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下册说木叶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下册说木叶教案

ID:804342

大小:61.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说“木叶”》教学方案教材分析本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化到“木”的艺术特点,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成效,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洁化;为何用“木”不用“树”,这个问题是全文的关键,也是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让同学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同学独立分析鉴赏的才能;教学目标1.懂得“落木”与“落叶”的不同意味,明白其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2.明白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示意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才能;3.品尝关键语句,获得审美体验,唤起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宠爱之情;教学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示意性的特点;教学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点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课前预备1.多媒体课件;2.同学熟读课文,会生字,能精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同学课前认真朗读一遍课文,提出自己最困惑、最弄不明白的一个问题,写在纸上交给老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形,激情导入唐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假如他写成了“落叶”可不行以呢?这节课,我们通过对诗歌语言特性的解读来回答这个问题;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简介作者、作品用心用情服务训练 林庚(1910—2006)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高校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林庚先生历任厦门高校,燕京大学,北京高校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2.词语积存①袅袅:形容瘦长松软的东西随风摇摆;②灼灼:形容光明;③熟能生巧:娴熟了就能产生巧方法,或找出窍门;④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⑤冉冉:形容〔毛、枝条等〕松软下垂的样子;⑥相去无几:相互间存在的距离不大;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提示: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其次部分〔第4—6段〕,说明“木叶”的两个艺术特点,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点;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2.“木”在形象上的两个艺术特点是什么?艺术特点:第一,“木”好像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次,“木”示意的颜色性,使“木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化感悟1.品尝探讨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和“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味;方法提示: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就饱含水份,繁密;用心用情服务训练 结论:“木叶”示意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点;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2.摸索:“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这句话怎么懂得?剖析:杜甫《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描写的都是明净爽朗的深秋季节;而“木叶”以其固有的示意性让人想到秋的萧瑟,它不是饱满的,而是干枯的;它不是轻巧的,而是惆怅的;它不是昂扬的,而是失落的;悲秋之人,无不对“木叶”感叹不已;3.懂得重点句段:“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松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好像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明确:“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秋天一过,一年就快完了,古人由此产生联想并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到了中年,一生也就快完了;所以古代的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时,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乡;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他们面对肃杀、萧索、冷落的秋景,一种凄然悲凉之情就会随之而生;而我们读者看到“木叶”“落木”之类的字眼,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4.摸索: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点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示意性的特点;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示意性的特点的呢?明确:这种示意性“好像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捷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熟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气,把这些潜在的力气与概念中的意义交叉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5.争辩: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示意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如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示意性”,你以为如何?明确:标题如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示意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转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洁,化抽象为形象,既表达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用心用情服务训练 2.诗歌语言有示意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确定的示意性;比如:红色代表热忱、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平、白色代表纯洁,引导同学联想;摸索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明白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固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懂得力和领悟力;课件呈现:诗词与表达情感连线;五、艺术特色1.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文章接受首句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简洁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2.比较分析,说理透彻;熟识内部规律,需要灵敏的艺术眼光和严谨的思维规律;作者接受层层设疑、由表及里的比较分析方法,使文章井然有序,让“木叶”的艺术魅力跃然纸上;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接受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熟识到理性熟识的思维模式;3.引用诗词名句,旁征博引;课文旁征博引,引用了大量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诗句进行比较、辨析、归纳;六、板书:七、课堂总结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期望同学们在今日有了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宠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用心用情服务训练 八、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样;请找出一些,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性小论文;用心用情服务训练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