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探究性学习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草船借箭》探究性学习教案

ID:1191129

大小:56.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7-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草船借箭》探究性学习教案!《草船借箭》探究性学习教案浙江省宁波市万里国际学校小学周仁洋    设计理念  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当前还处在一个探讨、摸索的过程之中。就内容而言,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在小学,探究性学习已不再是能否开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开展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广阔空间。小学语文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本身就有无穷无尽的研究课题。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应重视以下几点:   一、突出语文的特点。不管采用什么方式,研究什么课题,其主要目的还是学习语文。要突出语文特点,强化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这是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根本目标,切不可主次颠倒、本末倒置。  二、强调研究性特点。要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不能成为变相的“接受性学习”。注意探究性学习与课堂上有效的接受性学习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探究性学习中要孕育学生的课题意识,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习惯。  三、关注学生特点。既要相信学生思维的敏捷、探索问题的热忱、想象的丰富,又要考虑到小学生社会活动能力不强、处理实际问题缺乏经验、思想单纯的实际情况,因而活动范围宜集中,活动的组织亦应得到有效控制,教师要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全过程。选择的研究性课题切入口也宜小不宜大。  四、体现形成性评价的特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是整个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重在学习过程而不只是研究的结果,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只是掌握知识的数量。  五、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不受一般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充分顺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段意给课文分段,能理解“神机妙算”。  二、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知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重点研究诸葛亮如何看穿周瑜的险恶用心,了解鲁肃的忠诚厚道、言而有信,利用曹操多疑的弱点,巧妙安排,成功借箭。  三、研究《三国演义》与《三十六计》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文学和军事学的兴趣,初步体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和过程。  教学过程组织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设计意图课前准备 1.收集《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等书籍。 2.准备《三国演义》原著、少儿读物等。 3.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 4.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5.编制评价表。 1.收看《三国演义》影视片 2.阅读《三国演义》《三十六计》等书籍。 3.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 1.大概了解《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知道《草船借箭》的前后经过。  2.初步了解课文,初步掌握生字词。  通过阅读、预习等引起学习兴趣,做好知识储备。第一课时导入新课 1.质疑:《三国演义》中,周瑜临死前说了什么话?为什么这样说? 2.审题:研究“借”。 3.播放课文录像。 1.回答问题。 2.观看录像,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1.知道《草船借箭》的故事梗概。 2.引起学习兴趣。  由疑激趣,通过录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组织学生汇报:预习中学会了什么? 2.了解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 1.交流预习情况。 2.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 1.掌握课文生字词。 2.能根据大意划分段落。  体会预习在学习中的作用。提出研究 课题  组织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值得研究的课题。  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基础、水平,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  引导提出探究性学习课题。  课题源于学生,源于课本。第二课时重点研究“神机妙算” 1.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相机提出探究性学习课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2.引导学生初步讨论。 3.根据学生要求,选择学习伙伴,分在个研究小组,重点研究“识人心”,并以此对全文展开研究。 4.讨论研究计划,制订研究内容、方法、形式,提供交流及评价方法。(附表一) 5.组织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研究 6.组织全班交流。 1.讨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2.分为三个学习小组:a组研究诸葛亮对周瑜;b组研究诸葛亮对鲁肃;c组研究诸葛亮对曹操。(也可独立研究) 3.根据研究提纲分组研究:1)诸葛亮算到了什么?  2)诸葛亮采用了什么计策?为什么要这样做?  3)说明了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4.以课文为依托,组内交流、讨论,推选代表发言。  5.全班交流,提出改进意见。 1.学生能知道诸葛亮知天文、识地理、懂人心,所以能神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