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素材:2021年人民日报四月微时评汇编及点评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高考作文素材:2021年人民日报四月微时评汇编及点评

ID:684243

大小:29.1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5-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人民日报四月微时评汇编及点评 4 月 1 日 日前,美国纠集极少数国家发表所谓“联合声明”,公然质疑否定中国—世卫组织联合专家组报告。阴阳怪 气的荒谬论调,把病毒溯源政治化的险恶用心,与其说是“联合声明”,不如说是“联合添乱”,反倒成为他 们政治操弄的确凿证据。从将病毒标签化,到拿漏洞百出的论文当武器,从将疫情蔓延归咎于世卫组织,再到如 今污名化溯源报告,美国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问题上不断上演抹黑、甩锅、歪曲的把戏。泼脏水的伎俩,大家早 已看透。响应者寥寥,就是有力证明。溯源是科学问题,把病毒溯源政治化的做法,只会阻碍全球溯源合作、破 坏全球抗疫努力、导致更多的生命损失,行径极不道德,注定不得人心。有关国家作妖之前,应该扪心自问:自 己的抗疫工作究竟如何?又为国际抗疫合作做了什么?希望这些国家早点认清:只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 际社会才能早日走出疫情阴霾。 点评:美国政客操弄的所谓“声明”,就是赤裸裸的政治施压! 4 月 2 日 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 10 小时,初中生应达 9 小时,高中生应达 8 小时……日前,教育部发文,强调要严 格保障中小学生睡眠时间。睡眠好比给人体“充电”,中小学生睡得好不好、够不够,关系身体发育、智力发展, 也关系国家发展、民族未来。正因此,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不能让孩子们的睡眠时间“缩水”。一些孩子睡眠不足, 原因有多方面,包括课业负担过重、沉迷电子游戏、家长和老师对睡眠不重视等。健康是 1,其它是 0;没有 1, 0 再多也无益。以牺牲睡眠、透支健康换取学习时间,无疑是揠苗助长。睡不好觉,导致记忆力减退、精神难集 中,更不可能有好成绩。文件既出,落实就成了关键。扫除孩子睡眠路上的“拦路虎”,治标更需治本,期待家长、 学校、社会共同努力,让孩子睡个香甜的好觉。 点评:从睡个好觉开始,让孩子健康成长。 4 月 6 日 短短几日内,一款国产品牌球鞋的价格竟飙涨 31 倍,网络上一些人借机哄抬“国货”价格的行为,令人咋 舌。大家对炒鞋的把戏并不陌生,说白了就是倒买倒卖,投机客先大肆扫货,垄断货源后,再坐地起价。此前, 类似行为常发生在国外品牌上,如今,炒鞋人竟借着“新疆棉花”等热点话题,将手伸向国产品牌。鞋是用来穿 的,不是用来炒的。利用大家的爱国情绪“炒鞋”,最终只会伤害大众的热情;让普通消费者对着天价望而却 步,也难免会伤害国产品牌的信誉。相关网购平台必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切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可为这 场乱象推波助澜。期待监管部门重拳出击,及时刹住这股不良风气,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点评:鞋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炒的。 4 月 7 日 “随心飞”竟成了“闹心飞”!据报道,有网友买了相关产品后,遇到 14 次航变,严重影响行程,还有网友反 映,如今“随心飞”很难买到想要的航段。“套餐好买,机票难兑”,想要出行却一票难求,这样的结果,让网友直 呼“闹心”。