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6-1《墨子-非攻》完整版精品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6-1《墨子-非攻》完整版精品课件

ID:988358

大小:3.12 MB

页数:69页

时间:2022-03-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非攻墨子第一页,共69页。 清末学者评墨子:张自牧在论说墨子的科技成就时说“墨子为西学鼻祖”;郭嵩焘认为耶稣(yēsū)视己如人的教义是墨子兼爱的意思;梁启超针对当时的国情,提出“将要救之,惟厥墨学。”第二页,共69页。 “假使今日中国有墨子,则中国可救。”——梁启超“墨子,墨家,黑色的珍宝(zhēnbǎn),黑色的光亮,中国亏待了你们,因此历史也亏待了中国。”——余秋雨《黑色的光亮》第三页,共69页。 墨子(mòzǐ)其人墨子,名翟,约公元前480年~前420年之间,鲁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xuéshuō),并有《墨子》一书传世。第四页,共69页。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班相比。墨子擅长防守城池,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史记》记载说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墨子很可能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似属当时的“士”阶层(jiēcéng)。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第五页,共69页。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的反对兼并战争。墨家是一个(yīɡè)有着严密组织和严密纪律的团体,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第六页,共69页。 二、墨家(Mòjiā)与儒家墨家与儒家为春秋(chūnqiū)末至战国初的两大著名学派,是当时的“显学”。韩非在《韩非子·显学篇》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第七页,共69页。 “墨子(mòz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对儒家思想的扬弃第八页,共69页。 儒墨(rúmò)思想比较孔子对周代早期的传统典制、礼仪、艺术等抱以同情理解的态度(tàidu),并从伦理上予以解释,论证它们的意义,他对古代文明的态度(tàidu)是理性化并加以合理化,他是位有修养的君子。墨子与孔子相反(xiāngfǎn),质疑周代传统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并力求使之简化,而且照他看来更为适用。墨子对古代文明持批判态度。他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布道家和游侠。墨子是孔子之后出现的重要哲学家。其名声和思想影响在当时与孔子不相上下,但墨子对儒家是持批判态度的。孔子讲仁义,孟子讲仁政,均从道德出发,要求不求回报的付出。墨子讲兼爱,从利害出发,我不爱人,人亦不爱我。爱是求回报的投资。儒家不信鬼神。墨家信鬼神。第九页,共69页。 三、墨家(Mòjiā)学说主要内容(nèiróng)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十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第十页,共69页。 ①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并认为社会(shèhuì)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第十一页,共69页。 ②天志明鬼。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rénjiān)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第十二页,共69页。 ③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下一心(shàngxiàyīxīn),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第十三页,共69页。 ④节用节葬。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yīzhǒnɡ)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第十四页,共69页。 ⑤非乐非命 墨子极其反对音乐,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chǔlǐ)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墨子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墨子看到这种思想对人的创造力的消磨与损伤,所以提出非命。第十五页,共69页。 墨子思想的根本精神是自苦利人。……古今中外哲人中,同情心之厚,义务观念之强,牺牲精神之富,基督而外,墨子而已。——梁启超《先秦(XiānQín)政治思想史》第十六页,共69页。 四、墨子(mòzǐ)的贡献一、中国古代战争最著名的守城战术典籍是《墨子》第十四、十五卷,介绍了守城的装备、战术、要点,为《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即蚁伏,指步兵强行(qiángxíng)登城)》,《迎敌祠》,《旗帜》,《号令》,《集守》。