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高三第二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复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化学高三第二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复习

ID:676286

大小:257.6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4-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高中化学高三第二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知识点复习 一、单选题 1.将 NH4I(s)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4I(s) NH3(g)+HI(g);②2HI(g) H2(g)+I2(g)。 达到平衡时,c(I2)=0.4mol·L-1 , c(HI)=4.2mol·L-1 , 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 17 B. 19 C. 21 D. 25 2.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SO2 氧化成 SO3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 (g) + O2 (g) 2SO3 (g);△H= -a kJ·mol-1 在相同条件下,要想得到 2a kJ 热量,加入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 4molSO2 和 2molO2 B. 5molSO2 和 3molO2 C. 4molSO2 和 4molO2 D. 2molSO2、1molO2 和 2molSO3 . 3.有—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A(g)+3B(s) 2E(g),正反应放热。为使平衡状态向生成 E 的方向移动,适 宜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将 E 分离除去 ( ) A. ①③⑥ B. ②③⑥ C. ②④⑥ D. ②④⑤⑥ 4.用铁片与稀硫酸制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 加热 B. 不用稀硫酸,改用 98%浓硫酸 C. 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5.在温度和压强不变时,1LNO2 高温分解(2NO2 2NO+O2)达到平衡时体积变为 1.3L,这时 NO2 的转 化率为( ) A. 40% B. 20% C. 60% D. 5% 6.一定温度下,向 a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 NO2(g),发生反应:2NO2 2NO+O2 , 此反应达到 平衡状态时的标志是( ) A. 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 混合气中 NO2、NO、O2 物质的量之比为 2:2:1 D. 单位时间内生成 2n mol NO,同时生成 2n mol NO2 7.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加深;改变压强时,反应速 率将发生变化,而平衡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A. 2NO + O2 2NO2(放热) B. N2O4 2NO2(吸热) C. Br2(g)+ H2 2HBr(放热) D. 2NO N2 + O2(吸热) 8.在 2CH4+2NH3+3O2=2HCN+6H2O 反应中,同一时间内测得 v(O2)为 b mol·L-1·min-1 , v(HCN)为 a mol·L-1·min-1 , 则 a 与 b 的关系为( ) A. b =1/2 a B. b =2/3 a C. b =3/2 a D. b =2 a 9.反应 2A(g) 2B(g)+C(g) △H>0,要使逆反应速率增大,A 的浓度减小(只改变一个条件),应采取 的措施是( ) A. 减压 B. 升温 C.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 增大 B 的浓度 10.一定条件下将 2mol SO2 和 2mol SO3 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 O2 2SO3 , 平衡时 SO3 为 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 时 SO3 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 n 的是( ) A. 2 mol SO2+ 1 mol O2 B. 4 mol SO2+ 1 mol O2 C. 2 mol SO2+ 1 mol O2+ 2 molSO3 D. 3 mol SO2+ 1molSO3 11.X、Y、Z 三种气体,取 X 和 Y 按 2∶1 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 + 2Y 2Z ,达到平衡后, X 的转化率不可能为( ) A. 25% B. 20% C. 15% D. 10% 12.在一定条件下,测得 2CO2 2CO+O2(反应从 CO2 开始)平衡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M,在此条 件下,CO2 的分解率为 A. om m B. ሺom m C. om m D. m om13.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 ) A. 反应混和物的浓度 B. 正、逆反应速率 C. 反应混和物的压强 D. 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 14.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 气体和1mol 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2A(g)+B(g) 2C(g), 达到平衡时容器内 B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mol/L,则 A 的转化率为( ) A. 67% B. 50% C. 25% D. 5% 15.下列因素中,对发生在溶液中且无气体参加的反应的速率不产生显著影响的是( ) A. 浓度 B. 温度 C. 压强 D. 反应物的性质 二、填空题 16.对于下列反应:2SO2+O2 2SO3 , 如果 2min 内 SO2 的浓度由 6mol/L 下降为 2mol/L,那么,用 SO2 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min , 用 O2 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________mol/L.min . 如果开始时 SO2 浓度为 4mol/L,2min 后反应达平衡,若这段时间内 v(O2)为 0.5mol/ (L•min),那么 2min 时 SO2 的浓度为________mol/L . 17.