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实践报告
团队名称: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橙梦先锋”
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橙心普法”寒假社会实践团
实 践 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指导教师:于 巍
队长姓名:高宜琛
队长学号:201392358
队长电话:18840830432
队员名单:王欣楠 司瑞琪 贾米琦 郭晓庆 梁若宸
赵敬宇 赵晓薇 郭 锐 绳超华目录
一、 团队介绍 ..........................................................................................3
1.团队概况 ..........................................................................................3
2.曾获荣誉 ..........................................................................................3
3.分队简介 ..........................................................................................3
二、 实践背景及意义 ..............................................................................4
1.活动地点 ..........................................................................................4
2.活动意义 ..........................................................................................4
三、 活动形式 ..........................................................................................4
1.普及 ..................................................................................................4
2.调研 ..................................................................................................5
四、 前期准备工作 ..................................................................................5
1.分工情况 ..........................................................................................5
2.联系法院及律师 ..............................................................................5
3.前期宣传 ..........................................................................................6
五、 普法过程 ..........................................................................................6
六、 法律认知及感悟 ..............................................................................6
七、 反思与收获 ......................................................................................8
1.对活动方案的反思 ..........................................................................8
2.此次活动带来的收获 ......................................................................8一、 团队介绍
1.团队概况
“橙梦先锋”团队成立于 2013 年 3 月,是软件学院团委以“学习十八大,
燃情中国梦”为契机,旨在弘扬雷锋精神,践行我的中国梦而成立的软件学院
“红色实践团” 。成立之初,面向全院公开招募志愿者,并通过面试选拔,形
成了以学生干部、党员等思想觉悟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同学为主的实践团队。
我们拥有代表团队精神的队徽,我们的团队口号是“与时俱进学雷锋,携手共筑
中国梦” ,并已经开通团队微博宣传实践活动。团队成立后,成功开展了“雷
锋精神” “我的中国梦”理论学习、走进开发区图书馆志愿服务、 走进开发区
湾里小学普及计算机知识和中国梦宣讲、走进开发区怡海花园志愿服务、献血现
场志愿服务、 “学习十八大、燃情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等一系列的活动。
2.曾获荣誉
2013 年 9 月:大连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
2013 年 10 月:大连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2013 年 12 月: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魅力软件·榜样团队”;
2014 年 1 月:全国铁路春运青年志愿者先进集体(辽宁省唯一一支);
2014 年 3 月:大连理工大学寒假社会实践一等奖;
2014 年 4 月:大连理工大学“榜样大工·社会实践奖”;
3.分队简介
为相应 2015 年寒假社会实践“践行核心价值观,共筑青春强国梦”的主题,
我们成立了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橙梦先锋”赴内蒙古社会实践团。团队的实
践主题为“普法宣传及法制建设调研”,以“普及法律知识,调研法制建设”为
实践核心。团队由来自大连理工大学不同学部的十名同学组成,其中主校区 2 人、
软件学院 8 人,涵盖大一至大三全部年级,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其次,团队中有
的曾担任重要社会工作,有的文学写作能力出众,有的摄影视频一流,人员分工
明确,各司其职。二、 实践背景及意义
1.活动地点
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同时也
是其法律中心,内蒙古中级、高级人民法院皆坐落于此。藉由完备的法律体系,
先进的法律设施,深入全面的法律普及,呼和浩特市在六五普法中被评为全国模
范城市。
2.活动意义
法律,作为全体国民的意志体现,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
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最能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然而可惜的是,如今
许多人对法律的认识还不够,在受到侵害时不能拿起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权利
