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图像的加工
(第一课时)构图的设计
一、 设计思想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着重于信息素养的培养,要
掌握信息处理的基础理念和技术,即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方面的思
想和技术。
当今社会,图片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这种非文本的信息载体成为人类
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式,在“读图时代”中图片以一种“不让人察觉”
的方式包围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是我们每个人身边触手可及的技术,说它触手可及,
是因为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接触和使用到,甚至会让我们熟视而无睹。我们应该对
它加以思考。
二、教材分析
这一课选自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第四章第三节,内容
是掌握图像加工制作方法,为制作多媒体作品做好图像素材的准备,感受美丽的图像世
界。在使用 PHOTOSHOP 图像处理过程中,图层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选择、移动、文字
也是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本节就通过这些基本工具的学习,一方面为学生学习图像处理
及日后的多媒体作品制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会学习软件的一般过程与方
法,体现知识迁移和课标中的“基础性”的要求。
三、学生的分析
高一学生正是“读图时代”的热情参与者,但是处于集体无意识读图状态。有的同
学具备了一定的加工技术但是不知到怎么构思和设计,有的同学无论在技术和思想上两
者都不具备。学生是构建课程与教学的重要元素,教师可以因势利导。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图层的概念及其层次关系。
2.图像的合成,复制、粘贴,拖拽,自由变形
3.图层隐藏、显示、合并、删除等操作。
4.文字的填加,属性的设置。
3.图层样式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
1.根据表达、交流或创作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素材及工具创作和加工图像作品。
2.经历图像的加工创作过程,利用图像加工来突出主题、表达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作为技术的一种,图片的加工技术扩展了我们认知的能力,丰富了我们的表达能力,
但我们在享受这种视觉生活的同时也会被欺瞒。我们需要理解技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要正确的使用技术和认识技术。从另一方面看,图片的加工实质上是集信息加工,集成,
交流和表达为一体的一个具体实例。促进学生提高这种读图,思图和制图的能力,需要
在实践中使学生变无意识的接受信息为有意识的正确认识、加工信息和表达信息。在这
个过程中同时可以培养对图像信息的鉴别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图层的基本操作及图像加工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并运用图层,工具栏的使用,滤镜的使用
2.图像加工的意义和构思;
3.理解技术这把双刃剑,要用好技术造福人类
六、教学手段
1、创设教学情景。
2、示范操作
2、任务驱动,任务分层
3、协助学习,探究学习。
4、效果评价,升华主题。
七、教学方法
1、教法:情意创建、演示讲授、任务驱动教学、效果评价
2、学法:观看教师操作讲解、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四者结合。
八、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能连通互联网、局域网,装配大屏幕投影设备,带有电子教室软件(能
实现广播、分组、示范、传输等功能)、PHOTOSHOP 软件安装在教师机和学生机中
九、教学的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由三个问题作为主线贯穿始终。
问题一 图像素材加工是什么——身边的观察
问题二 怎样实现图像加工——技术的实现
问题三 怎么进行图像加工的构思——观念的表达
1.引入:体验图片的真与假,提出问题
2.用图片示例,解释下面的序言
借助图像加工技术,我们可以到任何地方去,让不可能的事发生,可以让我们自己
惊诧,或是开怀大笑,当然也可以欺瞒我们的眼睛!”解释图片加工技术的双面性。
3.基本加工技术的介绍和实践
Adobe photoshop 软件展现了“图像加工技术”的发展
教师演示一个“小把戏”:若干张透明的纸叠加在一起可以解释图层的概念。
图层就象透明的纸,使用图层绘画,就像在若干张透明纸上分别作画。如果将它们
按一定的次序叠放在一起,就可以组成一幅完整的图像。
图层示意图
图层中没有画面的部分是完全透明的,有画面的部分也可以调整它的透明度。
使用图层的好处是:对一个图层所做的操作不会影响其它图层,这些操作包括:剪
切、复制、粘贴、填充和工具栏中各种工具的使用等。
理解图像加工的操作
1) 技术上: 图像加工是将两张以上的图片合并成一张并分别对之操作,使制作成
功的作品产生新的视觉效果和含义。
2) 思想上: 图像加工是信息的加工、集成、表达与交流的具体形式之一。
教师示范操作一:“正义与邪恶”
单击菜单【窗口】【显示图层】,调出图层面板(见图 1-4.2)。
图层面板
图层面板
当前正在编缉的图层呈蓝色。在图层上单击,该图层就变成了当前图层。
1) 图层操作:图层的添加、图层的重新命名、图层的顺序调整,图层的隐藏;
2) 图像的拖拽,编辑菜单里复制、粘贴和自由变形的使用。
3) 保存图像到桌面,并起命为“正义与邪恶.psd”。
学生动手操作一(图像加工初级任务):
1) 打开文件夹“素材”文件夹。
2) 选择一幅 “背景.psd”图片,依次打开“擎天柱”和“威震天” ,用“新建
图层,复制、粘贴等操作加入到背景层,并调整图层之间的层次位置。
3) 保存在桌面上,文件名根据自己的构思自取,格式为“PSD”。
教师巡视,辅导基础薄弱学生,边巡视边总结学生操作失误的解决方法。
讨论并回答:为什么要使用图层,使用图层有什么好处?
教师示范操作二:“正义与邪恶”深加工
1) 文字的图层的填加,文字属性的调整等。
2) “图层”菜单中“图层样式”的使用,分别对“文字”图层,图像图像设置。
3) 保存图像到桌面,主文件名根据自己创意自取,保存格式为“JPG”。(Photoshop
默认的图像文件格式是 PSD,其中包含图层信息,打开后的图层可以重新编缉。
BMP、JPEG 等图像不包含图层信息)
学生动手操作二(图像加工高手任务):教师巡视,辅导基础薄弱学生,总结学生
操作失误的解决方法。
4.小结图像加工的一般步骤
1) 构思和收集素材
2) 提取图像 选中需要的部分
3) 合并图像 移动工具的使用和图层的含义
4) 修整图像 编辑菜单里的自由变化、混合选项及其它技巧
5) 保存
当前图层
新建图层
删除图层
显示/隐
藏图层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让其探究:
除了运用刚才学习的知识外,你还可以探究和挖掘,使作品更加完美。
比 如:按照课本 P61~P62 页所示,你能做出类似这样的文字效果吗?
探究一下:使用滤镜工具,还可以得到哪些效果?
大部分学生完成后,提交,教师从中挑出若干幅作品请其它同学进行评价。
具体做法是:
1) A 同学的作品,请其自评,说出构思和创意及对作品整体评价等。
2) B 同学对 A 同学进行评价。
3) A 自请一位同学对其评价。
4) 教师评价。
5.图像加工的构思与思考
教师:我们再回到一开始话题:这时的你对于这幅图有什么新的感觉或想法呢?你
会怎样使用技术?
6.教师讲解:来自变形金刚的联想引出构思的一个思路。
7.结语:全面看待就在我们身边的技术——图像加工技术用好它!
十、 课后练习布置
反思和启迪
为什么每天我们面对那么多的图片,却熟视无睹?不加思考?典型的信息集成
与就在身边的技术,其实在不断影响着我们。居于此我们如何思考和行为?
附:《图形图像加工》第一课时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