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31张ppt-2021届高三二轮复习精选专题类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0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31张ppt-2021届高三二轮复习精选专题类课件

ID:652495

大小:525.51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1-04-0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四: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民主革命 n 知识框架 近 代 西 方 列 强 的 侵 略 和 中 国 的 民 主 革 命 列强侵华 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史 专题四: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史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时间 背景 目的 结果 影响 中国封建统治危 机四伏;英国资 本主义迅速发展 打开中国市场 1840—1842年 签订《南京条 约》等一批不 平等条件 社会性质的变化 主要矛盾的变化 革命任务的变化 1856—1860年 主要国家基本完 成工业革命;修 约要求遭到拒绝 进一步打开中国 市场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半封程 度加深;洋务运 动兴起。 1894—1895年 资本主义向帝 国主义过渡; 日本明治维新。 征韩侵华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半封 程度加深大大 加深。 1900—1901年 帝国主义掀起 瓜分狂潮;义 和团运动打击。 武力瓜分中国; 镇压义和团。 《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半封 社会正式正式 确立。 近 代 西 方 列 强 的 侵 略 和 中 国 的 民 主 革 命 列强侵华 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史 专题四: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民主革命 日本的侵华战争 ①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 ②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 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③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④日本在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以战养战”,把 中国变成日本的经济附庸。 ⑤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约翰·汤姆逊在《中国和中国人影像》中记述:“镇江府位于大 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处,据守着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因而在1842年 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铺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 了和平谈判的过程。”文中“敌对”行为的后果导致( )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列强侵略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 C.西方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工具 2、1862年,清政府鉴于中英《天津条约》中“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 字书写……遇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等规定,正式创 办近代中国第一所外语学堂一一京师同文馆,肇始中国官办英(外) 语教学。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形成新的外交理念 B.迎合列强的侵略要求 C.全面推动洋务运动 D.探索开启教育近代化 【对点训练】 A D 3.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美国在军事上没有过多行动,在谈 判涉及的惩凶、赔款等问题上,为取得清政府好感以便发展美国在华 的商业贸易,其态度又与其他列强有所不同。这反映了美国( ) A.国力强大不屑于炫耀武力 B.与英国侵华存在本质差别 C.对华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 D.因内战正甜无力派兵远征 4.1926年12月,英国向曾参加华盛顿会议的列强宣布《变更对华政策 建议案》,主张列强应承认中国人民修约要求之正当性,立即与中国 谈判修改条约。英国这一举措( ) A.体现了列强既争夺又勾结的关系 B.是对中国民族主义运动高涨的回应 C.适应了南京国民政府修约的要求 D.说明中国重新获得外交事务主动权 【对点训练】 C B 近 代 西 方 列 强 的 侵 略 和 中 国 的 民 主 革 命 列强侵华 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史 专题四: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民主革命 日本的侵华战争 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原因: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 过程:①金田起义: ②永安建制: ③定都天京: ④军事全盛: ⑤天京变乱: ⑥后期斗争: ⑦运动失败: 1851年,建号“太平天国” 1851年,初步建立政权 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西征,东征 1856年,由盛转衰 重建领导核心,《资政新篇》 1864年,天京陷落 近 代 西 方 列 强 的 侵 略 和 中 国 的 民 主 革 命 列强侵华 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史 专题四: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民主革命 日本的侵华战争 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原因: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 过程: 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内 容 评 价 ①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②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①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 由公众选举官吏。 ②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 发明。 ③设新式学堂等。 ①进步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 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 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局限性:体现的绝对平均主 义思想,根本无法实现。 ①进步性:是先进中国人 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 本主义的设想。 ②局限性:迫于当时的形 势,未能实行。 纲领: 近 代 西 方 列 强 的 侵 略 和 中 国 的 民 主 革 命 列强侵华 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史 专题四: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民主革命 日本的侵华战争 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原因: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 过程: 纲领: 特点 ①起义时代: ②治国方案: ③担负任务: ④失败原因: ⑤所属范畴: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 案《资政新篇》 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近 代 西 方 列 强 的 侵 略 和 中 国 的 民 主 革 命 列强侵华 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史 专题四: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民主革命 日本的侵华战争 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原因: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 过程: 纲领: 特点: 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①经济: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②政治: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和口号。 ③思想: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理 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④组织:作为小生产者,因其自私性和分散 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中外联合绞杀 近 代 西 方 列 强 的 侵 略 和 中 国 的 民 主 革 命 列强侵华 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史 专题四: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民主革命 日本的侵华战争 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原因: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 过程: 纲领: 特点: 失败原因: 影响 ①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②打击了清王朝统治,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③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 ④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 社会改革方案; ⑤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推动了亚洲民 族解放运动。 近 代 西 方 列 强 的 侵 略 和 中 国 的 民 主 革 命 列强侵华 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史 专题四: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民主革命 日本的侵华战争 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义和团运动 原因: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口号:“扶清”:策略性与对封建主义丧失警惕性; “灭洋”:义和团的爱国性与盲目排外性。 山东兴起,京津壮大,在天津阻击八国联军进 犯北京,在北京围攻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 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斗争: 意义:①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②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③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④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 近 代 西 方 列 强 的 侵 略 和 中 国 的 民 主 革 命 列强侵华 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史 专题四: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民主革命 日本的侵华战争 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义和团运动 ③辛亥革命 辛 亥 革 命 背景 政治: 经济: 思想: 组织: 军事: 时机: 民族危机;清王朝反动统治。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新政”、预备立宪 ) ①革命派积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和革命思想; ②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③革命派与良派展开思想论战,进一步宣传革命思想。 1894年兴中会在美国成立 1905年同盟会在东京成立 革命党人发动黄花岗等武装起义。 清王朝派兵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出现空虚。 