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通州中学2008年高三语文第四次统考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答题纸.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江苏省通州中学2008年高三语文第四次统考试卷》

共有 2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江苏省通州中学2008年高三语文第四次统考试卷》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通州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统考试卷 ‎(文科200分3小时 理科160分2、5小时)‎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里弄/弄鬼 强迫/强词夺理 角度/群雄角逐 B.着笔/着手 绿色/绿林起义 拗口/脾气很拗 ‎ C.行款/行乞 省事/不省人事 汤圆/河水汤汤 ‎ D.兽槛/门槛 单帮/单枪匹马 落枕/落花流水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或许我们不是很富有,生活中也有过不去的坎,我个人以为不求把人生演绎到美的极致,但求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把一个“人”字写得端正一点,仅此而已。‎ B.追忆似水年华,淡然平凡人生,繁花似锦的瞬间,一生成败又何妨。没有一个不凡的人生不在淡淡的生活中感悟至深,没有一个辉煌的人生不在平凡岗位中美轮美奂。‎ C.厚重的大雾悄然闷声不响地将阳光裹挟来时,我们这里已被冰雪肆虐了半个多月,家里的那株茶花早已在严寒的胁迫下失了生气,吸引不了任何人的眼睛。‎ D.在A股惨遭“腰斩”、投资者资产被不断蚕食过程中,市场对监管层通过推出精心筹备已逾两年的沪深300指数期货来挽救A股市场的呼吁亦甚嚣尘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证监会将按照市场实际需要情况,适时、有步骤地推进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节奏上有个试点到逐步推开的过程。‎ B.当美国滑入经济衰退通道,失去了无数的就业机会、美元持续贬值、石油和其他商品价格猛涨时,伊拉克灾难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就暴露得清清楚楚了。‎ C.五十余年前,大马归侨邬观水从广州前往琼岛兴隆华侨农场花费了半个多月,现在这一时间已缩减数十倍之多。‎ D.我省不仅将继续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而且还将确立水库、水电站、主要江河、重点城镇、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重点部位的防汛预案。‎ ‎4.有位年轻教师写了一篇《和名师联网》的文章,叙述了他向那位名师学习的过程,文中的三个小标题都使用了上网术语,请根据对小标题内容的提示,写出那三个术语。(3分)‎ ‎(1)终于在某杂志上找到了使他受益匪浅的那位名师的课堂实录——( )‎ ‎(2)年轻教师用电子邮件互动的方式,和那位名师联系上了——( )‎ ‎(3)那位名师此后对年轻教师的指点,年轻教师都一一记在了心里——( )‎ ‎5.有一位来自名牌大学的女大学生到西北乡村一个小学支教。有一次,上级领导到该校参观检查,该校从校长到教师,普通话都“土得掉渣”,于是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那位支教老师,让她在检查组来之前先读一下扇面上的一首小诗。请从听她朗读的众教师的角度,在横线上写2句他们听后的感受,要求准确、生动、形象。每句不超过25字。(6分)‎ ‎(1)她的声音甜润而响亮, 。‎ ‎(2)办公室里的人无不觉得她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 杨砺 杨砺,字汝砺,京兆鄮人。建隆中举进士甲科。父丧,绝水浆数日。服除,以禄不足养母,闲居无仕进意 13‎ ‎,乡旧移书敦谕,砺乃赴官。解褐凤州团练推官,岁余,又以母疾弃官。开宝九年,诣阙献书,召试学士院,授陇州防御推官。入迁光禄寺丞,丁内艰,起就职。久之,转秘书丞,改屯田员外郎,知鄂州,以善政闻。‎ 端拱初,真宗在襄邸,迁库部,充记室参军,赐金紫。初,广顺中,周世宗节制澶州,砺贽文见之,馆接数日。世宗入朝,砺处僧舍,梦古衣冠者曰:“汝能从乎?”砺随往,睹宫卫若非人间,殿上王者秉珪南向,总三十余。砺升谒之,最上者前有案,置簿录人姓名,砺见己名居首,因请示休咎。王者曰:“我非汝师。”指一人曰:“此来和天尊,异日汝主也,当问之。”其人笑曰:“此去四十年,汝功成,予名亦显矣。”砺再拜,寤而志之。砺初名励,以籍作砺,遂改之。至是,受命谒见藩府,归谓子曰:“吾今见襄王仪貌,即所梦来和天尊也。”迁水部郎中。真宗尹开封,砺为推官。真宗尝问砺:“何年及第?”砺唯唯不对。后知其唱名第一,自悔失问,谓砺不以科名自伐,甚重之。即位,拜给事中、判吏部铨。未几,召入翰林为学士。咸平初,知贡举,俄拜工部侍郎、枢密副使。二年,卒,年六十九。真宗轸悼,谓宰相曰:“砺介直清苦,方当任用,遽此沦谢。”即冒雨临其丧。砺僦舍委巷中,乘与不能进,步至其第,嗟悯久之。废朝,赠兵部尚书,中使护葬。‎ 砺为文尚繁,无师法,每诗一题或数十篇。在翰林,制诰迂怪,见者哂之。有文集二十卷。