守城战术极其丰富,几乎含盖了所有的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术。第十七页,共69页。 二、 墨子(mòz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第十八页,共69页。 三、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古代世界(shìjiè)三大逻辑体系之一,另两个为古希腊的逻辑体系和佛教中的因明学)第十九页,共69页。 墨子的思想(sīxiǎng)主张“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中;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必做贱,诈必欺愚。几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的实质就是“爱利百姓”,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jǐrèn)。——兼相爱,交相利兼爱(jiānài)第二十页,共69页。 墨子的思想(sīxiǎng)主张以“兼爱”为根据,提出的“七不”准则——“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做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这个准则是历史上最早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准则。墨子所谴责的“攻”不是发生在本国内部,而是发生在国与国之间。墨子反对(fǎnduì)非正义的战争——“攻伐无罪之国”,支持正义战争——“诛灭无道之君”,如武王伐纣等。发明防御体系,有效制止战争。非攻第二十一页,共69页。 《非攻》非:非攻:非难、指责(zhǐzé)、谴责谴责攻打(gōngdǎ)别国的侵略战争一类是大国攻小国(xiǎoɡuó)、强国攻弱国的战争,他叫做“攻”。对此,他坚决反对。一类是讨伐暴虐害民之君的战争,如汤伐桀、武王伐纣,他叫做“诛”。对此,他非常赞成。第二十二页,共69页。 有一次,墨子率弟子到卫国游说,车中“载书甚多”,他的弟子弦唐子感到奇怪,问墨子带书何用。墨子说:“过去周公每天早上要读一百篇书,晚上还要接见七十个读书人,所以(suǒyǐ)他知识渊博,政绩显著,我上没有治理国家的责任,下没有耕种土地的任务,怎么敢不读书呢?”齐国将要攻打鲁国,墨子听到消息后急忙劝阻。墨子对大将项子牛说:“攻打鲁国,是齐国的大错。以前吴王矢笠先后攻打越国、楚国、齐国,获得胜利。后来诸侯报仇,吴王大败,所以(suǒyǐ)大国攻打小国,是互相残害,灾祸必定反及于本国。”项子牛遂罢兵。作者(zuòzhě)逸事第二十三页,共69页。 作者(zuòzhě)逸事公孟子多次与墨子讨论学术、人生等问题。一次,公孟子头戴礼帽,腰间插笏,穿着儒者服饰来见墨子,问服饰与行为有何联系(liánxì)。墨子说:“从前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位国君,服饰好孬贵贱不同,但作为都一样。我以为有作为不在于服饰。”用事实折服了公孟子。墨子多次与儒家弟子巫马子辩论。一天,巫马子对墨子说:“你行义,没见有人帮助人,也没见鬼神赐福给你。但是你还在做,你有疯病?”墨子回答:“假若你有两个家臣,一个表里不一,一个表里如一,你看重哪个?”巫马子说:“我看重后者。”墨子说:“既然这样,你也看重有疯病的人。”第二十四页,共69页。 战国初,楚惠王为重新恢复楚国的霸权,准备攻打宋国。他重用了当时最有本领的工匠——公输般,为他设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攻城工具——云梯。宋国得此消息,便觉得大祸临头。墨子一向反对为了争城夺地而使百姓遭到灾难的混战,听此消息便亲自跑到楚国都城郢都去劝和。公输般说:“不行呀,我已答应楚王了。”墨子就亲自去见楚惠王说:“楚国土地很大,方圆五千里,地大物博;宋国土地不过五百里,土地并不好,物产也不丰富。大王为什么有了华贵的车马,还要去偷人家的破车呢?为什么要扔了自己绣花绸袍,去偷人家一件旧短褂子呢?”楚惠王虽然觉得墨子说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弃进攻宋国的打算。公输般也认为用云梯攻城,很有把握。墨子直截了当地说:“你能攻,我能守,你也占不了便宜。”他解下了身上系着的皮带,在地下围着当作城墙(chéngqiáng),再拿几块小竹片当作攻城的工具,叫公输般来演习一下,比一比本领。第二十五页,共69页。 公输般用一种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种方法守城。一个用云梯攻城,一个就用火箭烧云梯;一个用撞车撞城门,一个就用滚木擂石砸撞车;一个用地道,一个用烟熏。公输般用了九套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使尽了,可墨子还有好些守城的高招没有使出来。公输般呆住了,但心里还不服,说:“我想出了办法来对付你,不过现在不说。墨子一笑说:“我知道你想怎样来对付我,不过我也不说。”楚惠王被弄得莫名其妙,就问墨子:“你们究竟在说什么?”墨子说:“公输般的意思很清楚,不过是想把我杀掉,以为这样,宋国就没有人帮助他们守城了。其实他错了,我来楚国前,早已派了禽滑厘等三百个徒弟守住宋城,他们每一个人都学会了我的守城办法。即使把我杀了,楚国也是占不到便宜的。”楚惠王听了墨子一番话,又亲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领,知道要打胜宋国没有希望,只好决定不进攻宋国了。”这样,一场战争(zhànzhēng)就被墨子阻止了。第二十六页,共69页。 作者没有开门见山谈论侵略战争(qīnlüèzhànzhēnɡ)的问题,谈了哪些人的哪些行为?作者的评价?第二十七页,共69页。