木杯、陶瓷杯、金属杯、纸杯、塑料杯,金牌推销员不仅要能做出推荐,还要说出理由。 (一)情境一:出示小孩子图片。提问:客人想为这样一个刚学会自己喝水的小孩子买杯 子,你会怎么推荐?为什么选它?其他杯子为什么不推荐呢? 1.分发材料,请将你们小组想选用的杯子在活动记录表上勾选出来,可以不止选一样, 记得要有理由哦。 2.小组展示,说一说理由是什么。(板书学生理由) 3.其他小组同意他们的观点吗?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 4.小结:同学们推荐了金属杯、木头杯、塑料杯,因为它们不容易摔碎;有同学推荐了 玻璃杯,因为可以看见小孩子喝掉了多少水;也有同学不同意,因为玻璃杯容易碎;不推 荐陶瓷杯是因为它重而且容易摔碎,不推荐纸杯是因为纸杯虽然不容易摔碎但是容易被撕 破。(二)情境二:客人想在冬天买个杯子暖暖手,你给她推荐哪种杯子呢? 1.谈话:为了选出合适的杯子,我们倒入热水试一试,出示活动注意点:小心热水烫伤。 2.请将你们小组想选用的杯子放到水槽外。 3.小组展示,说一说为什么。(简单板书学生理由) 4.小结:同学们推荐了塑料杯、玻璃杯和陶瓷杯,因为它们摸起来正好暖和,金属杯摸 起来太烫了、木杯摸起来不暖和、纸杯比较软,装水时间长了容易变湿。 (三)情景三:阿姨准备了美丽的花茶,你举得她选用哪种杯子更合适呢? 1.谈话:小组领取一朵花茶,用刚刚的热水试一试,注意:花茶不能。 2.小组展示你们泡的花茶,是用的什么杯子。为什么? 3.小结:大多数同学选择了玻璃杯,因为玻璃杯是透明的,很好看;也有几个小组选用 了木杯,因为他们觉得木杯也很好看,喝花茶很合适。 [设计意图:直接引导学生认识性质,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通过三个场景来比 较各种材料做出的杯子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观察并思考杯子在使用中的情况,在活动中 自主认识到不同材料的性质。学生通过动手试一试,提高了兴趣。也在分组活动,分享发 现中锻炼了表达能力。] 活动二:发现使用中的问题,改进杯子 1.谈话:我们刚刚为不同客人的要求进行了推荐,同学们做的非常好。在这些推荐之后, 你们是不是对杯子的优缺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小结:我们发现,玻璃杯和陶瓷杯容易碎是个大问题、纸杯太软了容易变形、金属杯 倒了热水又很烫手。 3.提问:为了让杯子商店生意更好,你想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吗? 4.学生小组讨论、展示创意。 5.小结:为了让杯子不容易变形,可以在外面套一层比较硬的材料;为了防止玻璃杯和 陶瓷杯打碎,可以在外面裹一层厚的海绵或者布;为了金属杯里倒了烫水不容易烫伤,可 以在金属杯外面裹一层布。活动三:渗透集合不同材料的优点制作产品 1.谈话:看了这么多我们杯子商店里准备的杯子,下面来看看同学们的水杯吧。 2.提问:这个水杯和我们今天准备的这几个杯子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3.出示保温杯。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4.小结:杯子的杯体和开关的横杆都是用金属做的;杯盖、杯嘴是用塑料做的;胶垫和 密封圈是用硅胶做的。 5.提问:为什么不同的部位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呢?同学们可不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为什 么杯身要用金属做?杯嘴要用塑料做?杯垫要用硅胶做? 6.小结:用金属是因为它比较轻便、耐摔;用塑料是因为它比较轻而且不容易变烫;用 硅胶是因为它安全无毒而且弹性好。 [设计意图:从自己的水杯入手,认识由哪些材料组成,比较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身 边物品的材料。保温杯由多种不同的材料组成,渗透选择不同材料的优点做出产品,性质 决定用途的概念。] 三、课堂小结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小结: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优点,可以把不同优点的材料集中起来,做成人们需要的 产品。 [设计意图:回顾总结,加强学生的认识。] 【板书设计】 2.各种各样的杯子 玻璃杯 金属杯 陶瓷杯 木杯 塑料杯 纸杯 小孩子用 捂手 泡花茶 玻璃杯、陶瓷杯容易碎 怎么办? 套棉杯套 金属杯倒了热水太烫了 装一个塑料壳 纸杯太软了 装一个杯套 【课后反思】 在准备本课时,第一稿的教案从看、捏、摸、掂等不同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去认识不 同材料杯子之间性质的差异。但是从试上情况看,学生很容易将注意力放在杯子不同的外 观上,而不能很好地注意到杯子材料之间性质的差异。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几 个观察活动进行之后,很容易混淆。 因此,采用了创设了杯子商店的情境,用三种不同客人的需要:给小孩用、捂手用、 泡花茶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之下,选出合适的杯子,并说明理由。借助三种不同的 具体情境,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可以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直接 感知材料的性质搭建了扶手,降低了抽象感知的难度。 从上课效果来看,学生基本都可以从几个方面感知出不同杯子之间的优缺点,并能想 到借助其他材料改进使用体验的方法。学生对于杯子材料性质的认识,在活动中,表现得 比预期效果更好,很多我也没能想到的特点,也有学生会提及。在三个情境之后,要及时 总结几种杯子的性质,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方便过渡到下一个活动:认识一些材料在 使用中的缺点。在思考改进方法上,学生也大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后一个活动,学 生能够辨认出保温杯的不同材料,对于为什么选用不同的材料,学生对于硅胶材料的认识 还比较少,不大能回答出它的优点。 从录课视频看,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基本功不够扎实,还需要不断努力,在语速上太 快、有口头禅、在材料准备,以及活动布置上,不够完善。在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上,也 不够到位。今后将更加注意自己的课堂表达、课堂管理。 1.3 神奇的新材料 【教材分析】 《神奇的新材料》一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第 3 课,这 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属于物质科学领域,本课内容的设计,依据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标 准,对应新《课标》16.2、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一二年级段是“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和舒适”。本课在前两课指导学生认识常见材 料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特殊材料中的新材料。本课内容可以分成两大部分。第 一部分,组织体验。它由两个本质相同的活动组成:活动一,调用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荷 叶上滚水滴,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会卷走荷叶上的粉笔灰;活动二,和前面的活动相类 似,亲手做一做——在纸杯底用蜡烛火焰熏出黑灰,并在蜡烛黑灰上滚水滴,发现蜡烛黑 灰不沾水、水滴会卷走黑灰上的粉笔灰。这两个活动都是引发学生对这一神奇现象的好奇, 为后面阅读纳米材料的资料奠定感性基础。第二部分,介绍纳米材料和其他一些新材料。 教材以阅读资料的形式展开内容。资料的前半部分与学生在第一部分活动中的体验相呼应, 说明了荷叶表面的极细小绒毛和纸杯底的黑灰都属于纳米材料;资料的后半部分,以图文 结合的形式介绍了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展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二年级学生 对新材料及现代科技的感性认识,首先通过观察荷叶表面的特点让学生发现荷叶表面不容 易沾水滴或尘埃颗粒,接着在学生自己动手做新型材料的过程中,感受新材料的神奇,最 后让学生了解新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而萌生金点子,自己设计新材料让生活更 美好。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观察探究了不同材料的一般 特点,在认知、观察比较、动手探究等方面都为本课认识神奇新材料打下了基础。生活中 很多物体都会被雨水打湿,而荷叶却不会,由这一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 通过观察荷叶不沾水不沾灰的现象,再到自己动手制作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了解更多 的新材料。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但思维不够稳定和深刻,对事物的认识容易流于表面, 为了防止学生的探究变成单纯的玩,教师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认识观察的 意义,指导观察的方法,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做简单的记录,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愉悦中 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目标】 1.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2.能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并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卷走黑灰上粉笔灰的奇特现 象。 3.知道一些新材料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 【教学难点】 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相关视频资料,火柴或打火机。 学生分组材料:纸杯(装少量水)、蜡烛、滴管、粉笔、荷叶(放在纸杯里)、记录 单等。