‎ ‎——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六》(中华书局校点校勘本)‎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父丧,绝水浆数日 绝:拒绝 ‎ B.砺见己名居首,因请示休咎 休:吉祥 ‎ C.砺初名励,以籍作砺,遂改之 籍:名册 D.谓砺不以科名自伐,甚重之 伐:夸耀 ‎7.下列句子中,分别表示杨砺“相信梦境”和“介直清苦”的一组是( )(3分 )‎ ‎ ①入迁光禄寺丞,丁内艰,起就职 ②砺处僧舍,梦古衣冠者曰 ③,汝功成,予名亦显矣。 ④砺再拜,寤而志之。 ⑤襄王仪貌,即所梦来和天尊也。 ⑥砺僦舍委巷中,乘与不能进 ‎ A.①② B.③⑤ c.⑤⑥ D.③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杨砺没有走上仕途时,父亲就去世了;在“知鄂州”前,曾经因母亲有病和母亲去世2次终止做官。 ‎ B.杨砺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一个穿戴着古人衣帽的人进了一个宫殿,还在案桌上的一本簿册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 C.杨砺在梦中见到的那个来和天尊曾对杨砺说,再过40年,你会立下大功劳,而到时我的名声也会到处传播。 ‎ D.杨砺写文章崇尚烦琐,没有拜师学习,有时一个题目要写几十首诗歌。他起草的文稿又长又怪,见到的人都讥笑他。‎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服除,以禄不足养母,闲居无仕进意(3分 )‎ 译文: ‎ ‎(2) 砺升谒之,最上者前有案,置簿录人姓名(3分 )‎ 译文: ‎ ‎(3)谓宰相曰:“砺介直清苦,方当任用,遽此沦谢。”(3分 )‎ 译文: ‎ 13‎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说说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夜雪”的。(4分)‎ 答: ‎ ‎(2)诗中的“时闻”二字有哪些深刻含义?(4分)‎ 答: ‎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苏轼《前赤壁赋》)‎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 。(白居易《琵琶行》)‎ ‎(4)勿以恶小而为之, 。 (《三国志》)‎ ‎(5) ,不亦君子乎? (《论语》)‎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思念在土布上流动 耿 翔 我是穿土布长大的。‎ 在我身体成长的简史中,感恩地记着几种粮食、几样野菜和几棵果树,再就是几件土布做的衣裳。而在这些属于贫穷人家的物质中,几件土布衣裳,给了我一定的体面,使我在青春期来临之前,一直快活地走动在乡野上。因此,一提起故乡的土布,我就想起那些玄妙的织机声,怎样穿透乡村的夜色?怎样穿梭出日子的黑白?怎样穿越一位少年的想象?而母亲,准会在这个时候,隐去一头白发,隐去一脸皱纹,隐去一身枯瘦,回到她年轻的日子里,给我们织染土布,给我们裁剪衣裳。那时的乡村,应该活在一群会用手工,织出土布的女人的尊严里。‎ 其实,从一缕棉花到一块土布,再到我们身上的一件衣裳,这个过程是很漫长和艰辛的。一茬庄稼的成熟,也就几个月时间,麦子的成熟期最长,经过秋播、冬埋、春发,到了夏天,把一片黄灿灿的穗子递给镰刀,一种粮食的身世,又一次被大地完成了。而一块土布呢?我记着母亲先是用好长的时间,一斤一两地积攒棉花,由棉花到棉线,又要经过纺车一夜一夜地摇动。那些纺好的线,像一家人过日子时的大部分喜悦,被小心地包在一个包袱里。我经常看见母亲,选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一个人静悄悄地打开包袱,在太阳下反复地比对每把线的成色、粗细和韧性,分得一清二楚。浆线的过程、打筒的过程、经布的过程,在织布这个手工工艺中,这些很讲精细的程序,确实是一种原生态的乡土文化,如果把它按工序写出来,就是一部讲述织布的乡土读物。如果把织布机子、纺车、缯绳、绞棍、育筒、木梭这些与织布有关的物件,从一个偏僻的村子里取出来,再看看打造这些物件的木匠,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而母亲每花两三年的时间,织出来的一匹土布,我不敢说它一定就像云锦,但后来对诗的许多感觉,或许在那时,就被母亲无意地织在她的土布里。‎ 也想,母亲织的土布有多长,我对乡土的感觉就有多长。‎ 13‎ 事实上,许多织布的细节,比如拐线、纶绳、浆线,我都作为母亲的帮手参与过。特别是浆线,让我欣赏了乡土生活既朴素、又很神秘的另一面。这些乡村女人,在用粮食喂养每一个生命的过程中,又智慧地发现了它们在织布中,会把柔软的棉线,一根根浆得硬锃锃地,便于手工操作。‎ 村里人说,母亲的手底下会出活,忙完织布机上的活,那双很会裁剪的手,又要忙碌我们的衣裳了。‎ 这样的日子,在我心里充满了幻想:土布,剪子,母亲的手,三种不同的物象,都在母亲的目光下,变幻出一件件遮蔽我们身体的衣裳。现在,如果我说她那时就像裁剪着云朵,就像缝补着马坊的一块土地,也不会有人说我这是矫情。但母亲那时最真实的心态,是让我们穿得体面一点缌用她织出来的土布,弥补日子的艰辛,带给一家人欢乐。‎ 看着她飞针走线的样子,心还没有长到能用善良、柔情观看世界的我,直接觉得阳光有多细密,这时母亲的心,就有多细密。她知道父亲一生是下负的人,常年把柴捆背在身上,要不是那一层衣裳,脊梁上都会磨出茧子来。