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3.1 重力与弹力 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3.1 重力与弹力 教案

ID:1244099

大小:47.7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2-09-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重力》教案老师:马颖第1页,共14页----------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重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力*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通过试验探究,明白重力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经受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尝试依据已有体会提出科学的猜想*体会用图象处理试验数据,依据图象争辩试验结论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重力的存在及应用有深厚的学习爱好,主动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关重力的现象*通过对重垂线校准的操作产生提高自已才能和应用学问的愿望*培养同学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在试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同学经受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关系”的过程,使同学体会用图象处理试验数据,依据图象争辩试验结论的方法;难点:懂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三、教学预备1.同学:橡皮、笔袋、笔、笔记本、手表、钥匙、试验报告册第2页,共14页----------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老师:课件、小黑板、弹簧测力计、天平、钩码、重垂线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组织同学鼓掌,通过分析手掌感觉痛的缘由来复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接着组织同学向上抛橡皮,通过分析橡皮运动状态发生了转变来复习“力能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最终提问:“同学们能告知老师是什么力使橡皮向下运动的吗?”,在同学的回答中自然引出新课;2.学习重力的由来播放课件(介绍万有引力的视频资料),学习万有引力,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引导同学懂得两个物体间的引力是相互的,即彼此吸引且力的大小相同,从而使同学轻松体会“地球吸引人,人也吸引地球”等类似现象;组织同学阅读教材55页,学习重力;师生共同计论得出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3.探究重力的大小分析重力作用成效,提问:“力的作用成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由同学回答“力的三要素”,自然过渡到重力的三要素,指出第一探讨重力的大小;组织同学依据生活体会,猜想重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把同学认为可能的因素板书在小黑板上,依据公式合并一些猜想类型;说明:“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我们今日就先选择一个因素来探究,就选刚学习过的质量吧!”(课前把同学分成了两个大组,一个大组供应的器材是弹簧测力计、第3页,共14页 ----------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钩码;另一个大组供应的是天平、弹簧测力计,以及同学自备的手表、钥匙、笔记本等)组织同学依据桌上供应的器材,设计探究方案,进行试验;老师巡察各试验小组,适时点拨;组织同学进行试验数据处理,作出G—m图象;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沟通、评估,提炼出结论;然后再以大组为单位进行小组间沟通,进一步归纳出结论;每个大组派代表上投影台呈现结果(数据、图象,得出的关系);最终师生共同得出G=mg的表达式,并利用此公式进行口头练习;4.熟识重力的方向通过播放课件,学习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指出“竖直是与水平面垂直”,让同学争辩教材57页的“想想议议”得出“向下”是指向地心;组织同学用重垂线检测桌面是否水平,桌腿是否竖直,由此使同学充分懂得重力的方向;5.懂得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通过播放课件学习重心,明白质地均匀、外形规章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由课件拓展学问——重心降低可以增加稳度;6.沟通小结请同学自由发言,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老师可以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引导),仍想知道什么?7.板书设计第4页,共14页 ----------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其次节重力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重力(G):地面邻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地球2.