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引入:认识荷叶的特点 1.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听故事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一只聪明 的小鸡》,为什么说他聪明呢?听完故事你就明白了。 2.聪明的小鸡发现了什么秘密呢?(引导学生观察荷叶上水滴的形状)视频播放:滴管 的使用。学习塑料滴管的使用,动手做荷叶滚水珠的实验。播放荷叶滚水珠视频,学生说 说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3.那他的好主意又是什么呢?小朋友们说得对不对呢,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4.小结:你觉得小鸡为什么会聪明?(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看来会观察爱动脑筋就会 有意外的发现,还能变聪明,我们小朋友们刚才不仅善于观察爱动脑筋,还会动手做实验, 我们比小鸡的变现梗棒,那就送自己一个大拇指吧。我们的小朋友如此棒,老师决定给你 们一个有挑战的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这种二年级学生喜欢的形式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认识荷叶不沾水 的特点,接着又通过荷叶上滚水珠的实验让学生发现荷叶不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 灰的奇特现象]二、民主导学:制造新材料,在蜡烛灰上滚水滴 1.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真是好神奇,你觉得这种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哪里 需要呢?(衣服,窗帘、防尘布)小朋友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也制造出像荷叶这样的材 料吗? 2.这是一个纸杯,老师在这个纸杯的底部滴一滴水滚一滚(在实物展示频上演示),和荷 叶上滚水滴有什么区别?那么我们能不能也造出像荷叶这样的纸杯底呢?让我们来试试 吧。 3.播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说说你觉得在做这个实验时要提醒同学注意什么吗? 4.请小组长拿出材料,小组分工实验。在实验记录单上画出实验现象。 5.交流:说说你在观察水滴在黑灰上滚动时有什么发现。 6.小结水滴在荷叶和黑灰上滚动有什么共同点(水滴在荷叶上和蜡烛黑灰上滚动时,都 呈 球状,会卷走粉笔灰。)。 7.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竟然跟科学家想的一样,科学家也是这样不断实验 最终创造了可以在生活中使用的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还给这种材料取了一个超酷的名字: 纳米材料。 8.了解自净作用的纳米材料做的衣服. 9.视频介绍纳米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动手操作制造出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体验像科学 家那样做探究,丰富学生的体验,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对纳米材料这种新材 料有更深的认识] 三、延伸导结:各种各样的新材料 1.介绍各种新材料复合木头、钢化玻璃、隐形飞机,了解它们的优良性能和特殊用途。 2.观看视频:各种黑科技新材料。 3.金点子:你希望发明一种什么样的新材料来方便我们的生活呢?[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了解各种新材料之后,自己创意想发明的新材料,拓展学生的思维, 埋下一颗种子,带着无限的希望走出课堂。] 【板书设计】 3.神奇的新材料 不沾水 荷叶、蜡烛灰 纳米材料 不沾灰 【课后反思】 本课学生动手的活动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学习使用滴管使用的实践活动,第二个是荷 叶上滚水珠的验证实验,第三个是黑灰上滚水珠的观察实验,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丰富的 活动无疑能深刻地将学生带入课堂,并在实践中获得科学认知,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虽然这些实验活动都比较简单,但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二 年级学生而言就应多一些帮扶,通过小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模仿来克服自己实验的困难,而 将精力更多的关注到科学观察、科学思维、科学表达上来,从而对纳米材料不仅知其然还 知其所以然。对学生的表达机会还应充分给予,除了个别表达,还应增加在小组内表达的 机会,让人人都能充分参与,当然还要注意观察的引导,这些欠缺的方面都需要注意。 2.1 磁铁的吸力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器材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能够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2.知道磁铁能吸引铁、镍等金属,磁铁可以隔着物体吸铁,磁性可以传递,了解磁铁在 生活中的应用,形成用科学服务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 3.乐于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的秘密,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养成主动探究,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意识到科学、技术和社会是有机 结合的,增强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和发现磁铁的性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交流,质疑。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水槽、各种材料及黏土做成的鱼(建议:内加的材料 学生最好能认识,好区分,好找规律)、钓竿、磁铁、烧杯、回形针、实验记录单、实验 袋(磁铁、凤尾夹、钥匙铁丝、垫圈、螺帽、铁钉、一角硬币、一元硬币等) 学生材料:各种各样的磁铁。 【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 课前活动 互动交流 互相介绍 调动氛围 一、游戏活动 1.游戏导入 谈话:喜欢游戏吗?我们 来玩个“钓鱼比赛”的游 戏,比一比在相同的时间 内谁钓到的鱼最多。(选 几名同学进行钓鱼比赛, 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当裁 判) (汇报成绩)请钓鱼数量 最多的同学,谈谈他的钓 鱼技巧。(如果学生说到 吸铁石时,帮助学生纠正 吸铁石的科学名称——磁 选几名同学进行钓 鱼比赛,其他同学和 老师一起当裁判 学生介绍经验 通过游戏引出磁铁, 激发学习兴趣,揭示 本课研究活动的主 题铁) 2.谈话:原来秘密藏在钓 竿上,钓竿的前面装了磁 铁,我们就是靠磁铁的吸 力把鱼钓上来的(板书课 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磁铁。 活动一:认识磁铁能吸铁、 镍 1.观察:提问:磁铁能吸 起什么样的物体?(学生 猜想并回答) 金属做的物品都能被磁铁 吸起来吗?我们一起动手 来验证。请小组长将实验 袋内的材料取出来,放在 课桌上,观察这些金属物 品,思考:这些物品都能 被磁铁吸起来吗?把你们 认为能被磁铁吸引的放在 一边,认为不能被磁铁吸 引 的 物 体 放 在 另 一 边 。 (学生操作)我们的猜测 是否正确呢?我们来吸吸 看。 2.分组实验: 3.汇报交流: 跟你们的预测一样吗?能 观察思考并回答 学生操作 学生操作 通过探究、观察、比 较、质疑,认识磁铁 能吸铁、镍等一类物 体的性质。 通过在游戏中观察、 分析、质疑,逐步引 导学生认识磁铁能 吸铁、镍等一类物体 的性质。采用“实物 摆放式报告单”,直 观、省时、高效,还 易操作,改革实验记 录单,符合低年级学 生的身心特点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材料 有什么共同点?( 都含有 铁一类的物质) 质疑:(举起一元硬币和 一角硬币)同学们,这两 种硬币都能被磁铁吸引 吗?这是为什么呢?让小 博士来告诉你(PPT)我们 现在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磁铁能吸铁)磁铁除了 能吸铁,还能吸引镍这种 金属(板书:能吸铁、镍 等) 活动二:玩磁铁,认识磁 性能传递、磁铁能隔物吸 铁、隔空吸铁等性质 1.谈话:磁铁还有许多有 趣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 玩一玩,看看谁能在玩中 发现问题,玩出学问。要 求:在玩中认真观察、有 所发现,用简单的语言或 画图的方式记录你们的发 现,比比哪个小组的发现 多,也可以给自己的玩法 取个有趣的名字。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 总结。 观察比较 思考 阅读资料 通过玩磁铁活动认 识磁铁的性质。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 玩,喜欢动手,但让 二年级的学生独立 完成实验是比较困 难的,需要方法的指 导,如怎样操作、观 察什么、怎样记录、 在实验结束后整理 材料、完善记录,汇 报交流时注意倾听 等。因此设计有收有二、学习活动 3.活动结束后谈话:请各 组及时整理好材料(表扬 做得好的小组),没有完成 记录的小组抓紧时间完成 记录单,填完的小组再充 实一下,准备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师生共同 总结出磁铁能隔物吸铁、 隔空吸铁、磁性能传递。 (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 生总结) 师:哪个小组最想说说你 们是怎么玩的?有哪些重 大的发现?发言的同学要 清楚地说明你们的发现, 也可以演示给同学们看, 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别人的 发言,在别人发言结束后 进行补充和质疑。 生:我们发现磁铁吸回形 针时,一个接一个吸了一 串。 师:能演示一下吗?其他 小组有没有跟他们一样的 发现?这是为什么? 哪个小组还有其他的的发 现? 生:我们发现磁铁隔着课 本也能吸铁。 