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导学案(教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阿房宫赋导学案(教师)

ID:932652

大小:42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白银市一中编号:092号2015-12-22高二语文选修《阿房宫赋》编制:高二语文学科组高二语文选修导学案阿房宫赋(教师)【学习目标】1.理解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2.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重点难点】1.结合写作背景,梳理文章内容。2.积累文言知识,背诵全文。【学法指导】1.通过反复诵读,了解“赋”的语言特点。2.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之中,增加习作的文采。预习案教材助读—台前幕后,先睹为快【知识链接】1.知人论世杜牧(803-852),字牧之,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为人耿介,不屑逢迎。曾为宣州、扬州等府署幕僚。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李白和杜甫称“老李杜”)。2.文体知识——赋《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指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铺采摛文”指在语言上要使用华美的词藻。“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形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多用铺陈夸张手法,极尽渲染之能事,语言讲究对偶,注重声律,辞藻华丽,富有文采,称为骈赋。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远源,后者是赋的近源。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怀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在特点上,刘勰说过:“赋,铺采 文也。”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杜牧的《阿房宫赋》是在《史记》记载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写成的。作“赋”时他仅23岁,作“赋”的目的是借秦亡的教训来规谏唐敬宗。敬宗李湛16岁时继位为君,一为君就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沉溺声色,在位3年就被宦官杀害,可见这篇“赋”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3.写作背景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这时的中国,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吐番、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民不聊生。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当时的皇帝——语文教研组第6页共5页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白银市一中编号:092号2015-12-22高二语文选修《阿房宫赋》编制:高二语文学科组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嗜好游猎,追求声色犬马。为了一己的享受,他穷奢极欲,大兴土木,生活放纵,不理朝政。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并命人“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敬宗的年号——引者)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预习检测】——基础知识一、给加粗的字注音阿房宫(e)廊腰缦回(man)囷囷焉(qun)蜂房水涡(wo)媵嫱(yingqiang)梳晓鬟(huan)剽掠(piao)鼎铛玉石(cheng)逦迤(liyi)锱铢(zizhu)架梁之椽(chuan)庾之粟粒(yu)横槛(jian)二、文言知识梳理【第一段】1.重点词语解释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②盘盘焉,囷囷焉(相当于“然”……的样子)③不霁何虹(雨过天晴)2.辨析词类活用现象①六王毕,四海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②北构而西折(北、西名——状向北向西)③廊腰缦回(名——状,像人腰)④檐牙高啄(名——状,像鸟嘴)⑤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状,像蜂房,像水涡。)⑥未云何龙(云、龙、名——动,出现之出现龙。)⑦不霁何虹(虹名——动,出现彩虹。)3.辨析古今异义①直走咸阳古义:跑今义:行②钩心斗角古义: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常用来比喻用尽心思,明争暗斗。③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雨雪晴阴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状况【第二段】1.重点词语解释①绿云扰扰,梳晓鬟也(纷乱的样子古代女子环形的髻)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2.辨析词类活用现象①辇来于秦(名作状语,乘坐辇车)②朝歌夜弦(名词作动词,歌唱;奏乐)③鼎铛玉石(名词用作动词,把鼎当做;把玉当做)④金块珠砾(名词用作动词,把金当做;把珠当做)3.辨析古今异义①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名的人。②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古义:金玉珠宝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古义:金玉珠宝今义:精华,也指出类拔萃的人【第三段】1.重点词语解释①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量词,一把)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2.辨析词类活用现象楚人一炬(放火)3.古今异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可惜;今:怜悯,同情。4.特殊句式戍卒叫,函谷举。被动句【第四段】1.重点词语解释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假使,爱护)语文教研组第6页共5页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白银市一中编号:092号2015-12-22高二语文选修《阿房宫赋》编制:高二语文学科组2.词类活用族秦者秦也(名作动词,灭族,杀死一族的人)3.特殊句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判断句【整体感知】——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根据内容,文章可分几大部分?它们之间是怎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结合“赋”的特点)?文章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主要表达方式是叙事。第二部分(第3、4段),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赋”的特点在于“体物写志”,即铺叙事情,抒发情志。因此说,两部分之间是铺事与写志的关系。铺事是写志的基础,写志是铺事的目的。探究案学始于疑—质疑解疑,合作探究【自我探究】——用课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1.阿房宫的来历: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2.宫人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3.“秦爱纷奢”的具体表现为什么?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4.秦亡的教训是什么?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合作探究】——文本探究1.开头四个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四个三字短句领起,音节紧凑,气势不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写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语言简练到不能删削分毫的程度,笔力千钧。2.具体来看,阿房宫有那些特点?楼阁多,构造奇,布局巧,桥道美观。 第二句:从全景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第三四句:写阿房宫依山水而建,突出它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气派。第五句:由实写楼阁、廊檐到虚写长桥复道。3.写歌舞盛况有什么作用?