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园圃:种树之地曰园,种菜之地曰圃。此为偏义复词,圃无义。非:反对,指责。得:得到,这里指捕获。以:因为。亏:使动,使…亏利:名词用作动词,得到好处现在(xiànzài)有一个人,进入了别人家的果园,偷走了人家的桃子和李子。大家听说了就会指责他,居上位执政的人捕获他之后会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自己得到好处。窃人桃李(táolǐ)者第二十八页,共69页。 第一段从亏人轻重的角度,列举生活现象(xiànxiàng),逐层推进生活(shēnghuó)现象(1)窃人桃李(táolǐ)者评判不义原因亏人自利第二十九页,共69页。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攘:偷盗。甚:严重,厉害兹:通“滋”,更加。甚:严重至于偷别人的狗、猪、鸡等家畜家禽的人,他不道义的程度比进入别人果园偷桃李的人更严重。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大了。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义就更加厉害了,罪责(zuìzé)也更加深厚。攘人犬豕者第三十页,共69页。 第一段从亏人轻重的角度,列举生活现象(xiànxiàng),逐层推进生活(shēnghuó)现象(1)窃人桃李(táolǐ)者评判不义原因亏人自利(2)攘人犬豕者亏人愈多更加不义第三十一页,共69页。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这是什么(shénme)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取人牛马(niúmǎ)者第三十二页,共69页。 第一段从亏人轻重的角度,列举生活(shēnghuó)现象,逐层推进生活(shēnghuó)现象(1)窃人桃李(táolǐ)者评判不义原因亏人自利(2)攘人犬豕者亏人愈多(3)取人马牛者更加不义更加不义亏人愈多第三十三页,共69页。 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不辜:无罪(wúzuì)。扡:同“拖”,夺至于杀死无罪(wúzuì)之人,拿走他的衣服,拿走戈和剑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比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并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更严重。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遇到这种情况,天下有道义的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指责他们,说这些是不道义的。杀不辜人第三十四页,共69页。 第一段从亏人轻重的角度,列举(lièjǔ)生活现象,逐层推进生活(shēnghuó)现象(1)窃人桃李(táolǐ)者评判不义原因亏人自利(2)攘人犬豕者亏人愈多(3)取人马牛者更加不义更加不义亏人愈多(4)杀不辜人者更加不义亏人愈多第三十五页,共69页。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则:却从而:跟随他而且誉:称赞别:分别现在最大的不义要算是(suànshì)去攻打别人的国家了,君子却不知道不对了,跟随他而且称赞它,说是道义的。这能说是知道道义和不道义的分别吗?攻国第三十六页,共69页。 第一段从亏人轻重的角度,列举生活现象(xiànxiàng),逐层推进生活(shēnghuó)现象(1)窃人桃李(táolǐ)者评判不义原因亏人自利(2)攘人犬豕者亏人愈多(3)取人马牛者更加不义更加不义亏人愈多(4)杀不辜人者更加不义亏人愈多攻国最不义亏人最多轻(程度)重亏人自利亏人愈多亏人愈多第三十七页,共69页。 作者对于(duìyú)攻国者的看法:第三十八页,共69页。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若:如果这种说法以:按照往:类推杀死一个人是不道德的,必会有一条(yītiáo)死罪。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类推,杀死十个人就是十倍的不道义,必会有十条死罪;杀死一百人就是一百倍的不道义,必会有一百条死罪。第三十九页,共69页。 生活(shēnghuó)现象1、杀一人(yīrén)评判(píngpàn)不义罪行一死罪2、杀十人十重不义十死罪3、杀百人百重不义百死罪攻国无数重不义无数死罪少(数量)多第二段从杀人多少的角度,列举生活现象,逐层推进。第四十页,共69页。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情:实在。遗:留给。书:书写,记载奚说:怎么解释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反对,反而称赞它,说它义.实在不知道这是不道义的,所以记载下来他们的话(dehuà)留给后世。如果知道是不道义的,又怎么解释记载那些不道义的事并把它留给后世的行为呢?第四十一页,共69页。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辨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辨义与不义之乱也。以……为:把……当作/认为……是辨:同“辩”,区别。则1:于是,就则2:却辨:同“辩”,区别。是以:因此(yīncǐ)乱:混乱现在在这里有一个人,黑色见到少时(shǎoshí)就说是黑色,见到黑色很多就说是白色,那么人们一定认为这个人是不知道白色与黑色的区别。少尝一点苦味就说是苦的,多尝些苦味却说是甜的,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个人不懂得苦和甜的区别。