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河中石兽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河中石兽

ID:657510

大小:410.77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1-04-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4 河中石兽 这篇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庙靠近河,庙门倒塌之后,门旁的两只石狮也掉到了河里。后来要修庙,决定要把石狮打捞上来。有人说,到下游去找,因为石狮被水冲走了,结果在下游没找到。一个读书人说,石狮肯定沉到沙泥里去了,因为石头重,沙泥轻,结果在庙前的沙泥里也没找到。一个老水手最后说,这两个石狮在上游,结果果然在上游打捞到了。怎么会到上游去呢?阅读完课文后我们便知道了。 情境引入 纪昀 ,字 晓岚 , 清 代著名学者 , 生性诙谐风趣,任 《 四库全书 》 总纂官,著有 《 阅微草堂笔记 》 等。 《 阅微草堂笔记 》 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 文言笔记 小说, 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 ,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分古今图书为 经、史、子、集 四档,总名为 《 四库全书 》 。 作者作品 自主预习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 pǐ )于河,二石兽 并沉焉。 沧州南边有一座寺庙就在河岸上,寺院的大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陷入水中。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 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资金重新修缮寺庙,在水中寻找石兽,竟然无法找到,就认为石兽顺着河水流到下游去了。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 理。是非木杮( fèi ), 一位教书先生在寺中开设学馆教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 “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客观事物的道理。这两尊石兽不是木片, 棹( zhào )数小舟,曳( yè )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往下游找了十几里地,不见石兽的踪迹。 湮( yān )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 众服为确论。 石兽埋没在沙中,逐渐沉到深处罢了。顺着河水寻找它们,不是弄颠倒了吗 ? ” 大家信服,认为是确定不移的道理。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怎么能够被洪水携带走呢 ? 只不过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一位镇守河防的老兵听到了这件事,又笑着说:“凡是河水中丢失的石头,应当到上游去寻找。”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所以)河水不能冲走石头, 它相反的冲刷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越冲刷坑越深,到了石头的一半那么深,石头 一定倒转栽倒在洞坑中。如此这般又一次冲刷,石头又往后翻转一圈 。 转转不已, 遂反溯( sù )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 翻来翻去停不下来,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的方向移到上游去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颠倒了;在河底寻找,不更加颠倒吗? 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 按照他说的那样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 ? 真么说来,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点、不知其中第二点的多了,可以凭据常理主观地推断吗 ? 1. 文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 合作探究 总结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寻找经过 人物 寻找的地点 结果 第一种 僧 第二种 僧 顺流而下 第三种 讲学家 原地沙下 第四种 老河兵 求之于上流 果得于数里外 失败 原地水中 不可得 无迹 理由 寺僧 讲学家 老河兵 2. 在文中找出他们寻找石兽的理由有什么不同? 以为顺流下矣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僧: 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僧: 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讲学家 :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老河兵 :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 为什么前三种方法是错的,只有老河兵的方法是 对的? “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 可见其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 “ 笑曰 ”“ 尔辈不能究物理 ” 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 老河兵 有实际经验,自信满满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作出主观判断,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课堂小结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 之 ” 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 ④果得之于数里外 A .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B .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 ① 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D. ① 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C 巩固提高 2. 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 “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 ,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 ________ A 、尔辈不能究物理 B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 、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D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C 3. 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 _________ A 、水不能冲石 B 、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 C 、求之下流,固颠 D 、石必倒掷坎穴中 B 4. 下列语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一寺临河干 B. 曳铁钯 C. 不亦颠乎 D.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C 24. 河中石兽 七年级语文 • 下 (R 版 ) 第 6 单 元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山门圮 ( qǐ ) 于河  棹 ( zh à o ) 数小舟,曳 ( yè ) 铁钯 B .僧 ( sēng ) 募 ( mù ) 金重修 是非木杮 ( shì ) ,岂能为暴涨携 ( xié ) 之去 C .湮 ( yān ) 于沙上可据理臆 ( yì ) 断欤 D .如是再啮 ( niè ) ,石又再转 遂 ( suì ) 反溯 ( shù ) 流逆上矣 C • • • • • • • • • • • • 点拨 A 项“圮”应读 pǐ , B 项“杮”应读 fèi , D 项“溯”应读 sù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竟不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曳铁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是再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可据理臆断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但知其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靠近。 • • • • • • • 终了,最后。 拖。 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主观地判断。 只。 3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 ; 今义: _____________ 。 (2)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 。 (3) 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 。 经过,经历 阅读 这 判断动词 事物的道理、规律 物理学 • • • • 4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 .其反激之力   B .当求之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之 D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A • • • • 点拨 B 、 C 、 D 三项均为代词, A 项是结构助词,的。 5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文章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 用“棹”“曳”“寻” 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 .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就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D 点拨 讲学家只发表了议论,并未采取行动。 6 .按要求填空。 (1)《 河中石兽 》 选自 《______________》 ,此书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作者纪昀,字 ______ , 清代学者、文学家。 (2) 本文的主旨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认为其“ ___________” 。 (4) 讲学家认为石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微草堂笔记 晓岚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顺流下矣 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 5) 老河兵认为石兽“ ____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溯流逆上矣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一、课文研读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7 .下面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山门圮于河     圮:倒塌 B .棹数小舟 棹 :划 ( 船 ) C .不亦颠乎 颠:精神失常 D .当求之 于上 流 求:寻找 C • • • • 点拨 “颠”是“颠倒,错乱”的意思。 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 9 .文中两次写到“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10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他富有实践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 事物的变化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凭某个道理去主观判断。正确分析,综合考虑,才能得出合乎事实的结论。 二、对比阅读 ( 2017· 东营 ) 【 甲 】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纪昀 《 河中石兽 》 【 乙 】 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 ① ,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雁奴之欲。于是先视陂薮 ② 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日未入,人各持束缊 ③ 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 ④ 迭击之,又就栖然。少选,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 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而仅有脱者。 …… 冯生工属文尝为 《 雁奴说 》 ,叹其以诈相笼、以祸相嫁也,其言曰:“奚独雁哉,人固有之,李斯秦之警也,赵高诈燎而胡亥击之,国入于汉;陈蕃汉之警也,曹节诈燎而孝灵击之,家获于魏。由是观之,可不为之大哀邪!” —— 宋祁 《 雁奴后说 》 【 注 】 ① 瞑:同“眠”。②陂薮 ( bēi sǒu ) :陂,堤岸、湖边。薮,湖泽通称。③缊:乱麻绳。④唼 ( shà ) :水鸟吞食声。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______________ ( 2) 须其夜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阴布大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叹其以诈相笼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翻译下面的语句。 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 依照。 • • • • 止,尽。 暗中,秘密。 笼罩,捕捉。 不久什么也没看见,群雁就认为雁奴毫无根据地乱叫。 13 .两文分别讽喻了什么现象? 14 .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 甲 】 文讽喻教条、孤立、静止地看待事物以致主观臆断的现象; 【 乙 】 文讽喻只看表面现象,不辨真假、良莠,以致以怨报德的现象。 ①借事说理或寓理于事。作用:能使读者于生动具体的事件中领会作者所阐释的道理,更加发人深省,更具说服力。②叙议结合。作用:使读者既能获得具体的感受,又能获得理性的感悟,进而更加深入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