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反比例的意义
知识梳理
工地要运 72 吨水泥,如果每天运的吨数分别是 72、36、24、18…各需多少天?把下表
填写完整。
每天运的
数量/吨
72 36 24 18 12 9 ……
时间/天 1 2 3 ……
(1)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多少?
(2)这个乘积表示的是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出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之间的关
系吗?
每天运的
数量/吨
72 36 24 18 12 9 ……
时间/天 1 2 3 4 6 8 ……
(1)72×1=72,36×2=72,24×3=72,18×4=72,12×6=72,9×8=72。
(2)这个乘积表示总运货量。
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之间的关系:每天运的数量×天数=总运货量(一定)
1. 反比例的意义
因为总运货量一定,所以运货天数随着每天运的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每天运的数量增加,
运货天数减少,每天运的数量减少,运货天数增加。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每天运的数量和需
要的天数的乘积是一定的。所以我们说每天运的数量和需要的天数是成反比例的量,每天运
的数量和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
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成反比例关系。
2. 反比例关系的字母表达式
如果用字母 x 和 y 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 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
可以表示为:。
3. 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
(1)首先要判断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且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2)看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否一定,积一定,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反之,
不成反比例。
4.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异同点:
正比例 反比例
相同点 1. 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2. 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
不同点 1. 变化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
也扩大或缩小;
2.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
1. 变化方向相反,一种量扩
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
或扩大。
3. 关系式:(一定) 2.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
定。
3. 关系式:(一定)
例题 1 判断:
(1)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方砖的块数成反比例。 ( )
(2)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 ( )
(3)王芳做 10 道题,做完的题和没做的题成反比例。 ( )
(4)2×5=10,所以 2 和 5 成反比例。 ( )
解答过程:
(1)×
(2)√
(3)×
(4)×
技巧点拨:成反比例的两种量是积一定,而不是和一定,且成反比例的两种量必须是一
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
例题 2 填表
(1)已知和成正比例。
1.5 3
1 4.5 0.15
(2)已知和成反比例。
0.2 10
0.25 9 3.2
解答过程:
(1)
1.5 3 13.5 0.45
1 4.5 0.15
(2)
7.2 0.2 10
0.25 9 25.2 3.2 0.18
技巧点拨: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解答。
例题 3 甲、乙两人同时从学校步行到新华书店,如果两人的速度比是 2︰3,那么甲、
乙两人从学校到新华书店的速度比和时间比有什么关系?
解答过程:假设学校到新华书店之间的路程为 120。
甲走完全程的时间:120÷2=60;乙走完全程的时间:120÷3=40;
甲、乙两人走完全程的时间比:60︰40=3︰2。
答:甲、乙两人从学校到新华书店的速度比等于时间比的反比。
技巧点拨:如果两个人走同一段路程,则速度比等于时间比的反比;如果两个人行走的
时间相同,则速度比等于路程比。
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12 分钟)
关卡一 神笔填空
1.=本数(一定),书的总价和单价成( )比例;=单价(一定),书的总价和本数
成( )比例;单价×本数=书的总价(一定),书的单价和本数成( )比例。
2.=c,当 b 是不变量时,a 和 c 成( )比例。
3. 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和速度成( )比例。
关卡二 包公断案
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
2. 圆的周长一定,圆周率与圆的直径成反比例。( )
3. 积一定,一个因数与另一个因数成反比例。( )
4. 火车从甲地到乙地,行车的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
5. 汽车的大小与它的速度成反比例。( )
关卡三 判断下列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是的在括号里打“√”)
1. 小红有 20 本练习本,用完的本数与剩下的本数。( )
2. 食堂购进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用煤量与用的天数。( )
3.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 )
4. 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 )
关卡四 解决问题
1. 把 32 本图书分给小朋友们,每人分到的本数和人数如下表。
(1)上表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
(2)用 x 表示人数,用 y 表示每人分到的本数,写出它们的关系式。
2. 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作业数量一定,完成的与没有完成的。
(2)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3)一本书的总字数一定,每页的字数和页数。
人数 2 4 8 16
本数 16 8 4 2
答案
关卡一 神笔填空
1. 正 正 反
2. 反
3. 反
关卡二 包公断案
1. √
2. ×
3. √
4. √
5. ×
关卡三 判断下列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是的在括号里打“√”)
1. 小红有 20 本练习本,用完的本数与剩下的本数。 ( )
2. 食堂购进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用煤量与用的天数。 ( √ )
3.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 ( )
4. 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 ( √ )
关卡四 解决问题
1. (1)每人分到的本数和人数是成反比例的量。
(2)
2.
(1)不成比例。因为完成的量和没有完成的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但是完成的+没有完
成的=作业数量(一定),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是乘积一定关系。
(2)成反比例。因为底面积和高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且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一定)。
(3)成反比例。因为每页的字数和页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且每页的字数×页数=一本
书的总字数(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