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斌红旗谱》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梁斌红旗谱》PPT课件

ID:916286

大小:510.0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八章红色文学的繁荣第一节梁斌的《红旗谱》 一、梁斌生平创作梁斌(1914—1996),原名梁维周,河北蠡县人1927年春,加入共青团,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随军南下,1949年任湖北襄阳地委宣传部长兼《襄阳日报》社社长1952年任《武汉日报》社社长曾担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主席,天津文联名誉主席等。 梁斌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红旗谱三部曲”,包括第一部《红旗谱》(1957年出版)第二部《播火记》(1963年出版)第三部《烽烟图》(1983年出版)之外,在1970S还出版了反映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翻身记事》。 二、《红旗谱》(一)文学史地位《红旗谱》是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 (二)艺术构思背景:大革命十年(1920S末——1930S初)地点:冀中平原的锁井镇(地处滹沱河河湾的千里堤下)主要人物:1、革命农民:朱严两家三代朱老巩朱老忠大贵、二贵严老祥严志和运涛、江涛党代表:地下县委书记贾湘农2、封建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中心事件:“反割头税”斗争“保二师学潮” (三)情节述评1、故事梗概由“传统家族复仇”到“现代农民革命”的故事冯兰池(外号“冯老兰”)河神庙明朝嘉靖四十八亩官地大明朝嘉靖丙午年,滹沱河下梢四十八村,为修桥补堤,集资购地四十八亩,恐口无凭铸钟为证…… 朱老巩严老祥大铜钟是四十八村的,今天谁敢捅它一指头,这片铡刀就是他的对头!谁敢捅这铜钟一手指头,我就叫他狗日的脑袋分家!“大善人”严老尚一时气炸了肺,吐了两口鲜血倒在地上朱老明、严志和串联28家穷人同冯兰池打官司(即“对簿公堂”) 一文一武脯红鸟贾湘农老驴头女儿春兰保定第二师范学校(简称“保二师”)严知孝严萍张嘉庆“秋收运动”和“反割头税”刘二卯贾湘农、江涛、张嘉庆朱老忠、严志和、伍老拔、大贵党支部负责人夏应图 2、情节简评代别人物事件斗争方式结局性质分野老一辈朱老巩大闹柳树林赤膊上阵单枪匹马失败自发的经济斗争无先进思想指引处于新旧交替的第二代朱老明、严志和等三告冯兰池对簿公堂失败朱老忠送大贵当兵、资助江涛上学一文一武希望渺茫新一代江涛等组织反“割头税”斗争集体斗争胜利有组织的政治斗争党的领导 (三)主题小说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掀起的革命风暴为背景,通过对朱严两家三代农民斗争生活的描写,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农民由自发反抗,进入到有组织斗争的曲折历程,深刻揭示了中国农民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进行斗争,才能获得解放的真理。 (四)人物形象分析革命农民的英雄谱朱老忠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革命性的农民英雄,是一个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由“慷慨悲歌”的侠义之士,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典型形象。复合体既有旧时代农民起义英雄的传统豪爽,又具有新时代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朱老忠性格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顽强的反抗意识,鲜明的阶级爱憎,有勇有谋、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出水才见两腿泥呢!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朱老忠性格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豪爽、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正直无私、粗犷豪放、慷慨侠义 他与农民兄弟患难与共、肝胆相照、生死相依。凡是涉及农民利益的事,他都忍不住插手维护,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出钱为朱老明治眼病——资助江涛念书——为严家操办丧事、到济南探监——救出张嘉庆典型意义:彻底改变了五四以来文学作品中农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可怜面貌,展示了中国农民所具有的勤劳、勇敢、坚韧、顽强的雄姿风采,难能可贵,令人扬眉吐气。 严志和,是我国农民中的另一类典型。他勤劳、善良,仇恨地主,但性格软弱,胆小怕事。运涛、江涛、大贵、春兰等,则是在党的引导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民。父辈的引路人 (五)艺术成就小说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气魄和民族风格。如果一部书深入地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人民生活,地方色彩(当然不仅仅是地方色彩)浓厚了,民族风格、气魄就容易形成。如果地方色彩是土壤,那么,民族气魄、民族风格就是这土壤之上生长起来的艳丽花朵。 首先,小说内容彰显出民族气魄与民族精神小说描写的1930S发生在冀中平原的革命风暴,既有民族传统(官逼民反),时代特点(三十年代党领导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又切合着中国国情(封建堡垒根深蒂固,必须用暴力手段加以摧毁)和斗争方式(从个人复仇到集体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热爱自由、不甘屈服的民族精神。 燕赵风骨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秦末的巨鹿之战清末的义和团运动反抗的气质和豪侠的品格 “燕赵风骨”的精神内核及其历史变迁核心要素历史上的“燕赵风骨”新的条件下的“燕赵风骨”本质反抗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反抗品格守信受阶级意识支配的守信美德见义勇为在革命原则和纪律制约下的勇敢 其次,艺术手法的运用上表现了民族传统即主要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手法描绘社会生活、刻画人物形象大闹柳树林、反割头税斗争、保二师范学潮虎子闯关东保定车站相遇朱老明三告冯老兰脯红鸟事件运涛打工老驴头打春兰济南探监大贵杀猪 在刻画人物方面,采用传统小说的写法,多借助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又适当吸取了外国小说描写细腻之长处,用于某些重点刻画的地方。比西洋小说略粗一些,但比中国一般小说更细一些心里那个火球,一下子窜上天灵盖,脸上腾地红起来走,回家乡去!他(指冯兰池)就是拿铡刀铡我三截,也得回去报这份血仇! 第三,在语言上,注意选择精彩的群众语言,既表现了浓郁的地方色彩、生活气息,又通俗易懂,自然流畅口语化洋溢着浓厚的冀中平原的乡土气息风俗习惯、日常生活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