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最大公因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
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
2、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顺次写出 8 的因数和 12 的因数,它们公有的因数是哪几个?公有
的最大因数是谁?
8 的因数:1、2、4、8
12 的因数:1、2、3、4、6、12
(生完成,师点评)
1、2、4 是 8 和 12 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 是最大
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
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怎么求 18 和 27 的最大公因数?
(1)生找,师总结
(2)思考:观察一下,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之间有
什么关系?
(3)小结:两个数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两个数的最大
公因数是公因数的倍数。
三、对应训练
1、 把 6 和 24 的因数、公因数分别填在相应的位置,再圈出它
们的最大公因数。
2、 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3、 写出下列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总结: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数;
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 1。
4、⑴分别写出 1,2,…,20 各数和 4 的最大公因数。
⑵找一找 1,2,…,20 各数和 10 的最大公因数,
你有什么发现?与同伴交流。
四、拓展延伸
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因数。
24 = 2×2×3×2
36 = 2×2×3×3
24 和 36 的最大公因数 = 2×2×3= 12
释疑解难
1.几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理解求最大公因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做一做
1.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6 和 9 (2)15 和 12 (3)42 和 54 (4)30 和 45
(5)5 和 9 (6)34 和 17 (7)16 和 48 (8)15 和 16
答:(1)3(2)3(3)6(4)15(5)1(6)17(7)16(8)1
2.按要写出两个数,使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1。
(1)两个数都是质数: ____ 和 ____。
(2)两个数都是合数: ____ 和 ____。
(3)一个质数一个合数: ____ 和 ____。
答:(1)2、5(2)4、9(3)13、8
3.公因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例如,5 和 7 是互质数,
7 和 9 也是互质数。
课堂小结
1.第一部分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第二部分学习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