玩磁铁,在玩中观 察、玩中思考、玩中 发现磁铁的性质 小组汇报交流、补充 质疑 师生共同交流总结 磁铁的性质 放的玩磁铁活动,指 导学生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进行探 究,引导学生边玩、 边思考、边发现、边 总结,感受探究的乐 趣 指导学生进行汇报 交流。师:隔着其他物体能不能 吸铁呢?试一试 师:还有不同的玩法吗? 生:我们发现磁铁不用碰 到回形针,就能把回形针 吸起来。 师:也发现了这个秘密的 小组举手。 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 通过观察、研究发现了这 么多磁铁的秘密,我为你 们感到骄傲。 利用磁铁,尝试解决问题, 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出新的疑问。 1.谈话:同学们,通过刚 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磁 铁能隔空吸铁、还能隔物 吸铁,下面我们来看猫和 老鼠一段动画片,看看动 画片中 Tom 和 Jerry 利用 了磁铁的哪些性质捉弄野 猫的?(视频播放猫和老 鼠动画片段) 学生回答 2.磁铁的这些性质还能帮 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 问题和困难呢。老师这里 尝试解决问题,初步 意识到科学知识能 帮助我们解决生活 中的问题和困难,了 解磁铁在生活、生产 中的广泛应用意识 到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课后拓展 作业 就遇到了两个问题,你们 愿意帮帮我吗? (ppt 出示问题) (1)老师干活时不小心把 几个回形针掉进鱼缸中, 不能惊扰到鱼,也不能弄 脏水,想办法取出回形针。 (利用老师提供的有水的 烧杯和回形针试一试) (2)小朋友的钢尺掉进了 下水道,胳膊不够长,怎 么办?(钢是杂质很少的 铁) 谈话:同学们太厉害了, 只要我们勤于观察、善于 动脑,就能创造性地解决 问题,能想到这种方法的 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名发明 家的潜质了。看,打捞磁 铁,就是在一块磁铁上加 了一根绳子制成的,广泛 用于水中、下水道、淤泥 里打捞铁质物体,如果用 磁力更大的打捞电磁铁还 可以打捞更大更重的铁质 物体。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 些地方用到了磁铁?(学 生举例 ) 思考解决问题 讨论并操作 调动生活经验,联系 实际回答 是有机结合的;意识 到学科学是为了用 科学,科学知识能帮 助我们解决生活中 的问题和困难,体验 学习科学的乐趣,逐 步形成科学的思维 能力、创新能力、达 到让学生更爱学科 学的目的关于磁铁的用途,老师也 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 分享(PPT 补充) 谈话:这是什么?(出示 磁悬浮列车图片)提问: 列车为什么会悬浮?课后 可以拿一支铅笔和两个环 形的磁铁试一试,看看能 不能解开其中的秘密。 4.磁铁的应用还有很多, 同学们课后可以再去找一 找。 5.谈话:同学们,我们的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磁铁 还有好多奥秘等着我们去 发现呢,请同学们课后继 续玩磁铁,看看还能有什 么新发现?也可以用磁铁 做一个玩具,比比谁做的 新奇、有趣。(PPT 提示: 玩磁铁时,不能靠近电视、 电脑,也不能靠近手表、 磁卡,其中的原因,我们 将在以后的学习中揭开)。 布置课后继续玩磁 铁,将探究活动延伸 至课后2.2 磁铁的两极 【教学目标】 1.知道磁铁的磁极吸力最大、磁极能指示南北、同极相斥和异极相吸。 2.根据磁铁指南北的现象,能标示出磁铁上的 S 极、N 极。 3.利用所学进行分析,知道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原理。 4.了解利用科学技术能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教学重点】 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 让悬吊的条形磁铁自由旋转并逐渐静止。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各类磁铁 1 套、铁钉、纸盒、木支架、棉线、磁铁小车 2 个 学生材料:条形、蹄形磁铁各 1 个、铁钉、纸盒、磁力小车 2 个 【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 课前活动 互动交流 互相介绍 调动氛围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今天的科学课 请来了一个特殊的朋友,它叫什 么? (磁铁) 2.磁铁的种类很多,为了方便区 分,科学家根据它们的形状起名字, 它是什么形状的?可以给它们起 个什么名字? 3.(教师出示常见磁铁的图片,指 导学生根据磁铁的形状命名。) 总结:按照形状不同可分为: 条形磁铁 圆形磁铁 环形磁铁 球形磁铁 蹄形磁铁 (出示马蹄图片) 4.导课:磁铁形状各异,都在生 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 就来研究磁铁。(板书:磁铁) 1.学生观察 磁铁,并按照 形 状 给 磁 铁 起名字。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 活经验,激发学习动 机,并为接下来的研 究做铺垫。 该环节让学生认识不 同形状的磁铁,体会 到磁铁的种类多样化, 方便后面的教学。 通过让学生自己命名 磁铁,使学生感受到 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1.提问:关于磁铁,你知道些什 么? 2.总结:磁铁能吸铁、镍等金属。 1.学生说出 自 己 的 生 活 积累。二、认识磁铁的 磁极 3.追问:磁铁能吸铁钉吗? 4.用磁铁吸铁钉时,哪一部分吸 的多?中间还是两端? 5.教师指导学生猜测,接下来做 实验验证。 实验器材:磁铁、铁钉、纸盒 实验过程: (1)整个条形磁铁(蹄形磁铁、 环形磁铁)水平放在均匀铺排的铁 钉中,轻轻拿起来观察哪个位置吸 得多。 (2)指导学生齐读实验过程,并 提出疑问: ①怎样铺铁钉才叫“均匀”? ②“整个磁铁放在铁钉中”怎样 放? (3)指导学生演示以上两个问题, 教师评价并强调,指导学生分组做 以上三个实验。 6.教师听学生的汇报并总结:磁 铁上有的地方磁力大,有的地方磁 力小。磁铁上磁力最大的部分叫磁 极。 7.提问: 条形磁铁的磁极在哪里?有几个 磁极? 蹄形磁铁的磁极在哪里?有几个 2.学生回忆 生活经验,说 出 自 己 的 猜 测。 3.学生完成 实验、记录实 验 结 果 并 汇 报。 实验前让学生自己解 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 操作错误,促使学生 主动思考,避免错误 结果对学生的误导。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 对现象的思考,激发 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 究兴趣。磁极? 环形磁铁的磁极在哪里?有几个 磁极? (让学生指一指,教师结合实物讲 解) 8.总结:磁铁有两个磁极,磁极 的磁力最大。 4 .学生根据 实 验 结 果 指 出 磁 铁 的 两 个磁极。 三、探究磁极的 指示方向 磁铁的两极---小秘密 1 1.谈话:磁铁的两极有两个小秘 密藏在神秘山洞中,只有认真观察, 仔细分析的小侦探才能发现,你有 信心能找到吗? (营造神秘的气氛并播放一段有 神秘感的音乐) 2.指导学生齐读神秘山洞的提示, 教师演示实验,并讲解实验过程。 ①把条形磁铁水平悬挂在支架上, 让它能自由转动,静止后,仔细观 察条形磁铁的两极,指向哪里? ②随便转动一下磁铁,再等它静止 后,观察磁铁的两极,指向哪里? 3.教师指导学生完整、准确地描 述观察到的现象,并提示教室里的 东南西北方向。 1.学生观察 实验 2.学生观察 用小秘密营造情景, 激发探究的欲望。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语4.总结:不管如何放置,磁铁静止 时,条形磁铁的一端总是指向南方, 另一端总是指向北方。磁铁指南的 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 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 5.提问:为什么用 N S 表示?用别 的字母表示可以吗? 6 . 讲 解 : “ 北 方 ” 的 英 文 是 "North",“南方”的英文是"South", 所以磁铁指北的一极叫 N 极,指南 的一极叫 S 极。(板书) 条 形 磁 铁 的 指向,并说出 自 己 的 观 察 结果。 3.学生思考、 回答 言完整描述实验现象 的能力。 学科融合,便于学生 理解 四、磁极的互相 作用 磁铁的两极---小秘密 2 1.谈话:神秘山洞中寻找第二个 磁极的秘密,第二个秘密藏在磁铁 小车中。 2.神秘山洞提示: 水平桌面上的磁铁小车可以自己 移动吗? 不用手接触小车怎样让它移动? 教师演示: ①两个磁铁小车的 N 极相靠近。 ②两个磁铁小车的 N 极和 S 极相靠 近。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1.部分学生 根 据 生 活 经 验 提 出 将 两 个 磁 力 小 车 的 磁 极 靠 近 会移动。 2.学生观察 实验,说出自 己 的 发 现 。4.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纠正, 并引入“吸引”、“排斥”两个词。 提问:刚才的实验中用了什么极靠 近什么极? 5.还能将什么极靠近什么极? 6.引导学生将四种情况回答全面, 并板书。 N--N S--S N--S S--N 7.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填写实 验记录单。 8.按照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板书 如下: N--N S--S S--N N--S 9.提问:小侦探们,你发现了磁 极的第二个秘密了吗?是什么? 10.总结:磁铁同极互相排斥,异 极互相吸引。(板书) 11.追问:其他的磁铁有没有这样 的性质?比如环形磁铁? 12.教师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说出 (吸住、跑向 另一边.....) 3.学生实验、 汇 报 实 验 结 果 4.学生观察 黑板,总结出 磁极的秘密。 培养学生有计划、有 步骤地进行实验的严 谨态度。 板书清楚明朗,学生 能通过观察黑板,找 到规律,进而自己总 结出磁极的第二个秘 密。 同极 异极 排斥 吸引看到的现象。 13.总结:环形磁铁同极相斥,异 极相吸。 拓展应用 1.讲述:科学家们利用磁铁的这 个特性,制造出了一种高科技的交 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它就是利用 了同极相斥的原理。下面我们通过 一段视频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2.播放磁悬浮列车运行的原理。 