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导学案(教师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草船借箭》导学案(教师版)

ID:1190957

大小:62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7-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草船借箭》导学案(教师版)【精品文档】第9页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2016学年下学期五年级语文科第五单元导学案(老师版)主备人:王美蓉审核人:课题19草船借箭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3、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学习重难点: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体会诸葛亮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教案方法:1、联系上下文,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认识文中的人物。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及复述,加深认识人物特点。教案准备:有条件的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至四十六回,了解当时巍、蜀、吴三国的形式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教案时间:2课时教案过程:自主预习1、知识链接简介时代背景。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图以造不成箭遗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害,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精品文档】第9页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2、自学生字词,通过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3、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以下问题: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起因)他为借箭做了那些准备工作?他是怎样利用草船借箭的?(经过)借箭的结果怎样?(结果)预习检测1、读准下列词语并抄写2遍,理解画“——”词语的意思。妒忌都督甘心粗鲁迟延布幔私自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曹军周瑜诸葛亮军令状弓弩手自有妙用神机妙算2、比一比,再组词。纳()漫()援()妒()呐()幔()缓()护()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导入: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你知道四大名著指哪些书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节选自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2、介绍历史背景。(课件出示)3、学生齐读课题,解题,质疑:(如:谁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借到箭没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字形,交流词语意思的理解。2、小组合作探究: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各在哪几个自然段讲到的?除此还讲到了什么?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精品文档】第9页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段意。3、全班交流:(1)课文脉络: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第一段(1—2自然段)起因: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第二段(3—5自然段)准备:周瑜不给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第三段(6—9自然段)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2)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计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最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3)再读课文,分析感悟草船借箭的起因(1--2自然段):表面起因:周瑜借战事紧急,请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实际起因:周瑜因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加害于他。草船借箭前的准备(3--5自然段):草船、军士的准备。草船借箭的经过(6--9自然段):诸葛亮借助鲁肃的帮助,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箭”。(详写)草船借箭的结果(第10自然段):表面结果:诸葛亮神机妙算,周密布置,如期交箭。实际结果:挫败了周瑜加害自己的阴谋。三、自主学习课文1、2自然段1、自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请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于是以共商军事,作战急需用箭为名,暗里是设下陷阱,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从周瑜不动声色的话中反映出他的险恶用心。)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精品文档】第9页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一方面诸葛亮顾全大局,为了维护蜀、吴联盟和战胜曹操的十万大军,所以不和周瑜计较。另一方面诸葛亮对于向曹操借箭的计划早就成竹在胸,所以他欣然地立下了周瑜想置他于死地的“军令状”,表现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什么是“军令状”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军令状”是指接受军令后写下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所以他经过周密策划,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落入他设计好的圈套,周瑜当然高兴。他为诸葛亮没有识破他的阴谋而高兴,为自己的阴谋得逞而高兴。)四、自主学习3—9自然段1、自读经过部分,请你思考:为什么诸葛亮直到第三天四更才去开船借箭?他怎么知道三天之内必有大雾?谁能复述借箭的经过?2、探讨交流。五、自主学习第10自然段1、自读结果部分,请你思考: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这时周瑜的心里是什么滋味?为什么长叹一声?从哪里看出周瑜的沮丧、惭愧?2、探讨交流。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词。2、读熟课文。第二课时【精品文档】第9页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一、回顾导入,切入中心1、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2、起因和结果截然不同,是诸葛亮的什么使周瑜自叹不如的?(板书:神机妙算)3、“神机妙算”什么意思?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神机妙算:指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表现在:他对周瑜的险恶用心了然于胸,将计就计,挫败周瑜。二、自主学习,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小组讨论交流。2、全班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句子,老师点拨。(一)知天时(课件出示句1):“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体会: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经算准了这场大雾。表现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和神机妙算。)(课件出示句2):“这时候大雾满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1)创设语境,感悟朗读①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鲁肃看到会很吃惊、纳闷,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②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读出吃惊的语气。(二)懂地理诸葛亮算好了大雾天,那么他又是怎样找准借箭的地理位置的呢?1、“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为什么这样做?船连在一起是为了在大雾天气下不会走散,而北岸正是曹营所在的方向。【精品文档】第9页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2、填空:诸葛亮开始让“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让“船头朝东,船尾朝西”的原因是:为了使船两面受箭,保持船体平衡,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了掉头的时间。3、回答问题:为什么要“一字摆开”?为什么要“擂鼓呐喊?”答:“一字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船受箭面积大。“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假象,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三)识人心1、识曹操(生性多疑)草船借箭的成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诸葛亮十分了解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他算得准不准呢?从那里可以看出来呢?画出相应的语句。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说明什么?“笑着说”反映了什么?谈谈你的看法。答:“一定”说明诸葛亮胸有成竹,神机妙算。“笑着说”反映了诸葛亮的从容淡定,运筹帷幄、料事如神。你怎样体会诸葛亮的“笑”?他是在笑曹操多疑谨慎,是讽刺的、轻蔑的笑;笑鲁肃忠厚守信,是宽厚友善的笑;笑周瑜计策落空,是自笑,胜利的笑。2、识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请你认真思考体会。“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思考:从这句话你了解鲁肃的为人是怎么样的吗?3、识周瑜(心胸狭窄、妒贤嫉能)从文中找出体现周瑜性格特点的词句,认真体会。三、合作探究,人物对比,升华感受1、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精品文档】第9页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诸葛亮早已识破周瑜的计划,但他以国家大计为重,军中的确缺箭,不顾个人恩怨,将计就计,不仅挫败周瑜,而且借来军需;相反周瑜心胸狭窄,妒贤嫉能。2、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知天文识人心晓地理巧谋划心胸宽广,顾全大局3、请你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周瑜:心胸狭窄,凶狠狡诈,妒能忌贤,不顾抗曹大局,一心想刁难,加害诸葛亮。诸葛亮:顾全大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才华卓越。鲁肃:忠厚老实,顾全大局。曹操:生性多疑,不睹虚实,不敢轻易出击。四、总结拓展通过学习,我们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那么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他的本事从何而来,想知道吗?请大家阅读《诸葛亮全转》、《三国演义》的46等相关章节。五、布置作业1、完成《学评》19课。2、讲这个故事给爸爸妈妈听。3、阅读《三国演义》的原著。板书设计19草船借箭知天时(大雾漫天,江上面对面都看不清)有胆量有肚量懂地理(船头船尾相连朝向)有计谋诸葛亮神机妙算识周瑜(心胸狭窄)知人善用识人心识曹操(生性多疑)【精品文档】第9页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识鲁肃(忠厚老实)【精品文档】第9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