因此,要把织得粗厚的布留给父亲,要一律染成黑色的,要裁剪得宽大一些,这样结实的衣裳,耐磨也耐脏。乡村人穿衣,也有乡村人的审美标准,就是方便劳动。至于身体本身,那时的生活状况,还顾不了多少,只要一年四时觉着不饥、不冷,就是大地上最幸福的人了。可以说,我的父母一辈,就是为此劳累困顿了一生。直到裹着一身土布,回到泥土里去。‎ 那些土布衣服上面,存在着那个年代里,阳光的气息,泥土的气息,更多的是母亲的气息。作为一件单纯的衣裳,它真实地记录着母亲给予我的那份爱,像棉花一样,像土布一样,透明在那个年代的阳光下。‎ 可惜的是,我在这个世界上,不再拥有这些衣裳了。我想,如果还有一件的话,今天吹过乡野的风,会绕过母亲留下的一些织布用的物件,从那件土布衣裳细密的针脚里,帮我吹出她的一些秀发。‎ 要是我早年,贴身穿过的那一件呢?‎ ‎ ——《人民日报》 ( ‎2008-03-31‎ 第16版 )‎ ‎12.第三段写“麦子的成熟”有什么作用?(4分)‎ ‎ 答: ‎ ‎13.文章倒数第二段的划线句有哪些深刻的含义?(4分)‎ 答: ‎ ‎14.作者通过对土布形成的过程的描写,展示了母亲优秀品质的哪些方面?(6分)‎ 答: ‎ ‎15.作者写母亲“忙碌我们的衣裳”时,是以什么为重点的?又是怎样描写的?(6分)‎ 答: ‎ 四、选考部分(考生只考下面两篇中的一篇)‎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从偏见到卑劣 13‎ ‎ 温 宪 在西藏发生暴力犯罪事件之后,国际上某些自以为站在“道义制高点”上的人颇为失态,很有点幸灾乐祸的怪劲儿。然而,当偏见膨胀得“越了线”,便走向了卑劣。‎ 试举一例:某英国专栏作家日前撰文,除了极为荒谬地将北京奥运会与1936年柏林奥运会相提并论外,还声称“当西藏形势恶化后,以奥运会为武器针对北京的压力将增大”,中国对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深切关注为全球反华势力提供了“机遇之窗”,继而煽动包括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希拉里在内的各方人士,随着奥运圣火的传递,应参与“一个滚动的全球范围的反华抗议”。不仅如此,这位曾有从政经历的人士还极力鼓动说:“当西方政治家面临无力扭转经济颓势和人们在伊拉克及阿富汗问题上的愤怒郁积之际,将辱骂倾泻于中国,为这些政治家从其他灾难中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机会。”‎ 荒谬吗?就是如此荒谬!如同经过热炒后,远在苏丹的达尔富尔问题被荒诞地与北京奥运会联系起来一样,如今借着西藏问题,西方经济颓势、伊拉克及阿富汗问题等“灾难”与奥运会这样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竟被联系到了一起,真是一语泄了天机!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个合适的机会”,它还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反华势力无知而狂妄、狭隘而傲慢、起哄而无理的嘴脸。‎ 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成为全人类的盛会,是因为这个世界实在需要一种借奥运会得以承载、传扬的高尚精神。正如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所言,奥林匹克运动是“超越了人类一切宗教的‘宗教’”,这个“宗教”所宣扬的终极追求其实就是那些人类所推崇的最基本的道德追求:公正、和平、理解和友谊。奥林匹克运动初起时令人感动的约定之一是赛会期间交战各方一律休战;奥运圣火采集仪式上令人感动的一幕便是与火炬同时高高举起的橄榄枝。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到今天,奥林匹克精神理应更加具有理性包容、平等沟通、促进和谐的诉求。在奥林匹克精神和理想面前,那些不肯摘下意识形态有色眼镜、受制于冷战思维定势的人们是不是显得距“道义制高点”很远?‎ 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正在以自己的真诚努力见证着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民族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崇尚,履行着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全球化进程加快了,地球村变小了,诸如奥运会在内的许多关乎大家的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办,也只有通过国际间的公正、和平、理解和友谊才能将国际社会的好事办好。恰如英国奥委会主席科林·莫伊尼汉所言,“体育运动和奥运会本身是一股向善的力量”,“让中国蒙羞不会赢得任何成果,最终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那些以阴暗心理或阴险举措诋毁、攻击乃至破坏北京奥运会的人,伤及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民,已经进入21世纪的整个人类文明社会亦将蒙羞。‎ 上述幸灾乐祸者文中有言:“魔瓶已经打开,如何终结尚未可知。”其实,结局可以预料:打开充满偏见的魔瓶后,亵渎奥运者终将自取其辱!‎ ‎ ——2008-04-02 06:57:26 新华网 ‎16.