想当初,疫情期间,多家航空公司推出“随心飞”产品,保证在一段时间内、一定条件下不限次数飞行。 这既让许多消费者实现“飞行自由”,也挽救了航空公司的业绩。如今,行业回暖,有的公司却为“随心飞”层层设 障,这不仅严重影响用户体验,还有损公司信誉形象。当初劝消费者掏腰包时有多热情,现在兑现服务时就应该 有多周到。希望相关企业,能倾听消费者呼声,少一些“套路”,多一份真诚。要知道,保护好用户利益,才能赢 得更大市场。 点评:尊重用户才能留住人心,善始善终才能飞得更远! 4 月 8 日 私家车内竟然藏着一双“眼睛”?!日前,某品牌车内摄像头拍摄的两段视频画面在网上流传,引发广泛关注, 也令不少车主对隐私安全感到担忧。多个汽车品牌回应,车内设置摄像头的目的,是改善自动驾驶安全功能,比 如检测疲劳驾驶、加强防盗等,除特殊情况外,不会随意激活摄像头。由此看来,无论是车主的顾虑,还是企业 的澄清,都有其道理。摄像头的功能,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既能为防控危险加一道“锁”,也可能为侵犯隐私开 一扇“门”。要彻底打消车主的疑虑,既需要车企进一步细化车内摄像头的使用规范,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 度。只有保证车内摄像头在守护安全与保护隐私之间达成平衡,才能使其成为保驾护航的“守护神”,让智能汽车 行得更稳。 点评:平稳驾驶智能汽车安全和隐私保护,智能汽车才能行得更稳。 4 月 9 日 高校“掐架”,殃及幼儿。据报道,某地一高校与另一高校因“争夺”地铁站名,要求属下幼儿园不再接收对方 教师子女入托,事情在网上曝光后,迅速引发热议。以高校命名地铁站,好处不少,争取“冠名”,也属人之常情。 但起了争端就以“即日退园”作为要挟,协商无果就拿孩子撒气,如此做法,有失风度,也有辱斯文。事实上,地 铁站命名自有其原则、规范和程序,哪怕产生分歧或争议,也应在尊重规则的前提下理性协商,而非出此“下策”。 大学“冠名”地铁站,本是为“声名远播”,但倘若不择手段,反而会坏了好名声。这样的“奇招”,还是少一些为好。 点评:协商地铁站命名 ,岂能以幼儿退园为要挟?! 4 月 12 日 “0 蔗糖”等于“0 糖”?乳茶有奶所以有糖,饮用过多肯定发胖。文字游戏防不胜防,故意误导岂不荒唐,影 响口碑更难收场。打造品牌,商家务必仔细思量;童叟无欺,做好诚实用心文章;行事坦荡,行业才能风清气 朗。此外,“0 卡 0 糖”也并非完全健康,摄入甜味剂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为了健康,专家建议,每天保 证 1.5 升以上饮水量。 点评:“0 蔗糖”不等于“0 糖”,玩弄文字游戏谨防自毁森林。 4 月 13 日 顾客口渴,肯德基一门店竟“端上”一杯消毒水。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类似事件,并非首次。低级错误反复 上演,让人对门店管理水平打上问号;一而再再而三的“粗心”,让人对品牌的整改态度大失所望。食品安全大于 天,容不得半点马虎。一次“小”疏忽,就可能酿成“大”事故。经营者必须拿出积极整改的措施,给公众一个交代; 监管部门也有必要“亮剑”,提高违规成本,让经营者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 点评:食品安全无小事,“误售消毒水”,岂能一犯再犯? 4 月 14 日 谁会将“放射性氚”与可爱的“吉祥物”联系在一起呢?近日,日本政府为了给福岛核电站排放核废水事件公关, 竟将氚“吉祥物化”,试图“为氚创造亲近感”,如此“神操作”,令人咋舌。对其他 60 余种放射性核素存而不论, 对向海洋排放核废水的远期危害避而不谈,煞费苦心却终究欺骗不了世人。就连日本国内的漫画家都看不下去 了,以漫画怒怼日本政府。一倒了之,极不负责;混淆视听,更是违背良心!奉劝一句,粉饰回避,无法遮盖 对世界犯罪的意图;趁早打住,才是真正的“人畜无害”。 点评:擅自决定核废水排海极不负责任,再怎么粉饰美化也是欲盖弥彰。 4 月 15 日 宠物咖啡店的浣熊,需要经过动物检疫;境外的昆虫标本,不能随意入关;鳄龟等外来物种,不得擅自放生…… 今天,生物安全法正式实施,如何处理这些事关生物安全的问题,从此有了法律依据。