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实践报告
团队名称: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大工学子母校行”赴江苏省宜
兴中学寒假社会实践团
实践地:江苏省宜兴中学
指导教师:贺飞
队长姓名:梅爽
队长学号:201466016
队长电话:18340833063
队员名单:张诗琦、吕佳、徐启弘、陈旭伟、彭勇、曲嵩目录
一、实践方案 ...................................................................3
1.活动目的及意义 ..............................................................3
2 实践地简介 ..................................................................4
3.相关案例 ....................................................................4
4.实践内容 ....................................................................6
5.实践分工 ....................................................................7
二、实践过程 ...................................................................8
活动一:于江苏省宜兴中学高三(1)、(2)班进行走班宣传以及经验交流活动..........8
活动二:于江苏省宜兴中学高三(3)、(4)班进行走班宣传以及经验交流活动.........10
活动三:采访学生、老师有关大连理工大学等问题.................................12
1.采访高三(2)班的一名学生..........................................12
2.采访江苏省宜兴中学钱鹏老师.........................................13
三、附件 ......................................................................15
附: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分析.........................................15 清源启真,圆情母校
团队: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大工学子母校行”赴江苏省宜兴中学
寒假社会实践团
队长:梅爽
队员:张诗琦、吕佳、徐启弘、陈旭伟、彭勇、曲嵩
一、实践方案
1.活动目的及意义
2015 年寒假实践活动本着“宣传大工,树立形象,传承优良学风,展示学
子风采”的活动宗旨,号召同学们以实际行动搭建起大连理工大学与高中母校间
的桥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宣传大连理工大学的优良学风,展示大连理工大学学
生的优秀风采,同时深化我校同各重点中学的友谊,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考入大
连理工大学。
我们将通过自己的行动,将大工的办学理念传递给后来的学子,将大工的文
风物貌完美呈现在学弟学妹面前。借由大工精神的感召,激励学弟学妹们奋发向
上,以期对其学业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此外,我么还将为高中学弟学妹们解答
疑惑,以过来人的身份为他们意见和建议。在这个过程中,以我们与高中母校的
归属感与认同感为基础,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我大工与高中的友谊,并在同学之间,
师生之间,上下届之间营造出温暖的情感氛围,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来到大连理
工大学这个科学的殿堂。
全面深入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
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必要环节,也是实现学校
“实施精英教育,培育精英人才”办学理念的重要措施和必要手段。通过实践,我们会增强对大连理工大学的了解,增强对大连理工大学的认同感,传递“博学
而不穷,笃学而不倦”的学习理念,传播大连理工大学刻苦求实的学风,向高中
的学习学妹展示大工人的风采。
2.实践地简介
江苏省宜兴中学创建于 1928 年,1953 年被确定为江苏省公立中学——宜兴
二中,1978 年被确定为宜兴县重点中学,1988 年改名为宜兴市中学,1996 年经
江苏省教委批准更名为江苏省宜兴中学,1998 年 4 月成为首批验收通过的国家
级示范性高中。在 70 多年的办学历史中,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已成为省内
外较有影响的重点中学。80 多年来,学校向全国著名重点大学和各类高校输送
了近 3 万名优秀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涌现了蒋南翔、吴浩青、朱