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即:G/m=g(定值)或G=mgG—重力—牛顿(N)m—质量—千克g=9.8N/kgg=10N/kg(粗略)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指向地心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第5页,共14页----------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重力》说案老师:马颖二0一一年十月第6页,共14页----------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重力》说案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的其次节;第一节刚学习了弹簧测力计,在本节就要使用该仪器进行探究,而本节的核心内容“重力”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需先争辩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后续章节的学习内容如压力、压强、浮力等又与本节有着亲热的联系,本节的学习可谓既承前又启后;本节教材在编排上配有8幅形象生动的图片,增强了直观性和可读性,符合九年级同学年龄特点,再加上相关事例特殊普遍,趣味性强,极易吸引同学参与摸索;二、同学分析九年级的同学正处于感性熟识向理性思维进展的阶段,已经具有确定观看、摸索分析才能,对物理试验布满着古怪性和兴奋感,并能利用已有学问积极主动沟通、争辩,同时他们对新事物又有猛烈的探究欲望,乐于参与活动;许多同学已经能较娴熟地应用争辩方法(如:把握变量法、图表法、归纳法等)来解决实际问题,再加上他们在学习本节之前刚学习了对m——V图象的处理,用类似的方法来处理G——m图象也就较为简洁,这样的“学情”较利于本节的学习任务驱动;另外,“重力”学问同学早就领悟过(学校时期自然课上有介绍),这就更利于本节的教学;三、教学策略、方法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假如由老师全面讲解学问,不利于调动同学思维的主动性,更不能提高同学的熟识水平和学习才能;依据现代培养人才的第7页,共14页----------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价值取向,要求培养同学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本节内容选择以突出“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为重点、以同学动手检测“桌面是否水平?桌腿是否竖直?”的实践活动突破难点的教学策略,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讲授式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本节的学习任务共分为四个部份:第一部份学习重力的由来,主要接受播放课件,阅读教材的方式,引导同学自主猎取信息;其次部份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主要接受同学猜想、设计方案、动手试验、处理数据、描画图象,最终归纳、沟通结论的方式进行,即探究式学习形式;第三部份懂得重力的方向,主要接受播放课件、老师讲解、同学动手检测“桌面是否水平?桌腿是否竖直?”的方式进行;第四部份熟识重心,主要接受播放课件的形式进行;四、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力*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通过试验探究,明白重力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经受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尝试依据已有体会提出科学的猜想*体会用图象处理试验数据,依据图象争辩试验结论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重力的存在及应用有深厚的学习爱好,主动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关第8页,共14页----------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重力的现象*通过对重垂线校准的操作产生提高自已才能和应用学问的愿望*培养同学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在试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同学经受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关系”的过程,使同学体会用图象处理试验数据,依据图象争辩试验结论的方法;难点:懂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六、教学预备1.同学:橡皮、笔袋、笔、笔记本、手表、钥匙、试验报告册2.老师:课件、小黑板、弹簧测力计、天平、钩码、重垂线七、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组织同学鼓掌,通过分析手掌感觉痛的缘由来复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接着组织同学向上抛橡皮,通过分析橡皮运动状态发生了转变来复习“力能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最终提问:“同学们能告知老师是什么力使橡皮向下运动的吗?”,在同学的回答中自然引出新课;2.学习重力的由来播放课件(介绍万有引力的视频资料)学习万有引力,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引导同学懂得两个物体间的引力是相互的,即彼此吸引且力的大小相同,从而使同学轻松体会“地球吸引人,人也吸引地球”等类似现象;组织同学阅读教材55页,学习重力;师生共同计论得出重力的施力物第9页,共14页 ----------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是地球;3.探究重力的大小分析重力作用成效,提问:“力的作用成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由同学回答“力的三要素”,自然过渡到重力的三要素,指出第一探讨重力的大小;组织同学依据生活体会,猜想重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把同学认为可能的因素板书在小黑板上,依据公式合并一些猜想类型;说明:“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我们今日就先选择一个因素来探究,就选刚学习过的质量吧!”(课前把同学分成了两个大组,一个大组供应的器材是弹簧测力计、钩码;另一个大组供应的是天平、弹簧测力计,以及同学自备的手表、钥匙、笔记本等)组织同学依据桌上供应的器材,设计探究方案,进行试验;老师巡察各试验小组,适时点拨;组织同学进行试验数据处理,作出G—m图象;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沟通、评估,提炼出结论;然后再以大组为单位进行小组间沟通,进一步归纳出结论;每个大组派代表上投影台呈现结果(数据、图象,得出的关系);最终师生共同得出G=mg的表达式,并利用此公式进行口头练习;4.熟识重力的方向通过播放课件,学习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指出“竖直是与水平面垂直”,让同学争辩教材57页的“想想议议”得出“向下”是指向地心;组织同学用重垂线检测桌面是否水平,桌腿是否竖直,由此使同学充分懂得重力的方向;第10页,共14页 ----------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懂得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通过播放课件学习重心,明白质地均匀、外形规章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由课件拓展学问——重心降低可以增加稳度;6.