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2.4.3循环的嵌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2.4.3循环的嵌套

ID:676424

大小:252.09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4-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循环结构的嵌套》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 计》教材第二章第 2.4.3 节《循环的嵌套》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 for-next 循环语句嵌 套的应用,在介绍了 for-next 循环嵌套的语法后,重点讲解了几种常见循环嵌套应用情 况和项目实现。 2、该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对刚介绍过的 for-next 循环语句进行了拓展补充, 而且循环语句的嵌套在第 4 章《算法和程序实现》实例中反复出现,固牢牢掌握循环语 句的嵌套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必须理解其应用的逻辑,不然后面的内容没法开展。 3、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教材中介绍了几个常见的循环嵌套应用的项目实现,但缺少难度逐步 过渡的过程,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基本是刚刚起点,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 辑思考的能力。学生们对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认识,有着浓厚兴趣,却又不甚精通,普遍对 程序设计有一定的畏难心理。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从一个个简单的实例处出发,让学生们 从自身的实践中去学习,培养兴趣、循循善诱、重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增强其逻辑思维 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通过流程图描述简单的循环结构的嵌套 (2)能简单编写循环结构嵌套的程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掌握通过流程图来理清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2)通过经历、分析、体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应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体验程序,分析循环结构的嵌套在内外循环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程序思路锻炼逻辑 思维的能力,并感受机器高效、快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循环结构的嵌套的形式、多重循环结构如何实现。 【教学难点】: 对循环嵌套结构的理解 【教学安排】 1 课时 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手段】: 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演示法、分析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前课回顾 利用教学广播软件展示问题: 1、前面我们主要学历哪几种循环语句,它们分别是? ①for 循环语句 ②Do 循环语句(又分为当型和直到行循环) 2、循环语句“For-Next”的基本格式如何写? For 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for 循环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 循环体 next [循环变量] 3、Do 循环语句基本格式如何写? Do While 循环体 通过回顾,加深对 循环结构的理解,为下 一步学习循环结构的 嵌套打下基础。 Loop 或 Do 循环体 Loop Until <循环终止条件> 4、循环语句的流程图 新课引入 一、编写程序输出以下字符图形 程序如下 For j = 1 To 5 Print j; 通过讲解对循环结 构的嵌套有一个基本 的认识,并对程序代码 实现有一个清晰的了 解。 Next j 新问题提出: 上面的代码完成了在一行内输入 5 个数字,如果要得到三 行同样的字符图形,即如图(一)所示的图形,应该怎么 写程序呢? 要得到图一所示的图形,我们可以将上面的“for—NEXT” 语句重复 3 次,但是如果要打印 20 行,30 行甚至更多行 呢?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我们知道循环结构能够使一 段程序重复执行,如果把上面的“for—NEXT”语句放到 另外一个循环之中,让它反复执行 3 次,能不能得到图一 的输出呢?我们一起来试一下: 新问题解决: For i = 1 To 3 For j = 1 To 5 Print j; Next j Print Next i 得出结论: 像上面程序那样,已经知道了循环的次数,可以再用一个 “For—Next”循环语句,这样就形成了循环中套循环的结 构,我们称之为循环的嵌套。 二、循环语句的嵌套含义: For 循环语句中的循环体还有一个 For 循环语句,像 这样,在一个循环语句的循环体中含有另一个循环语句, 这就形成了嵌套循环,也叫做多重循环。 注: ① 外循环和内循环必须是层层相套,循环体之间不能交 叉; ②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循环变量名称不能相同,外循环控制 行数,内循环控制每行输出的个数。 ③每个循环必须有一个唯一的循环控制变量;内层循环的 Next 语句必须放在外层循环 Next 语句的前面。(如 P56 2-17 和 2-18 所示) 2、循环语句嵌套的简单格式 例如: for 循环变量 1=初值 to 终值 for 循环变量 2=初值 to 终值 循环体 next 循环变量 2 next 循环变量 1 课堂案例 分析 【案例分析一】矩阵输出 【程序代码】 案例一是通过程序 完成一个单循环任务, 对循环语句的书写有 一个回忆巩固的过程。 For i = 1 To 10 For j = 1 To 10 Print "*"; Next j Print Next i 思考: 1、 当需要在屏幕上的输出如图二的图形时,上述代码需 要怎样修改? 2、当需要在屏幕上的输出如图三的图形时,上述代码需 要怎样修改? 【案例分析二】输出九九乘法口诀表 案例二是对循环语句 的嵌套进行实践体验。 【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j, se As Integer For i = 1 To 9 For j = 1 To i se = i * j Print Tab((j - 1) * 9); i & "*"; j & "=" & se; " "; Next j Print Next i End Sub 如果要运行如图三所示的图形,该怎么处理?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j, se As Integer For i = 1 To 9 For j = i To 9 se = i * j Print Tab((j - 1) * 9); i & "*"; j & "=" & se; " "; Next j Print Next i End Sub 【案例分析三】在屏幕上输出三角形 【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j As Integer For i = 1 To 10 Print Tab(20 - i); For j = 1 To 2 * i - 1 案例三是对循环嵌套 语句的提高,并理解内 循环、外循环的关系。 Print "*"; Next j Print Next i End Sub 学生练习 对刚才的 3 个案例进行练习。 巩固知识。 拓展与提 高 1、百钱百鸡 中国古代数学家张丘建在他的《算经》中提出了著名 的“百钱买百鸡问题”: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 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百鸡,问鸡翁、鸡母、鸡雏 各几何?设计一个求解的算法,用自然语言把它描述出 来。 2、因子(不算自身)之和等于它本身的数称为完全数。 例如 28 的因子是 1,2,4,7,14,且 1+2+4+7+14=28, 则 28 是完全数。求 2-1000 中的完全数。 小组讨论后并根 据所学知识进行自主 练习。 学生展示 教师展示学生制作的程序。 分析学生程序,找 出不足,进行点评,并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 见。 教师小结 本节课我采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理解起来相对较容 易,课堂效果很好,学生间也有更多的合作与互助。但通过课堂实践发现学生对 循环语句的格式理解起来还需要一定的练习,而且如果在课程的最后出现了两极 分化的情况,说明教师在更深层次的教学中应更加注意循环语句嵌套的理解与分 析,把拓展练习融入教学更能促进学生的教与学,也给以后的教学有一个层次的 递推过程。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