5 .学生说出 自 己 发 现 的 现象。 6 .学生观看 视频,了解磁 悬 浮 列 车 的 原理。 环形磁铁的实验现象 明显,演示该实验激 发学生的兴趣,并为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做 理论铺垫。 让学生体会科学应用 于生产生活,能造福 人类。 五、全课小结 1.谈话:同学们,这节课快结束 了,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适当纠正补充) 1.学生汇报 自 己 的 收 获 (知识、能力、 情感等方面) 通过学生汇报自己的 收获,使学生认识到 自己是课堂的小主人。 六、布置作业 1.了解更多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1.结合生活 经验,思考利 用 磁 铁 的 例 子 使学生认识到理论和 生活的联系。 2.3 自制指南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第 6 课《自制指南针》是在学生学 习了《磁铁的吸力》《磁铁的两极》,知道了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知道磁铁有两极,分别 是南极和北极,磁铁能指示方向,指南的一端是南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等知识后,学习 磁铁可以磁化铁制品,并用磁化的钢针制成指南针。这部分教材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物质科学领域,能量部分的内容。通过学习使用指南针、自制指南针的内容达到“知道指南针 中的磁针是磁铁,可以用来指示南北”的课标要求。又因为本课教材涉及内容较多,先要 学习规范的使用指南针的方法;再利用磁铁可以磁化钢针的性质,结合指南针用法和特点, 利用水浮方法自制一个指南针;最后在学生顺利制作了指南针之后,再借助自己制作的指 南针,辨别校园里方向。教材安排了层次鲜明,内容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和动手制作活动, 更加适合二年级孩子玩中学的特点。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熟悉了科学课的探究模式,而且孩子们比 较喜欢游戏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充满了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然而,学生在问题研究 过程不能持续完整的完成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自己动手实践,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还是需要老师指导帮助下完成学习。因此,在《玩磁铁》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自制指南 针》的教学设计,就既要有学生自己观察发现,也要有教师带领学习制作方法,指导操作 细节。只有教师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科学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才能更好的完成 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最终目标。 【教学目标】 1.观察指南针的结构,学习使用指南针的方法。 2.能自制指南针,会使用自制指南针辨别方向。 3.了解指南针的应用,知道用现代网络定位系统辨别方向的新方法。 【教学重点】 自制指南针。 【教学难点】 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指南针,条形大磁铁,钢针,自制成功的指南针,标有方向的粘贴,相关的视 频资料。学生材料:指南针,条形大磁铁,钢针,软木塞,指针形铝箔纸,蓝色记号笔,水盆,小 块贴纸。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在科学课上学会了不少本事,今天我们利用学过的科学 知识做一次科学大闯关游戏,好不好?有信心通过每一关吗? 2.闯关游戏第一关,看视频,识仪器。 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看看你发现视频里介绍的是什么? 生:指南针 3.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自制指南针。学习自制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指南针。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引出要学习的主题,学生愿意参与这种活动,参与科学 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二、认识指南针,学习制作指南针 (一)闯关游戏第二关,辩方法,用仪器(学习使用指南针) 1.谈话:看过视频,你知道我们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有什么作用? 生:指南针可以指示方向。 师:我们的第二关就是要用指南针找到方向。指南针中可以帮着我们指示方向的是磁针和 方位盘两部分。 2.小组观察:为了更好的使用指南针,我们先要观察指南针这两部分,看看它们有什么 特?边观察边思考,要怎样使用才能指示方向呢? 3.汇报发现:(磁针和方位盘的特点。学生提出大概的使用方法。) 4.教师总结,利用多媒体展示:指南针的使用方法水平放置指南针,让磁针自由转动 待磁针静止后,轻轻转动方位盘,使方位盘上的南与磁针红色的部分重合。(根据材料中 磁针红色部分指南还是指北来确定这一步。本节教学中,指南针的磁针红色部分指南。) 根据方位盘上的方向确定周围的方向。 5.师:这几步方法,操作的关键是哪一步?谁能演示一下。 生:演示方位盘上的南与磁针红色部分重合。 师:我们做到同学演示这样就可以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了。 6.学生活动:下面让我们利用指南针,找一找教室里的南方,东方和西方。 [设计意图:通过看视频知道指南针的磁针就是磁铁,指南针能指示方向,就是运用了磁 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二)闯关游戏第三关,找规律,做仪器(自制指南针) 1.谈话:学会了使用指南针方法,下一关我们也要学着制作一个指南针,你们能够完成 吗? 2.观察汇报:老师自制了一套指南针,通过观察,你能发现自制指南针需要怎样做? 生:需要有水,需要磁针,需要自由转动等等。 3.师:就像大家说的那样,我们可以这样按照四步自制指南针:磁化、水浮、涂蓝、。 多媒体出示:学生阅读自制指南针的方法 4.谈话:在自制指南针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生:第一步,用磁铁在一根钢针上沿着一个方向摩擦二三十次。 第二步,把磁化后的钢针放在木塞上,再把木塞放到盛水的盆里。 第三步,待静止后,观察钢针所指的方向,把它指南的一端涂上蓝色。 第四步,按顺时针方向在水盆边沿标出“东、南、西、北”。 5.逐步分析制作中注意什么? 师:第一步关键是什么?生:沿一个方向摩擦钢针。学生演示:磁化指南针的方法, 师:第二步老师自制指南针与所制作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可以用铝箔,也可以用软木塞。 师:第三步可以和第二步调换顺序吗? 生:不可以。 师:标清方向时,怎样才是顺时针? 生:演示顺时针方向。 6.小组分工讨论:为了我们小组内完成任务更快,合作更有效,老师建议每个小组成员 安排了一项任务。组长参考这些任务,安排小组成员共同完成。 7.学生分组自制指南针。 8.展示自制的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研讨,使学生了解自制指南针的步骤。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学会 磁化钢针和使磁化的钢针能自由转动的方法,会自制指南针。] (三)闯关游戏第四关,实践中,得收获(用自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 1.谈话:刚刚我们顺利闯过了三关,让我一起去闯第四关。 在我们校园里,你能利用自制的指南针找到校园里的三个典型建筑的方向吗? 2.能说一说你想怎样利用自制指南针找方向吗? 生:(1)选择一个平坦的地方,把指南针装置放好。 (2)让磁针转动,停下后,让“南”字对准磁针蓝色的一端。 (3)指出你周围的方向。 3.学生分组到操场用自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 4.汇报活动情况。 5.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用自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三、巩固应用。 闯关游戏第五关,看历史,展未来(观看录像) 1.我们已经知道了指南针是如何发展的,现在除了使用指南针指示方向还可以利用什么 帮助我们辨别方向?观看几个小视频,从中你又知道了哪些确定方向的方法? 生:可以利用手表和太阳确定方向,可以利用手机上的卫星定位系统确定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看视频等方式,体验人们运用科学技术能力越来越强,可以 更好的改善生活。激起孩子自己试着改进自制指南针的想法] 2.谈话:今天,我们闯关游戏到此结束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始终带着这 样的学习热情,对待科学学习,相信持之以恒的学习,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6.自制指南针 指南针:指针、方位盘 自制方法:磁化,水浮,涂蓝,标方位 【课后反思】 《自制指南针》一课是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玩磁铁》单元的最后一课。这一课将工 程技术的有关内容融入教学活动设计,在组织儿童认识指南针组成部分的基础上,指导他 们自制指南针以及用自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力求实现学与用的统一。 本课围绕“指南针”这个主题,以“自制指南针”为核心,从了解、自制、试用、阅 读四个方面展开活动。活动一,观察了解指南针的结构,学习使用指南针的方法。活动二, 分四个步骤介绍一种自制指南针的方法(水浮法),指导学生用此方法进行制作。此活动 紧接活动一中的“观察指南针”,其本质是模拟制作旅游指南针。活动三,介绍怎样使用 自制的水浮法指南针,指导学生用刚刚自制成功的指南针辨别方向。活动四,简介指南针 与现代网络定位系统的应用,以拓宽学生视野。 在理解了本课大致内容,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充分准备了教学材料之后。我设计了层层相扣的闯关式的教学流程,希望学生能在充满乐趣的闯关游戏形式下,通过教师指 导,自身模仿学会使用指南针,自制指南针,利用自制指南针确定方向。