沟通小结请同学自由发言,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老师可以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引导),仍想知道什么?7.板书设计其次节重力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重力(G):地面邻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地球2.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即:G/m=g(定值)或G=mgG—重力—牛顿(N)m—质量—千克g=9.8N/kgg=10N/kg(粗略)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指向地心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第11页,共14页----------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评案老师:马颖二0一一年十月第12页,共14页----------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评陈娅老师的《光的折射》马颖在本学期学校的青年老师赛课活动中,我听了一节陈娅老师的《光的折射》新课教学,现把听完课后的感想表述如下:一、老师素养好,教学氛围和谐、积极老师的基本功扎实,讲授学问有深度、有广度、有技巧;老师的形体语言亲切、自然,口头语言清晰、流畅;营造了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公正、民主、自由的师生的关系,很好的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说通俗点简直不象是老师,而是同学的伴侣);为老师指导下同学自由地对科学的试验和学问探究作了很好的教学铺垫;课堂气氛活泼有序、老师调控才能和应变才能强、富有激情;使同学在轻松高兴的氛围中接受学问;二、教学设计的评判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物理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面对全体同学;这节课完全转变了同学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规律严密、前后呼应;三、教学过程的评判1.第一从生活走向物理,导入新课;(神奇激趣)老师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形:让同学筷子插入水中变弯的真实情形导入新课,并开放喧闹争辩;让同学明白这么简洁的生活小事中也包含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物理学问,激发同学学习欲望;一开头就让同学处在深厚的学习爱好中;2.留意探究,教学方法多样;(大胆尝试,探究环环相扣,不断推出同学活动高潮)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深厚的探究氛围,让同学始终处于积极的摸索和探究活动中;比如:有同学的独立摸索、有分组沟通合作学习,取长补短;有个小组间的评比等;设计的分组试验让同学主动参与试验的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到最终同学自主地总结出每一部分的试验结论和由同学自己对试验结论的综合总结;“提出问题——估计与假设——设计试验——分析论证——加以评估”探究环环相扣,都让同学自己去合作完成,将同学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让全部的同学都明白了“探究的科学过程”和“探究的科学方法”,教给同学的不止是物理学问,更重要的是教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是这堂课同学最大的收成,真正培养了同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又如:在说明折射成像缘由时,神奇地应用类比的科学方法——从引导同学回忆反射成像的缘由到同学类比推导出折射成像缘由,整个过程轻松流畅,既留意了科学方法的渗透,又轻松地突破难点; 第13页,共14页----------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老师大胆创新,从生活中猎取教学资源;(呈现教学才能)比如,老师让同学通过仔细观看平常见惯不惊的光学现象自己探究得到一些初步的折射学问;成效特殊明显;表达了老师的创新意识,也给了同学探究科学的启示:让他们知道科学探究并不是神秘和不行及的,他们也可以做的4.课堂小结部分的设计精致,突破学科本位,延长课堂教学通过播放流行歌曲配上物理光学折射歌词的方式小结光的折射规律,既极大地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又超越了学科的本位理念,将课堂向生活延长,将科学学问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找到所学学问的应用,使同学懂得生活处处有科学,处处有探究的道理;5.表达“训练自由”的人才培养观,留意情感目标的培养;(表达新育人理念)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出教学表演的“舞台”,成为同学活动的“导演”,敢于让同学探究、体验,给了同学以最大的自由运用和探究规律的开阔的地带;表达同学主体和训练自由的人才培养新观念;在教学中,通过老师有序的导、同学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争辩与沟通,培养同学具有主动、负责、开拓、创新的个性特点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将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完善结合;培养同学终身的探究爱好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将科学转化为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同学,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收成,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表达了全面育人的新课标精神;6.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很好的实现了情感价值目标,并实施了德育训练,留意了德育训练的实效性;比如:提示同学不要盲目信任眼睛所看的现象,仍应有科学慎密的摸索;四、教学建议演示试验的可视性仍可适当加强,课堂小结部分可以适当简洁明白些;第14页,共14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