辛 亥 革 命 背景 经过 ①开端——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 ②发展——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独立, 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③高潮——1912年1月建立中华民国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失败——袁氏篡国 辛 亥 革 命 背景 经过 影响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 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 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对亚洲革命运动产生了影响。 性质: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对世界: 失败原因 ①革命派软弱; ②帝国主义破坏; ③立宪派、旧官僚破坏; ④袁世凯军事威胁、政治欺骗。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1、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或票庄,是一种金融信用机构,首创于清道 光时期,是我国商品生产和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从1853年 至1863年,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该现象主要反映 出( ) A.银行制度取代传统汇兑模式 B.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 C.列强入侵严重破坏中国经济 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太平天国在征战途中,“凡携人每视其人之手,如掌心红润、十 指无重英者,恒指为妖,或一见即杀,或问答后杀之,或不胜刑掠, 自承为妖杀之,或竟捶楚以死”。材料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排斥漠视知识分子 B.滥杀无辜影响恶劣 C.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D.失败有其必然因素 【对点训练】 B D 3、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掌握了多数省的政权,促使湖北军政府参加 南北和谈,推进了国内统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宪派向革命派 进攻,迫使革命党人接受和谈条件,推选袁世凯建立北京政府,中国 实现暂时的稳定与统一。由此可知立宪派( ) A.由资产阶级维新派转化而来 B.意在建立民主以实现君主立宪 C.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D.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 4、“辛亥革命使无所不包的普遍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后,不但 没有产生出一个现代型国家,反而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 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代理人 B.社会结构未分化组合 C.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 D.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对点训练】 D D 近 代 西 方 列 强 的 侵 略 和 中 国 的 民 主 革 命 列强侵华 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史 专题四: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民主革命 日本的侵华战争 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义和团运动 ③辛亥革命 新民主义革命 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②国民大革命 ③国共十年对峙 ④全面抗战 ⑤解放战争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1921年中共“一大” 最高纲领: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 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脱离中国国情。 ②1922年中共“二大” 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 主义,反对军阀;将中国民主革命分两步走。 ③1922—1923年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为终点。 教训:中共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 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胜利。 ④1923年中共“三大” 确立国共合作方针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国民大革命时期 (第一次国内战 争时期) 1924—1927 国共联合的、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反封 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人民民主革命。 性质: 背景: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 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成就:①1925年成立广州革命政府,1927迁武汉; ②1926年7月北伐,基本上推翻军阀统治; ③北伐期间,工农运动发展。 失败:①共产党不成熟,右倾错误; 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两次反革命政变) ③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教训: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必须掌握 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1.二十八日,和约签字;我国代表拒绝签字,不出席会场;而发电报 告北京政府,说:“……不料大会专横至此……若再隐忍签字,我 国……将更无外交之可言。”下列选项与该会议相关的是( ) A.割让台湾及附属岛屿 B.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让给日本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两个中国”观点 2、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 对走如俄国式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 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 的。”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B C 【对点训练】 3、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 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 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 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4、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 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 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 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对点训练】 C B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国民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1924—1927 国共十年对 峙时期 (土地革命 时期) 1927—1937 1、井冈山道路: 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 志着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②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 总方针。 ③秋收起义:转变方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井冈山根据地:实践丰富了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红军长征: ①原因:王明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②事件:遵义会议;《八一宣言》 3、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国民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1924—192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全面抗战时期 1927—1937 标志:七七事变 过程 一条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两个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片面抗战路线 共产党: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 三个阶段 防御阶段:(1937.7-1938.10) ①日本速战速决; ②国民党组织四次会战:淞沪、太原、 徐州(台儿庄大捷)、武汉 ③共产党配合正面战场,在太原会战 中取得平型关大捷; 1937秋洛川会议开辟敌后根据地。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国民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1924—192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全面抗战时期 1937—1945 标志:七七事变 过程 一条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两个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片面抗战路线 共产党: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 三个阶段 防御阶段:(1937.7-1938.10) 相持阶段:(1938.10-1945.8) ①日本改变策略; ②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③共产党坚持抗战(百团大战); 在根据地进行一系列建设。 反攻阶段(1945.8) 胜利 1、1931年的一份中共党内出版物论述:要反对“枪杆子主义”和 “农民意识的地方观念和保守观念”,要准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 以期达到革命在“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上述主张( ) A.指明了革命斗争的方针策略 B.明确了纯洁革命队伍的原则 C.未能将马列主义理论中国化 D.体现了右倾路线的错误方针 2、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建的重工业企业主要有10家;1937年度又 陆续增设了11家重工业企业或筹备机构,而这些企业均远离沿海, 大部分设在湖南、湖北、云南、四川、陕西等内地省份。这一做法 旨在( ) A.平衡全国工业布局 B.为持久抗战做准备 C.带动民营经济发展 D.建立国家工业体系 【对点训练】 C B 3、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 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 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4、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 —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 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 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 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对点训练】 A A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国民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1924—192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全面抗战时期 1927—1937 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①抗战胜利后中国存在两种前途和命运的斗争 ②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③政治协商会议和政协协议 人民解放战争 ①1946年夏进攻中原解放区 ②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重攻(山东和陕北) ③1947年夏,三军挺进中原 ④1948年下半年—1949年初三大战役 ⑤北平和谈、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⑥七届二中全会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