梧贾、陈太一、蒋德明、路见可、虞兆中等一大批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杰出人
才。
2009 年 11 月宜兴中学新校区落成,并于 2010 年 2 月正式启用。新校区坐
落于宜兴市东氿新城区,占地 260 亩,建筑面积 81000㎡,绿化面积 57500㎡。
现有班级 43 个,在校学生 2153 人,在编教职员工 225 人,专职教师 185 人。新
校区设计先进,布局合理,现代化气息浓厚,教育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校园风
景如画,宁静幽雅,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场所。
江苏省宜兴中学每年都会有不少考入大工的学子,他们对大工充满了向往和
期待。记得我上高三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讨论大学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考什么
样的大学。我们的好奇心和对未来的向往。让我们更加努力的奋斗。江苏省宜兴
中学给我们的理想插上了翅膀,让我们可以飞的更高更远。如今我们来到了大工,
依旧不忘亲爱的母校。
3.相关案例
大工学子凌源一中母校行
为了积极响应校团委开展“大工学子母校行”实践活动的号召,本着“服务母校、宣传大工,传承大工优良学风、展示我校学子风采”的实践宗旨,以实际
行动搭建起大连理工大学与辽宁省凌源市第一高级中学间的桥梁,2 月 19 日当
天,由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指导的赴辽宁省凌源市第一高级中学寒假社会实践团
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辽宁省凌源市第一高级中学是辽宁省第一批重点高中,在当地名声极佳。经
过实践活动前期与高中学校领导的沟通交流,使领导对活动有了充分的了解后,
校方对本次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并希望此类活动一直举办下去,实践基地得到巩
固。
活动前期,队员们在母校门前悬挂醒目条幅,以使同学们更加了解此次活动。
实践活动现场主要包括大连理工大学的相关介绍以及高中学习经验交流。为了更
好地了解到同学们希望得知的大连理工大学的信息以及学习方面的困惑,在宣讲
会之前队员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认真分析调研结果。
宣讲会现场,队员为母校同学们播放了大连理工大学宣传视频,并在学校概
况、毕业生就业情况、人才培养情况等方面对大连理工大学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让同学们深深的感受到“学在大工”的氛围和大工的综合实力。为了让同学们了
解到大连理工大学注重广大学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团队队员还向同学们展示了大
工各类的学生组织以及校园精彩的文化活动,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讲授大
学期间的心得体会,使同学们倍感真实。
队员们向同学们展示了大工历年分数线,使他们更加清楚进入大工的硬件要
求,并通过对历年分数线的分析向他们讲述报考技巧。两名大一同学还结合自己
的亲身经验与感受,向高三的学弟学妹们讲述各学科的复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为
他们明晰思路,走出学习误区,放下包袱,增强自信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接
下来的更加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去。
在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精诚合作下,短暂而深刻的母校行活动结束了。通
过这次“大工学子母校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母校的师生对大连理工大
学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普遍认可,还有力的鼓励了广大
的高三同学们,使他们对接下来的高三生活更加充满信心,达到了活动“宣传大
工,服务母校”的目的。相信这次实践活动一定是全体队员大学期间一份宝贵的
回忆。4.实践内容
活动时间:2 月 6 日&2 月 7 日
活动地点:江苏省宜兴中学
资料收集:
相关资料(PPT、宣传视频、鼓励话语、详细的专业介绍及学长学姐联系方式、历年录取招
生情况),包括“大工报”,相关宣传材料,海报,赠送的明信片,成功采访范例样本,被采
访人的资料介绍。
小组讨论:
经小组讨论,将具体工作分配给每个人,并组织自行分为两人的小组。
问卷调查:
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经再三思考,讨论,独立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旨在调查高三学生对
大连理工大学以及报考细节的了解程度与看法。
走班活动:
于 2 月 6 日开展走班活动,向高三(1)、(2)班开展宣传以及高考的经验交流活动;于 2
月 11 日开展走班活动,向高三(3)、(4)班开展宣传以及高考的经验交流活动