下列对“这个世界实在需要一种借奥运会得以承载、传扬的高尚精神”一句话中的“高尚精神”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是“超越了人类一切宗教的宗教”。‎ B.是那些人类所推崇的最基本的道德追求:公正、和平、理解和友谊。‎ C.是与火炬同时高高举起的橄榄枝。‎ D.是赛会期间交战各方一律休战的约定。‎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际上某些人“失态”的原因之一,是不肯摘下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受制于冷战思维。‎ B.国际上某些人的卑劣还表现在明明心理阴暗或举措阴险,却还要打扮成站在“‎ 13‎ 道义制高点”上的人。‎ C.中国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就是一定要把2008年的奥运会办成世界历史上最好的运动会。‎ D.“亵渎奥运者终将自取其辱”的结果之一,就是在世界人民面前暴露出“无知而狂妄、狭隘而傲慢、起哄而无理的嘴脸”。‎ ‎18.文章的第二段是用来证实国际上某些人“偏见膨胀得“越了线”,便走向了卑劣”的例子,请用简括的语言说说这个例子是由哪几部分内容构成的。(6分)‎ 答: ‎ ‎19.阅读全文,说说国际上某些人的“卑劣”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18分)‎ 选后台湾:两岸交流成热点 ‎3月22日‎,台湾“大选”选举结束,以促进两岸交流为主打政策的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九获胜。这不仅表明发展两岸关系是台湾的主流民意,也预示了未来四年岛内当局在两岸交流领域的政策倾向。台湾“陆委会”日前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68.7%的受访民众认为未来一年的两岸关系会变得比较缓和,89%的民众认为应该有条件开放两岸直接通航,两个比例均创下历来调查的最高纪录。   马英九竞选时,曾以半开玩笑口吻描绘未来两岸直航后台商的一日行程:“一早直飞上海、北京,中午与客户吃饭听简报,下午视察工厂,傍晚四五点搭机返台,可以回到家吃晚饭,甚至于还来得及倒垃圾……”这一“愿景”赢得不少台商及眷属的选票。当选之后,在媒体记者会上,马英九再次强调,上任后会立即推动两岸“包机直航”、“大陆居民来台观光”两大政见,并承诺最快今年7月1日就可实现“假日直航包机”。一时,两岸直航、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等延宕多时的政策露出了曙光。 最敏感的经济晴雨表——股市首先随之波动。选前,观光、营建、航运、金融等类股已经大涨一波;选后,大陆概念、航运、金融类股仍被业界普遍看好。岛内业者分析,如果马英九能兑现两岸“三通”,开放大陆人士来台观光,大陆资金投资台湾房地产,甚至解除企业投资大陆的上限,将持续吸引看好大中华区经济发展的资金涌向台湾。而选后一周,也确有大笔国际资金涌入台湾,导致新台币强势升值。   选前马英九曾承诺:将于今年7月起开放大陆居民赴台观光。台湾旅行商业同业公会据此预估,以每天开放3000人次、每人停留7天、每人每天消费236.7美元计算,全年预期可带来550亿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相当1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可以想见观光业者的欣喜。标出一晚16000元新台币起价的豪华饭店——日月潭日月行馆,去年计划两年后完工,现在日夜赶工,希望提前半年投入营运。根据岛内观光局的统计,全台目前兴建中或筹建中的观光及一般旅馆多达55家,总投资额超过996亿元新台币,预计可提供13800个房间。   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再成热点。虽然岛内“高等行政法院”‎3月27日宣判,台北市动物园诉“农委会”不准大陆大熊猫来台违法案败诉,但这一消息并未影响岛内迎接大熊猫入台的热情。台北市动物园代表聆判后,表示将提供更完整的文件,重新申请大熊猫来台。与台北市争着申请大熊猫落户的新竹,耗资1亿元新台币的熊猫馆已在去年8月完工,管理方也陆续派遣工作人员赴四川受训。台中市长近日也表示,会全力争取大熊猫到台中,希望大熊猫赴台后可在岛内轮流展出。   一片利好刺激之下,岛内房地产业信心大增。传出有台商准备筹资购买高雄最高楼——“八五”大楼的部分楼层,作为大陆产品展示中心。岛内“央行”总裁彭淮南近日在接受 13‎ ‎“立委”质询时也表示,他们已经连续办了七场“辨认人民币真假”的讲习会,随时做好开放人民币直接兑换的准备。他还预估,岛内民众对人民币的需求将大于美元,目前美元的需求量平均一天是4000多万美元,换算成一年大约140多亿美元。不过,开放人民币兑换,还需修改所谓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国民党籍“立委”赖士葆则透露,“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三十八条修正案已送“立法院内政委员会”,预计‎5月20日前就会通过,届时岛内银行就可以收兑人民币,当然,卖出人民币还需要相关程序。‎ ‎——2008年04月05日《人民日报》‎ ‎20.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发展两岸关系”这一“台湾的主流民意”的一项是( )(3分) ‎ A.以促进两岸交流为主打政策的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九获胜。