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经典复习6.3盐类的水解含答案完美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化学经典复习6.3盐类的水解含答案完美

ID:657750

大小:790.49 KB

页数:56页

时间:2021-04-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3节 盐类的水解 考纲点击: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 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回归教材 一、盐类的水解 1.盐类的水解 (1)定义 H 或 OH + - 弱电解质 弱酸 弱碱 在溶液中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__________结 合生成____________的反应 (2)条件 可溶性盐中必须有______阴离子或________阳离子。 (3)实质 增大 (5)规律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即: 中性 pH=7 酸性 pH7 2.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1)一般要求 如 NH4Cl 的水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种类型的盐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①多元弱酸盐水解 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一般只写第一步水解方程式。 如 Na2CO3 的水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多元弱碱盐水解 水解方程式一步写完。如 FeCl3 的水解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阴、阳离子相互促进的水解,若水解进行彻底,书写时 要用“===”“↑”“↓”等。如 Na2S 溶液与 AlCl3 溶液混合反 应的水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3++3H2O Fe(OH)3+3H+ 3S2-+2Al3++6H2O===3H2S↑+2Al(OH)3↓ 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越弱越水解 越大 越强 > 酸或碱越弱,其对应的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 度 ________ , 溶 液 的 碱 性 或 酸 性 ________ 。 如 酸 性 : CH3COOH>H2CO3 ,则同浓度的 Na2CO3 、CH3COONa 溶液: pH(Na2CO3)____pH(CH3COONa)。 条件 移动方向 水解程度 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 升高温度 ______ ______ ______ 增大 c(盐) ______ ______ ______ 稀释 ______ ______ ______ 右移 增大 增大 右移 减小 增大 2.外因 (1)温度、浓度 右移 增大 减小 外加物质 水解程度 弱酸根离子 弱碱阳离子 酸 ______ ______ 碱 ______ ______ (2)外加物质 外加物质对水解反应的影响取决于该物质的性质。 ①外加酸碱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②外加能水解的盐 相互抑制 相互促进 三、盐类水解的应用 应用 举例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FeCl3溶液显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酸性强弱 NaX、NaY、NaZ三种盐溶液的pH分别为8、 9、10,则酸性:__________________ 配制或贮存易水解 的盐溶液 配制CuSO4溶液时,加入少量________防 止Cu2+水解;配制FeCl3溶液,加入少量 ________;贮存Na2CO3溶液、Na2SiO3溶 液不能用____________塞 胶体的制取 制取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3++3H2O Fe(OH)3+3H+ HX>HY>HZ 稀硫酸 盐酸 磨口玻璃 Fe3++3H2O Fe(OH)3(胶体)+3H+ (续表) 明矾可作净水剂,原理为Al3++3H2O 应用 举例 泡沫灭火器原 理  成分为NaHCO3与Al2(SO4)3,发生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净水剂 Al(OH)3(胶体)+3H+ 化肥的使用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不得混用,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锈剂 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时的除锈剂 物质提纯 除去MgCl2溶液中的氯化铁,可以加入MgO 或Mg(OH)2消耗部分H+,促进铁离子的水解, 使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 (续表) TiCl4+(x+2)H2O(过量) ===TiO2·xH2O+4HCl   [特别提醒]除去Mg2+中混有的Fe2+、Fe3+的方法:由于 Fe3+极易水解,故而常用降低溶液中c(H+)的方法促进Fe3+水解,进而保证Mg2+不 被消耗且Fe3+可以被除去。   (1)除Fe3+常用试剂:Mg、MgO、Mg(OH)2、MgCO3等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 固体物质。   (2)除Fe2+时一般先把Fe2+氧化为Fe3+,然后再加入(1)中试剂。 基础测评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盐( (2)酸式盐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 )。 (3)某盐溶液呈酸性,该盐一定发生了水解反应( )。 (4)常温下,pH=10 的 CH3COONa 溶液与 pH=4 的 NH4Cl 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5)向 NaAlO2 溶液中滴加 NaHCO3 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 成( )。 c(Cl ) (6)水解平衡右移,盐离子的水解程度可能增大,也可能减 小( )。 (7)稀溶液中,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其溶液酸性 (或碱性)也越强( )。 (8)关于 FeCl3 溶液,加水稀释时, c(Fe3+) - 的值减小( )。 答案:(1)× (2)√ (3)× (4)√ (5)× (6)√ (7)× (8)√ 2.按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 (1)NH4Cl 溶于 D2O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 NaHCO3 溶液与 AlCl3 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 (3)NaHS 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易溶于水的正盐 MnRm 溶液,若 pH>7,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 pHc(S2-)>c(HS-)>c(OH-) D.c(Na+)=2c(S2-)+c(HS-)+2c(H2S) 解析:Na2S 是强碱弱酸盐,S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c(Na+)>2c(S2-),A 错误;根据质子守恒原理,可知 B 正确; 溶液中的 OH-来自 S2-、HS-的水解和 H2O 的电离,c(OH-)> c(HS-),C 错误;根据物料守恒原理得 c(Na+)=2c(S2-)+ 2c(HS-)+2c(H2S),D 错误。 