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读后感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读后感

ID:1119300

大小:46.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5-2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读后感公安县南闸中学潘利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巨子。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充满了源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生命力。在对大师的阅读中,遇到了无数给我启迪和激情的好文章。大师那独具的慧眼,敏锐的心智,海一般的胸怀,天地般的博爱。使我感悟到语文教育需要艺术,它更需要教师时刻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下面就是我在这片深海中拾得的一两个精美的贝壳。(一)“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了,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只要指点与诱导得当,可以培植学生的欣赏文字的能力。”(叶圣陶)读这段话,使我认识到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即精神上、心灵上的对话、沟通。要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使学生获得无穷的美的享受和情感教育,而不是枯燥的分析、模式化的练习、技巧的灌输。《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散文中的精品,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只是肢解分析,归纳些写人记事的一般方法,课堂枯燥无味,学生收获甚微,在读了叶先生的理论后,深感教学艺术和教学观念急待革新,由此我改变了教学内容和方式。主要引导启发学生挖掘文章在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深情,接近作者的旨趣。在文章中,作者以其高雅的笔调,深刻地描写了梁启超的音容风采与演讲的吸引力感染力,学生对老师的景仰、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我让学生细读文章找出相关的语言句子,进行品析鉴赏,想想这些语言刻画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气质与修养,又是如何表现的?学生很快找出了用词的精炼生动(如表达情感倾向的修饰词“很幸运地”、“无限的景仰”、“趣味相差很多”、“迥乎不同”等,描绘人物的形容词“短小精悍”、“风神潇洒”、“光芒四射”等);观察描写的细腻(如对梁启超开场白的细节描写,对其演讲过程举手投足的细节描写,“我们”听演讲时的反应描写,对讲稿的细致修饰描写等无不蕴含作者的深情);衬托对比的运用(如开篇用“显宦”与梁启超的对比,广东官话与国语的衬托等使作者的偏爱之情不言而喻);直抒胸臆的热情表达(如结尾两段)等极具艺术色彩的语言和手法。梁启超在演讲中所带的爱国激情也非常强烈,对此我指导学生着重探究了文中的三处引文。并作出了如下设问:梁启超将《箜篌引》四句十六字竟能活画出一出悲剧?讲到《桃花扇》“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为什么会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不能自已?讲杜氏“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为什么又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通过深入探究,学生恍然大悟:这是触景生情,心有戚戚啊!他在为明知是死,竟然“渡河”的同志君子而痛哭;为热血追求的理想幻灭,赤心效忠的国家衰亡而悲泣;又为志士的力挽狂澜,国家的暂得安宁而欣慰……总之,蕴蓄在内心深处的爱国激情在这手舞足蹈的讲演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如此荡气回肠的演讲深深感染同样有颗爱国心的梁实秋,也引起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样抓住梁启超演讲时的情感及其对作者的情感熏陶切入教学,能拨动学生敏感纯洁的心弦,使学生在情动于衷时获得愉悦的审美情趣,就不会觉得课堂枯燥无味了。(二)“吟诵,是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3 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深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叶圣陶)充分探究品味语言文字并获得一定情趣体验后,还需静下心来进行有感情的美读,叶先生的观点与《诗大序》的说法不谋而合:“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谈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作者抒发心声,情不自禁地要吟诵、要歌唱、要手舞足蹈;而读者在真正领会到作者思想感情后,要再现作者的全部思想感情,也只有通过朗读。美读使学生对所接触到的内容进一步融会贯通,使审美熏陶在朗读中得到升华,学生才能感悟深刻,回味不尽。朗读时要反复揣摩词句的意味,联想和想象人物的音容风度,揣度人物的心理情感,然后用较恰当的语调、节奏、和情感等表达出来,真正做到心领神会,将文中情感融化为我之情感,将文中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有助于良好语感的形成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受叶圣陶的启发,《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过程中“讨究”一番后,我带领学生进行了一番吟诵。第三段对梁启超的外貌描写要读得稍快而稳重,语气要有强烈的崇敬意味。引文《箜篌引》部分要读出无奈伤感的味道,后文“活画出”、“顿时忆起”应重读,感受作者心底流露出的深沉热情。“有时候,他背到到酣畅处……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这句要读得轻快,感悟梁启超的投入与率真。“他真是手之舞之……张口大笑了。”读这段,语调或急促感慨或深沉舒缓或痛快淋漓,学生情绪随人物的欢喜而欢喜,悲伤而悲伤,课堂出现一片生机。叶圣陶先生又指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三)“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读人家的文章,要学习别人运用语言的好习惯。”(叶圣陶)“有些人说语体文没有什么讲头。”叶先生批评了这种忽视文章平淡语言的坏习惯,他说“就小说写作的理想说,一句话该有一句话的必要和效果。若是可有可无的话,就不必写。要判定一句话是否可有可无,不妨就从必要和效果着眼。”叶先生不仅给教给我们阅读的理论规律而且教给了我们阅读的方法技巧。用来指导学生,益处良多。“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在很多“粗心”的读者看来似乎可有可无,没有什么讲头,但叶圣陶却用上千字读出了“它与篇中凡孔乙己引人哄笑的情节骨子里都蕴蓄着人生的寂寞相配合,构成了全篇的寂寞的空气。”受此启发,在教学散文《小狗包弟》时,我竟然也惊喜地发现了这么一句“没什么讲头”的话。3 “您的小狗怎样?”这是日本作家由起女士向作者问及小狗包弟时说的一句话。看似很平常却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是否隐含作者的深意呢?在课堂上,我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学生在充分讨论思考后发现了巴金深藏的写作技巧和含蓄的语言趣味。“您的小狗怎样?”这句话第一次出现之前,作者细致地叙述了包弟吠叫的习性和作揖讨吃的本领。表现了包弟的乖巧懂事,惹人怜爱,尤其深得日本朋友的喜欢。文中写“看见我她就问”由起女士对小狗的关心、牵挂之情溢于言表。“她笑了”作者内心何尝不也在欢笑呢?言外之意是“是啊,多可爱的小狗!”第二次写这句话,用一个生动的细节着重突出了小狗包弟的守护忠诚和通人性的高贵品性。包弟在这里不仅仅是可爱,更是可敬!学生发现这不知厌倦,天天守候主人出门的小狗和文章开篇用生命依恋艺术家的小狗何其相似!作者借用“您的小狗怎样?”含蓄地抒发了内心的震撼和赞叹。言外之意是“这是一条怎样的小狗啊!”“您的小狗怎样?”第二次出现,文章内容更加深刻,情感得以升华。在经过前两次的蓄势、铺垫之后,作者很自然地借用“您的小狗怎样?”(第三次写)与“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形成强烈的逆转,小狗包弟的厄运开始了。课文情节就此延伸,主题开始揭示。这两句也与后文的一句话相映衬:“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可以想见,作者在说“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这句话的时候,是多么失落、伤痛!“您的小狗怎样?”此时可以说是作者对自己严厉的责问(言外之意):“我把我的小狗怎么样了?!”深深的歉疚、忏悔之情伴随着“您的小狗怎样”的问话从此萦绕心头、挥之不去。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高尚形象开始清晰起来。“您的小狗怎样?”一句寻常的问话,潜藏了情节的起伏跌宕,承载了最为真切的深情。它三次出现在文章中,课文不见技巧而技巧无处不在。在拜读叶圣陶教育论文前,我不知将多少类似的语句“轻易滑过”,真是惭愧,如今又是多么庆幸,来者可追!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全部能量、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事业。认真阅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沉闷的课堂活起来,使每朵思维的火花燃起来,培养有高尚审美情趣的人!3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