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音乐五上《第八单元 欢聚与期盼》word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教小学音乐五上《第八单元 欢聚与期盼》word教案

ID:107402

大小:63.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8-2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六单元 欢聚与期盼 一、 单元目标: 1. 通过听、唱、奏等多种形式了解香港、澳门的历史与今天的美丽和繁荣, 表现对和平统一台湾的期盼,抒发热爱祖国的赤子情感。能够深情地演 唱《七子之歌》。 2. 感情投入地演唱歌曲《爱的人间》、《理解多好》,欣赏童声合唱《我 们共同的世界》。理解这些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丰富的音乐表演形式 中感悟“爱”的主题。能通过听、唱、动等音乐活动,来表达对身边亲 友、师长、残疾人的理解和关爱。 3. 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能在小组活动中发表自己的建议,充 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并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 4. 欣赏《春节序曲》,在喜庆的氛围中接受节日文化的熏陶,感受音乐表 现要素在乐曲中的不同作用。对收集具有地方特色,反映民俗风情的歌 (乐)曲,走进浓郁民俗文化特色的音乐天地有兴趣。 二、 单元重点: 1. 感受本单元中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在聆听中体会欢聚的快乐,在歌声 中倾吐期盼的心声。 2. 能用深情、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地表现出歌曲丰富的情感 内涵。 3. 了解香港、澳门的历史与文化知识,搜集相关歌曲资料,讴歌盼望回归 祖国的赤子情怀。 三、 单元难点: 《七子之歌——澳门》中的六度大跳的正确演唱,弱起乐句的正 确把握。 四、 课时安排: 课时 听 唱 动 拓展 第一课时 《七子之歌 ——澳门》 《七子之歌 ——澳门》 露一手: 诗歌《七子之 歌》 第二课时 《东方之珠》 《我们共同的 世界》 第三课时 《爱的人间》 露一手: 手语《感恩的 心》 第四课时 《理解多好》 认识反复记号 第五课时 《春节序曲》 秧歌步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七子之歌——澳门》 露一手:闻一多《七子之歌》 教学目标: 1. 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增强爱国热情。 2. 理解《七子之歌》这首歌所表现的内容,并能以恰当的速度、力度、 音色和情绪来表现。 3. 诵读诗歌《七子之歌》,开拓音乐视野,加深音乐文化素养的积淀。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音乐作品内涵,确切地表现出音乐作品的情感。 2. 踊跃参与音乐与相关文化知识的交流活动。 教材分析: 此曲以孩子希望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作比喻,深情地讴歌了澳门人民盼望回 归祖国的赤子情怀。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的旋律比较平稳,其第三乐句 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在这里,形成了本乐段的一个小高潮,仿佛一个失去母 亲的孩子对思念中的母亲作真诚地倾诉 。 第二乐段开始处就出现了一个六度大 跳,且第一乐句的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加上强力度的处理要求,它好象是在呐 喊,在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第二 乐句是稍加变化的重复,它进 一步使这种情绪变得更加浓烈。最后一个乐句深情而又肯定,把渴望回归的愿望 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具准备: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学生随着《春天的故事》的音乐走进教室。 2. 提问: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歌曲?歌曲中提到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 物,你们知道是谁吗? 3. 介绍一国两制。 二、导人新课 1. 师:一国两制,使香港、澳门分别于 1997、1999 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统一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在此之前,许多文人学者 通过手中的笔,写下了许多让我们感动的诗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 中的一位。 2. 介绍闻一多和他的《七子之歌》 三、学唱新歌 1. 师:音乐是无声的呐喊,歌声是倾吐的心声。让我们静静地感受闻先生 当时写作时的心境吧!