采访活动:
于走班活动时联系受采访的对象,并进行采访。
总结报告: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和总结,以及对采访的整理,将实验结果书写成书面报告,并制
作成相应的课件,用于展示。
分组 人员 主要任务5.实践分工
负责人小组 梅爽 张诗琦 联络组织方,活动组织
问卷设计小组 梅爽 彭勇 横幅,调查问卷的设计制作
问卷发放与回收小组 吕佳 徐启弘 陈旭
伟
发放回收并统计问卷
采访小组 吕佳 徐启弘 采访同学、老师并做好记录
摄影小组 陈旭伟 张诗琦 对活动进行实况拍摄,采访录制
走班小组 梅爽 徐启弘 进行走班宣传以及经验交流
宣传小组 梅爽 张诗琦 人人、新浪微博宣传
制作并张贴海报
Word、PPT 整理及后期制
作小组
彭勇 曲嵩 汇总编排实践报告及答辩 ppt 汇报二、实践过程
活动一:于江苏省宜兴中学高三(1)、(2)班进行走班宣传以及经验交流活动
1. 走班时间:
2 月 6 日
2. 走班地点:
江苏省宜兴中学高三(1)、(2)班
3. 参与走班人员:
实践队全体队员
4. 走班内容:
(1):梅爽对活动时间、地点、形式、内容进行策划。
(2):梅爽、张
诗 琦 联 系 高 三
(1)、(2)班班主
任老师并得到支
持。
(3):梅爽进行
班级内的宣讲并
且介绍高考时期
的复习经验。
(4):徐启弘、
吕佳分发大连理
工大学宣传报。
在 2 班进行宣讲 大家对“连理”照片很感兴趣(5):陈旭伟 张诗琦进行照片、影像资料的采集。
在与班主任老师的交流过程中,班主任老师表示十分支持队员们的行动,并且十分希望
该班同学能够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得到了班主任老师的支持,队员们对自己走班宣传以及经
验交流更加充满了信心。
于 6 日下午 3 点 30,队员们正式开始了走班的宣讲以及经验交流。梅爽主要承担宣讲
以及经验交流的任务,而徐启弘、吕佳则负责分发大连理工大学宣传报,陈旭伟 张诗琦则
负责照片、影像资料的采集。梅爽把这次走班活动分成两块,首先开始了经验交流活动。由
于正值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结束的特殊时期,同学们或多或少感觉到一些迷茫和紧张,有一
些同学更是学习方法错误,导致成绩一直不太理想。梅爽针对此类问题,结合自身高三时的
经历,上学期结束后后心态的调整,学习方法的调整说起,并针对每门科目提出了一些复习
方法。
看着台下的学弟学妹们认真的模样,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一年前的我们也是充满对大学的
期待与向往,看
着曾经的我们,
我们更加感觉
到自己宣传大
连理工大学的
责任感,我们要
让自己的学弟
学妹们真正走
入一所好的大
学!
学弟学妹们欢声笑语 认真且愉快地听着宣讲会
或许是还没有高考的经历,学弟学妹们或许还不能体会到武文介绍方法的重要性,但是
我们相信这次经验交流会会让学弟学妹们或多或少的了解上学期结束后、一模以前应有的心态,并且能够让他们正确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而这正是我们实践团队希望看到的。
高三(1、2)班·走班宣传
经验交流会之后,则开始了大连理工大学的班内宣讲。梅爽从学弟学妹们最关心的分数
线以及排名入手,给了学弟学妹们关于大连理工大学的一个直观印象。继而结合自己的大一
生活,武文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优良的学风,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和吸引人的学科优势。让
一些原先没听说过大连理工大学的同学对这所高校有了了解。让一些已有了解的同学对大连
理工大学更加的向往。同时介绍了学校的各大建筑及各种活动,让大家对大工和大学有一定、
的概念。还会用例如迎新晚会、“连理”照片等吸引学弟学妹的眼球,结尾还用了很火的“何
以体”来结束,给学弟学妹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践队的队员们相信,这次走班的宣讲以
及经验交流,不仅增进了我们和学弟学妹们的感情,而且让他们熟识了大连理工大学这所
985 名校,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活动二:于江苏省宜兴中学高三(3)、(4)班进行走班宣传以及经验交流活动
1.走班时间:
2 月 11 日
2.走班地点:
江 苏 省 宜 兴 中 学
高三(3)、(4)班
3.参与走班人员:
实践队全体队员
向学弟学妹们发放大工明信片4.走班内容:
和 2 月 6 日的宣传内容大致相仿,增加了发放明信片,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宣传等环节,
还和上海交大一起特设了为高三学子加油的暖心缓解,连夜赶制了 PPT 和学弟学妹分享,
反响十分热烈。
学弟学妹们甚至班主任老师都认真地听着我们的宣传
精彩的宣讲不仅令学弟学妹们了解了大连理工大学包括风光、历史、排名、招生等各方
面情况,还给他们了一些放松的时间,调节高考备战的紧张情绪。学弟学妹们都热烈鼓掌,
同时宣讲过程中还伴随着快乐的笑声。活动三:采访学生、老师有关大连理工大学的问题
第一组:采访高三(2)班的一名学生
1. 采访时间:
2 月 6 日
2. 采访地点:
江苏省宜兴中学高三教学楼
3. 参与采访的人员:
梅爽、吕佳、高三(2)班被采访同学
4. 采访内容:
梅爽:同学你好,请问你在现阶段有明确的目标院校吗,还是想根据高考成绩在去了解各大
院校?