本课教学中,反 复的修改和钻研之后,我收获了很多。 一、变老师演示为学生演示,体现“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 要” 在教学本课内容的时候,考虑到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对指南针这样有 专门用途的工具了解比较少,所以无论是介绍指南针的使用方法,还是自制指南针的关键 难点,我都采用了演示的方法,希望孩子能通过教师的演示最终能模仿学会这些比较有难 度的操作。可是,实验的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有的孩子已经学会,有的孩子还是不会。 试讲之后,我了解了孩子情况,会操作的孩子有的课前接触过指南针,不会操作的孩子是 课上老师演示时没能集中注意力,及时理解和学会操作方法的。这样,我发现老师演示的 效果并不是最佳的。我突发奇想,如果由孩子来操作这样的演示,其他孩子监督操作的正 确与否,能不能起到更好的集中注意力的作用呢? 于是再次的课堂教学,我采取了学生操作演示,剩余孩子观察监督。结果,孩子演示 的很成功,也更多的孩子在使用指南针方法上掌握更扎实。 二、有条理的指导和分工安排,取代学生一步一步机械模仿 在本课的自制指南针环节,由于每一步都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操作,并且具有一定操 作难度。开始设计教学内容时,设计为教师一步一步指导,学生一步步跟着学习。这样的 指导和演示,学生确实学会了制作指南针,但是,孩子们对自制指南针的步骤没有建立起 一个系统的框架,只是停留在老师做,我也做。最终对孩子自己思考理解的能力,归纳总 结的能力,创新设计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没有起到适当的作用。因此,我思考,可以改进 教师的指导,让我的指导可以发展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并且让孩子对制作指南针的认识提 升到系统化的全面认识。再次教学,我改进为:整体观察制作好的指南针,分析可能需要 怎样做?然后,老师讲解大致的自制方法:磁化、水浮、涂蓝、贴方向。再出示规范自制 步骤,整体了解方法,之后分步骤指导,每一步需要注意什么。再联系最开始的大致四步, 由学生小组合作分工,每位同学选择一项操作内容进行自制。这样学生既能每个人都了解 到需要怎样做指南针,又可以有选择的进行重点操作。 三、改进材料,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1.变材料单一为多种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提升参与度。自制指南针的材料包括 条形大磁铁、钢针、软木塞、、蓝色记号笔、水盆、小块贴纸。希望在学生自制指南针时 能通过水浮使磁针自由旋转,明确磁针始终一端指南一端指北的效果。经过几次试讲,我 发现,其实学生把磁化的钢针放在软木塞上再水浮的过程有时会失误,掉落,而钢针很细 小,涂蓝色的部分不明显,如果能把水浮物品和磁针组合在一起,方便放入水中而不掉落, 是不是更好。实验了几次之后,我发现,铝箔纸的防水性好,可以浮在水面。还可以裁成 旅游指南针的磁针形状,涂色时,涂在铝箔纸上看起来更清晰。于是,我改进实验材料, 自制了铝箔纸浮起磁针的指南针。在指导学生自制指南针时,又提供了用软木塞浮起磁针 的指南针做法。在分组操作材料中,为学生自制指南针准备了两套材料,可以选择材料来 做实验在这样的比较宽松的氛围,在教师条理清楚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被调 到起来,还能在之后的合作分工中,显示出自己选择的进行自制的创新意识。材料结构层 次对开发学生的各种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2.安全性的改进, 自制指南针的材料,因为条件限制,需要用到钢针和水。说到钢针好处是易于收集, 方便磁化,磁化后退磁时间长于铁丝。可是,也有自身的缺陷,比如有危险。使用时要注 意不要伤人。试讲过程虽然极其强调安全,可是真的有孩子因为实验操作失误,扎伤了手。 这就让我有些担心,如果二年级的小孩子安全教育不能防止孩子失误,可否教师改进一下 材料避免这种伤害。于是我用钳子,把上课要使用的钢针针尖去掉,这回,钢针没有安全 隐患了。钢针又有些短了,不方便磁化。于是,我又找到比较长的钢针,再去掉针尖,这 回实验顺利了,学生也安全了。 再说实验中需要水浮磁针,自制指南针,水本来没什么安全问题。可是因为东北的冬 天试讲时,学生端着比较浅的水盆出去,水难免的洒出来,结果不仅有的组,因为水浅, 出了问题,不能测量,而且洒在地上的水迅速结冰,结果孩子脚下打滑,安全有影响。于 是,我选择了带有盖子的塑料盒子,虽然,看起来面积小了,但是,因为装入水深度更好, 又有盖子遮挡,水都不易洒出。最终克服了冬季试讲,自制水浮式指南针容易结冰的问题。 一节科学课包含许多细节的思考和改进,一节成功的科学课,也要反复用心体验。虽 然面对一节课中有三次学生实验活动的操作我还是在设计上用心改进的。但是对于长时间 没有接触低年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科学教师,如何组织自己的语言,适应低年级孩子的 思维特点;如何避免孩子年龄小对一件相对专业的工具的使用的规范方法,如何对自制指南针的指导起到引领而不止是示范,希望学生是带着思考去操作而不是无意识的模仿。这 些教学中的细节和改进我还是存在疑问科学课堂是否这样做能面向全体,成为人人都能学 的科学?是否做到了引领学生学习“四位一体”的科学,我的课堂教学能否达到全面体现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四个层面的统一?对孩子的科学学习起到促进 发展的作用?我还在继续努力,希望有机会在教学中实现科学人的这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梦 想。 3.1 栽小葱 教学目标: 1、观察描述不同环境中小葱的生长变化,知道小葱生长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 2、观察并记录小葱每天的喝水情况,知道水是小葱生长的基本需求之一。 3、研讨如何照料盆栽植物,了解盆栽植物的生长有不一样的基本需求。 4、愿意与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喜欢动物植物。 教学重点:通过一些动手实践活动,了解小葱生长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按照要求动手培育小葱,并观察小葱的生长过程,知道小葱生长所需要的一些 基本条件。 教学准备:小葱、花盆及土壤、瓶子和水、湿纸巾、黑纸袋、试管、一些盆栽植物的照片 及家庭盆栽植物的护理知识、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 1、按照书上的要求,将五份相同的小葱放在同一地点的不同环境中生长,时间为十天, 观察并记录小葱生长的结果。 2、在试管中放入一棵小葱,加入水,每天记录小葱喝水的情况,时间为一周。 3、了解家中盆栽生长情况,跟爸爸妈妈探讨家庭盆栽植物的护理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本单元的篇首小诗: 小蚯蚓,土里藏,钻来钻去松土壤。 土壤松,种子忙,伸腿扭腰把歌唱。 长啊长,长啊长,我要长到地面上。 有了雨露和阳光,生出一片新希望。2、学生自由朗读小诗,了解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 3、教师引导:同学们,种子的发芽、生长离不开土壤、阳光和雨露。从今天开始,我们 就来学习第三单元,探讨土壤与生命。这一课,我们先来学习《栽小葱》。 4、板书课题:7、栽小葱 二、探讨小葱生长的基本条件 1、教师引导:同学们,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呢?今天,我们就以小葱为例,亲 自动手栽小葱,探讨小葱生长的基本条件。 2、出示本次活动的要求,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栽小葱的方法及要求:将一把小葱分成 五份,放在同一地点的不同环境中,十天之后观察小葱的生长情况。 3、教师详细讲解本次栽小葱活动的注意点: 本次活动要求把五份小葱放在同一地点是指把这五份小葱放在同一个地方,要么都放在阳 台,要么都放在厨房,不能一份放阳台,一份放厨房。 不同环境指的是,把小葱分别栽在土里、放在水里、裹上湿的纸巾、罩上黑纸袋、放在地 砖上或地上。 4、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书上的图片,明白书上五份小葱是放在土里、水里、裹在湿巾里、 罩上黑纸袋、放在地砖上,这五份小葱都放在阳台上的。 5、学生回家按照要求在大人的帮助之下进行栽小葱活动,十天之后把五份小葱带到学校。 6、学生展示从家里带来的五份小葱,并说一说这五份小葱长得怎么样?那些小葱长得比 较好,哪些小葱长得不好。 7、全班讨论交流:小葱的生长需要什么基本条件?教师相机引导并加以小结:小葱的生 长离不开土壤和水,在土壤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小葱才能茁壮的生长。 三、探讨小葱每天喝水的情况,知道水是小葱生长的基本需求之一 1、引导: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葱的生长离不开水,没有水,小葱就无法生 长。那小葱每天要喝多少水呢?下面我们还是让大家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来探讨这个问题。 2、出示课本探讨小葱每天喝水的情况这一实践活动的方法及要求,引导学生读一读,了 解实践活动的方法及要求。 3、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步骤 4、教师提出本次实践活动的要求及注意点: 本次活动为期一周,在小葱生长过程中,请大家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照顾好小葱,并且每 天去观察小葱喝多少水?把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本次实践活动,选用小葱的时候,应该尽量的选择根系发达的小葱,这样实验效果更加的 明显一些。 在实践的过程中,最好用棉球将试管的口部堵上,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试管中水的蒸发;另一方面可以固定试管中的小葱。 5、学生回家在家长的帮助之下用试管培育小葱,并按照老师的要求,每天去观察并记录 小葱喝水的情况。一星期之后,学生将培育的小葱和实验记录一起带到学校。 6、学生展示自己培育的小葱,看一看谁的小葱培育的比较好。 7、交流实验记录,教师相机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实验记录,肯定并表扬在此次实践活 动中认真完成任务的同学。 8、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通过此次观察小葱每天喝水情况的实践活动,我们从中发现了什 么? 9、教师引导并加以小结: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我们发现水是小葱生长的基本需求之 一。