催化剂是化工技术的核心,绝大多数的化工生产需采用催化工艺. (1)CoxNi(1﹣x)Fe2O4(其中 Co、Ni 均为+2 价)可用作 H2O2 分解的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图 1 表示两 种不同方法制得的催化剂 CoxNi(1﹣x)Fe2O4 在 10℃时催化分解 6%的 H2O2 溶液的相对初始速率随 x 变化曲线。 由图中信息可知:________ 法制取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更高;Co2+、Ni2+两种离子中催化效果更好的是 ________ 。 (2)H2S 热分解制氢时[2H2S(g)=2H2(g)+S2(g)△H=+169.8kJ•mol﹣1],常向反应容器中通入一定比例 的空气,使部分 H2S 燃烧,其目的是________ 。 (3)在纳米钴的催化作用下,肼(N2H4)可分解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若 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图 2 所示,则 N2H4 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为抑制肼的分解,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________ (写两种)。 18.随着世界粮食需求量的增长,农业对化学肥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中氮肥是需求量最大的一种化肥.而 氨的合成为氮肥的生产工业奠定了基础,其原理为:N2+3H2⇌ 2NH3 (1)在 N2+3H2⇌ 2NH3 的反应中,一段时间后,NH3 的浓度增加了 0.9mol•L﹣1 . 用 N2 表示其反应速率为 0.15mol•L﹣1•s﹣1 , 则所经过的时间为________ A.2s B.3s C.4s D.6s (2)下列 4 个数据是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合成氨反应的速率,其中反应最快的是________ A.v(H2)=0.1mol•L﹣1•min﹣1 B.v(N2)=0.1mol•L﹣1•min﹣1 C.v(NH3)=0.15mol•L﹣1•min﹣1 D.v(N2)=0.002mol•L﹣1•min﹣1 (3)在一个绝热、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H<0.下列各 项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容器内温度不再变化 C.断裂 1mol N≡N 键的同时,断裂 6mol N﹣H 键 D.反应消耗 N2、H2 与产生 NH3 的速率之比 1:3:2. 19.碳和氮是动植物体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向大气中过度排放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氮氧化物会产生光 化学烟雾,目前,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的处理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 N2(g)+CO2(g). 某研究小组向一个容器容积为 3L 且容积不变的密闭真空容器(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中加入 NO 和足量 的活性炭,在恒温(T1℃)条件下反应,测得不同时间(t)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n)如表: n/mol t/min NO N2 CO2 0 2.000 0 10 1.160.420.42 20 0.800.600.60 30 0.800.600.60 ①根据表中数据,计算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保留两位小数)。若某一时刻,容器中有 1.2molC、1.2molNO、0.75molN2 和 1.08molCO2 , 此时 v(正)________ v(逆)(填“>、<、=”) ②下列各项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填序号字母)。 A.v(NO)(正)=2v(N2)(逆) B.容器内 CO2 和 N2 的体积比为 1:1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③一定温度下,随着 NO 的起始浓度增大,则 NO 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在 3L 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H2(g)+CO2(g)⇌ H2O(g)+CO(g),恒温下 c(CO) 随反应时间 t 变化的曲线Ⅰ如图 1 所示。 ①若在 t0 时改变一个条件,使曲线Ⅰ变成曲线Ⅱ,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 ②若在 t0 时刻将容器体积快速压缩至 2L(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中画出 c(CO)随反应时间 t 变化的曲 线________ 。 (3)已知:CO(g)+H2O(g)⇌ H2(g)+CO2(g)△H=﹣41.2kJ/mol,850℃时在一体积为 10L 的恒容密 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CO 和 H2O,CO 和 H2O 浓度变化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 A.达到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是 0.12mol B.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最终会放出 49.44kJ 热量 C.第 6min 时,若升高温度,反应平衡常数会减小 D.第 8min 时,若充入氦气,会导致 v 正(CO)<v 逆(H2O) (4)850℃时,若在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 1.0mol CO,3.0mol H2O,amol CO2 和 bmol H2 . 若 达平衡时各组分体积分数都与(3)中平衡时相同,则 a=________ mol,b=________ mol。 三、综合题 20.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投料比及热值等问题.已知:CO(g)+H2O(g)⇌ H2(g)+CO2 (g)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400 500800 平衡常数 K 9.949 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正向反应是________反应 (填“放热”或“吸热”) (2)要使上述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有( ) A.加入催化剂 B.增大 CO 的物质的量以提高体系的压强 C.降低温度 D.