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乡音多喜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五月五赛龙舟》 唱《五喜报》《抓妈荷》
拓展:丰富多采的少数民族乐器
教学目标:
1.能生动、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五喜报》《抓妈荷》,感受神州处处好,增强保护
环境的意识。 2 了解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乐器,感受我国民族乐器的丰富,进一
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各少数民族的乐器 教学难点: 前八分休止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2.请学生打开地图册,仔细观察中国版图,当看到“碧绿的平原”与
“金黄的沙漠”两种颜色时。 师:如果人类不加节制地继续砍伐森林,过度放
牧,那么地图上这两种颜色会如何变化? 生:地图上“黄”色面积会越来越多,
“绿”色会越来越少,干旱、沙漠化现象会加剧,耕地面积会减少,沙尘暴会更
猛烈、更频繁的发生 师:同学们该怎么做呢? 生:植树造林、保护大自然 2、
学唱歌曲《五喜报》《抓妈荷》《采莲谣》 (1)初听音乐,回答问题 师:碧绿
的是什么,金黄的是什么,长长的是什么,弯弯的是什么,还有一座小船一样的
岛是什么地方?
(平原、沙漠、长江、黄河,台湾岛)(2)再听音乐,体会歌曲的情绪 (轻
松、愉悦地) (3) 跟琴学唱歌曲 (4)处理歌曲,房子 2 的第一句要渐强,最
后一句要渐弱,有小眼睛的地方要延长一半的时值。 (5 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
曲
3.拓展: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乐器 (1)了解少数民族(壮族、侗族、瑶族、苗
族、朝鲜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的民俗风情。(2)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欣赏,
帮助学生熟悉这几种民族乐器(芦笙、伽椰琴、冬不拉、马头琴等) 芦笙是苗
族、瑶族、侗族、壮族的;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伽耶琴是朝鲜族的;冬不拉是哈
萨克族的;巴乌是彝族的。 (3)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准确的把握音乐作品的
风格特征
4、 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采莲谣》。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听歌曲《采莲谣》范唱录音 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舒展——
紧凑)
二、发声练习——歌曲的第一乐句。
1、音程构唱:3 4 5 6 3 2 1 2 3 1 1 7 2、二声部合唱(加上节奏) 3、唱
歌曲的第一乐句歌谱。
三、学唱歌曲:
1、分析歌曲结构:共四个乐句:一、二句基本相同;三乐句由 x. x x 表现欢
快情绪;四乐句再现前面曲调。 2、分声部学谱: 重点练习第三乐句 3、二声部
合唱(歌谱)
4、听歌曲范唱:感受 6/8 拍及附点节奏的特点,说说歌曲的旋律特点。 5、学唱歌词。
6、分析歌曲所要求的力度变化要求。 7、按力度变化有感情演唱歌曲。
四、 小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