其实不单单是小葱,所有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水是所有植物生长的基本需求之一。 四、研讨如何照料盆栽植物。 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家里面都有一些盆栽植物,这些盆栽植物,可以美化环境, 净化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2、教师相机出示图片,展示一些家庭盆栽植物,引导学生欣赏。 3、继续引导:这些盆栽植物我们该如何去照料呢?怎样使这些盆栽植物长得更好更茂盛 呢?课前老师让大家跟父母去探讨这个问题,怎么样?大家有没有收获呢? 4、学生把自己跟父母探照料盆栽植物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听一听,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可以在别人说完之后再进行补充。 5、教师小结:同学们,其实家庭盆栽也好,生长在大自然中的植物也好,他们的基本需 求都是一样的。在培育的过程中,我们都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把它们长得更好更壮。 6、教师相机出示一些培育植物的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基本需求。 (1)植物的生存需要水,不同的植物需要的水量也不同,如玉米需要的水量就比较少, 水稻则需要大量的水。 (2)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时期需水量也不一样,如玉米在接穗期需水比较多,在成熟期 需水比较少。 (3)浇水过多过勤,土壤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 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植物根毛无法呼吸,就会导致烂根,使植物死亡,因此,我们要合理 灌溉,而不是浇水越多越好。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大自然的植物沐浴着阳光,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茁壮成长。正是由于这些 植物,给大自然带来了生机,使我们的环境充满了活力,同时也养育了无数的动物。 六、课后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我们身边的植物,看一看这些植物的生长与哪些因素有关。3.2 养蚂蚁 教学目标: 1、通过寻找蚂蚁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蚂蚁生活的环境。 2、通过饲养蚂蚁的活动,知道蚂蚁生长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 3、引导学生研究蚂蚁,了解有关蚂蚁的知识,发现蚂蚁更多的生活习性和需求。 4、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5、引导学生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喜欢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知道动植物对大自然的 重要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寻找蚂蚁、饲养蚂蚁和研究蚂蚁一系列活动,了解有关蚂蚁的知 识,知道蚂蚁生长的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寻找蚂蚁和饲养蚂蚁的实践活动,仔细观察,了解蚂蚁的有 关知识。 教学准备: 1、寻找蚂蚁要用到的容器、面包屑或糖、小毛刷子或吸管等材料。 2、饲养蚂蚁要用到的泥土、铲子、广口瓶、黑布、水、一些果皮饼干屑等。 3、有关蚂蚁的一些图片及资料、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蚂蚁,初步了解蚂蚁生活的环境;查阅资料,了解有 关蚂蚁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蚂蚁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同学们,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吗?(蚂蚁)大家 知道蚂蚁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喝什么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蚂蚁。 2、揭示课题:8、养蚂蚁 二、找蚂蚁 1、教师引导:同学们,蚂蚁生活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先去找一找蚂蚁吧。 在找蚂蚁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蚂蚁可能生活在哪里?我们到哪里才会找到蚂蚁? (大树下、石头缝里、草丛中……) 2、我们找蚂蚁,用什么办法把蚂蚁引出来呢?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知道蚂蚁喜欢糖和面包屑,因此可以通过食物把蚂蚁引出来。 3、教师强调在寻找蚂蚁过程中的注意点:找到蚂蚁的时候,不要用手去触摸,要用刷子或吸管。同小组的同学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找蚂蚁的任务。 4、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学生带上工具,如容器、小毛刷子、吸管、一些糖或者面 包渣,到校园里去寻找蚂蚁。 5、学生找蚂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找蚂蚁的情况,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注 意方法。 6、学生找到蚂蚁之后,回到教室继续上课。 7、展示本小组的活动成果。看一看哪个小组寻找到的蚂蚁又多又快。 8、教师对合作比较好的小组和完成任务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 9、教师引导:找到了蚂蚁,我们打算把它饲养起来,那么该怎样养蚂蚁呢?下面我们继 续学习。 三、养蚂蚁 1、教师引导:同学们,养蚂蚁对我们来说非常陌生,我们怎样才能把蚂蚁养好呢? 2、学生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探讨养蚂蚁的方法。 3、教师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之上加以补充并相机出示有关饲养蚂蚁的注意点: 蚂蚁喜欢黑暗的地方,所以它的巢穴应该是黑暗的。 蚂蚁的食量是很小的,每日每只约为 0.1 毫克,一般每隔 3 到 5 天喂一次食,喂食的时候 以昆虫为主,可以加上动物性蛋白质食物,我们平时吃的肉类食品、饭粒什么的也可以。 蚂蚁最适宜的生长繁殖温度为 22℃到 37℃,不宜过冷或过热。 4、出示课本上养蚂蚁的步骤及方法,引导学生仔细的读一读,初步了解养蚂蚁的方法及 步骤。 5、教师强调养蚂蚁的步骤及注意点: 养蚂蚁要用广口瓶,瓶口太窄不便于我们操作。 在瓶子的外面还要套上黑色的布或者纸。因为蚂蚁喜欢黑暗的地方,光线太强,蚂蚁不适 应。 在托盘里放水,把小碟子倒扣在水中,再把瓶子放在小碟子上,是为了防止蚂蚁从瓶子里 面爬出来。 给蚂蚁喂食,不能喂的太多,也不能喂得太勤。因为蚂蚁吃的非常少。 活动结束之后,要把蚂蚁送回原来的地方。 6、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喂养蚂蚁,坚持每天观察并完成活动手册。 7、喂养蚂蚁的周期结束之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自己养蚂蚁的结果及感受。 8、教师对学生坚持养蚂蚁的行为加以肯定和表扬,并引导学生爱护动物。四、研究蚂蚁 1、教师引导:同学们,大家在养蚂蚁的过程中一定了解了许多关于蚂蚁的知识,下面我 们就来研究研究蚂蚁,了解更多的有关蚂蚁的知识。 预设: 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虫,蚂蚁的种类繁多。 蚂蚁是建筑专家。蚁穴内有许多分室,这些分室各有用处。蚂蚁窝牢固、安全、舒服,道 路四通八达。蚂蚁窝外面有一圈土,还有一些储备食物的地方;里面通风凉快,冬暖夏凉, 食物不易坏掉。 蚂蚁懂得团结协作。一群蚂蚁共同将一只大蛐蛐的尸体运回窝里,面对庞然大物,蚂蚁们 都很从容,没有一只蚂蚁偷懒,更没有偷吃的,有的只是步调一致的搬运。生物学家曾说, 蚂蚁是地球上生命力最强的生物之一。 2、出示书本上蚁穴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进一步了解蚂 蚁的一些生活习性。 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蚂蚁的知识,但是还有更多的是我们不了解 的,只要我们能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勤于查资料,就会了解到更多的关于蚂蚁的知识。 五、课后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关于蚂蚁的知识。 3.3 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教学目标: 1、认识土壤中的小动物,知道土壤中蕴藏着许多的土壤小动物,如蚯蚓、蚂蚁、鼹鼠、 变形虫、轮虫、线虫等。 2、引导学生讨论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环境,知道这些小动物的生存环境各异,但都离不 开土壤、水等基本需求。 3、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小动物与土壤之间的密切联系,知道土壤和生命息息相关。 4、愿意与同小组同学合作完成任务,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土壤中的小动物,了解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环境。教学难点:了 解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环境,感受土壤和生命息息相关。 教学准备:土壤中小动物的图片和资料、到校园中寻找土壤中的小动物所需要的材料,如 小木棍、手套等等、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观察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了解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并且通过查阅资料,初 步了解这些小动物的样子及生存环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养蚂蚁》这一课,了解了蚂蚁的一些生活习性,知道蚂 蚁生活在土壤之中。