生物安全,听起来很宏大, 但在生活中,离我们并不遥远。维护生物安全,也不是“少数人”的职责,而是每个人共同的责任。每一部法律的 实施,都是一堂生动的普法课。恰逢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闲暇之余,不妨翻翻这部与每个人生活都息息 相关的生物安全法。 点评:要用法律武器为国家生物安全筑起“防火墙”。 4 月 19 日 顾客入住酒店突发疾病,120 赶到后保安却拒绝为急救人员刷卡乘梯,此事引发热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 做好服务在平时更在紧急时。站好岗、把好门,不让居民、住客等被侵扰,是保安应尽的职责。危急时刻,畅 通生命通道、守护生命安全,更是履职尽责的题中之义。给急救“开绿色通道”并非“破例”,应该明明白白地写在 服务守则里。完善应急预案管理、多一层制度保障,才能让安保人员更好守护一方平安。 点评:完善规则,细化管理,让人性化成为一种习惯。 4 月 20 日 7 万多元住一晚酒店、1 万块剪一次头发、8000 元吃一只烧鹅……这些“价格不菲”的短视频,有可能是精心设 计的流量圈套。一些制作者费尽心思挖掘炫富相关内容,砸重金吃喝玩乐、分享体验,说到底只是套路,吸引关 注然后通过带货、接广告等形式“变现”,才是其真实意图。有的视频博主还刻意摆拍甚至造假,陷入“流量至上” 的窠臼。靠炫富吸引眼球,这样的流量要不得;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这样的内容不可取。优化 内容展示标准,形成正向引导,才能更好促进短视频行业良性发展。 点评:靠炫富吸引眼球,这样的流量要不得。 4 月 21 日 “带两个孩子坐地铁,却只能免一个孩子的票”,有家长质疑某地地铁的规定有些滞后。不仅是乘坐公共交通, “二孩家庭”在一些景区或场馆,也可能面临类似问题。从免票不再只看身高而是看“身高兼顾年龄”,到把免票儿 童的身高标准由 1.2 米调整为 1.3 米,一些地方根据社会实际优化政策的举措,收获点赞。这也启示我们,为民 服务无小事,每个细节都要重视。一名成年乘客携带的免费儿童人数是否应该从一名调整为两名?相关部门应在 扎实调研的基础上作出符合实际的调整。完善配套服务、制定贴心细则,才能让“二孩家庭”更有获得感。 点评:完善配套服务、制定贴心细则,让“二孩家庭”更有获得感。 4 月 22 日 以推进教改为名,要求所有学生购买平板电脑;声称学生可自愿选择是否购买,却将购买平板与分班挂钩, 施加隐性压力……有的学校打着“教育信息化改革”幌子,向学生推销商品、谋取利益,令人咋舌。巧立名目、强 买强卖,不仅有违教育本分,还严重侵害家长和学生的权益。教育不是生意,学生更不是用来牟利的工具。从整 治强制买平板,到叫停天价小卖部,斩断潜伏在教育领域的黑色利益链条,才能还校园一片风清气朗。 点评:以教改为名卖平板电脑,这样的摇钱树不该有。 4 月 23 日 打完车仍在“被录音”,录音还不能被关闭,这样的经历让人细思极恐。网约车平台上线录音功能,是为了更 好保护乘客安全。但只有在征得乘客同意、严格按照行程时间录音、做好隐私保护工作的基础上,这项功能才能 赢得用户信赖,也才能更好保障乘客安全。相反,如果录音时间与行程不匹配,保障乘客安全从何谈起?如果行 程结束后仍在录音,置用户隐私于何地?保障安全和保护隐私,绝非“不兼容”。如何为乘客提供兼顾舒适性、安 全性与保护隐私的服务,这是每一个网约车平台都要答好的一道必答题。 点评:给录音一个停止按钮,给用户更多选择。保障安全和保护隐私并非单选题。 4 月 26 日 “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中 的相关规定,近日引发广泛共鸣。长期以来,由家长批改家庭作业的情况颇为普遍,家庭作业因太多、太难等原 因而变成“家长作业”的现象也时常发生。这不仅给忙于工作的家长带来沉重负担,一些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作业 甚至“完全由家长代劳”,还可能异化为“拼爹拼妈的擂台”。《通知》的出台,必要且及时。