‎ B.68.7%的受访民众认为未来一年的两岸关系会变得比较缓和。‎ C. 89%的民众认为应该有条件开放两岸直接通航。‎ D.立即推动两岸“包机直航”、“大陆居民来台观光”。‎ ‎21.下面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马英九当选后,台湾人到大陆经商,大陆同胞到台湾观光将会变成现实。‎ B.如果马英九能兑现两岸“三通”,将吸引大中华地区资金流向台湾,导致新台币强势升值。‎ C.为了迎接不久后大陆居民赴台观光,一批观光旅馆和一般旅馆正在兴建中或筹建中。‎ D.台湾开放人民币直接兑换后,台湾银行可以收兑人民币,并在条件具备后卖出人民币。‎ ‎22.阅读全文,说说虽然“不准大陆大熊猫来台违法案败诉”,但“并未影响岛内迎接大熊猫入台的热情”的原因是什么。(6分)‎ 答: ‎ ‎2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岸交流会给台湾人民带来哪些好处?(6分)‎ 答: ‎ 五、作文(70分)‎ ‎24.阅读下面的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只有自己相信自己,他人才会相信你。自信无论在人际交往、事业、学习、工作上都非常重要,它常常与人们相依相伴。‎ 请以“与自信一起飞翔”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加试题 13‎ 一、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文言文断句,并回答问题。(10分)‎ 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信乎?” 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里奚,虞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穆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时举于秦知穆公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相秦而显其君于天下,可传于后世,不贤而能之乎?自鬻以成其君,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 ‎1.文言文断句(6分)‎ 不 可 谏 而 不 谏 可 谓 不 智 乎 知 虞 公 之 将 亡 而 先 去 之 不 可 谓 不 智 也 时 举 于 秦 知 穆 公 之 可 与 有 行 也 而 相 之 可 谓 不 智 乎?‎ ‎2.阅读文章后回答:孟子否定“或曰”(有的人的说法)的主要根据是什么?(4分)‎ ‎ 答: ‎ 二、名著名篇阅读。(15分)‎ ‎1.请简述抄检大观园的故事。(5分)‎ 答: ‎ ‎ ‎ ‎2.说说《家》中的高老太爷是一个怎样的现象。(5分)‎ 答: ‎ ‎3.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女神》首先体现着的是一种破旧立新、勇于革命的大胆叛逆精神。诗人作为旧时代的逆子,站在新时代的顶峰,以无比强烈的情怀和恢宏的气概,呼唤着二十世纪革命风暴的来临。‎ B.《雷雨》以周朴园和妇女尤其是劳动妇女的矛盾为主要矛盾,同时还表现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 C.《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地揭示出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与本质特征。‎ D.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他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中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葛朗台是个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 E.《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沈先生细腻地再现了一个妙龄少女翠翠春情朦胧的心理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羞涩的天真与热情。‎ 三、文本材料要点归纳与分析。(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归纳要点,分析问题。‎ 公推公选南京市政府组成人员人选的演讲答辩会,由16名候选人轮流登台竞逐劳动局局长等4个正局职位,有竞选演说,有答辩,有现场代表投票,且经由电视公开直播——不光在南京,这在全国也是首创。中国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有了一个坦然于阳光下的实践样本,令人惊喜,亦令人振奋。‎ 舆论一直在呼唤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其实,尽管没有大张旗鼓地吆喝,改革正在许多地方平静地推进。在选拔干部方面的公推公选,江苏一直在着力推进。从公推公选村级“一把手”开始,层层上推,由基层乡镇一直到今日南京的局级领导岗位,改革力度之大、行进速度之快,令人刮目。‎ 引人注目的是,此举吸引了全国众多媒体,且还有来自各地的有关官员观摩取经。看来,这块创新用人机制的改革“试验田”新绿,可能会有蔓延之势。