和利益。因此,法律的普及在当今社会具有深刻地意义。法律玄之又玄却又与我
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此一来,普法工作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但不同人群的文
化程度、社会经验以及对法律的接受程度却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希望找到一种具
有普适性的,更加贴近群众生活的方法,以便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更多的法律知
识。
三、 活动形式
1.普及
(1)法院参观:通过参观正规法院及旁听其庭审现场,来使我们在对群众进
行普法前对法律流程及法律庄严性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
(2)法律知识学习:通过请来专业的律师,来请教一些具体实用的法律知识,
并对我们后续活动的专业性、严谨性进行最后的把关。
(3)情景模拟:通过设置一系列具体情境对路人进行随机提问,并对回答结
果进行随机讲解和宣传。
(4)保证权威性,尽最大努力联系权威的律师和学法的同学,提供长期有效
的法律援助,扩大实践的后期影响力。
(5)普及热点法律,通过分析被调研对象关心的热点问题,如《消费者权益
保护法》、《旅游法》等百姓最可能受用的法律,来制定普及宣传的内容,做到
有的放矢,宣传方式可以是讲座或者答疑等,旨在能将实践的成效最大化,避免硬性地灌输和徒劳地宣传。
2.调研
(1)问券调查表:设置具体情境及法律问题,通过发放填写并经过汇总统计
来得出一些基本结论。
(2)摒弃之前对普通百姓法律条目的认知程度的调研,转而通过考察被调研
对象对具体事例的处理方式来间接地获知其对法律的认知程度。这是一种生动而
且有效的方式,并且也是目前全国普法的趋势。
(3)法律建设的调研对象不仅仅局限于一类,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人口、
社区居民甚至儿童、企业和政府都在我们调研的考虑范围之内。通过对结果的横
向、纵向的比较来获得目前被调研对象最关心的法律问题。
四、 前期准备工作
1.分工情况
(1)资料及案例采集(司瑞琪,赵晓薇、梁若宸)
(2)材料整理及文本撰写(绳超华、郭锐、赵敬宇)
(3)情景设置及调查问卷:梁若宸
(4)法院及律师联系:高宜琛
(5)采访交流:贾米琦、王欣楠、郭晓庆、司瑞琪、赵晓薇
(6)照片拍摄及后期制作:高宜琛
(7)宣传讲解:全体人员分组进行
(8)应急处理:赵敬宇、绳超华、郭锐
2.联系法院及律师
(1)经过多次调查及时间调对后,我们决定将参观及旁听活动分别在内蒙
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分别进行。确定后我们便以说明来意并出
示官方介绍信与之沟通,最后成功取得参观及旁听权
(2)律师的联系工作我们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一面以私人名义去请一些父
母的从事律师工作的朋友来友情帮忙,一面去各大律师事务所打听,请律师们对
我们的活动进行指导3.前期宣传
(1)网络宣传:我们在微信、QQ、人人等公众平台宣传我们的实践活动。同
时我们开通了新浪微博,全程播报我们的实践过程。
(2)传单宣传:我们自己制作了各式各样的普法传单,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免费发放给普法人群。
五、 普法过程
第一天上午:联系内蒙古自治区中级人民法院,全程旁听了一起由水泥买卖
引起的民事财产纠纷案件的二审过程,并在下班后与审判长与书记员请教交流。
更加深入了解这一庄严的过程。
第一天下午:联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人事处人员的引领下参观
法院,具体了解各个科室的作用,并且了解到了发起上诉所要经过的一系列流程,
最后对法院的人员设置进行了粗略的了解。
第二天上午:请律师咨询,并且在其帮助下搜集整理法律资料,设置调查问
卷,最后校对文本信息。
第二天下午:分组在不同地方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人群发放调查问卷,并
当场回收,之后进行整理统计工作。
第三天上午:情境法制宣传活动,深入各个职业人群,根据其不同情况进行
点对点的普法宣传,力求解决当前情况。
第三天下午:进行一系列后序收尾工作,并对后续情况进行跟踪询问,确认
是否真实有效的解决了问题。
六、 法律认知及感悟
王欣楠:
懂得一些基本法律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希望通过参加这次以
普法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提升自己,更重要的是,希望其他一些人知道并懂得运
用基本的法律。
司瑞琪:
法,本就是与我们老百姓息息相关、保障我们权益的;普法,是为了让更多
的人懂得并使用法律。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法治中国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来,我们就知道,这是我们最好的时代。知法、守法、普法,让人民过得
更好。
贾米琦:
我觉得普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大家利用已知的法律维护自身的正当权利,同
时也用法律来规范和约束自己,做一名有知识更有修养的公民。
郭晓庆:
我们学历越来越高,年龄越来越大,可是对法律的了解却是微乎其微,作为
一个大学生,我们要积极学习法律,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使用自己的权利,就
软件行业来说,知识产权的维护更是重要的一环。
赵敬宇:
此次普法之行让我想起一首歌曲:“风雨里那是一把大伞,维护稳定促发展;
黑夜中那是一道光芒,司法严明照四方……”希望这次的普法活动能够真正的发
挥作用,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
梁若宸:
在我们这样一个全民法律意识淡薄,许多人不懂法、不知法的泱泱大国,法
律意识的培养和良好守法品质的养成是相当艰巨的任务,为使普法教育有效的进
行下去,普法途径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
赵晓薇:
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护法,我们愿做法律宣
传的使者,让人生更美好,社会更和谐
郭锐:
我以前同样对法律只是有着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看到电视上很多人因不懂
法而自身权利遭到侵害却不知如何维护。我希望我们能从自己开始用自己的力量
去帮助这些人,让他们懂法,自身权利得到保障。
绳超华:
一个人如果懂得法律就会更全面地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更自觉地履行自
己的义务,同时也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希望可以进自己所能帮助到别人。七、 反思与收获
1.对活动方案的反思
(1)这次实践活动我们的活动较为正式,灵活性上可以更进一步。
(2)选取的普法地点虽然比较具有代表性,但是仍然未能广泛地覆盖各个
阶层。
(3)因未能全程摄影,故一些精彩镜头未能留存,颇为遗憾。
2.此次活动带来的收获
(1)脱离了实践活动一贯“执行火热、收效甚微”的现象,为群众实实
在在的帮到了忙,并且亲眼见证到了成果。
(2)不仅为别人带去了实惠,而且提升了自身的法律修养,加强了法律
意识,使我们自己受益匪浅。
(3)具有调动作用,在我们的活动之后,法院表示会考虑定期开展普法
活动,律师们更是表示要投身于公益普法事业,令我们充满了成就感与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