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约分》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约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的,约分作为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它是化简分数的常用方法。学习约分,
不但可以提高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的认识,还为分数的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能够正确
地进行约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经历探究
约分方法的过程,渗透恒等变换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
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最简分数的意义和约分的方法;掌握约分的方法。
难点:能准确的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例题:同样的一本数学故事书,小刚看了这本书的二分之一,小强看了这本书的
四分之二,请问他们谁看的更多?
同样的一块蛋糕
小刚吃了这块蛋糕的二分之一,小强吃了这块蛋糕的四分之二。仔细观察你发现
了什么?
出示图形
生:他们吃的同样多(教师顺势板书:2/4=1/2,板书中体现分子、分母同时÷2)
生:结合图形更直观
师:看样子,分数的基本性质还能帮我们将一个分数进行“瘦身”。
二、新授
师:这两个的小男生开始新一轮的 PK 了,同样看一本数学故事书,小刚看了这
本书的 4
5
,小强看了这本书的 24
30
,请问他们谁看的更多呢?
师:为什么大家陷入了沉思?这次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还能迅速的看出结果
吗?(没有图形的帮忙,你们还能很快的得出答案吗?)
生:不能了……
师:我们能否试着将分子分母较大的这个分数 24
30
适当“瘦身”
1、师:请你们先自己思考,然后把你的思考的过程写在本子上,最后小组讨论
小组合作要求:1、自己先思考,在本子上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2、小组讨论,说明你的理由。
3、最后请选一个人代表你们小组上台汇报。
生 1:我们的是这样思考的
24 2 =30 2
12
15
12 3 =15 3
4
5
生 2:
2、学生汇报成果,教师课件演示。
师:像这样的过程就叫做约分,跟同桌讨论一下,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约分。
引出本课的第一个知识点: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
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与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3、师:请你们总结一下,约分的方法
小组汇报结果。
(1)方法一: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 除外)依次去除。除到最简分数为止
24/30=24÷2/30÷2=12/15 12/15=12÷3/15÷3=4/5
(2)方法二: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除。直接得到最简分数。
24/30=24÷6/30÷6=4/5
4、约分的另一种方式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约分还可以这样写
12 4
24 =
4
5 24 = 4
5
30 30
15 5
5
比较两种约分方式,你喜欢哪种方法?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师总结:约分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保证分数大小不变的法则就是分子、
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师提出思考问题:化简到什么时候为止? 最简分数,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 1
5、师:那么
4
5 还可以再约分吗?请说明理由
生:不能 因为 4 和 5 是互质数,只有公因数 1,任何数除以 1 都得原数。
6、师:对,
4
5 的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 1,像这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
成最简分数。
小结;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小男生的问题了吗?没错,他们看的同样多。
这就是我们所学的约分(板书课题)
接下来,就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三、巩固练习(课件演示)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学习到了最简分数和约分的知识,老师发现大家学得很认真,
但不知掌握的怎么样?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
1、
建议:这个练习题让学生一步到位约分,有些困难,我建议干脆不要给方框,直接让学生
约分,正好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 方式约分,然后鼓励赞扬那种一步到位的,也就是
找到了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2、
3、建议来一道应用题
小林的头长 20 厘米,身高 145 厘米,小林的头长是身高的几分之几?
4、
四、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