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语文-扬州慢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高中语文-扬州慢导学案

ID:924862

大小:50.4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扬州慢》导学案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满目疮痍,词人顿生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苟安设计:审核:高二语文组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班级:组号:姓名: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3.关于扬州课前部分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曾沿用过邗沟、广陵、江都、芜城、维扬等名【使用说明】称。上古时期的扬州,有一个很大的自然区域,是全国九大州之一。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1.借助导学案充分预习文本,理解文中词句,勾画疑难点。时便是我国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2.用时40分钟左右,在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基础上思考合作探究题目,并形成文字答案。时有“扬一益二”之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3.认真书写,规范作答,按时上交。(用蓝色或者黑色笔作答,红色笔纠错)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学习目标】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晚唐大诗人杜牧一生挚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1.理解宋词婉约派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和谐。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留下他无数的动人诗篇。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2.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赏析全词。4.解题3.掌握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化用典故的写作方法。这首词是一首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都比较长。姜夔作词,常自谱4.体会作者那种抚今追昔、忧国伤时的情感,黍离之悲的深沉哀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重难点预测】密切相关,后来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法。2.把握忧国伤时的情感,体味“清冷”的意境。5.“黍离之悲”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出处:《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学法指导】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课前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质疑对抗、小结归纳、反思感悟。《诗序》中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在诵读的基础上,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抓意象营造意境,体会词人的心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境。并通过鉴赏全词,掌握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化用典故的写作方法。(可结合第一单元学过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共同赏析诗歌。)【自主学习】【知识链接】一、充分预习文本,完成下面基础知识梳理。(必答)1.走近作者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1、字音字形擅长写词,尤精通音律,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由于讲究音律和初霁()戍()角悲吟戊戌()变法锤炼字句,其作品精工典雅,意韵谐婉,但也有用典过多,词意隐晦等特点。同时他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chuàng()然自度.()此曲黍.()离之悲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词留下了十七首当时用于演奏的古乐解鞍少()驻荠()麦都()在空城...谱,对研究唐宋音乐极有价值,留有《白石词》。豆kòu()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2、解释加点的字词①初霁②戍角悲吟...2.追溯背景③自度此曲④解鞍少驻..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然而,在南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5页-----------------------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⑤杜郎俊赏..⑥算.而今重到须惊⑦纵豆蔻词工...4.今昔对比,反差巨大,词人的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感慨?这种感慨,词人是借助何种表现手法抒发3.翻译小序及全词,把你理解不了的句子写在下面,与同组同学探讨,弄明白。的?明确:5.如何理解《扬州慢》词中杜牧诗句的引用?请阅读相关的三首诗,谈谈你的理解。二、合作探究《赠别》其一《遣怀》《寄扬州韩绰判官》1.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等,大都语言精练,那娉娉袅袅十三余,落魄江湖载酒行,青山隐隐水迢迢,么本词前的小序交代了什么内容?豆蔻梢头二月初。楚腰纤细掌中轻。秋尽江南草未凋。明确:春风十里扬州路,十年一觉扬州梦,二十四桥明月夜,写作时间:卷上珠帘总不如。赢得青楼薄幸名。玉人何处教吹箫。所见所闻:明确:写作缘由:其他词人的评价:2.词人进入扬州城,看到、听到、想到了怎样的图景?上片中哪个词可以用来概括今日的扬州城特点?(讨论交流后,梳理成板书。)6.是什么原因使昔日繁华富庶的扬州城变成了一座“空城”呢?明确:明确:见到——听到——联想——7.重点词句赏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有我之境),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并加以赏析吗?(提示:需要紧扣关键词语,把握主要意象,3.诗人为何要“解鞍少驻初程”?昔日的扬州城是怎样的景象呢?请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注重修辞效果,善于联想想象。只有做好了这一步才算真正理解了诗歌。)的词,概括昔日扬州城的特点。明确:明确: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5页-----------------------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组内问题:8.请归纳本词主要运用的写作手法有哪些?.明确:【课前小结】在理解诗歌内容时我的疑惑或心得:9.归纳主旨:在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时我的疑惑或心得:三、拓展延伸:古代战乱频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你能从学过的诗词中再举出几个例子吗?并结合这些例子说说你对战争的看法。课堂达标检测(限时独立完成)【当堂检测】(一)课文练习(二)名句默写(三)鉴赏诗句你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吗?请同组讨论,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请填写到问题汇总处。【质疑汇总】个人自学问题: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5页-----------------------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堂总结】1、怎样读懂诗歌内容?2、鉴赏诗句从何入手?《扬州慢》导学案设计:审核:高二语文组班级:组号:姓名:课后部分一、课后反思1.我的收获:2.我的不足: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5页-----------------------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没掌握的知识,有何计划?4.你还希望老师哪些地方做些改进?二、课后作业: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5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