除了蚂蚁,大家还知道哪些动物也生活在土壤之中吗? 2、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列举出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 3、教师继续引导:其实土壤中生活着很多的小动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寻访土壤中 的小动物。 4、揭示课题:9、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二、认识土壤中的小动物 1、了解什么是土壤动物。教师讲解:所谓土壤动物是指土壤中和落叶下生存着的各种动 物的总称。 2、教师出示一些土壤中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同学们,这些小动物都是生活在土壤中的, 大家认识这些小动物吗? 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图片中的小动物,说一说这些小动物的名称。 教师指着图片中的小动物,告诉学生这些土壤中的小动物的名称。 3、小结:同学们,其实土壤中的小动物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老师不可能把它一一列举 出来,不过,常见的土壤中的小动物主要有蚯蚓、蚂蚁、鼹鼠、变形虫、轮虫、线虫、蜘 蛛、潮虫、千足虫等等。这些动物有的我们见过,有的我们没见过。不过在今后的学习中, 我们将不断的接触到土壤中的小动物。 三、寻找土壤中的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1、教师引导:同学们,土壤中的动物一般的生活在土壤中和落叶下,你们认为在哪里可 以找到土壤中的小动物呢? 2、学生说一说土壤中的动物一般的生活在什么地方? 预设: 大树下、土壤中、落叶下、草丛里、石头缝里、苔藓下、墙根等地方。 3、教师引导:其实无论是哪个角落,我们总能找到这些土壤中的小动物,就拿我们校园 来说,我们可以在校园的草坪里、大树下、围墙角落、花坛里、小路边等等很多地方,找 到这些土壤动物。下面,我们就到校园里去找一找这些小动物,看看他们住在哪里?在干 什么?吃些什么? 4、教师强调到校园里寻找小动物的注意点: (1)同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合作,共同寻找小动物。 (2)这些小动物不能直接用手抓,我们要注意安全,可以准备一个小木棍,也可以戴上 手套。(3)在找到小动物之后,我们可以在旁边静静的观察他们,而不要打扰他们,更不要破 坏它们的家。 5、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到学校的一个角落去寻找小动物。 学生在寻找小动物的时候,教师巡视,密切关注各小组的活动情况,特别注意学生的安全。 本次活动所需时间大约为十分钟,活动完成之后,学生回到教室,继续上课。 6、全班交流本小组寻找小动物的过程以及结果,并向全班同学介绍介绍自己寻找到的是 什么动物?它住在哪里?在干什么?吃些什么? 7、学生认真倾听并相机评价,教师表扬在活动中合作较好的小组以及在活动中认真完成 任务的学生。 四、了解小动物与土壤之间的联系 1、教师引导:同学们,土壤中的小动物终生生活在土壤中,它们在土壤中吃什么?干些 什么?和土壤又有怎样的联系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介绍土壤中动物的生活习性及生存环境。 3、教师相机加以引导并补充一些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小动物与土壤之间的联系。 4、出示资料: 土壤动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一部分土壤动物是自然界垃圾的处理者,亿万年 来,他们默默无闻的分解堆积在地表的枯枝落叶、倒地的树木、动物尸体及粪便等等,改 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大自然的生产与物质循环。 土壤动物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人类活化土壤,长期提供免费的肥料,促进 植物的生长;二是持续进行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亿万年来为人类创造吃、穿、用等财物; 三是帮助人类诊断土壤是否健康,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土壤动物能够对退化了的土壤起恢 复健康的作用,其中尤其以蚯蚓的作用最为明显。 5、学生朗读这些资料,进一步体会土壤中的小动物的重要作用。 6、教师继续引导:其实土壤中的小动物一方面为土壤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他们又 离不开土壤。许多小动物生活在土壤中,土壤为他们提供了温暖、松软的环境和必需的食 物。 7、出示课本中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三幅图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蚯蚓、 蝉的幼虫、鼹鼠在土壤中生活的情况,进一步体会小动物和土壤之间的密切联系。 五、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动物生活在土壤之中,土壤为他们提供了温暖、松软的环境和必需的 食物,同时这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又为土壤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这样说,这些 小动物和土壤是密切联系的,土壤和生命息息相关,因此我们不能破坏土壤,伤害土壤中 的小动物。 六、课后延伸课后请大家观察自己家周围生活的土壤小动物,了解他们生活的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4.1《认识工具》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工具箱里的一些常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老虎钳等。 2.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如羊角锤、尖嘴钳等。 3.认识到同一种工具也有不同的样式和不同的功能。 【教学重点】 认识工具箱中的常见工具,能够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 【教学难点】 利用简单工具完成小任务。 【教学准备】 工具箱、小铁钉、铅笔、木板、铁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首儿歌。出示本单元开头的一首儿歌: 工具箱,家里放,小朋友,喜欢上。 钉钉子,夹铁丝,锯木头,拧螺丝。 赤手空拳干不成,全靠工具来帮忙。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初步了解儿歌的内容,体会工具的作用。 3.教师引导: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这节课我们先 来认识一些工具。 4.板书课题:认识工具。 二、认识常见工具1.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工具,你认识哪些常见的工具呢?说出它们 的名称和作用。 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工具的名称及其作用。 2.教师指导并相机出示教材 32 页的插图:同学们,这些工具你们认识吗?它们有什么作 用? 学生分别说一说工具箱中的工具:老虎钳、羊角锤、扳手、螺丝刀、钢卷尺等等工具的名 称及其作用。 三、学会使用常用工具 1.教师引导:同学们,每一种工具都有不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使用 不同的工具来完成下面的任务。 2.教师出示教材 33 页的三幅插图,学生了解本课要求完成的实践任务。 任务一:在木块上量出 10 厘米的长度,做上记号。 任务二:在记号处钉上钉子,再试着拔出来。 任务三:夹断铁丝,连接铁丝。 3.教师引导:同学们,完成这三个任务,我们都需要使用工具。那么这三个任务我们分别 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小组交流,说一说这三个任务分别要使用哪些工具?为什么? 任务一:钢尺、铅笔。任务二:羊角锤。任务三:老虎钳子。 4.教师引导:既然我们已经为三个任务找到了合适的工具,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完成这些任 务吧。第一个任务比较简单,请大家先完成第一个任务。 学生动手完成第一个任务,在木块上量出 10 厘米的长度,做上记号。教师巡视,了解学 生完成任务的情况。 展示各小组完成的任务。 5.完成第二个任务。 教师引导:同学们,第二个任务是要求我们在记号处钉上钉子,再试着拔出来。在这个任务中我们要使用的工具是羊角锤。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安全。 小组合作完成第二个任务,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完成第二个任务的感受,进一步体会羊角锤在钉 钉子和拔钉子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同学之间合作的重要性。 6.完成第三个任务。 教师同样引导学生要注意安全以及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 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 展示各小组夹断铁丝之后连接起来的铁丝,看看哪个小组铁丝连接得最好。 7.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刚刚亲自动手使用工具完成了三个任务,在这三个任务中,我 们切切实实体会到了工具的重要性。 四、了解锤子发展的历史和作用 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在刚刚完成的任务中使用了羊角锤。其实羊角锤仅仅是各种锤 子中的一种,锤子在我国经历了很长的历史,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锤子的发展历史。 2.出示教材 34 页的几幅插图,学生仔细看一看,并读一读相应的文字,了解锤子发展的 历史。 3.教师引导:同学们,锤子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那么,锤子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 又有哪些作用呢?请大家来看一看下面的三幅图进一步了解锤子的作用。 