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渔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教育精品)渔父

ID:1059301

大小:2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4-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渔父》导学案丰县华山中学高二语文组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将课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2.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学习重点:1.学习文言基础知识。2.探讨屈原及渔夫的人物形象。学习难点:探讨渔父形象的文化内涵。【课前自学】1.屈原简介。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名平,战国时楚人。屈原先被楚怀王重用,后因小人谗言被放逐。楚国被秦灭亡后,他的政治理想破灭,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作品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2.本文作者。汉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但又说:“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前后矛盾。自此,或论为屈原之作,或论为楚人悼念屈原之作,聚讼纷坛。今人持后说者居多。无论作者为谁,本文均不失为一篇展现屈原伟大人格的力作。3.《楚辞》常识。楚辞是指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起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文献,把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代人仿写的作品汇编成集,称为《楚辞》。“辞”即文辞之意,故也写作“楚词”。从此,“楚辞”既是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也是一种文学体制的名称。“楚辞”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辩》等。《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人将“骚体”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特别是《楚辞》中的屈原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辞,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它的比兴寄托手法,不仅运用在遣词造句上,且能开拓到篇章构思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创作的楷模。而它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4.文言知识。⑴通假字渔父:“”通“”,。⑵找出古今异义词并分别解释古今意①颜色憔悴②形容枯槁③何故深思高举⑶一词多义而:渔父莞尔而笑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醴?于:圣人不凝滞于物何故至于斯葬于江鱼之腹中以:是以见放安能以身之察察可以濯吾缨 ⑷文言句式①省略句(正确补出省略成分并翻译句子)行吟泽畔不复与言②被动句(翻译,注意句式特点)是以见放③倒装句式:(标注倒装部分并翻译句子)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课堂探讨】问题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的人物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问题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个人物形象,他是谁?是怎样的人物形象?为何要塑造这一人物形象? 《渔父》习题检测丰县华山中学高二语文组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故深思高举        行为高出于世俗B.鼓枻而去          敲打C.遂去,不复与言       前往某地D.何故至于斯         这,这个地步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安能以身之察察安能以皓皓之白B.渔父莞尔而笑则噪而相逐C.沧浪之水浊兮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D.子非三闾大夫与不复与言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2)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4)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日:“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日:“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日:“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4.选出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和容貌B.新沐者必振衣新沐:刚洗完澡C.而能与世推移推移:推进移动D.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5.选出对加黑词义解说正确的一项()①何故而至此②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④遂自投汨罗以死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6.选出“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翻译正确一项是()A.整个世道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B.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C.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并推波助澜呢?D.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像流水那样推波助澜呢?7.选出不符合渔父所说“圣人”条件的一组人物()①屈原②文天祥③李白④庄子⑤辛弃疾⑥史可法⑦归有光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④⑤⑥C.①③④⑤⑦D.②③④⑥⑦8.作者引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A.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B.说明屈原坚守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C.赞扬屈原保持了高度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慨。D.肯定了屈原能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和志向的做法,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些。9.选出对文段分析解说不恰当的一项()A.该段写屈原流放途中与渔父的对话和最后以身殉国的壮举,并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屈原的高风亮节。B.渔父所述种种,对屈原来说都是反衬,目的是为了表现屈原的高尚志行和坚贞品德。C.屈原对渔父的回答,表现了他对昏君佞臣的憎恨和坚持操守、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D.该段议论属总结性评论,抒情方式属寓情于事式,突出了屈原性格中爱国和正直这两大特征。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