但严禁“家长作业”, 也不是给父母卸责,而是为了厘清责任,让学校的归学校、家庭的归家庭,确保家校更好配合、协同,为孩子创 造更科学合理、更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规定有了,落实就成了关键,如何把好事办好,让我们拭目以待。 点评:家庭作业,不能成为“拼爹拼妈的擂台”。 4 月 27 日 “申请借款,拿现金红包”“开通借款,送 VIP 会员”……如今,这样的借贷“诱饵”频繁出现在社交、打车、旅行 类 APP 上 。“日息低”“可分期”等描述,往往给用户“借钱容易”“还钱不难”的错觉,其中隐藏的种种套路和“陷阱” 更是让人防不胜防。支付平台的发展,确实方便了消费者,但借贷不规范和过度信贷等问题,不仅会给个体的 信息安全、财务健康带来隐患,也可能加剧金融风险,值得警惕。互联网平台应当加强自律,在规范中发展; 监管机构也当发挥作用,创新监管手段。而对于个体来说,无论“小恩小惠”被吹得如何天花乱坠,都要牢记:借 的钱终归是要还的,切莫让盲目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透支了自己的未来! 点评:把用户“贷”进沟里,摔倒的最终会是自己。 4 月 28 日 针对当前比较突出的“XX 分钟看电影”等短视频侵权盗版问题,国家电影局近日明确表示:“坚决整治”。从不 久前有关部门的回应,到此次国家电影局的表态,都传递出一个鲜明信息:侵权必究。近年来,短视频发展迅猛, 然而,一些创作者为了快速赚取流量,未经授权就对他人电影作品进行“剪切”“搬运”和传播使用,侵害了电影版 权权利人的合法权利。短视频可以“短”,但版权保护不能“短”。依法打击短视频侵权盗版行为,势在必行。当然, “坚决整治”不等于“一棍子打死”。正如国家电影局所表示的,一方面维护电影版权权利人的合法权利,一方面便 利使用人合法使用。如何在加强电影版权保护的基础上,更好发挥短视频的积极作用?这值得进一步探索。 点评:剪辑不能“剪”一切,尤其是原创作品的版权。 4 月 29 日 最近一次的骑士 APP 也已做出相关升级……今天,两大外卖平台明确表示,将继续努力提升骑士体验。此前, 副处长送外卖 12 小时赚 41 元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当前,平台经济迅速发展,在吸引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同 时,如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日益受到关注。就业可以“灵活”,保障不能“随意”。政策制定者实际体验新职业 从业者的日常工作,平台奔着提升从业者体验作出相应调整,上下的良性互动,正是解决这些新问题应有的姿 态。我们乐于见到更多类似的行动。毕竟,这是保障新职业从业者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支撑平台经济持续 壮大的重要基础。 点评:外卖员需要的,不只是保护人身安全的头盔。 4 月 30 日 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大量研究表明,暴力侵害对于儿童心灵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频繁的打骂、体罚甚 至可能造成人格的缺陷、性格的扭曲。教育孩子,比“棍棒”更好的方式有的是,打骂则是懒惰、不负责的表现。 尽管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家长都做到完美,但无论如何,砸向孩子的拳头都不应成为爱的一种方式,拳脚相加也 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好。还要认识到,打不打孩子,不只是私事,还关乎树立怎样的家庭教育理念、构建怎样的 家庭关系等社会课题,容不得马虎。不只是今天,希望孩子们成长的每一天,都能远离暴力、都能被温柔以待。 点评:国际不打小孩日,拳头不应成为爱的一种方式。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