现在做了小的错事,就分辨出来并指责它。做了大的错事,攻打别国,却不知道不对了,跟随他并且称赞他,说是道义的。这能说是知道道义和不道义的区别吗?由此可知道普天下的君子们,在区分道义与不道义上是多么混乱啊。第四十二页,共69页。 第三段则以人的生理(shēnglǐ)感觉事例作类比。少黑曰黑,多黑曰白少苦曰苦,多苦曰甘小非则非,大攻义之——不知白黑之辩矣——不知甘苦(bùzhīgānkǔ)之辩矣——辩义与不义(bùyì)之乱第四十三页,共69页。 本文分三个段落,分别从亏人轻重、杀人多少、为非大小几个角度,逐层推进,说明掠夺(lüèduó)战争是最大的不义行为,必须坚决反对。第四十四页,共69页。 文本理解(lǐjiě):探讨:分析本文的主题思想。全篇从有人偷桃李讲开,历举偷鸡犬、偷马牛、杀人取物等不义的事例,最后引出攻人之国为最大的不义。并且举出前者还受到谴责,后者却受到赞美的现象,从而彰显出攻国之残酷与维护战争者的可笑。第四十五页,共69页。 分析本文写作(xiězuò)手法上的最大特点。围绕一个观点,反复取譬设喻、层层论述,不避重复,一定要把道理说得极为清楚为止。第四十六页,共69页。 大为非攻国誉之谓义窃人桃李(táolǐ)(不义)亏人自利攘人犬豕不义(bùyì)又甚亏人愈多取人马(rénmǎ)牛不义又甚亏人愈多杀不辜人不义又甚亏人愈多知而非之攻国大为不义誉之谓义杀一人不义一死罪杀十人十重不义十死罪杀百人百重不义百死罪知而非之攻国大为不义誉之谓义情不知其不义也多见黑曰白为不知黑白之辨矣多尝苦曰甘为不知甘苦之辨矣非攻生活现象评判原因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程度从轻到重数量从少到多重申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辨义与不辨义之乱也总结第四十七页,共69页。 你觉得(juéde)孟墨思想谁更有意义些?墨儒比较(bǐjiào)非攻墨:不利儒:不义孔子(kǒnɡzǐ)墨子孟子第四十八页,共69页。 过去(guòqù)现在将来你赞成非攻思想吗?我们今天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我们中国应该(yīnggāi)怎样非攻?非攻第四十九页,共69页。 4月4日叙利亚伊德利卜省南部一个小镇发生了毒气袭击(xíjī)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第五十页,共69页。 他双手环抱9个月大的龙凤胎双眼通红(tōnghóng,又tònghóng)他强忍泪水,向这两具已无生气的尸体含糊地说说再见,宝贝,说再见这位父亲在袭击中失去了他的妻子以及20个家庭成员第五十一页,共69页。 战争毁了一切他们(tāmen)不求其它只想活下去。。。第五十二页,共69页。 3月4日伊拉克摩苏尔地区一名逃难的民众,被要求脱掉衣服证明自己的身份(shēnfen)不是自杀式炸弹袭击者第五十三页,共69页。 一名父亲(fùqīn)衣衫不整地抱着自己的女儿他们在逃难路上他们在哭泣。。。第五十四页,共69页。 无数记者用镜头告诉我们(wǒmen)战争可以有多残酷我们(wǒmen)究竟有多幸运第五十五页,共69页。 感受(gǎnshòu)安宁与疮痍:第五十六页,共69页。 第五十七页,共69页。 阿勒颇,叙利亚第二大城市,经济中心。围城四年,阿勒颇变成了一座不折不扣的死城。这组照片通过战争前后(qiánhòu)的对比,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累累伤痕。第五十八页,共69页。 我们不用担心头上会随时(suíshí)会掉下炸弹把承载我们所有未来和希望的家园变成断壁残垣第五十九页,共69页。 更无须(wúxū)在自己的土地上卑躬屈膝活得像个奴隶第六十页,共69页。 我们的孩子无须在别人的枪口下惊恐地举起双手流泪不止(bùzhǐ)不用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又一个亲人倒在血泊中第六十一页,共69页。 我们的孩子不用因为渴望一种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生活拿性命(xìngmìng)去跟大海赌博最后变成沙滩上的一具腐尸。。。第六十二页,共69页。 我们(wǒmen)不用担心老祖宗留下的文物古迹分分钟毁于炮火第六十三页,共69页。 我们(wǒmen)不需要害怕突然在某一天被一群手持砍刀的人乱刃砍死只因为彼此民族不同活着信仰不同第六十四页,共69页。 我们不用(bùyòng)发愁哪一天要因为几桶石油就从一个善良的人被迫变成屠戮他人的刽子手第六十五页,共69页。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基本是一年一小仗,三年一大仗多国重大武器冲突不断(bùduàn)……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2006年以色列和黎巴嫩冲突2008年格鲁吉亚战争2011年利比亚战争2012年开始的叙利亚战争2016年巴基斯坦、也门、利比亚、土耳其、索马里……第六十六页,共69页。 第六十七页,共69页。 1.阅读鲁迅先生《故事新编(xīnbiān)》中的《非攻》篇2.电影《墨攻》欣赏兴趣(xìngqù)实践第六十八页,共69页。 小说《故事新编》《非攻》创作于1934年8月,描写了战国时代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小说突出了墨子的仗义性格和反对一切侵略战争,主张加强实力、奋起自卫的思想(sīxiǎng),凸现了墨子勇敢、机智的性格和忘我的精神。在鲁迅笔下,墨子是为人民利益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人,是"中国的脊梁"的形象化。《非攻》还包含着一些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抨击和批评。第六十九页,共69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