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课题: 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班别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识: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关注内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2.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内环境稳态对人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实验,了解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学习重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学习难点】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学习方法】阅读归纳法、问题讨论法、实验演示导读法等
※【课时安排】文科班1节、理科班两节
※【教学过程】
过程导入:学生回答“人体的内环境”的概念;你如何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一、自学活动:
1.举例说明内环境是动态变化的?
2.稳态是指 机体通过 作用,使各器官、系统 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状态。
3.结合你原有的知识,叙述各器官、系统分别起了哪些作用?
4.目前普遍认为, 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5.举例说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自学反思:以上自学题中已学会的有 ,还不懂的是 。
二、课堂交流:
1.小组讨论小组长回答问题: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小组长推荐或小组长承担“人体内环境稳态时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的具体功能”(参照教材试用简图来表示)
3.各小组分别推举成员表述本小组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理解时所列举的事例:
三、练习和检测:
(一)例示式练习:
1.(2004 广东题)下列关于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 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分析]本题属于识记水平的练习,考查内环境稳态的定义,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态的状态。
2.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PH B.细胞不断地进行有氧呼吸
C.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水、无机盐、尿素等
D.肝脏贮存的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不断地释放进入血液中
[分析]本题是技能应用题。选项A中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与进入血液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作用,使血液PH维持在7.35~7.45之间。选项C,肾脏及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成分,有利于内环境的稳定。选项D,通过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维持血糖的稳定。选项B细胞不断进行有氧呼吸会使内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二)巩固性练习:
1.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 神经调节 B 神经—体液调节
C 体液调节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3.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 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 渗透压下降 C 细胞代谢紊乱 D 糖尿病
(三)自我检测及强化训练:(理科班学生做)
1.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送到( )
A.泌尿系统 B.泌尿、消化系统·
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 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
2.下列哪项是对内环境稳态的错误描述( )
A.是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 B.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动态平衡
C.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3.(2002年上海高考题)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
A 提供能量 B 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C 供给营养 D 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4.(07年广东高考文基第74题)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的实验:生物材料更像组织液,尝试对生物材料维持PH稳定的机制进行解释:
延伸与拓展:阅读教材P11~12页“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完成教材P13页的概念检测
教师评价: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