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练习课件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练习课件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ID:1260943

大小:2.01 MB

页数:50页

时间:2022-12-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历史高中同步学案优化设计GAOZHONGTONGBUXUEANYOUHAUSHEJI 时空坐标 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 课标定位素养解读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的新变化(1)通过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和影响,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培养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的素养(2)通过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措施和影响,认识到变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的素养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启思导学1】阅读教材第50页“史料阅读”,指出宋初的措施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台的。“本朝之法”有什么特点?史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有何影响?提示形势:针对唐朝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治动荡的历史教训或者赵匡胤夺取政权后,为避免“陈桥兵变”的历史重演。特点:崇文抑武、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影响:防范了内部动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宋朝的统治。 1.背景(1)统一: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2)吸取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2.措施(1)收权: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削实权文官任知州,通判监督;节度使变为虚衔制钱谷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收精兵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2)分权:分散机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避免专权。中央①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②枢密院与“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地方①先后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②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3)崇文抑武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②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地位。 3.影响(1)积极: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2)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概念阐释知州(历史解释)宋太祖为了削弱节度使的权力,防止唐、五代时期武人割据的局面重演,规定诸州刺史直接向朝廷奏报和接受诏令,节度使不得干预除所驻州之外的政务。后来,逐步派遣京朝官(文臣)接替刺史管理州务,称“权知某军州事”。“权”表示不是正式职务,只是代理;“权知”就是暂时管理的意思;“军”代表军政;“州”指民政。简称“知州”。由此,刺史非奉特别诏令不得过问所任州的州务。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启思导学2】阅读教材第51页“思考点”。分析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提示有利有弊。利:使边界维持了长久的和平;有利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弊:增加了财政负担;不利于边防的加强和军队战斗力的提升。 1.边防压力(1)宋辽关系①战争: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北宋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②协议:辽与北宋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基本安定。 (2)宋夏关系①战争:北宋与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也是屡战屡败。②和议:西夏向北宋称臣,但实际上保持帝号,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 2.财政危机(1)原因①招募组建的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大半。②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不断膨胀。(2)结果: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三、王安石变法1.背景(1)辽和西夏威胁北宋的安全。(2)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3)“岁币”“岁赐”和冗官、冗兵、冗费造成的财政危机。(4)范仲淹发起的“庆历新政”失败。 2.目的:加强国家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3.变法措施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富国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强兵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4.评价(1)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2)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3)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4)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概念阐释1.青苗法(历史解释)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时,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征利息,归还谷物或现钱。青苗法使农民在新陈不接之际,不致受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2.募役法(历史解释)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募役法使原来轮流充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 四、南宋的偏安1.南宋建立: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建立,定都临安。2.宋金议和: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3.南北对峙: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宋金维持南北对峙局面。 课堂篇探究学习 情境体验主题一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材料一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此后50多年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子语类》 情境解读根据材料一可知,五代十国时期处于分裂割据局面,但是与唐末的藩镇割据相比,出现了统一趋势。材料二认为宋代改变了五代藩镇的弊端,但造成地方困弱。 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代十国的形势。(2)材料二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具体指什么措施?(3)结合两则材料,如何评价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提示(1)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分裂割据,但出现统一的趋势(与唐末藩镇割据相比)。(2)措施:派文臣管理地方;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和镇守地方;设诸路转运司,负责将地方大部分赋税上缴朝廷。(3)评价积极: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国家统一。消极:强干弱枝的做法,造成地方贫困,无力维持地方稳定和抵御外族袭扰;军事改革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 素养史论1.历史解释——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1)守内虚外:宋朝吸取唐朝外重内轻造成藩镇割据的教训,制定了守内虚外的国家战略,重点防范内部可能出现的隐患,而放松外部存在的威胁。这导致了宋朝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几乎是屡战屡败。(2)强干弱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宋朝从军事、经济等方面大规模削弱地方实力,强化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虽然防止了割据势力的出现,但也造成了地方实力衰弱,不利于边疆地区的防卫。 (3)分化事权:宋朝普遍分化军权、相权、地方权力,使其互相牵制,有效地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但是,分权过细,造成保守拖沓的政治风气,官员过多过滥,造成财政危机。(4)崇文抑武:这是两宋的基本国策,一方面,文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使宋朝的文化空前繁荣;另一方面,军事人才受到打压,不利于宋朝对外战争。 2.唯物史观——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问题(1)北宋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纵容地主阶级兼并农民的土地,到北宋中期大量的土地被官僚和豪强地主兼并。(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北宋“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局面。(3)始终面临着辽和西夏的威胁,辽、西夏和北宋之间争战不已。辽和西夏的威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4)改革派和保守派争执不休,引发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素养达标1.