高三(2)班被采访同学:我觉得还是根据高考成绩吧。一模刚结束,这次成绩不是特别理
想,我希望经过后几个月的努力能够再提高一些分数。
梅爽:请问你了解 211 和 985 院校吗,能区分它们吗?
高三(2)班被采访同学:了解一些,但是不是特别全面。一开始听说这个就是从网络上听
说的,也不是特别在意这些。最近自主招生开始了,才慢慢的关注,发现这些对于评价一个
学校的好坏好像特别重要。
梅爽:请问你了解大连理工大学吗?
高三(2)班被采访同学:原来不是特别了解,去听了大连理工大学的宣讲会以后了解了不
少。环境还有学习的氛围都满好,就是离宜兴有些远。
梅爽:请问你是打算就在省内念大学还是想去省外,或者还不清楚要根据最后成绩来定夺?你排斥去省外读大学吗?
高三(2)班被采访同学:还是看成绩吧。当然希望留在省内了,但是成绩不够只能去省外
了。不是特别排斥去省外,如果能上到好的大学的话。
第二组:采访江苏省宜兴中学钱鹏老师
1. 采访时间:
2 月 6 日
2. 采访地点:
江苏省宜兴中学年级管理办
3. 参与采访的人员:
梅爽、徐启弘、钱鹏老师
4. 采访内容:
梅爽:我们知道您已教学多年,对省内高等院校必定十分了解,我们想请问您对省外较远的
一些 985 高校比如大连理工大学有所了解吗?
钱鹏老师: 对,大连理工大学很有名气的,是国内的老牌名校了。但是一些学生可能没有听
说过,毕竟距离江苏比较远。
梅爽:在刚过去的 2014 高考考生中,有为数不少的人一改往常留守省内心态,去往省外重
点大学,您认为这种趋势是受 2013 省外分数线低的影响,还是学生地区观念已发生根本性
改变?或者说您认为明后几年报考省外的人数会跳跃式地波动,还是会增长直到饱和。
钱鹏老师:当然跟学校的分数线有关系了。省外高校分数线一低,而省内一些学校分数线又
高,学生就会往省外跑。那些高分和低分的则会留在省内,相比之下分数一般的肯定倾向于
省外的好学校。采访总结:
本次采访主要针对老师和高三学生。旨在了解他们对大连理工大学的印象以及从他们的
角度分析大连理工大学的优劣。从这次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现在的高三学生正值一模,对高
考的目标以及方向还较为模糊,对一些 985,211 高校了解程度还不够。他们看重的是高考
分数,并且大部分表示会根据高考成绩再作出选择,而不是提前树立目标。另外,他们对于
去省外读大学并不排斥,他们追求更多的是学风优良,环境优美的高校,而离家的距离已不
再成为考虑的主要因素。
在采访老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些老师、家长对 985,211 等词汇比学生了解的多
得多,他们起的更多的是一个引导的作用。并且他们也意识到省外高校的优势,倾向于分数
一般的考生往省外走,上省外的高校。三、附件
附: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
问卷
调查问卷
1.您最近的学习状况如何? ( )
A.非常好 B.比较一般 C.感觉很差
2.您目标中的大学是什么样子的? ( )
A.“985”工程高校 B.“211”工程高校 C. 普通高校 D. 不了解这些
3.您对大连理工大学的了解程度:( )
A.非常了解 B.了解一些 C.了解很少 D.从未听说
4.您觉得大连理工大学在全国怎么样? ( )
A.非常好 B.比较好 C.一般 D.很差
5. 请问您最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大学的信息 ( )* [多选题]
A.网络途径 B.电视途径 C.报纸与杂志 D.老师介绍
E.亲戚朋友介绍 F.大学学长介绍
6.您觉得什么方式对您了解大学最有帮助: ( )* [最多选两项]
A. 父母介绍 B. 老师介绍 C. 身边熟人介绍 D. 大学学长介绍 E. 高校宣讲会
7.请问您在结合分数报考高校时更侧重考虑哪个方面(结合分数报考是指在可能考上的高
校中选择) ( )* [多选题]
A. 往年学校录取情况 B. 自己意愿 C.父母意愿
D.熟人介绍 E.综合排名靠前的学校
F. 学科实力强的学校
8.觉得大连理工大学吸引您的原因是什么? ( )
A.离家比较近 B.招生人数多 C.优美的环境
D.大工的名气 E.所报专业的排名 F.出色的师资
G. 优良的学风
大连理工大学的大门永
远向你们敞开~9. 您不选择大连理工大学的原因是什么? ( )