减小 H2 的浓度 (3)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 2molCO 和 4molH2O(g),发生反应:CO(g)+H2O(g)⇌ H2(g)+CO2(g), 当反应达平衡时,CO 的体积分数为 X,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 器中,达到平衡时 CO 的体积分数不等于 X 的有( ) A.1molCO(g)+4molH2O+2molCO2(g)+2molH2(g) B.2molCO(g)+2molH2O+2molCO2(g)+2molH2(g) C.1molCO(g)+3molH2O+0.8molCO2(g)+0.8molH2(g) D.1molCO(g)+3molH2O+1molCO2(g)+1molH2(g) (4)若反应在 800℃时进行,设起始 CO 和 H2O(g)共为 5mol,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为 X;平衡时 CO 的转 化率为 y,则 y 随 x 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 y=________ (5)在 VL 密闭容器中通入 10mol CO 和 10mol 水蒸气,在 T℃达到平衡,然后急速通过碱石灰,将所得 混合气体燃烧,测得放出的热量为 2845KJ(已知 CO 燃烧热为 283KJ/mol,H2 燃烧热为 286KJ/mol),则 T℃ 平衡常数 K=________ , T=________ K (0℃时 T=273K) 21.丁烯是仅次于乙烯和丙烯的重要石油化工基本原料.目前已开发出丁烷脱氢制丁烯,Pt﹣Sn 分子筛脱氢 催化剂(催化剂 L﹣78)是该过程常用的催化剂. 其反应原理为(反应Ⅰ):C4H10(g)⇌ C4H8(g)(丁烯)+H2(g)△H1 副反应为(反应Ⅱ):C4H10(g)⇌ C4H6(g)(丁二烯)+2H2(g)△H2 已知 C4H10(g)、C4H8(g)、H2(g)的标准燃烧热(△H)为 akJ•mol﹣1、bkJ•mol﹣1、ckJ•mol﹣1 , a<b <c<0,且 a>b+c. (1)△H1=________ :反应Ⅰ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 .(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2)对于气体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 KP),则反应Ⅱ的 KP=________ .已知△H1<△H2 , 则随着温度升高,反应 C4H8(g)(丁烯)⇌ C4H6 (g)(丁二烯)+H2(g)的平衡常数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某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则下列不能判断两反应已同时达到平衡的是 ________ A.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容器中 不再变化 C.容器中丁二烯的浓度不再变化 D.容器中 C4H8(g)体积分数不变 (4)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体积空速(适宜温度下)、氢烃体积比(适宜温度 和体积空速下)对催化剂 L﹣78 反应的性能影响,获得图 1 和表 1,2. ①该反应适宜的条件为:2.8﹣3.0/h﹣1 , (原料体积流速)、3.0﹣3.6(氢烃体积比)和________ (温度) ②试分析原来体积空速(流速)越大,丁烷转化率越低的原因________ ③试分析氢烃体积比越大丁二烯收率越低的原因 ________ ④在某压强下,将丁烷置于密闭容器中,在 t 时刻,测得容器中丁烷气体的转化率,然后分别在不同压强下, 保持其它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丁烷气体的转化率.有关上述过程中丁烷 转化率随压强变化趋势图不可能的是 ________ . 22.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清洁、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的可燃物,被称为 21 世纪的新型能源.工 业制备二甲醚的生产流程如图 1: 催化反应室中(压力 2.0~10.0Mpa,温度 300℃)进行下列反应: ①CO(g)+2H2(g)⇌ CH3OH(g)△H=﹣90.7kJ/mol ②2CH3OH(g)⇌ CH3OCH3(g)+H2O(g)△H=﹣23.5kJ/mol ③CO(g)+H2O(g)⇌ CO2(g)+H2(g)△H=﹣41.2kJ/mol (1)催化反应室中总反应 3CO(g)+3H2(g)⇌ CH3OCH3(g)+CO2(g)的△H=________ 据此可判断该 反应________ 条件下自发. (2)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条件下发生反应①,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 (CO)不变 c.V 正(CO)=V 逆(H2) d.c (CH3OH)=c (CO) (3)在 2L 的容器中加入 amo1CH3OH(g)发生反应②,达到平衡后若再加入 amo1CH3OH(g)重新达到 平衡时,CH3OH 的转化率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850℃时在一体积为 10L 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CO 和 H2O(g)发生反应③,CO 和 H2O(g)浓度变 化如图 2 所示 ①0~4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________ . ②若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加入 4mo1CO(g)、2mo1H2O(g)、3mo1CO2(g)和 3mo1H2(g),起始时 V 正________ V 逆(填“<”、“>”或“=”),请结合必要的计算说明理由________ (5)上述工艺制备流程中二甲醚精制的实验操作名称为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 B 3.【答案】 C 4.【答案】 B 5.【答案】 C 6.【答案】 D 7.【答 案】 C 8.【答案】 C 9.【答案】 B 10.【答案】 C 11.【答案】 A 12.【答案】 B 13.【答 案】 D 14.【答案】 B 15.【答案】 C 二、填空题 16.【答案】 2 ;1 ;2 17.【答案】微波水热;Co2+;为 H2S 热分解反应提供热量;3N2H4 N2+4NH3 ;降低反应温度、 增加压强等 18.【答案】 B;B;BC 19.【答案】0.56;=;AC;不变;加入催化剂; ;C;3;3 三、综合题 20.【答案】 (1)放热 (2)A,C,D (3)B,C (4)x (5)1;1073 21.【答案】 (1)(a﹣b﹣c)kJ/mol;高温 (2)​ ;增大 (3)A (4)520﹣560℃;原料体积空速(流速)越大,与催化剂表面接触的时间越短,参加反应的丁烷越少,同 时相同时间内投入的原料增加,转化率越低;;氢烃体积比越大,使反应Ⅱ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 丁二烯收率越低;;④ 22.【答案】 (1)﹣246.1kJ/mol;低温 (2)abc (3)不变 (4)0.03mol/L•min;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