用夸张、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来陪衬它的宏大宽广。4.第2段主要写什么?内容可分几层?第2段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本段内容可分三层。第一层(从“妃嫔媵嫱”到“为秦宫人”)点出那些供秦始皇享乐的歌舞者,乃是六国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同时又回应开头“六王毕,四海一”,说明歌舞者的由来。第二层(从“明星荧荧”到“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通过六组排比句,写宫人梳妆打扮,既表现了他们的悲惨命运,又揭示了秦始皇的骄奢淫逸。第三层(从“燕赵之收藏”到段末)承上歌舞之盛,美人之多,进而写珍宝之富。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的被践踏。5.“呜呼”一词用在段首,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呜呼”之后的四句话说出了一个什么道理?“呜呼”一词领起全段,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教训的沉痛感触,加强感情色彩,起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的作用。“呜呼”语文教研组第6页共5页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白银市一中编号:092号2015-12-22高二语文选修《阿房宫赋》编制:高二语文学科组之后的四句话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一句中的四个“后人”,各指什么?这句话有什么深意?①②④指秦以后的人,包括作者当时的唐统治者,③指唐以后的人(统治者)。这句话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7.作者认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段意。原因都是不爱其民;段意是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深入探究】1.作者写《阿房宫赋》,其目的是给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这个历史教训应该怎么理解?就思想意义说,以六国为秦的前车之鉴。阿房宫中的无数美人,乃是六国的“妃嫔媵嫱”;阿房宫中的无数珍宝,又是六国“取掠其人”的长期积累。六国一旦灭亡,则美人“辇来于秦”,珍宝“输来其间”;那么,秦一旦蹈六国的覆辙,又将怎样呢?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唐朝的统治者又走秦的老路,难道会有什么更好的结局吗?作者借古讽今,奉劝今天的统治者能够避免这样的结局。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通过阿房宫营建的极尽豪华,宫内生活的荒淫奢靡,对人民残酷压榨的铺陈描绘,揭示秦皇的自取灭亡,讽喻当朝切勿重蹈覆辙。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课文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多。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名句品味】1.品味“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一段。一个“使”字领起,摆出了秦统治者把自己的奢侈享乐建立在人民痛苦生活之上的罪证。一连串用准确的比喻构成的排比,前后对比,尽情夸张,形象地表现了“秦”与“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一乐一苦的两种情形,跃然纸上,可谓精彩妙极!2.品味“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一句。这句话简练地概括了战争的始末,秦王朝灭亡的过程,且含无尽感慨于其中,又开启了后文的议论。【探究学习】1.品味语言(1)根据以上对课文语言的品析,你认为用得最多的是哪一种写法?用得较多的修辞手法有哪几种?从全文看,句式有什么特点?用得最多的一种写法是夸张;用得较多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对偶、排比;从全文看,多用四字句,句式整散结合。(2)用简洁的话概括《阿房宫赋》的语言特点。铺采摛文,语言华丽。训练案举一反三—有效训练,反馈矫正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A)A.突兀(wù)水涡(wō)不霁(jì)何虹妃嫔媵(yìng)嫱B.矗(zhù)立辇(niǎn)车雷霆乍(zhà)惊鼎铛(dāng)玉石C.逦迤(yǐlǐ)锱铢(zī)架梁之椽(chuán)直栏横槛(kǎn)D.参差(cēncī)仓庾(yǔ)金块珠砾(lì)盘盘囷囷(jūn)2.选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C) 语文教研组第6页共5页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白银市一中编号:092号2015-12-22高二语文选修《阿房宫赋》编制:高二语文学科组A.复压缦立勾心斗角高低幂迷B.不暇鉴借春光溶溶明星荧荧C.纷奢锱铢杳无音信直栏横槛D.帛褛骄固雷霆乍惊尽态极言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D) A.族秦者秦也辇来于秦B.朝歌夜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燕赵之收藏可怜焦土D.鼎铛玉石骊山北构而西折4.选出句式与“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不相同的一项(B)A.烟斜雾横,焚椒兰也B.戍卒叫,函谷举 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5.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当的一项(C) A.①六王毕(完了)②蜀山兀(光秃秃)③杳不知其所之也(远得不见踪影)B.①直走咸阳(趋向)②廊腰缦回(萦绕)③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让)C.①雷霆乍惊(突然)②而望幸焉(宠幸)③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让)D.①缦立远视(长久)②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做)③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让)6.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A) A.①杳不知其所之也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①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①辇来于秦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D.①盘盘焉,囷囷焉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7.选出与课文原文正确无误的一项(B) A.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B.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C.明星莹莹,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D.使天下之人,敢怒而不敢言。8.选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A) A.《阿房宫赋》的作者是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杜牧,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人称“小杜”,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 B.《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亡,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以此讽谏当时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与西汉贾谊的《过秦论》有异曲同工之妙。C.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 D.词采华丽、节奏鲜明、气势酣畅是“赋”共同的特点,赋多用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句式多为骈散相间,整散结合,长短不拘,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在这一点上,《阿房宫赋》堪称典范之作。素养案夯实语文基础,提高人文修养拓展积累——杜牧诗词积累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行山》)【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语文教研组第6页共5页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白银市一中编号:092号2015-12-22高二语文选修《阿房宫赋》编制:高二语文学科组语文教研组第6页共5页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