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年级 数学学科 导学案
内 容 3、公因数(第一课时)
学
习
目
标
知识技
能 1、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寻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
方法。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观察、猜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思
考
问题解
决
情感态
度
重点 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难点 会正确地找到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学习单
课 型 新授课 授 课
日 期 主备人
授
课
人
教学环节 导 学 过 程 时间 复备
复习导入
明示目标
自学指导
自主学习
交流展示
巩固练习
( 效 果 检
测)
1、写出 12 和 20 的因数,引出今天所学内容——公因
数与最大公因数。
师:你们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板书: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学生各抒己见。
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
意义,并且学会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粘贴:理解、找出)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帮助学生理清已学概念的同时,
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
2.探索新知
我有一张彩纸,长 20 厘米,宽 12 厘米,在上
面贴满正方形的贴纸,
正方形贴纸的边长可能是几厘米?
正方形贴纸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
要求:
1.正方形贴纸必须大小相同、边长为整厘米。
2.正方形贴纸必须正好铺满长方形,
没有空隙和剩余。
3.先独立思考,画出可能的情况,完成表格
再小组交流。
小组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找到所有可能的正
方形贴纸边长。
进一步交流:正方形贴纸的边长与长方形彩纸
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得出结论。
①你知道 8 和 12 的公因数有哪些吗?
8 的因数有: 。12 的
因数有: 。
8 和 12 的公因数有 ,8 和 12 的最
大公因数是 。记作: 。
②在 18 的因数上画“△”,在 30 的因数上画“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8 的因数有: 。30 的因
数有: 。
2
1
2
2
10
8
拓展提升 1
小结
拓展提升 2
当堂测评
18 和 30 的公因数有 ,18 和 30 的
最大公因数是 。记作: 。
①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观察,你发现了
什么?
5 和 11 9 和 3 8 和 9 9 和 6
4 和 8 8 和 12
今天的任务你完成了吗?
②判断
1. 15 和 10 的最大公因数是 15。 ( )
2. 8 的最大公因数是 8。 ( )
3. 8 和 2 的最大公因数是 2。 ( )
求 18 和 24 的最大公因数。
6
3
5
3
教学环节 导 学 过 程 时间 复备
板
书
设
计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2 的因数有:1、2、3、4、6、12
20 的因数有:1、2、4、5、10、20
12 和 20 的公因数有:1、2、4
12 和 20 的最大公因数是 4.记作:(12,20)=4
作 业 书面
作业 课后练习题(P51,练一练)。
实践
作业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