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二小 张艳
反馈学 交流展示课前学习成果
1、展示你画的折线统计图,说一说你是怎样
画的,要注意什么问题。
2、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折线统计图的优势是
什么?
参赛队伍/支
0
390
400
41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年份2012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2006—2012年)
426
394
468
454
489
519
省略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500
510
520
499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步骤及方法: 据内容,定标题
画两轴,等分线
描数点,连线段
条形统计图通过直条的最
高点反映数量增减变化。
折线统计图通过线段长短起伏反
映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甚至还
能够对数据的变化趋势做出预测。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表示数量多少,但在反映数量
增减变化上,折线统计图优势明显。
(1)该统计图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
年参赛的队伍最少?
(2)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你是
怎么看出来的?
(3)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能预测一下,
2013年参赛的队伍数可能会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探究学
陈东 张书 刘齐 王明 苏洋
身高
/cm
141 151 139 148 152
(2)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表
(1)陈东等5名同学身高统计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cm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小组讨论:统计表(1)和(2)分别用
什么统计图绘制最合适?为什么?
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陈东等5名同学身高统计图
只需要表明5名
同学身高用条形
统计图
需要表明陈东的
身高变化用折线
统计图
判断下面几组数据,什么情
况下选用条形统计图合适,
什么情况下选用折线统计图
合适。
• (1)小明每年体重的变化情况。
• (2)我们学校各班男、女生的人数情况。
• (3)小兰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
• (4)图书馆各类图书的数量情况。
小伟在4月7—9日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
小组讨论:以上两幅都是小伟在4月7—9日的体温记录折线统
计图,你认为哪一幅能更清楚表明小伟的体温变化?为什么?
(1)护士每隔( )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他在4月9日12时的体温是( )摄氏度?
(3)他的体温最高是( )摄氏度,最低是( )摄氏度。
(4)图中的横虚线表示什么?
(5)从体温看,这个人的病情是恶化还是好转?
小伟在4月7—9日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
0 6 12 18 0 6 12 18 0 6 12 18 单位/时
4月7日 4月8日 4月9日
单位/摄氏度
6
37.2
人的正常体温
39.5 36.8
好转
学习A单 Part2
套餐A:调查本校1-6年级学生近视人数,填
写统计表。
套餐B:调查附过某快递公司的最低月件量,
填写统计表。
套餐C:调查你自己0-10岁的身高变化,填写
统计表。
根据你们小组收集到的数据,独立完成折
线统计图及相关问题,组内推选代表交流。
拓展学
小组合作调查一项你们感兴趣的事例,用
统计表、统计图将统计的结果呈现出来,
并说一说你能从数据中发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