‎ 13‎ 江苏省省长罗志军也一语道破了这场改革的“为什么”:公推公选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行为是釜底抽薪,对只认领导、不认群众的官僚作风是治本之药。‎ 人民公仆的乌纱帽,本该由人民群众授予,南京此举是创新,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凡创新必有待完善,但是,毕竟时不我待——阜阳官场的警钟说明,面对一些地方积弊深重的腐败阴影,只有大胆开窗破墙,引入用人机制走向民主、公开的阳光,才能“釜底抽薪”,让跑官者、买官者绝了最后的念想。‎ 我们相信,这缕阳光,将在各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热潮中,照射愈来愈广的范围,使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2008年4月2日《人民日报》‎ ‎1.文章认为,江苏省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哪些作用和意义?(6分)‎ 答: ‎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它地方应当怎样开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9分)‎ 答: ‎ 参考答案:‎ ‎1.C(hánɡ/xínɡ, shěnɡ/xǐnɡ, tānɡ/shānɡ; A lònɡ/nònɡ, 都读“qiǒnɡ”, jiǎo/jué; B都读”zhuó”, lǜ/lù, ào/niù; D jiàn/kǎn, 都读“dān”, làn/luò)‎ ‎2.A(B“美轮美奂”形容屋舍华丽,高达众多,望文生义。C“闷声不响”与前面的“悄然”在意思上重复。D“甚嚣尘上”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恰当)‎ ‎3.B(A“需要”与“情况”有一个词多余。C在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D“确立”与“预案”动宾搭配不当,应将“确立”改为“完善”)‎ ‎4.(1)链接 (2)连线或联网 (3)存盘(每词1分) ‎ ‎5.示例:(1)每一个音节都像一粒粒沐浴着晨光、闪着七彩神光的钻石(3分) ‎ ‎(2)是一只山涧幽谷中的百灵鸟,正伴着淙淙的山泉鸣唱(3分)‎ ‎6.C(登记) ‎ ‎7. C(①写杨砺官职因故变化。②梦中所见。③写的是来和天尊的话。④写他记住梦境)‎ ‎8.D(“师法”的意思是“师承效法”)‎ ‎9.(1)服丧期满,因为奉禄不足供养母亲,而闲居没有当官的意向 ‎(2)杨砺登上宫殿拜见了他,最上位的人前面有案桌,放置着簿本记录人的姓名 ‎(3)对宰相说:“杨砺正直清苦,正要任用他,这么快就去世了。”‎ 文言文翻译:‎ 杨砺的字叫汝砺,是京兆鄮 13‎ 人。建隆时中举进士甲科。父亲死后,拒绝喝水浆多天。服丧期满,因为奉禄不足供养母亲,而闲居没有当官的意向,家乡的老朋友写信催促和开导他,他才去当了官。最初担任凤州团练推官,一年多后,又因为母亲生病而放弃了官职。开宝九年,赴京城呈交文书,应召被学士院任用,授以陇州防御推官一职。进入朝廷任光禄寺丞,因遭遇母亲丧事,后来才被起用并就职。很久后,转任秘书丞,又改任屯田员外郎、主管鄂州,以处理政事好而出名。‎ 端拱初年,真宗皇帝在襄邸,杨砺被调任库部,充当记室参军,皇帝赐给他金印紫绶。当初,广顺中,周世宗控制澶州,杨砺送上所写的文章求见了他,在客馆里被接待了几天。周世宗进入朝廷后,杨砺还住在和尚庙里,梦见穿戴着古人衣帽的人说:“你能跟随我吗?”杨砺跟随他前往,看见那宫殿警卫好象不是人间,宫殿上那个称王的人手拿玉面向着南方,统领着三十多人。杨砺登上宫殿拜见了他,最上位的人前面有案桌,放置着簿本记录人的姓名,杨砺见自己的名字居首,于是请他指点吉凶。像王的人说:“我不是你的老师。”指着一人说:“这是来和天尊,将来是你的主人,你应当问他。”那人笑道:“这离开已经四十年,你功成时,我的名声也就到处传播了。”杨砺拜了两次,醒后记下了这件事。杨砺最初名叫励,因为登记时写的是砺,于是改了。到这时,受命拜见藩府官,回家后对儿子说:“我今天所见的襄王的仪表和相貌,就是梦中见到的来和天尊呀。调任水部郎中。真宗做开封府尹时,杨砺是推官。真宗曾经问杨砺:“你哪一年考上的?”杨砺吞吞吐吐不回答。后真宗知道他点名时第一个,自我后悔问话太冒失,认为杨砺不以科名自夸,很器重他。真宗即位后,封他给事中、判吏部铨。没有多久,征召他进翰林做学士。咸平初年,主管贡举,不久任命他做工部侍郎、枢密副使。第二年去世,六十九岁。真宗悲痛地哀悼他,对宰相说:“杨砺正直清苦,正要任用他,这么快就去世了。”岁即冒雨参加他的丧事。杨砺租赁的房子在弯曲的小巷中,乘坐的车马不能进去,步行到他的住处,慨叹悲痛了很久。皇帝那天放弃了上朝,追赠他为兵部尚书,朝廷海派了使者去护葬。‎ 杨砺写文章追求烦琐,没有什么师承和效法,一个诗题有时做几十篇。在翰林时,起草的公文既不时尚又很奇怪,见到的人都讥笑他。有文集二十卷。‎ ‎10.(1)诗歌用侧面描写的手法,(2分)分别从感觉、视觉、听觉三个角度描写出来夜雪的特点。(2分)‎ ‎(2)“时闻”不仅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2分)这不只因为“衾枕冷”,也透露出了诗人此时心情的孤寂和凄冷。(2分)‎ ‎11.(1)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3)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4)勿以善小而不为 ‎(5)人不知而不愠 ‎12.