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有理数的减法(1)
加入VIP免费下载

132有理数的减法(1)

ID:1185119

大小:26.32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7-1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3.1有理数的加法(1)第一课时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相加得0.2、随堂练习。3、小结。4、课后作业。十、课后反思1.3.1有理数的加法(2)第二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2.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3.关键:正确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教具准备投影仪.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在小学里,数的加法有哪些运算律?五、新授在小学里,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如:5+3.5=3.5+5,(5+3.5)+2.5=5+(3.5+2.5).引进负数后,这些运算律还适用吗?探索:例1.计算:30+(-20),(-20)+30.两次所得的和相同吗?换几个加数试一试,让学生自己得出: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加法交换律:a+b=b+a.例2.计算:[8+(-5)]+(-4),8+[(-5)+(-4)].两次所得的和相同吗?换几个加数再试一试.从而得到: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 加法结合律:(a+b)+c=a+(b+c).上述a、b、c表示任意有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这样,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使计算简化.例3.计算:16+(-25)+24+(-35).分析:先观察题目中数据特点,根据运算律,选择合理途径.本题采用正、负数分开相加的方法.解:原式=(16+24)+[(-25)+(-35)]=40+(-60)=-20例4.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90千克,10袋小麦称重记录如课本图1.3-3所示(课本第19页),与标准重量比较,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分析:怎样求这10袋小麦的总重量呢?这是有理数加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本题有两种解法,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相互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不同的解法进行比较.解法1:先计算10袋小麦的总重量.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905.4,再计算标准重量:90×10=900.所以这10袋小麦总计超过905.4-900=5.4(千克)解法2:先计算总误差,然后再求10袋小麦的总重量.将每袋小麦超过标准重量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10袋小麦的对应的数为+1,+1,+1.5,-1,+1.2,+1.3,-1.3,-1.2,+1.8,+1.1. ???+1+1+1.5+(-1)+1.2+1.3+(1.3)+(-1.2)+1.8+1.1=[1+(-1)]+[1.2+(-1.2)]+[1.3+(-1.3)]+(1+1.5+1.8+1.1)=5.490×10+5.4=905.4所以10袋小麦总计超过标准5.4千克,总重量为905.4千克.五、巩固练习1.课本第20页,练习1、2.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探索了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灵活运用加法的运算律使运算简便.一般情况下,将互为相反数的数结合相加;同分母的分数能凑整的数结合;正数、负数分别相加,以使计算简便.七、作业布置1.课本第25页习题1.3第2题,第26页第9、10、12题.九、板书设计:1.3.1有理数的加法(2)第二课时1、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加法结合律:(a+b)+c=a+(b+c).上述a、b、c表示任意有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2、随堂练习。3、小结。4、课后作业。 十、课后反思1.3.2有理数的减法(1)第三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让学生了解转化思想.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2.难点: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能正确完成减法到加法的转化.3.关键:正确完成减法到加法的转化.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新课引入1.计算. (1)(-5.2)+(-4.8);(2)(-4)+5;(3)(-13)+13;(4)(+4)+(-7.5).2.填空.(1)_______+3=10;(2)30+_______=27;(3)______+(-3)=10;(4)(-13)+____=6.五、新授实际问题中有时还要涉及有理数的减法,例如,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4℃,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就是4-(-3),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减法,你会计算它吗?(鼓励学生探索)可以先从温度计看出4℃比-3℃高7℃.另外,我们知道减法和加法是互为逆运算.计算4-(-3),就是要求出一个数x,使x与-3的和等于4,因为7+(-3)=4,所以4-(-3)=7①另外4+(+3)=7,②比较①、②两式,你发现了什么?发现:4-(-3)=4+(+3).这就是说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如何转化呢?减-3相当于加3,即加上“-3”的相反数.换几个数再试一试,把4换成0,-1,-5,用上面的方法考虑.0-(-3),(-1)-(-3),(-5)-(-3).因为(+3)+(-3)=0,所以0-(-3)=+3, 又0+(+3)=+3,所以0-(-3)=0+(+3),同样,可得(-1)-(-3)=(-1)+(+3),(-5)-(-3)=(-5)+(+3)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仍然相同.计算:(1)9-8,9+(-8);(2)15-7,15+(-7),从中又发现了什么?通过计算发现:9-8=9+(-8),15-7=15+(-7).归纳:通过上述讨论,得出: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相反数”是转化的桥梁.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式子表示为:a-b=a+(-b).例5:计算:(1)(-3)-(-5);(2)0-7;(3)7.2-(-4.8);(4)(-3)-5.分析:以上是有理数的减法,按减法法则,把减法转化为加法. (4)(-3)-5=(-3)+(-5)=-8强调:减号变加号、减数变相反数,必须同时改变,(4)题中减数的符号为“+”号,省略没有定.六、课堂练习1.课本第23页练习1、2题,第26页第7、8题.2.差数一定比被减数小吗?提示:不一定,例如(-7)-(-5)=(-7)+(+5)=-2,-2>-7.七、课堂小结引进负数后,任意两个有理数都可以求出它们的差,结果可能为正数(大数减去小数),也可能为负数(小数减去大数),还可能为0(相等的两数相减),学习有理数减法,关键在于处理好两个“变”字;(1)改变运算符号──即把减法转化为加法.(2)改变减数的符号──即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这两个“变”要同时进行,而被减数不变.八、作业布置1.课本第25页至第26页,习题1.3第3、4、11、12题.九、板书设计:1.3.2有理数的减法(1)第三课时1、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相反数”是转化的桥梁.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式子表示为:a-b=a+(-b).2、随堂练习。 3、小结。4、课后作业。十、课后反思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