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借助操作、直观的方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本课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性认识,让学生经历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重点理解单位“1”的
概念,认识分数单位。为之后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
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
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
2、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并能与
同伴合作交流,能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发现、探究新的知识。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
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
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
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让学生在自主、
合作、探究中利用旧知探索新知,逐步构建分数的概念。聚焦核心问
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启迪智慧,提升核心素养。借助
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把时间
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中有几
个分数单位。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研学案,糖果图
【教学过程】
一、回顾启思,认识分数的产生
1、测量与分数。
谈话导入,提出问题:“剩下的不足一段怎么记?”
2、生活与分数
把一个西红柿、一个月饼、一包饼干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到多
少呢?
像这样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
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导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让学生在具体的情
境中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兴趣。】
二、操作导思,理解分数的意义
1、“说一不二”游戏
4
1
4
1
2、操作探究,认识单位“1”。
(1)引旧促新,沟通联系
说说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一条线段 的含义。
(2)完成研学任务一
要求:1、通过分一分,圈一圈,表示出 4 根香蕉和 8 个面包的 。
2、思考:都是表示 ,但被分的物体跟刚才有什么不同?
(3)小组交流汇报。
(4)说一说生活中还可以把哪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5)小结
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都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
整体平均分成了 4 份,其中的一份就用 来表示。这个整体我们可
以用自然数 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着手,为接下来的新知学习打下
良好的基础。然后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圈一圈、比一比的过程
中理解单位“1”的含义。】
3、理解分数的意义
(1)完成研学任务 2
要求: 1、在糖果图中动手分一分,圈一圈,表示出分数。
2、填空。
我把( )看做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了( )
份,圈出了其中的( )份,圈出的部分是这堆糖的( )。
3、和小组成员说说你表示的分数。
4
1
4
1
4、思考:分母和分子分别表示什么?
(2)学生展示汇报。
(3)收集学生代表性作品,对比:
①为什么分子都是 1,分母却不同?
②为什么分母相同,分子却不同呢?
(4)总结: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取其中
的几份。
(5)即时练习: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 5 份,表示这样的 3 份是()。
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 5 份,表示这样的 3 份是()。
把一桶水平均分成 5 份,表示这样的 3 份是()。
问题:为什么平均分的东西都不同,表示的分数却相同?
(6)概括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
示。
巩固练习: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填一填。
学生完成练习后提出问题:单位“1”相同,涂色的部分都是四颗糖,
为什么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各不相同呢?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帮助他们在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
思想和方法”,这部分让学生在动手分一分、圈一圈表示分数的过程
中理解分数的含义,在交流以及对比过程中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进一
步的认识。】
三、认识分数单位
1、分别圈出巩固练习糖果图中的一份,学生说分数,师板书。
2、说说黑板上分数在相同点,它们都表示什么?
3、小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四、研学检测
1、选一选。(用答题器作答)
3
2
2、把 12 块饼干平均分给三个同学,每个人分到这些饼干的(),这
里的单位“1”指()。
3 、说一说每句话单位“1”是什么,说说下面分数的具体含义。
长江干流约 5
3
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我国小学生中,睡眠不足的人数大约占总人数的 3
2
。
4、妈妈买了一个西瓜,爸爸吃了这个西瓜的 2
1
,图图吃了剩下西瓜
的 2
1
,他们吃得一样多吗?
5、猜一猜
我看到的 个数是原来的 ,原来一共有多少个 ?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在巩固分数意义的同时,也让
学生对单位“1”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问题、信息的价值,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
观察以及去思考。】
五、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在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