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15

ID:570288

大小:978.5 KB

页数:45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 孟 子 孟子 孟子 千秋亚圣 孟子 ( 约前 372 ~前 289 )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 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 《 孟子 》 。 孟子名 ,字 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 并尊称他为 , 《 孟子 》 是记录孟子 、 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轲 子舆 战国 孔孟 亚圣 仁政 民贵君轻 《 孟子 》 简介 《 孟子 》 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 孟子 》 与 《 论语 》 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 《 论语 》 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 《 孟子 》 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孟子的仁政思想 1 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 邦国的主权在民:应由百姓决定立谁为君。 3 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5 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不扰民、与民同乐 6 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7 反对不义的战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 政事以民为归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男女授受不亲 孟子名言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斯 人 也 , 必 先 苦 其 心 志 , 劳 其 筋 骨 , 饿 其 体 肤 ,空 乏 其 身 ,行 拂 乱 其 所 为 , 所 以 动 心 忍 性 , 增 益 其 所 不 能 。 时代背景: 孟子是在梁惠王 35 年(前 335 年)应邀来到魏国的。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 31 年(前 339 )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盂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 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 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继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 给下列字注音 1 、王 好 战: hào 2 、弃甲 曳 兵: yè 3 、 数罟 不入 洿 池: cù gǔ wū 4 、衣 帛 : 5 、鸡 豚 狗 彘 : tún zhì 6 、 庠 序: xiáng 7 、饿 莩 : piǎo Yì bo 通假字 ( 1 )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斑” ( 2 ) 涂 有饿殍而不知发 “途” ( 3 ) 直 不百步耳 “只” ( 4 )则 无 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毋” 知识点归纳 名词活用作动词 ( 1 )填然 鼓 之 鼓: 打鼓 ( 2 )七十者 衣 帛食肉 衣: 穿 ( 3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 王 者,未之有也 王: 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词类活用 ( 4 ) 树 之以桑 树: 种植 ( 5 )王无 罪 岁 罪: 归罪、归咎 动词作名词 1 、请以 战 喻 战争 2 、是使民养 生 丧 死 无憾也 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使动用法 则 移 其民于河东, 移 其粟于河内 使 …. 迁移 形容词作动词 谨 庠序之教 认真从事 宾语前置句 未 之 有也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 、是亦走 也 2 、 非 我 也 ,兵 也 3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也 介词结构后置句 1 、申之 以孝悌之 2 、树之 以桑 3 、则无望民之多 于领国也 固定句 1 、 直 不百步 耳 , 是 亦走 也 2 、 或 百步而后止, 或 五十步而后止 3 、 是何异于 刺人而杀之,曰:“非 我也,兵也”? 古今异义 1 、 河内 凶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 常指人或运动 暴躁,心肠狠。) 2 、 邻国之民不 加 少(更,再,副词 / 常指增加) 3 、 或 百步而后止(有人,有时 / 选择连词) 4 、 兵 刃既接弃甲曳兵而 走 (兵器 / 战士,士兵;逃跑 / 行) 5 、 谷不可 胜 食也(尽 / 胜利) 6 、 数 罟不入洿池(细、密 / 数字或者数数) 7 、 树 之以桑(种植,动词 / 常指较高大的林木) 8 、 七十者 可以 食肉矣(可以凭借 / 表同意认可) 一词多义 王: 1 、然而不 王 者 2 、梁惠 王 曰 1 、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wang4 名作动 2 、君王 wang2 名词 食: 1 、谷不可胜 食 也 2 、狗彘食人 食 1 、吃 动词 2 、食物 名词 时: 1 、不违农 时 2 、无失其 时 1 、季节 名词 2 、机会、时机 名词 以: 1 、请 以 战喻 2 、可 以 无饥矣 3 、 以 时入山林 4 、申之 以 孝悌之义 5 、老臣 以 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认为 动词 用 介词 凭借 介词 按照 介词 把 介词 于: 1 、则无望民之多 于 邻国也 2 、寡人之 于 国也 3 、颁白者不复戴 于 道路矣 1 、比 介词 2 、对 介词 3 、在 介词 之: 1 、填然鼓 之 2 、王道 之 始也 3 、五亩 之 宅 4 、申 之 以孝悌之义 1 、音节助词 无义 2 、结构助词 主谓间取消 独立性 无义 3 、结构助词 的 4 、代词 百姓 然: 1 、河内凶亦 然 2 、填 然 鼓之 3 、 然 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4 、太后曰:“ 然 ” 1 、代词 这样 2 、助词 地、 … 的样子 3 、连词 然而、但是 4 、形容词 对的、认为 … 对的 则: 1 、 则 移其民于河东 2 、人死, 则 曰:“非我也, 兵也” 1 、顺接连词 就、那么 2 、转接连词 却 第一部分 梁惠王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 第二部分 孟子是怎么回答他的? “ 五十步笑百步 ” 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 想一想?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 相同(并无本质区别) ,只是 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第三部分 孟子否定了梁国极其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 —— 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① 不违农时,谷 不可 胜食 也 。 找出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句子 ②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 不可 胜食 也 ③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 不可 胜用 也 。 ④ 五亩 之宅 ,树之以桑,五十者 可以 衣帛 矣 ⑤ 鸡豚狗彘 之畜 ,无失其时,七十者 可以 食 肉 矣 。 ⑥ 百亩 之田 ,勿夺其时,数口之家, 可以 无 饥 矣 。 ⑦ 谨库序 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 不负戴于道路 矣 。 仁政 王道 之始 不违农时 (农) 保护鱼类 (渔) 按时砍伐 (林) 王道 之成 鼓励养蚕(纺) 繁兴六畜(牧) 生产粮食(农) 兴办教育 初步 措施 根本 措施 不可胜食 不可胜用 保民 教民 思考:孟子在最后一段旨在说明什么?用了什么说理方法? 旨在阐述统治者想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对比 狗彘食人食 ( 贵族) 涂有饿莩(百姓) 比喻 涂有饿莩归罪 于年成不好 刺人而杀人归罪于武器 施仁政 除暴虐 天下之民至焉 梳理文脉 1 、提出问题: 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 2 、转换问题: 五十步笑百步 3 、介入问题: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4 、深入问题: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 、解决问题: 王 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总结全文 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古为今用) 讨论: 1 、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温饱”和“教化”两部分,也就是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 、开发自然资源,做到“不滥”、“不竭”,是今天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概念。 1 、雄辩有气势 写作特点 2 、善用比喻,富于形象 3 、结构严谨,环环相扣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