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斌红旗谱》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梁斌红旗谱》PPT课件

ID:916277

大小:310.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节梁斌《红旗谱》作者生平与简介《红旗谱》——一部描绘农民革命斗争的壮丽史诗 一、作者生平与简介梁斌(1914——1996)原名梁维周。河北蠡县人。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从事地方党政工作和文化宣传活动。3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反映故乡生活的短篇小说《夜之交流》、《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以及由后者扩充而成的中篇小说《父亲》。他们所反映的高蠡暴动、保定二师学潮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事件久久感动着作者,是他不满足于原先那些生活片断的描写,而计划写作五部连续的长篇,构成一幅威武雄壮、绚丽多姿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宏伟长卷。 第一部《红旗谱》,1957年12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写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斗争。后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第二部《播火记》,1963年出版,写七七卢沟桥事变前后北方抗日救亡运动。“文革”期间,它被迫中断原定计划,改写反映土改运动的长篇《翻身记事》,1978年出版。 在梁斌的整个文学创作中,《红旗谱》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由短篇发展到中篇,又从中篇发展到长篇,酝酿时间长,准备工作细,投入力量多,可谓呕心沥血。它是十七年少有的优秀作品之一。 二、《红旗谱》——一部描绘农民革命斗争的壮丽史诗第一部《红旗谱》(1958年出版)以“朱老巩大闹柳树林”为楔子,反割头税斗争,保定二师学潮为主要内容,真实地描写了我国北方农村和城市的阶级斗争状况。第二部《播火记》(1963年出版)集中表现冀中平原掀起的革命风暴——1932年的高蠡起义,讴歌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第三部《烽火图》(1983年出版)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展示了抗日烽火初起的时代面貌。 背景:大革命前后十年我国北方农村和城市的阶级斗争与革命运动。包括北伐战争的工农运动,“四一二后的工农红军及根据地的革命斗争。二、《红旗谱》——一部描绘农民革命斗争的壮丽史诗 1、关于革命起源的叙述动机史诗性的艺术追求:较长的历史跨度,宏阔的生活画面、长卷式的结构2、人物和主题人物图谱朱老巩朱老忠朱老忠朱大贵、朱二贵两家农民三代人:严老祥严志和严志和严江涛、严运涛一家地主两代人:冯兰池冯老兰冯贵堂 主要事件: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反割头税、保定二师学潮斗争主题思想:生动地再现了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我国北方农民革命斗争的历程。小说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冀中平原锁井镇两家农民三代人与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和斗争,历史性的概括了大革命前后中国北方农村和城市的阶级斗争状况,深刻地展示了新旧历史时期中国农民斗争的不同道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不断走向自觉斗争的历史进程。二、《红旗谱》——一部描绘农民革命斗争的壮丽史诗 3、朱老忠形象及其意义被评论家们誉为新中国成立十年来“文学创作中第一颗光芒最明亮的新星,第一只羽毛最丰满的燕子”。冯牧、黄昭彦《新时代生活的画卷》:“一个兼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革命性的英雄人物的典型”,“可以够得上鲁迅先生所称为‘历史的脊梁’般的英雄人物。” 朱老忠,是《红旗谱》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横跨新旧两个时代,在不断的斗争中找到了前进方向并为之奋斗的革命农民英雄形象。在他身上既有旧时代农民起义英雄的传统性格,又广泛接受了新时代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精神。在他的思想性格中,深刻地概括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劳动人民的英雄品质和历史命运。朱老忠具有不同于一般农民的性格特征。3、朱老忠形象及其意义 (1)嫉恶如仇,刚勇而坚韧。有着强烈的爱憎和过人的胆略及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2)豪爽正直,仗义而友爱。“为朋友两肋插刀”——为朱老明治眼、为严家主持丧事,资助江涛读二师;营救张嘉庆(出于阶级感情和利益)。(3)朱老忠的性格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从草莽英雄走向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经过党的教育和参加斗争,把个人恩怨和解放被压迫阶级、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理想结合起来。“抱团体,伸手干”。3、朱老忠形象及其意义 《红旗谱》鲜明的民族风格1、在题材思想上,小说描写了几代农民的斗争生活,抓住30年代中国农村革命的时代特征农民的性格、斗争的内容和方式,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传统色彩。就朱老忠而言,他的慷慨豪爽性格与冀中多慷慨悲歌的古代英雄一脉相承。小说善于把阶级斗争与生活习俗和自然风光结合起来描写。严家炕桌旁吃饭、大贵娶亲、江涛上坟祭奠、脯红鸟事件、杀猪等都富有地方色彩。 2、小说注意采用我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运用人物行动、对话来刻划人物性格;在情节结构上,运用故事相对集中的短章节结构,大故事套小故事,围绕主线穿插许多支线。《红旗谱》鲜明的民族风格 3、语言以冀中农村口语为基础,具有通俗易懂,朴实明快,浑厚豪放的特点。写人叙事都注意语言的个性化、口语化和生活化,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干,跟他干到底!只有干到底才能翻过身来。”“完啦!走啊,在这地方咱算是直不起腰来。”《红旗谱》鲜明的民族风格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