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 生:体会情感并讨论。 师:小结 曲式 A + B 情感 真诚地倾诉思念 + 渴望回归的呐喊 模唱旋律 mu + a 2. 把歌词填进去完整地演唱。(提醒学生注意演唱时也要用朗诵时的感觉 和情绪。)3. 提问:歌曲中有几处呼唤“母亲”的地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歌曲中多次呼唤母亲,其中有的表现急切,有的表现深情,有的则表 现为激动。从激动的呐喊到内心的期盼,表达了游子迫切希望回到母亲 怀抱的心情。) 4. 再次随音乐演唱。(要求通过自己设计力度、速度、音色变化来表现歌 曲。) 5. 学生分组讨论演唱,评出最佳演唱方案。 6. 教师评价学生的表演。 四、拓展延伸 露一手:闻一多《七子之歌》 1. 以歌曲的伴奏音乐为背景,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诵。 学生谈感想。 2. 师生共同评价。 五、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听《东方之珠》、《我们共同的世界》 教学目标: 1. 充分感受炎黄子孙对东方之珠——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及期盼祖国统 一的强烈心声。 2. 聆听歌曲《我们共同的世界》,体验乐曲的情绪,能够体会到为世界的 和平与繁荣,全世界各国人民都在争作贡献。 教学重、难点: 能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歌曲的意境。 教材分析: 《东方之珠》是一首划时代的祖国颂歌,它伴随着香港的回归而诞生,歌词 含蓄而深情,旋律优美、婉转,乐曲围绕两个主题多次反复,是一首优秀的 通俗歌曲。 教学过程: 一、听赏《东方之珠》 1. 听音乐《东方之珠》进教室。 师:歌中的“东方之珠”同学们知道在哪里吗? 生:上海、香江…… 师:歌曲中的“东方之珠”不是指的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而是指 的我们中国的一块宝地——香港。香港因盛产沉香而得名,它是亚洲 东部的重要交通中心和国际自由贸易港,也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而我们刚刚听到的歌曲,就是一首流传广泛,经久不衰的老歌 《东方之珠》。 2. 介绍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音乐教父:罗大佑。他创作的歌曲所带来的音乐省思和人文关怀,至 今有着重要的地位及影响力。他是一个多产的创作家,一共创作了两 百多首歌曲,有很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童年》、《明天会更 好》、《恋曲 1990》等。 《东方之珠》这首歌,以含蓄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 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的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 恋之情。旋律从耳朵进入直达心扉,那种感觉,是雨水融入泥土,是 血液流入躯体,那乐曲,仿佛是发自于内心的呼唤,扩张着每一个毛 孔。 3. 跟音乐哼唱高潮部分,让学生感悟“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我 们都是炎黄子孙”的深刻含义。 4. 学生完整聆听,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5. 教师小结:歌曲第一部分为复乐段结构,它似乎从亲切温柔的呼唤 开始,以耐人寻味的深情加以延续。歌曲的第二部分有转向下属调的 明显倾向,使歌曲的色彩产生鲜 明的变化,随之而来的一连串包含 三连音在内的紧密节奏,从而掀起这首歌的高潮,特别是“让海潮伴 我来保佑你”的真挚话语,表达了炎黄子孙对东方之珠——香 港的 无比爱恋之情。 二、欣赏《我们共同的世界》 1. 师:同一片蓝天下,我们平等互利,我们携手并进,为了祖国的统 一,为了世界的美好,我们应该把握今天,掌握未来,尽自己的责任 和义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共同的世界》。 2. 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内涵丰富、意境崇高的童声合唱曲。虽然节奏缓慢,但听起 来并不长,因为深情优美的旋律有强烈的吸引力。 3. 复听歌曲,与《东方之珠》比较,谈感受。 三、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唱:《爱的人间》 动:露一手:手语《感恩的心》 教学目标: 1. 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并能从中感受歌曲丰富的情感 内涵。 2. 引导学生自信地用手语来“唱”好《感恩的心》,并能借助手语体会聋 哑儿童的心声。 教学重、难点: 1. 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 能让学生体验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 态度面对人生。 教材分析: 《爱的人间》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专门为盲童写的一首歌。