史料实证——北宋加强皇权的策略唐朝以来设立三司使一职,让其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行政关系隶属于宰相,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宋朝建立后采取改革措施,让三司使脱离宰相的控制而总管财政,自成独立的体系,直接对皇帝负责。宋朝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A.提高三司的行政地位B.通过分化事权以加强皇权C.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力D.削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明立意本题以唐宋时期“计相”地位的变化为切入点,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考查北宋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策略抓关键“让三司使脱离宰相的控制而总管财政,自成独立的体系,直接对皇帝负责”说明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权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故选B项排干扰三司主管财政事宜,并不负责行政事务,排除A项;C项属于加强皇权的手段,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三司使属于中央官员,与地方割据无关,排除D项获答案B 2.家国情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曾说:“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A.设通判,监督知州B.设枢密使,管理军事C.设置刺史,巡视地方D.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明立意本题以宋太祖说的一段话为切入点,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的举措抓关键“朕今选儒臣……分治大藩……未及武臣”说明宋太祖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局面,为“分治大藩”派文臣做知州,主管地方行政,以此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D项排干扰通判是为了监督知州,这与“分治大藩”不符,排除A项;枢密使属于中央官员,不属于地方官,排除B项;派刺史巡视地方是汉武帝时采取的措施,与宋太祖无关,排除C项获答案D 情境体验主题二全面认识王安石变法材料一(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弈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负。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四年之中,前法尚未真正落实和巩固,后法就接踵而至。……有些地方预支青苗钱是发放实物,而归还时却要求交纳现钱,由于物价上的差异,农民可能受双重损失;有些州、县以多贷款为有功,难免出现强迫贷款的情况。——摘编自朱柏铭、郑备军《改革·经验·教训——王安石变法理财得失谈》情境解读两则材料都围绕着王安石变法而设置。材料一重点阐述了王安石变法的基本理念——理财为先。首先解决宋朝的财政危机,稳定统治秩序。材料二则重点阐述了王安石变法存在的问题——急于求成、用人不当。 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变法的首要措施,并说明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在推行变法中存在的问题。提示(1)首要措施:理财。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2)问题:急躁冒进;用人不当;农民利益受损。 素养史论1.时空观念——王安石新法的变质时期发展变化宋神宗起初支持王安石变法,后期发生动摇,王安石两次被“罢相”宋哲宗初期,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新法几乎全被废,史称“元祐更化”。宋哲宗亲政,起用变法派,恢复部分新法宋徽宗宰相蔡京借恢复新法之名,行聚敛之实,王安石变法精神完全变质 2.历史解释——全面认识王安石变法(1)从背景看: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面临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2)从措施和结果看: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因此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之下,新法很快被废除。(3)从性质看: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4)从目的看: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5)综合来看:这场变法在当时取得一定成效。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错综复杂的统治局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素养达标1.史料实证——王安石变法的背景范仲淹说:“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结合材料判断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缓解国家财政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C.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军队实力D.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适应士大夫呼吁改革的要求 明立意本题以范仲淹的话为切入点,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考查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抓关键“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反映的是北宋中期国家财政入不敷出,边防压力加大,据此可以判断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富国强兵,维护北宋统治,故选B项排干扰王安石的目的是富国,而不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排除A项;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军队实力都是为了维护北宋的封建统治,排除C项;士大夫呼吁改革的目的也是维护北宋封建统治,排除D项获答案B 2.家国情怀——王安石为国家培养变法人才(2021·山东青岛胶州高三上学期期中)王安石变法期间,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初入学为外舍生,经年考、月试成绩优异者便能逐渐升为上舍生;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可以免试授官。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保证公平公正B.培养变法人才C.打破士族垄断D.完善学校教育 明立意本题以王安石教育方面的改革为切入点,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考查王安石在教育方面为国家培养人才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抓关键材料体现的是王安石通过太学三舍法,毕业考试成绩等级与官员选拔直接挂钩,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和选拔人才,为变法服务,故选B项排干扰“保证”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打破士族垄断”是科举制的影响,排除C项;三舍法是用学校教育取代科举考试,事实上将太学变成了科举的一个层次,学校彻底变成了选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排除D项获答案B 随堂演练1.《宋史》云:“艺祖(太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时厥后,子孙相承。”由此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A.无为而治B.设置南、北面官C.崇文抑武D.强化君主专制答案C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也就是崇文抑武,C项正确。 2.中国古代吏治腐败会出现花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最早发生在()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答案D解析根据“擢通判”中的“通判”来进行判断。北宋初年,宋太祖在地方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故选D项。 3.(2021·山东潍坊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北宋前期,科举考试的科目、内容重进士轻经生,进士重诗赋,诸科重贴经、墨义。北宋中期以后,则力求以义理代替记诵,重议论先于声律。这一变化()A.禁锢了士人的思想B.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完备C.确立了理学的正统D.顺应了社会变革的需求 答案D解析北宋中后期,社会矛盾问题比较突出,此时,科举考试内容比较重视社会现实,于是“以义理代替记诵,重议论先于声律”就成为必然选择,即这一变化顺应了社会变革(王安石变法)的需求,故选D项;科举考试“以义理代替记诵,重议论先于声律”的变化有利于士人思想的解放,排除A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与科举制度完备无关,排除B项;理学确立正统地位是在南宋时期,排除C项。 4.1005年宋辽之间签订“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订立绍兴和议,两者的相同影响是()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B.维持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和平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答案B解析两个和议都是双方无法改变现状的结果,之后都维持了一段时期的和平,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B项正确。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北宋)欧阳修材料二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清)赵翼《廿二史札记》(1)材料一说明了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局面?这一状况的根源在哪里?(2)材料二对王安石变法持什么态度?结合史实评述其观点。 参考答案(1)局面:积贫积弱。根源: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态度:否定(或认为变法危害甚重)。评述:王安石为维护北宋统治而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政府的收入,积贫的局面有所改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军事实力增强,积弱的局面有所改善。北宋的灭亡在于统治者政治的腐败,把“靖康之变”归罪于变法是错误的。(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本课结束

资料: 3260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