答案:B 考点一 考向1 盐类水解的实质及其影响因素 盐类水解原理及规律 [典例1](2018 年湖北武汉模拟)有四种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 A.BX C.AY B.AX D.BY 解析:AY 溶液的 pH>7,说明 HY 必为弱酸,HX 可能为 强酸,BX 溶液的 pH<7,说明 BOH 必为弱碱,AOH 可能为强 碱,则 AX 可能为强酸强碱盐,不能发生水解,B 正确。 答案:B [方法技巧] 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考向2 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拓展演练】 序号 ① ② ③ ④ 溶液 NaCl CH3COONH4 NaF NaHCO3 pH 7.0 7.0 8.1 8.4 (1)含酚酞的 0.01 mol·L 2.(2018 年山东济南检测)下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 酚酞的 0.01 mol·L-1 CH3COONa 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 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 NH4NO3 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 ①加入生石灰 ②室温 ③加入 NH4NO3 晶体 -1 CH3COONa 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 离子方程 式 和必要文字解释)。 (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 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H4NO3 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NH4NO3 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3) 向 0.01 mol·L-1 CH3COONa 溶液中分别加入 NaOH 固 体、Na2CO3 固体、FeSO4 固体,使 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 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左”“右”或 “不移动”)。 答案:(1)CH3COO +H2O CH3COOH+OH ,使溶液- - 显碱性 (2)BD (3)左 左 右 考点二 考向1 盐类水解的应用 盐溶液蒸干并灼烧所得固体产物的判断 [典例3](2018 年福建福州模拟)(1)碳酸钾溶液蒸干得到的 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Al(SO4)2 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lCl3 溶液蒸干灼烧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氢钠溶液蒸干灼烧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亚硫酸钠溶液蒸干灼烧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K2CO3 尽管加热过程促进水解,但生成的 KHCO3 和 KOH 反应后又生成 K2CO3 (2)KAl(SO4)2·12H2O 尽管 Al3+水解,但由于H2SO4 为难挥 发性酸,最后仍然为结晶水合物。(温度过高时,会脱去结晶水) (3)Al2O3 AlCl3 +3H2O Al(OH)3 +3HCl,加热蒸干过 程中因 HCl 挥发,上述平衡右移至 AlCl3 完全水解;灼烧时 2Al(OH)3 Al2O3+3H2O (4)Na2CO3 2NaHCO3 Na2CO3+CO2↑+H2O (5)Na2SO4 2Na2SO3+O2===2Na2SO4 质,如CuSO4(aq)――→CuSO4(s); 的氧化物,如AlCl3(aq)――→Al(OH)3――→Al2O3。 [方法技巧] 盐溶液蒸干灼烧时所得产物的几种判断类型 (1)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原物 蒸干 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灼烧后一般得到对应 蒸干 灼烧 (2)酸根阴离子易水解的强碱盐,如 Na2CO3 溶液等蒸干后 得到原物质。 考向2 与水解有关的离子共存 考向3 利用水解平衡原理解释生产实践问题的规范描述 [典例5]已知 H2O2、KMnO4、NaClO、K2Cr2O7 均具有强氧 化性。将溶液中的 Cu2+、Fe2+、Fe3+沉淀为氢氧化物的 pH 分别 为 6.4、9.6、3.7。现有含 FeCl2 杂质的氯化铜晶体(CuCl2·2H2O), 为制取纯净的 CuCl2·2H2O,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下列 图示步骤进行提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最适合的氧化剂 X 是________(填序号)。 A.K2Cr2O7 B.NaClO C.H2O2 D.KMnO4 (2)物质 Y 是__________。 (3)本实验用加碱沉淀法能不能达到目的?__________,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去 Fe3+ 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氧化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最后能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得到CuCl2·2H2O 晶 体 ? ____,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CuO[或Cu(OH)2或CuCO3或Cu2(OH)2CO3]   (3)不能 因为加碱的同时也会使Cu2+生成Cu(OH)2沉淀   (4)Fe3++3H2O   Fe(OH)3+3H+,CuO+2H+===Cu2++H2O[或Cu(OH)2+2H+ ===Cu2++2H2O等]   (5)将Fe2+氧化为Fe3+,便于生成沉淀而与Cu2+分离   (6)不能 应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发 [思维建模] 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问题的思维模板 (1)解答此类题的思维过程 ①找出存在的平衡体系(即可逆反应或可逆过程) ②找出影响平衡的条件 ③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④分析平衡移动的结果及移动结果与所解答问题的联系 (2)答题模板 ……存在……平衡,……(条件)……(变化),使平衡向 ……(方向)移动,……(结论)。 时刻 ① ② ③ ④ 温度/℃ 25 30 40 25 pH 9.66 9.52 9.37 9.25 【拓展演练】 3.(2018 年北京卷)测定 0.1 mol·L-1 Na2SO3 溶液先升温再 降温过程中的 pH,数据如下: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小心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再减 少为止,能得到较纯净的原溶质的是( )。 ①CuSO4 ②FeSO4 ③K2CO3 ④Ca(HCO3)2 ⑦FeCl3 B.仅③ D.全部都可以 ⑤NH4HCO3 ⑥KMnO4 A.仅①③ C.①③⑥ 答案:A Ka、Kw、Kh 三者的关系及其应用 在一定温度下,能水解的盐(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或弱 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达到水解平衡时,生成的弱酸(或弱碱)浓 度和氢氧根离子(或氢离子)浓度之积与溶液中未水解的弱酸根 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该常数就叫水 解常数(Kh)。 答案:向右 60

资料: 4439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