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3.1 重力与弹力 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3.1 重力与弹力 教案

ID:1244076

大小:687.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9-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3.2弹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II)教材分析:《弹力》是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本节学习有关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为以后分析物体受力打基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3、理解形变概念,了解放大法显示微小形变.4、能说出胡克定律的内容并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微小变化的实例,初步接触“放大的方法”2、实验探究法3、图像法处理数据(三)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大量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通过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关系以及数据的准确记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和精神。教学重点: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方向教学难点:1.弹力方向的确定2.胡克定律实验探究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实验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引课:课件展示几张图片,在运动场上拉弓射箭,撑杆跳高,手压弹簧,让学生观察其共性均为形状发生变化,从而引出形变。新课:那什么是形变呢?二、新课教学1.形变定义:形变分类:再备课 演示实验1:比较两根弹簧的形变(一个能恢复,一个不能恢复原状))⑴弹性形变:物体形变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⑵塑性形变:物体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塑性形变。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超过一定限度,物体的形状不能完全恢复,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演示实验2:演示手按压桌面时的微小形变(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激光笔放安在铁架台上,用激光笔上打在平面镜上的光点变化来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演示实验3:观察向下压弯的钢板尺上放着的硬币在撤去外力恢复形变时被高高弹起一、弹力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产生原因:二、弹力产生条件:1、直接接触2、弹性形变3、在弹性限度内三、弹力三要素:1、作用点:2、方向:演示实验4:演示一个水球放在桌面上时,观察形变方向,判定压力方向演示实验5:演示一个木块放在海绵上时,观察形变方向,判定支持力方向演示实验6:演示弹簧和细线形变,判定拉力方向归纳:⑴压力方向:⑵支持力方向: ⑶拉力方向:总之,弹力方向与施力物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3、大小:【实验探究】体验:用手拉弹簧下端,当拉力增加时,弹簧的伸长量如何变化?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弹力F与形变量X有什么关系?猜想假设:设计方案:问题:如何测弹力?如何测形变量?结合学案测量数据填入以下表格中并处理数据:所挂钩码个数012345弹力F(N)形变量X(cm)在坐标纸上选择好坐标轴和合适的标度并描点连线观察图像特点总结弹力F与形变量X有什么关系?各组进行实验汇报并交流四、胡克定律内容: 表达式:K的含义及单位:【小结】【针对训练】:1.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有可能不沿绳的方向D.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2.有一根轻弹簧的自然长度是15cm,在下面挂上0.5kg的重物后的长度变成了18cm,求弹簧的劲度系数。【板书设计】一、弹力定义:二、弹力产生条件:三、弹力三要素:1、作用点:2、方向:压力:支持力:拉力:3大小:课后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老师通过举例、做演示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实验,结合课件,让学生体会弹力的存在,进而能够说出弹力的产生条件及弹力的三要素。本节课时间40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做演示实验20分钟,归纳总结知识10,学生实验7分钟左右,其余环节约为5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但稍显仓促。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