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
教学内容:沪教版五(下)第四单元《几何小实践》:体积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的概念。
2、在不计损耗的情况下,获得体积的守恒性经验。
3、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立体图
形的兴趣。
4、在合作交流中增强学生团队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观察、操作、交流的活动中,了解体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了解体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的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杯子、猕猴桃、土豆、可乐、彩泥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周末小胖过生日,他邀请了几位小伙伴来家中玩,上午他们先观看了影片《蚁人》,也
让大家来欣赏其中的一段。
播放电影《蚁人》片段。
师:影片中的什么画面吸引了你的注意?
预设:玩具汽车瞬间就变大为真实的汽车。(PPT 同步出示)
摩天大楼瞬间就变为一个行李箱大小。
师:影片中物体瞬间就能变大变小,当然这归功于电影特效。这里我们所说的物体变大变小
其实是指物体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生:体积。
师:那么到底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呢,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板书)
二、探索新知
(一)感受体积的含义
师:这会小胖妈妈在厨房为他们准备着饭菜和水果,小胖他们看到厨房里的这些东西一时兴
起,做起了小实验。
实验①: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
师:他们准备了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量杯,并且里面盛上了同样多的水,如果将这个猕
猴桃放入一个杯中,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生:水面上升。
师操作,学生观察。
师: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呢?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
生:杯中有一部分水的空间被猕猴桃占去了,所以水面会上升。
师小结:对呀,猕猴桃占有了水的空间,把水挤上升了。其实任何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
空间。(板书:占空间的)
实验②:物体占据的空间有大有小
师:现在如果将这个土豆放入另一个杯中,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生:水会溢出来。
师操作,学生观察。
师:为什么刚刚猕猴桃那杯只是水面上升,而这杯水会溢出来呢?
生:因为土豆也占据了杯中一部分水的空间,而且土豆所占的空间更大。
师小结:所以说物体占据的空间有大有小。(板书:大小)。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谁来说说到底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指黑板)
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完善板书)
(二)通过实验比较,进一步理解体积的概念。
1、土豆和猕猴桃(模仿说)
师:小胖他们通过刚刚的实验操作,知道了因为土豆比猕猴桃所占的空间大,所以土豆比
猕猴桃的体积大。
谁能仿照老师刚刚说的再来说一遍,因为……,所以……。(2 个同学说+互说)
2、胡萝卜和白萝卜(尝试说)
师:他们还看到了一根胡萝卜和白萝卜,胡萝卜和白萝卜谁的体积大?又是怎么想的呢?
(2 个同学说)
生:因为白萝卜比胡萝卜所占的空间大,所以白萝卜比胡萝卜的体积大。
3、身边的例子
现在你能来举举身边例子吗,说一说谁比谁所占的空间大,所以谁比谁的体积大。(2 个同
学+互说)
师:刚才小胖他们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了解了什么是“体积”。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些物
体需要大家来比比谁的体积更大。
4、两根木棒的体积
甲、乙两根圆木棍一样长,他们的体积( )
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想象,再出示图片。用手势表示
1、甲的体积大 2、乙的体积大 3、一样大 4、不能确定
师:我们来看图,到底是怎样的呢?现在你们觉得选择几呢?为什么?
生:虽然两根木棍一样长,但是乙木棍比较粗,所以乙的体积比较大。(2 个学生+互说)
师:现在谁能把你的想法再完整地说一遍。
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真棒,已经发现两根木棒一样长,粗细决定了它体积的大小。
5、两本书的体积
比较两本书的体积大小。
甲乙两本书的封面面积一样大,它们体积( )。
(1)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 (2)甲的体积等于乙的体积
(3)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 (4)不能确定
生:虽然两本书的封面面积一样大,但乙书比较厚,所以乙的体积比较大。
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两本书封面面积相等,厚度决定了它的体积大小。
6、三本书的体积
观察比较三本书的体积大小:数学书、练习册、练习本。
师:谁体积最大?请大家拿出 3 样东西比较,并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生:练习本的封面面积最小、厚度也是最薄,所以它的体积最小。虽然数学书和练习册封面
面积一样大,但是数学书比较厚,所以数学书的体积比较大。
师小结:所以归根结底,我们在比较物体体积的时候,光看一面是不够的,要看物体所占
的空间大小,它占得空间大,那么它的体积就大。
(三)、初步理解体积的守恒性。
师:到了中午小胖他们准备用餐啦,小胖为小伙伴们准备了不同的饮料。
1、同时出示半杯水和半玻璃缸可乐(水不一样多)。
师:他们想知道瓶中的可乐和杯子里的粉红色饮料谁的体积大?
生猜想。
师: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猜想?
生思考。
师: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
生:准备一个和粉红色饮料杯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杯子,把可乐倒入杯里,比较水位的高低,
即可比较出哪个容器里的水的体积比较大。
师操作,得出结果。
师:当然,在实际操作中,瓶中可乐可能会剩余微小的量。若不计损耗,瓶中的可乐倒入杯
中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可乐的高度变了,但可乐的体积没变。
师小结:对呀,虽然可乐的高度因容器而改变了,但它所占的空间不变,也就是体积不变。
2、切西瓜
师:饭后他们又吃起了西瓜,小胖把一个西瓜切成几块分给小伙伴们,西瓜的什么变了,什
么没变?
生:形状变了,体积没变。
师小结:虽然一整个西瓜被切成了几块,但西瓜所占的空间不变,也就是体积不变。
3、玩彩泥。
师:接着他们玩起了彩泥,现在大家手里也都有一块彩泥,请你捏成你喜欢的形状。小胖这
样搓一搓,彩泥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形状变了,但体积没变。
师小结:无论怎样捏,在不计损耗的情况下,彩泥所占的空间不变,也就是体积不变。
师小结:从以上倒可乐、切西瓜、捏彩泥的 3 个例子中小胖他们发现,在不计损耗的情况
下,物体的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生:物体的形状变了,但体积不变。(板书)
三、巩固练习
师:一眨眼到了下午,小胖他们又搬出积木玩了起来,他们用同样大小的积木搭出了 2 个
形状不同的长方体。
1、比一比,谁的体积大呢?
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是由相同大小的正方体堆成 ,并且有一部分被布挡住了。
师:像这样由相同大小的正方体堆成的长方体,我们可以通过数一行有几个,有这样的几
行,得出一层有几个,再数一数有这样的几层,就能知道一共有几个,像这样通过有序地
思考就能解决问题。
2、哪个杯子里的水的体积大?为什么?
师:接着,小胖给小伙伴们出了道难题,你能帮他们解答吗?
3、比较一些不容易看出体积大小的物体。
师:刚刚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正确地比较出了物体体积的大小。现在小胖妈妈还有一个
困惑想要你们来帮她解答。这边还有 2 个土豆,谁的体积大?为什么?有办法证明吗?
(2 杯水,一杯多,一杯少,学生讨论后逐渐加至一样。)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把 2 个土豆放入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 2 个杯中,并且盛上同样多的水,哪个水面升的高,
哪个体积就大。
师操作,学生观察。
小结:当比较一些不容易看出体积大小的物体时,原来还可以通过比较排水量的方法来得
到答案。你们知道吗,其实这个方法在古希腊时期就被一个叫“阿基米德”的人使用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这个的小故事。
4、拓展:介绍阿基米德与皇冠的故事。
师: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巧用我们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能解决许多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说不定你就会成为下一个“阿基米德”哟。
四、总结:今天你在小胖的生日会上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