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列方程解应用题(三)沪教版(1)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列方程解应用题(三)沪教版(1)

ID:673688

大小: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找等量,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线段图等方法,正确表征题意、理解题意。 2.借助演示和线段图,从不同角度寻找等量关系,在寻找等量关系中感知和前面 例题的不同,正确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3.进一步体验方程思想,体验方程解决问题的优势。 教学重点: 通过演示、线段图等方法,寻找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解决相遇问题应用题。 教学难点: 能借助线段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设计: 课前两分钟: 出示: 1.小亚和小巧共有 100 元,小亚的钱数比小巧的 2 倍还多 4 元。小亚、小巧各有 几元?(默读) 师:等量关系找到了吗?(生汇报) 2.甲、乙两所学校,甲校学生比乙校学生多 210 人,甲校学生人数是乙校的 3 倍,问甲、乙两校各有多少人?(默读) 同上 师小结:这些等量关系从题目中就明确告诉我们了,所以同学们找的很快。 上课,起立。 一、直接揭示主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问题。 师:列方程解应用题最关键、最重要的是什么?(生:找等量关系) 二、探究 (一) 请看题: 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同时从相距 700 千米的地方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走80 千米, 货车每小时走 95 千米。几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 师:谁来把题目读一读? 师:哪些字词不理解的? 预设:有问题的,如相向而行等?(训练小朋友:老师,我知道。师:你来!你 来帮助他解决!听懂了吗?大家给点掌声。还有吗?还有吗?) 师:大家对题意都理解了,现在等量关系你能找到吗?(停顿)找到的举举手? (预设:个别) 师:咦?刚才前面的题目找得不是很快吗?现在怎么。。。找不到了呢?(预设 一下:看不出来。) 师:你的意思是不是前面题目中直接就告诉我们等量关系了,而这道题呢?怎么 办?(预设:线段图,还有不一样小朋友能自己举手最好)为了帮助同学们正确 画出线段图,老师先请两个小朋友根据题意上来演一演。 师:你来当客车,你来当货车,等会儿在表演的过程中有意见的小朋友就举手! 准备好了吗?好,开始你们的表演。(同时、速度快慢的问题) 师:感谢我们的两位小演员。 师:刚才他们是怎样走的?用你的手势再来表示一下。(这是客车,这是货车, 准备好了吗?开始) 师:同学们,通过两位小演员的表演以及手势,现在能找到等量关系了吗?。(个 别学生还没有)比刚才多了点,但还有一部分同学有困难。那这样,刚才有小朋 友提出还可以用线段图来帮助找等量关系,你能将刚才的演示过程用线段图画下 来吗?(请一个小朋友黑板上画,其他小朋友画在练习纸的第一题) 师:有意见吗?(?分钟不写也行)现在看着线段图,请你将等量关系在练习纸 上简单的写一写。(生汇报,师板书) 师:等量关系已经找到了,请你列出方程,不计算。解设不写,对着自己说一下 就行了。 生汇报。 师:他用了什么等量关系?还有不一样的吗?(不问,要强调自己举手,并及时 反馈:这样做的举举手?))(注意:速度和×时间=全程,黑板上写) 师:一道题,能列出这么多的方程,用各种角度去思考了问题。你最喜欢哪个方 程?为什么?怪不得刚才列出第一种方程的小朋友最多。 师:今天的找等量关系,谁帮助了我们。(演一演、线段图) 模仿练习: 甲和乙同时从相距路程为 960 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平均每分钟走 58 米, 乙平均每分钟走 62 米,几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 师:齐读 师:这次我们不上来演示了,你能想象出来吗?能想象的点点头。用手势表示一 下。(这边是甲、这边是乙)画一画线段图。(投影交流)等量关系找到了吗? 自己捂着小嘴说一说,列出你认为喜欢的方程(后再说一说等量关系) 集体交流 (二) 师:刚才同学们画出了线段图,找到了等量关系,列出了方程,你们是不是也用 这个等量关系列出了方程?接下去,老师将题目稍微作一下变动。 出示:甲和乙同时从相距路程为 960 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平均每分钟走 58 米,8 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乙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师:自己默读 师:哪里变了?找到等量关系了吗?同桌说一说。列出方程。 集体交流 (有意见吗?他列出的方程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 (三) 师:接下去,猜猜看还可以怎么变?(预设:问全程是多少?求甲的速度是多少?) 师:嗯,就是求甲的速度,你猜对了。 出示:甲和乙同时从相距路程为 960 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乙平均每分钟走 62 米,8 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甲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师:找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集体交流 出示一、二、三题 师:三道题不管怎么变,有什么一样的吗?同桌讨论讨论。你的意思是不是这三 道题我们都能用一个等量关系去解决。等量关系就可以用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 它能以不变。。。。。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课题),会找了吗?接受挑战! (四) 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路程为 960 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行 120 米后,乙再 出发。甲平均每分钟走 58 米,乙平均每分钟走 62 米。经过几分钟两人在途中相 遇? 师:默读。 师:等量关系找到了吗?找到的举手?(预设:一部分) 师:还有一些小朋友没找到,那怎么办?(演一演) 师:好,请一个小朋友用手势演一演,有意见的举手! 师:现在找到了吗?还有什么办法也能帮助他们理解?(画线段图)一起画一画。 师:刚才通过演一演、画一画,找到了等量关系,这个方法真的挺好。现在列出 方程,集体交流。 (五) 甲和乙同时从相距路程为 960 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平均每分钟走 58 米, 乙每分钟走 62 米,经过几分钟后两人还相距 120 米? 师:默读 师:等量关系找到了吗?找到的举举手? 师:我相信大家刚才肯定一边读题一边把这个过程在脑海中演示了一遍。自己对 自己说说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说等量关系。(有困难的再出示线段图,帮助 学困生理解。)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受启发最大的是什么? 师小结:今天的找等量与前面有什么不同,最重要的。 还有吗?(没有也可)一道题,只要找准等量关系,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列出不 同的方程。同一个等量关系可以解决多道题目,以不变应万变。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