A. 没听说过 B. 离南京太远 C. 分数等条件不够要求
D. 学校不够好
亲,感谢你的时间~
亲,高考加油哦,fighting~
结果统计
0
10
20
30
40
50
A B C
A
B
C
1.您最近的学习状况如何? ( )
A.非常好 B.比较一般 C.感觉很差
2.您目标中的大学是什么样子的? ( )
A.“985”工程高校 B.“211”工程高校
C. 普通高校 D. 不了解这些
或许是临近一模,同学们的学习状况都还
不错。0
10
20
30
40
50
60
A B C D
A
B
C
D
3.您对大连理工大学的了解程度:( )
A.非常了解 B.了解一些 C.了解很少 D.从未听说
0
5
10
15
20
25
30
35
A B C D
A
B
C
D
4.您觉得大连理工大学在全国怎么样? ( )
A.非常好 B.比较好 C.一般 D.很差
0
10
20
30
40
50
60
A B C D
A
B
C
D
同学们都比较希望能上一所
985 或 211 高校。
同学们对大连理工大学了解的不是十分
详细,甚至有不少同学从未听说过。这
更加需要我们实践队宣传大连理工大学。
大部分同学还是比较清楚大连理工
大学在全国的地位。5. 请问您最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大学的信息 ( )* [多选题]
A.网络途径 B.电视途径 C.报纸与杂志 D.老师介绍
E.亲戚朋友介绍 F.大学学长介绍
0
5
10
15
20
25
30
35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6.您觉得什么方式对您了解大学最有帮助: ( )* [最多选两项]
A. 父母介绍 B. 老师介绍 C. 身边熟人介绍 D. 大学学长介绍
E. 高校宣讲会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A B C D E
A
B
C
D
E
7. 请问您在结合分数报考高校时更侧重考虑哪个方面(结合分数报
考是指在可能考上的高校中选择) ( )* [多选题]
A. 往年学校录取情况 B. 自己意愿 C.父母意愿
D.熟人介绍 E.综合排名靠前的学校
F. 学科实力强的学校
同学们了解大学信息的途径还是比
较多样的,多通过网络等媒介。
同学们认为高校宣讲会的形式对他们
了解高校帮助最大。这更加坚定了队员
们进行宣讲的决心。0
10
20
30
40
50
60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8.觉得大连理工大学吸引您的原因是什么? ( )
A.离家比较近 B.招生人数多 C.优美的环境
D.大工的名气 E.所报专业的排名 F.出色的师资
G. 优良的学风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A B C D E F G
A
B
C
D
E
F
G
9. 您不选择大连理工大学的原因是什么? ( )
A. 没听说过 B. 离南京太远 C. 分数等条件不够要求
D. 学校不够好
0
10
20
30
40
50
A B C D
A
B
C
D
同学们在选择高校时看重的更多时综合
排名以及学科实力,而不是一味的听从
父母或朋友。
大连理工大学吸引该校学生的原因主要
是由于优美环境以及优良学风且专业排
名靠前。
地理位置离宜兴过远导致很多学生不
选择大连理工大学。 结果分析
江苏省宜兴中学学生对大连理工大学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其是 985,211 大学。他们认
为大连理工大学在全国还是比较好的一所高校,对他们有一定的吸引力。尤其是大连理工大
学优美的环境以及优良的学风,靠前的学科排名更是对他们十分有诱惑力。但是还是有一大
部分同学对大连理工大学的了解不是很多,并且绝大部分同学不选择大连理工大学是因为大
工相对于宜兴位置较为偏远。他们更倾向于省内的学校。但我们相信南京到大连的动车已经
开通,学生追求省外 985 高校的风尚已经形成,在我们的宣传之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学生
选择大连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