以麦子的成熟过程与土布的形成过程作比较,具体、现象地展现出土布形成的复杂和艰辛。‎ ‎13.以形象的诗歌般的语言,抒写了对土布,尤其是对母亲的浓浓的思念,倾吐了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戴之情。‎ ‎14.(1)通过母亲从积攒棉花到织成土布那漫长的二三年间的千辛万苦的记述,写出了母亲的勤劳和坚韧。(2)通过写土布如云锦般的美丽,以致对作者今天的诗歌创作的启迪,写出母亲具有丰富的创造性和想象力。(3)通过母亲“把柔软的棉线,一根根浆得硬锃锃地”的记述,写出了母亲聪明而富有智慧。(每点2分)‎ ‎15.是以展示母亲美丽的心灵为重点展开描写的。(2分)通过母亲为自己做衣服和为父亲做衣服目的的不同,进行对比描写:为自己做衣服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子“穿得体面”,获得欢乐;而为父亲做衣服主要是方便劳动。(2分)通过这样的对比,写出了母亲的朴实而又伟大的金子般的内心。(2分)‎ ‎16.B(A是对“精神”的比喻,没有揭示“精神”的本质。C、D不是“精神”,是体现“精神”的2个事实)‎ 13‎ ‎17.C(对承诺内容的概括既表面化,又不能在原文中找到根据)‎ ‎18.(1)把奥运会当作反华的机遇。(2)煽动各方人士参加“滚动的全球范围的反华抗议”。(3)用辱骂中国味政治家转移注意力。(每点2分)‎ ‎19.把许多与奥运会毫不相干的东西与奥运会联系在一起。(2)对奥运会的高尚精神一无所知。(3)不仅不共同承担国际责任,而且诋毁、攻击乃至破坏北京奥运会。(每点2分)‎ ‎20. D(是马英九的承诺,不是台湾的“主流民意”)‎ ‎21.B(“新台币强势升值”不是假设,目前已经成了现实)‎ ‎22.(1)只要提供更完整的文件,重新申请大熊猫来台还有可能。(3分 )(2)台湾人民坚信两岸交流一定会加强,大熊猫最终会来台。(3分)‎ ‎23.(1)坐飞机来大陆,往返更加便捷;(2)可以十分方便地亲眼看看国宝大熊猫。(3)人民币兑换更加方便。‎ 加试题参考答案:‎ 一.1. 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时举于秦/知穆公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每线1分)‎ ‎2. 孟子认为,百里奚是个非常聪明的人,(2分)他绝对不会做出乡里自爱的人也不愿干的卖身投靠的污浊的事情。(2分)‎ 二.1. 园子里发现了象征男欢女爱的香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的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令王善保大为丢脸。‎ ‎2. 高老太爷是作品中“封建宗法制度”的具象化。是一个可憎的、专制独裁的家庭暴君,一个代表整个封建阶级的罪恶典型。‎ ‎3.C、E(C应为封建社会末期,E应为少女的恍惚与冷漠)‎ 三.1.(1)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行为是釜底抽薪,对只认领导、不认群众的官僚作风是治本之药。(3分)(2)能够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3分)‎ ‎2.(1)要公开、公平、公正。(2)要从公推公选村级“一把手”开始,层层上推。(3)力度要大,行进要快。(每点3分)‎ 参考答案:‎ ‎1.C(hánɡ/xínɡ, shěnɡ/xǐnɡ, tānɡ/shānɡ; A lònɡ/nònɡ, 都读“qiǒnɡ”, jiǎo/jué; B都读”zhuó”, lǜ/lù, ào/niù; D jiàn/kǎn, 都读“dān”, làn/luò)‎ ‎2.A(B“美轮美奂”形容屋舍华丽,高达众多,望文生义。C“闷声不响”与前面的“悄然”在意思上重复。D“甚嚣尘上”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恰当)‎ ‎3.B(A“需要”与“情况”有一个词多余。C在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D“确立”与“预案”动宾搭配不当,应将“确立”改为“完善”)‎ ‎4.(1)链接 (2)连线或联网 (3)存盘(每词1分) ‎ ‎5.示例:(1)每一个音节都像一粒粒沐浴着晨光、闪着七彩神光的钻石(3分) ‎ ‎(2)是一只山涧幽谷中的百灵鸟,正伴着淙淙的山泉鸣唱(3分)‎ ‎6.C(登记) ‎ ‎7. C(①写杨砺官职因故变化。②梦中所见。③写的是来和天尊的话。④写他记住梦境)‎ 13‎ ‎8.D(“师法”的意思是“师承效法”)‎ ‎9.(1)服丧期满,因为奉禄不足供养母亲,而闲居没有当官的意向 ‎(2)杨砺登上宫殿拜见了他,最上位的人前面有案桌,放置着簿本记录人的姓名 ‎(3)对宰相说:“杨砺正直清苦,正要任用他,这么快就去世了。”‎ 文言文翻译:‎ 杨砺的字叫汝砺,是京兆鄮人。建隆时中举进士甲科。父亲死后,拒绝喝水浆多天。服丧期满,因为奉禄不足供养母亲,而闲居没有当官的意向,家乡的老朋友写信催促和开导他,他才去当了官。最初担任凤州团练推官,一年多后,又因为母亲生病而放弃了官职。开宝九年,赴京城呈交文书,应召被学士院任用,授以陇州防御推官一职。进入朝廷任光禄寺丞,因遭遇母亲丧事,后来才被起用并就职。很久后,转任秘书丞,又改任屯田员外郎、主管鄂州,以处理政事好而出名。‎ 端拱初年,真宗皇帝在襄邸,杨砺被调任库部,充当记室参军,皇帝赐给他金印紫绶。当初,广顺中,周世宗控制澶州,杨砺送上所写的文章求见了他,在客馆里被接待了几天。