4.学生看教材 34 页下面的三幅图,了解锤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5.教师引导:同学们,这三幅图中的锤子分别用来做食品、雕刻、铺地砖,锤子还在哪些 地方发挥作用呢?请大家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6.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锤子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进一步体会工具在生 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性。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第十课《认识工具》,了解了一些常见的工具,并知道了它们的 用途,我们还利用一些工具进行了简单的动手实践活动,进一步体会到了工具的重要性。六、课后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看一看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工具,它们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 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4.2《拧螺丝》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螺丝有不同的种类。 2.知道拧不同的螺丝要选择不同的螺丝刀。 3.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各样的螺丝,选择合适的螺丝刀拧螺丝。 【教学难点】 制作小板凳。 【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螺丝、印泥、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制作小板凳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认识工具》,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工具,知道了它们的作用, 并初步学会了使用这些工具。 2.教师出示一把螺丝刀,引导: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东西吗?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生答:这是一把螺丝刀,是拧螺丝用的。 3.教师引导:是的,这是一把螺丝刀,是用来拧螺丝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试着用螺丝 刀来拧螺丝。4.板书课题:拧螺丝。 二、了解螺丝,给螺丝分类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见过螺丝吗?是在哪里见到的,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什 么样子的?用来干什么的? 学生说一说自己见过的螺丝材料、样子、作用等等。 2.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加以引导并表扬,然后出示教材 35 页的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这幅 图上的螺丝,并思考给这些螺丝分类。 学生观察螺丝,并且和同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试着给这些螺丝分类。 3.全班交流,点名说一说本小组是怎样给螺丝分类的。 预设: (1)从材质上分,可以分成钢螺丝、铁螺丝、铜螺丝等等。 (2)从长短上分,可以分成长螺丝、短螺丝。 (3)从粗细上分,可以分成粗螺丝、细螺丝。 (4)从螺帽的形状上来分,可以分成六角螺丝、圆帽螺丝等等。 (5)从螺帽上的花纹来分,可以分成十字螺丝、一字螺丝。 (7)从螺丝顶头形状来分,可以分为尖头螺丝、平头螺丝。 …… 三、做小板凳 1.教师引导:同学们,螺丝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使用螺丝离不开螺丝刀。 下面我们就用螺丝和螺丝刀来做一个小板凳。 2.出示材料:螺丝、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做小板凳的木条、木板等。 教师引导:同学们,做小板凳用的板凳腿、板凳面都已经准备好了,大家只需要用螺丝刀 和螺丝把它们拼接起来并固定好就可以了。 3.制作步骤。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螺丝和螺丝刀,知道螺丝有一字螺丝和十字螺丝两种,螺丝刀也有两 种——一字螺丝刀和十字螺丝刀,拧十字形的螺丝要用十字螺丝刀,拧一字形的螺丝要用 一字螺丝刀。 学生明白螺丝和螺丝刀要对应使用。 教师引导:同学们,弄明白了螺丝和螺丝刀的对应关系之后,我们只要用螺丝固定好木框 和板凳面就可以了。老师要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做小板凳是一个技术活。下面我们就把 时间交给大家,请各小组开始动手做小板凳。看哪一组做得小板凳又漂亮又结实。注意同 小组要互相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4.学生分小组制作小板凳,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制作小板凳的进程,并引导学生注意,同 小组同学合作相当重要,在制作小板凳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5.各小组的小板凳做好之后,全班展示各小组的小板凳,看哪一个小组做的小板凳又结实 又漂亮。 6.全班同学评价各小组做的小板凳,评价标准:第一是结实,然后是漂亮。 7.评选出全班最佳合作小组和最佳工程小队。 四、拓展积累 1.教师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认识了螺丝刀和螺丝,并且用螺丝刀和螺丝制作了小板凳。 在生活中,还有更多的螺丝和拧螺丝的工具,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2.出示教材 36 页下面的两幅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认识外六角形螺丝和内六角形螺 丝,知道拧外六角形螺丝用的十字型扳手,拧内六角形螺丝用的 L 型扳手。 3.教师小结:同学们,不同的螺丝一定要用不同的螺丝刀,才能够把螺丝拧到位,所以, 在工作中选择合适的工具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你事半而功倍。 五、课后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观察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形状的螺丝,并了解这些螺丝的作用。 4.3《做个小温室》教案【教学目标】 1.能够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设计并制作一个小温室。 2.在做小温室的活动中体会到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材料和工具,设计并制作小温室。 【教学难点】 利用现有条件设计小温室并绘制简单设计图。 【教学准备】 木棒、打包带、双面胶、透明胶、橡皮筋、铁丝、塑料薄膜、钉书机、剪刀、尖嘴钳、小 盆栽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温室 1.出示温室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 教师引导:同学们,关于温室,你们了解哪些知识呢? 2.学生说一说有关温室方面的知识。 3.教师相机加以补充,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温室的形状、作用以及制作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4.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现代生产生活中,温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到长蔬菜的大 棚,小到我们楼顶上的阳光房,都是温室。今天这节课,我们也来动手做一个小温室。 5.揭示课题:做个小温室。 二、制作小温室 1.选择材料和工具 教师引导:在制作小温室之前,我们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请大家看一看,制作 一个温室需要什么材料和工具。 学生列举制作小温室需要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小结:制作温室需要的材料很多,不过,今天我们要做的温室比较简单,所以材料不多,有木棒、打包带、双面胶、透明胶、橡皮筋、 铁丝、塑料薄膜、订书机、剪刀、尖嘴钳、小盆栽等。 过渡:材料准备好了还不够,我们还必须设计出小温室的形状。 2.设计温室的形状 教师引导:同学们,温室可不是我们想做就一下子能做成的,我们必须先想一想打算做一 个什么样子的温室,然后动笔把我们的温室设计图画在纸上。 同小组同学合作交流,然后设计出小温室的形状,并且把它画出来。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设计温室的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 全班交流展示各小组设计的温室,并相机评价,对设计比较好的作品加以肯定和表扬。 各小组对本小组的温室设计图加以改进,设计出更好的、更棒的小温室。 3.教师引导:同学们,小温室的设计图我们已经画好了,下面,我们就可以利用工具,按 照设计图进行制作了。 4.学生分小组活动,开始制作小温室,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制作小温室的情况并相机加以 指导,同时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 5.展示各小组制作好的小温室,评一评哪一组的小温室做得又漂亮又结实,评选出最佳小 温室。 三、课堂总结 1.同学们,我们的温室做好了。大家想不想看看本小组温室制作的效果怎么样?下面我们 就可以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盆栽放在小温室里。 2.学生把自己的盆栽放进小温室里。 3.教师提出要求:过一段时间后,看看它们的生长状况,把它跟外面的盆栽比一比,看看 长得有什么不一样?注意这几天里,大家要多去照料温室里的小盆栽,看看它们的生长情 况,然后确定自己做的温室效果究竟如何。

资料: 37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