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 10 周年之际,“为了六千万”大型慈善 公益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张海迪在晚会上演唱了谷建芬的这首新作。 《感恩的心》是一首手语歌,很美的音乐,很美的歌词,却只能用 无声的语言来表达它深刻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录象片段《千手观音》 师:这是 2005 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相信 同学们被她们优美的舞姿所吸引,又有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她们 是怎样排练的吗? 生:各抒己见,发表议论。 师小结:她们用顽强的毅力超越残障,超越自我,给我们创造了比 正常人都难以想象的美好事物。她们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面对挑战,实现了自身的人格魅力。 三、新授 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有感情地朗诵下面这段话? (听歌曲伴奏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中。 师:我心中有太阳,有温暖,有欢笑,有歌声。在我心中没有任何阴暗 的角落,只有对这世界美好的向往。 1. 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 跟录音,轻声哼唱旋律,思考可分为几段?每一段用怎样的情 绪来唱。 第一段 温馨而甜蜜第二段 情绪激动,充满感激之情 第三段 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宁静感 3. 加入歌词,轻声唱。 请学生找一找哪些句子有困难。 4. 跟琴练习难点乐句 弱起小节 5. 完整地演唱歌曲 6. 歌曲处理 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四、拓展 露一手:学学哑语,传递爱心 1. 听歌曲《感恩的心》 2.跟老师一起用手语语汇来演唱此曲 3. 随音乐一起表演 五、总结、下课 师: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值得我们感恩。对父母心存 感恩,因为他们给予我们生命;对师长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教诲;对兄 弟姐妹感恩,因为他 们让我们在这尘世间不再孤单;让我们知道有人可以和我 们血脉相连;对朋友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友爱,让我们在孤寂无助时倾 诉、依赖,看到希望和阳 光。感谢曾帮助过我们的人,他们用暖暖的心灯让我 们发现生命是如此丰厚而富有;感谢肯接受我们帮助的人,他们用淡淡的柔弱让 我们可以把这份善良延续,让 “爱的人间”到处都充满“感恩的心”。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唱:《理解多好》 认:“D.C.”“Fine”“‖∶ ∶‖ ” 等记号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理解多好》。 2. 通过歌曲的学唱,让学生明白对身边的亲友、师长、朋友应该充满 理解与关爱。 3. 通过认识各种反复记号,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顺序。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歌曲的情绪,用正确的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 2. 下滑音的演唱方法及切分节奏的把握。 教材分析: 此曲是一首非常活泼的歌曲,同学与同学之间要互相理解,父 母和孩子之间要相互理解,老师与学生要相互理解。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总有这样那样的小摩擦,只要大家多一份理解就好。 歌曲为三段体结构,采用省略记谱法。第一段与第三段相同, 小调式。第二段调性渐变为大调式,歌曲旋律的发展多采用重复和模进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你好,你好,同学们好,我们来一起来快乐地歌唱。” “您好,您好,X 老师您好,我们来一起来快乐地歌唱!(ye)” (胜利的手势) 二、导入 师:我们每一个人整天都要与周围的人,周围的事物打交道。在学校与 老师、同学相处,在家与父母、兄弟生活,在外与朋友、陌生人交 往。这之间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小摩擦,如果你们遇到了问题,会 怎样处理呢? 生:讨论,发表意见。 师:磕磕碰碰再所难免,如果我们都怀着一颗理解、宽容的心,相信再 大的难题,再多的困难,我们都能够迎刃而解。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理解多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充满理解关爱的世界将会变得怎样。 三、学习新歌 1. 听范唱,说说歌曲的情绪。 2. 复听歌曲,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地方。 3. 听琴声模唱。 4. 节奏难点练习。 1) 学生自己找,教师示范。 2) 老师找,学生模仿。 3) 男同学找,女同学唱。 5. 下滑音练习。 师:让我们用带有俏皮的、可爱的感觉来唱一唱下面的几个字。 “翘”——爸爸气得胡子翘 “爱笑”——和同学一起欢乐又爱笑 “花鸟”——美好的校园有花也有鸟 跟老师模唱下滑音。 6. 齐唱歌曲。 四、学习“D.C.”“Fine”“‖∶ ∶‖ ” 等反复记号。 1. 找一找歌曲中的这些记号在哪里? 2. 指导学生认识它们的作用。 3. 按正确地顺序演唱歌曲。 五、 总结、下课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听:《春节序曲》 动:扭秧歌 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感受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日气氛。 2.通过聆听乐曲,了解五彩缤纷的民俗民间文化和一些传 统节日。 3.感受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 现作用。 教学重、难点: 1. 根据乐曲的情绪区分乐曲的段落。 2. 学习秧歌步,用欢快的情绪表现乐曲的欢乐气氛。 教材分析: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涣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 这首乐曲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春 节序曲》的第一乐章。描写了 1943 年延安革命根据地人民欢度新春佳节的热闹 非凡的景象。作者以“春节”为题,满怀激情地反映了当年在延安过春节的深切 感受。 乐曲的特点为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体现了 我国人民在传统节目里热闹难腾,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情绪。 教具准备:锣鼓、钹、红绸带、各色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敲锣打鼓,龙腾虎跃的欢庆场面。并轻声播放《春节序曲》 1. 师提问:画面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 2.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课内容:听赏《春节序曲》 师:画面上的人们都在喜气洋洋,载歌载舞欢渡春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欣赏一首《春节序曲》,让我们在乐曲声中体会过传统佳节——春节的兴 奋与激动。 3. 复听乐曲,分段赏析。 根据乐曲情结搭配与之相适应的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颜色卡 片) 生:引子部分:乐曲情绪热闹欢腾人们敲锣打鼓欢庆新春,选择大红色。 师:第一部分主题:旋律柔和明亮,像姑娘的吟唱,是用长笛和单簧管吹奏 出来的,你认为什么颜色接近柔和明亮? 生:黄色 师:第二部分主题:抒情如歌的旋律让人联想到什么画面呢? 生:…… 师:悠扬的小提琴独奏把我们带入深远的意境。袅袅的炊烟、覆盖着白雪的 田野、鸡鸣狗吠,还有孩子们贴在窗户上的笑脸,一片生机盎然。祖祖辈 辈,一代又一代在这 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这一主题给我们展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颂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老师觉得用宁静充 满生机的绿色来表示,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第三小段的主题用什么颜色?你们听(放音乐)它的情绪更加欢快、热 情、流畅,又在最后加上乐队齐奏,用什么颜色能表示这“越来越热烈的 气氛”? 生:“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因为这样能够表现人们过春节时愉快的 心情及载歌载舞的场面。 4. 完整欣赏音乐,在乐曲声中作律动。 三、拓展 (一)师:春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干什么呢? 生:放鞭炮,贴对联,看《春节晚会》,给长辈们拜年 师:除了以上过节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过年的习俗? 生:还有穿新衣,包饺子。 师:同学们非常聪明,说的很好。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喜气洋洋的,贴春 联、放鞭炮……在我们国家广袤的北方平原上,星罗棋布的村落走出了 一队队扭秧歌的男女老 少。他们冒着严寒,腰扎红绸带,踏着秧歌步, 伴随着阵阵的锁呐声。瞧,他们扭得是那样英姿飒爽,头上全是热气。 雀跃、欢腾、热闹的气氛让愁苦远远离去,让 生活充满欢乐。让我们 也一起来感受一下他们的欢乐吧! 生甲:打鼓 生乙:敲锣 生丙:三角铁 出示节奏谱 鼓谱: X X | X X | X X | …… 锣谱: X 0 | X 0 | X 0 | …… 三角铁:X 0 | X 0 | X 0 | …… 剩余的同学随老师一起用红绸带扭秧歌。 (二)师: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歌曲,你们听听看,这是关于什么节日的 歌曲? 播放歌曲《欢乐中国年》 《爷爷为我打月饼》 《快乐的节日》 《祝你圣诞快乐》 生答 四、总结下课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