周世宗进入朝廷后,杨砺还住在和尚庙里,梦见穿戴着古人衣帽的人说:“你能跟随我吗?”杨砺跟随他前往,看见那宫殿警卫好象不是人间,宫殿上那个称王的人手拿玉面向着南方,统领着三十多人。杨砺登上宫殿拜见了他,最上位的人前面有案桌,放置着簿本记录人的姓名,杨砺见自己的名字居首,于是请他指点吉凶。像王的人说:“我不是你的老师。”指着一人说:“这是来和天尊,将来是你的主人,你应当问他。”那人笑道:“这离开已经四十年,你功成时,我的名声也就到处传播了。”杨砺拜了两次,醒后记下了这件事。杨砺最初名叫励,因为登记时写的是砺,于是改了。到这时,受命拜见藩府官,回家后对儿子说:“我今天所见的襄王的仪表和相貌,就是梦中见到的来和天尊呀。调任水部郎中。真宗做开封府尹时,杨砺是推官。真宗曾经问杨砺:“你哪一年考上的?”杨砺吞吞吐吐不回答。后真宗知道他点名时第一个,自我后悔问话太冒失,认为杨砺不以科名自夸,很器重他。真宗即位后,封他给事中、判吏部铨。没有多久,征召他进翰林做学士。咸平初年,主管贡举,不久任命他做工部侍郎、枢密副使。第二年去世,六十九岁。真宗悲痛地哀悼他,对宰相说:“杨砺正直清苦,正要任用他,这么快就去世了。”岁即冒雨参加他的丧事。杨砺租赁的房子在弯曲的小巷中,乘坐的车马不能进去,步行到他的住处,慨叹悲痛了很久。皇帝那天放弃了上朝,追赠他为兵部尚书,朝廷海派了使者去护葬。‎ 杨砺写文章追求烦琐,没有什么师承和效法,一个诗题有时做几十篇。在翰林时,起草的公文既不时尚又很奇怪,见到的人都讥笑他。有文集二十卷。‎ ‎10.(1)诗歌用侧面描写的手法,(2分)分别从感觉、视觉、听觉三个角度描写出来夜雪的特点。(2分)‎ ‎(2)“时闻”不仅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2分)这不只因为“衾枕冷”,也透露出了诗人此时心情的孤寂和凄冷。(2分)‎ ‎11.(1)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3)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4)勿以善小而不为 ‎(5)人不知而不愠 ‎12.以麦子的成熟过程与土布的形成过程作比较,具体、现象地展现出土布形成的复杂和艰辛。‎ ‎13.以形象的诗歌般的语言,抒写了对土布,尤其是对母亲的浓浓的思念,倾吐了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戴之情。‎ 13‎ ‎14.(1)通过母亲从积攒棉花到织成土布那漫长的二三年间的千辛万苦的记述,写出了母亲的勤劳和坚韧。(2)通过写土布如云锦般的美丽,以致对作者今天的诗歌创作的启迪,写出母亲具有丰富的创造性和想象力。(3)通过母亲“把柔软的棉线,一根根浆得硬锃锃地”的记述,写出了母亲聪明而富有智慧。(每点2分)‎ ‎15.是以展示母亲美丽的心灵为重点展开描写的。(2分)通过母亲为自己做衣服和为父亲做衣服目的的不同,进行对比描写:为自己做衣服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子“穿得体面”,获得欢乐;而为父亲做衣服主要是方便劳动。(2分)通过这样的对比,写出了母亲的朴实而又伟大的金子般的内心。(2分)‎ ‎16.B(A是对“精神”的比喻,没有揭示“精神”的本质。C、D不是“精神”,是体现“精神”的2个事实)‎ ‎17.C(对承诺内容的概括既表面化,又不能在原文中找到根据)‎ ‎18.(1)把奥运会当作反华的机遇。(2)煽动各方人士参加“滚动的全球范围的反华抗议”。(3)用辱骂中国味政治家转移注意力。(每点2分)‎ ‎19.把许多与奥运会毫不相干的东西与奥运会联系在一起。(2)对奥运会的高尚精神一无所知。(3)不仅不共同承担国际责任,而且诋毁、攻击乃至破坏北京奥运会。(每点2分)‎ ‎20. D(是马英九的承诺,不是台湾的“主流民意”)‎ ‎21.B(“新台币强势升值”不是假设,目前已经成了现实)‎ ‎22.(1)只要提供更完整的文件,重新申请大熊猫来台还有可能。(3分 )(2)台湾人民坚信两岸交流一定会加强,大熊猫最终会来台。(3分)‎ ‎23.(1)坐飞机来大陆,往返更加便捷;(2)可以十分方便地亲眼看看国宝大熊猫。(3)人民币兑换更加方便。‎ 加试题参考答案:‎ 一.1. 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时举于秦/知穆公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每线1分)‎ ‎2. 孟子认为,百里奚是个非常聪明的人,(2分)他绝对不会做出乡里自爱的人也不愿干的卖身投靠的污浊的事情。(2分)‎ 二.1. 园子里发现了象征男欢女爱的香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的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令王善保大为丢脸。‎ ‎2. 高老太爷是作品中“封建宗法制度”的具象化。是一个可憎的、专制独裁的家庭暴君,一个代表整个封建阶级的罪恶典型。‎ ‎3.C、E(C应为封建社会末期,E应为少女的恍惚与冷漠)‎ 三.1.(1)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行为是釜底抽薪,对只认领导、不认群众的官僚作风是治本之药。(3分)(2)能够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3分)‎ ‎2.(1)要公开、公平、公正。(2)要从公推公选村级“一把手”开始,层层上推。(3)力度要大,行进要快。(每点3分)‎ 13‎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