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自创)
加入VIP免费下载

声声慢(自创)

ID:790598

大小:31.9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声声慢李清照一、导入“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请问同学们这个对联讲述的主人公是谁?李清照!为什么呢?①“漱玉”指向《漱玉词》;②“金石录”指向李清照和她丈夫赵明诚合著的《金石录》;③《还珠格格》大家都看过吧,这里的“大明湖畔”指的是哪里呢?山东济南,同样作为地标的还有“趵突泉”,这二者都是山东济南的重要名胜,而李清照的故居就在此处,所以她有一个称号是“济南二安”,为什么呢?因为她号“易安居士”,那济南的另一“安”是谁呢?是辛弃疾(字幼安)。【材料补充:清代神韵派大师王士禛称李易安与辛幼安为“济南二安”,云:“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为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花草蒙拾》)”济南二安指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和辛弃疾(字幼安)。为宋代词坛“婉约派”与“豪放派”代表人物。同为济南(李清照章丘人,辛弃疾历城人)人。】④除此之外,“文才有后主遗风”是何缘由呢?原因是他们同为婉约派代表,而且生活前后期经历相似,都由相对安稳自由繁华的生活到经历亡国之痛,再到潦倒余生。相同的生活经历、相同的国仇家恨给了他们相似的文风。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李清照的生平。二、作者生平李清照,(1084-约1151),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留有作品集《漱玉词》。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用三个词语概况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少历繁华:少年时,(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赵还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所以,此时她的作品多是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我们之前学过或接触过的作品有:《如梦令》、《一剪梅》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7 《如梦令》中写了作者少女时代自由、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朗愉快的心情。《一剪梅》写的是“闲愁”,这两首词都写的是李清照在遭遇变故之前的生活,主要是小儿女的开朗、婚姻生活的甜蜜与幸福的生活趣事。中经丧乱:丧:丧夫;乱:国家动乱(靖康之变)。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晚景凄凉:两年后(1129),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补充资料:张汝舟,生平不详,相传为宋代大词人李清照第二任丈夫。自从建炎三年(1129)8月,丈夫赵明诚去世之后,李清照就孤身一人流落江南,颠沛流离,身体越来越虚弱,各种各样的病痛在折磨着她。1132年,她来到杭州,认识了张汝舟。张汝舟花言巧语,经常来关心无依无靠的李清照,对她百般示好。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50岁左右的李清照竟然犯了“晚节不保”的糊涂,相信了什么爱情,顶着世俗的压力再嫁,嫁给了张汝舟。结婚之后,才发现,张汝舟对她关心是假,贪图她的钱财是真,以为李清照一定有很多古董、字画。但是,张汝舟失望了,李清照这个时候已经一贫如洗。而李清照也终于看到他的真面目,“寻寻觅觅”寻来个什么人呢!二人都觉得自己是个上当者,两个人从吵架到全武行,实在过不下去。李清照想离婚,谈何容易!那年头,男人可以休妻,女人哪能离婚啊?女人如果告丈夫,要求离婚,即使证明丈夫有罪,诉讼成功了,女人也得坐两年牢。宋朝法律就是这么定的。李清照以张汝舟“妄增举数”为由,告他欺君。欺君之罪,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什么叫“妄增举数”呢?宋朝有规定,举子考到一定次数,取得相应的资格,就可以给你官做。但是,张汝舟说了谎话,谎报了考试的次数,“填表”弄虚作假。最终,张汝舟被削去官职,流放外地。】所以,此时她的作品多是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词风哀婉凄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作品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声声慢》。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三、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听录音范读,齐读课文,并结合注释用三分钟时间梳理词的主要内容。声声慢7 寻寻觅觅,想找回那些失去的东西,却只觅得满眼的冷清,还有满心的凄楚哀伤。天气忽然回暖,一会儿又寒冷起来的时候,最难调养。(天气忽冷忽热,不利于调养身体,说明她此时身体不好)饮进愁肠的几杯淡酒,怎能抵挡晚上迅疾的冷风!看北雁南飞掠过天空,感到伤心,(也许)这些大雁是老相识了。【上阙着重描述词人的主观感受,以清冷之景衬托孤寂凄凉之心境,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枯萎凋谢,如今有谁堪与共摘?独守窗边,孤孤单单,如何能熬到天黑!时近黄昏的秋雨,点点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这样的情形,怎能用一个“愁”字说尽。【下阙着重书写相互交融的心境与物镜,由远及近具体描绘眼前残秋之景,进一步抒发凄苦悲愁之感。】2、根据你们的理解,请你找出词眼。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3、那根据我们对李清照生平的了解以及对诗词内容的把握,你认为这愁是什么愁?丧夫之痛(赵明诚之死)孀居之悲(孤独寂寞)颠沛之苦(漂泊无依)故国之思(怀念故国)亡国之恨(不能像男儿那样上阵杀敌的遗憾)四、文本探究1、那作者是如何来表达这些愁思的呢?【提示:表达方式:记叙、抒情、说明、描写、议论;抒情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景物描写在这里也是为了抒情而存在的,但这属于间接抒情】请同学问找一下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和间接抒情的句子。直接抒情: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运用叠词,多角度写愁: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寻而不得7 冷冷清清————环境——毫无生气,悲凉萧瑟凄凄惨惨戚戚——心境——凄凉悲苦,哀婉痛觉内容上:奠定全词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结构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音乐美赏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表面是对愁欲说还休,实则倾泻无遗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2、间接抒情既然是借助景物来抒情,那么请同学们找一下词中选用了哪些典型意象?分别有什么特征?含了怎样的愁思?①【酒】淡酒为什么说是淡酒?明确:因为酒淡,所以“怎敌他晚来风急”,抵挡不住秋风的寒意?这一层寒意来自天气,使词人感到透骨彻心的寒冷?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先让学生思考回答一些关于酒表示愁情的诗句。后师明确: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北宋-范仲淹《苏幕遮》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5、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魏晋-曹操《短歌行》6、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北宋-范仲淹《渔家傲》9、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唐-杜甫《登高》结论:酒——愁的象征酒,一种浓郁情义和相思的幽愁。酒,一种溢满凄凉哀伤的落寞。②【雁】为什么作者看到大雁如此伤心?7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1、雁声凄惨,惹人哀思;2、鸿雁可传书,而昔日传书人安在?触发亡夫之痛。3、北雁南北,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忆及国破家亡之苦。 有关诗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结论:过雁——象征离愁(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③【黄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黄花委落,堆积满地,可知当日开放之盛;今日憔悴凋零,正如过往的欢乐,欢娱越盛,今日之悲哀与追思越深。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④【梧桐】1、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古谚》2、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3、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5、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不明出处》6、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7、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7 ⑤【风】晚来风急——急风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唐杜甫《登高》3、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唐严武《军城早秋》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史记·刺客列传》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蝶恋花》6、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结论——瑟瑟秋风,摧花落叶,惹人愁思。细雨——雨滴梧桐却敲碎人心哀伤﹑愁丝的象征3、总结本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淡酒秋风过雁黄花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梧桐细雨五、艺术手法1、叠字运用,创意出奇;2、借典型意象描述,表现悲戚心情;3、以声摹情,展现乐章之美;4、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六、总结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丧夫之痛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7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在诵读声中向李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七、板书7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