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2019-2020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2019-2020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永泰县一中期末考 高中 一 年 物理 科试卷 完卷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8 小题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 9~12 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 的 0 分。) 1.临近期末,小茗同学在进行知识梳理时,对以下说法存在疑惑,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涉及惯性知识的一句古诗词 B.国际单位制中,N、kg、m 是其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C.马能拉着车加速往前跑,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D. 把一个已知力分解成两个分力,则这个已知力总要比其中一个分力大 2.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푣0 > 0,加速度푎 > 0,当푎值不断减小直至为零,则( ) A.该过程中,质点的速度不断减小 B.该过程中,质点速度的变化率不断增大 C.当푎 = 0时,质点的速度达到最大 D.当푎 = 0时,质点的位移达到最大值 3. 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一位体重为 G 的同学站在一个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和计算 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4.如图所示,t=0 时,某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 B 点后进入水平面(经过 B 点前后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由沿斜面向下突变为水平向右),最后停在 C 点。每隔 2s 物体的瞬时速率记录在表格 中,已知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3s 时物体恰好经过 B 点 B.t=10s 时物体恰好运动到 C 点 C.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12m/s D.A、B 间距离等于 B、C 间距离 5. 如图所示, 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 A,A 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 与 竖直墙壁之间放一光滑球 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 A 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A 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B.地面对 A 的摩擦力减小 C.A 与 B 之间的作用力增大 D.B 对墙的压力减小 6.如图所示,人的质量为 M,物块的质量为 m,且 M>m,若不计滑轮的摩擦,则当人拉着绳向后退回 一步后,人和物块仍保持静止,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F1、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F2、人拉绳 的力的大小为 F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F2、F3 均不变 B.F1 增大、F2 增大,F3 不变 C.F1 增大、F2 减小、F3 减小 D.F1 减小、F2 减小,F3 不变 7.如图所示,用水平恒力 F 拉 A、B、C 三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现在中间的 B 物体上突然附上一小 物块,使它随 B 物体一起运动,且原拉力 F 不变。那么附上小物块后,对两段绳的拉力 Ta 和 Tb 的变化情况 判断正确的是(   ) A. Ta 增大 B. Ta 变小 C. Tb 增大 D. Tb 不变 8.在动摩擦因数µ=0.2 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m=2kg 的物块.物块与水平轻弹簧相连.并由一与水平 方向成θ=45°角的拉力 拉着物块,如图所示,此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弹力为 2N,(取 g= 10m/s2,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可能向左为 6N 4 2F N=B.当撤去拉力 F 的瞬间,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向右为 4N C.当撤去弹簧的瞬间,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向左为 4N D.当撤去弹簧的瞬间,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向左为 3.2N 9.细绳拴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小球用固定在墙上的水平弹簧支撑,小球与弹簧不粘连,平衡时细绳与竖直 方向的夹角为53°,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已知cos53°=0.6,sin53°=0.8,重力加速度为g)(   ) A.小球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4 3mg B.小球静止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为3 5mg C.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变为 g D.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变为5 3g 10.如图所示,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现有一滑块沿斜面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 F, 则(  ) A.若物块原来匀速下滑,施加力 F 后物块将加速下滑 B.若物块原来匀速下滑,施加力 F 后物块仍将匀速下滑 C.若物块原来以加速度푎匀加速下滑,施加力 F 后物块仍将匀加速下滑,加速度大于푎 D.若物块原来以加速度푎匀加速下滑,施加力 F 后物块仍将以加速度푎匀加速下滑 11.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的 O 点,自由伸长到 B 点.今用一小物体 m 把弹簧压缩到 A 点(m 与弹簧不连接),然后释放,小物体能经 B 点运动到 C 点而静止.小物体 m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恒定,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从 A 到 B 过程速度越来越大 B.物体从 A 到 B 过程速度先增加后减小 C.物体从 A 到 C 过程加速度越来越小 D.物体从 A 到 C 过程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加后保持不变 12.如图所示,A,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2m 和 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 2휇,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现对 A 施加一水平拉力 F, 则(   ) A.当 F<3μmg 时,A,B 都相对静止 B.当 F>2μmg 时,A 相对 B 滑动 C.当F = 5 2휇푚g时,A 的加速度为1 3휇g D.无论 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 2μg 二、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按要求作答,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3.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1)(2 分)其中的两个实验步骤分别是: 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 通过细绳套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本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绳的结点到 达某一位置 0 点,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 O 点的位置和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 和 F2。 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读出此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 F′和记下细绳的方向. 请指出以上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 A 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分)该学习小组纠正了(1)中的问题后,某次实验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1、F2 已在图中画出, 图中的方格每边长度表示 2 N,O 点是橡皮条的结点,请用两个直角三角板严格作出合力 F 的图示,并求出 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 N(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某实验小组欲以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和质 量的关系”。图中 A 为小车,B 为装有砝码的小盘,C 为一端带有定滑轮 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小车的质量为m 1, 小盘(及砝码)的质量为m2。(g取9.8m/s2) (1)(2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C.本实验中为使所挂砝码(及小盘)的重力近似等于绳子拉力,应满足 m2 远小于 m1 的条件 D.在用图像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时,应作푎-m1 图像 (2)(2 分)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且间距 x1、x2、 x3、x4、x5、x6 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式是푎= 。 (3)(2 分)某同学平衡好摩擦阻力后,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多次改变砝码重力,测出小车相应加速度푎,并作出小车加速度푎 与砝码重力 F 的图像如图丙所示。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小车的质 量为   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2 分)实际上,在砝码的重力越来越大时,小车的加速度不能无限 制地增大,将趋近于某一极限值,此极限值为    m/s2。 三.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38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 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 分) “跳楼机”是游乐园和主题乐园常见的大型机动游戏设备,以惊险刺激深受年轻人的欢迎。游 戏初始时,游客环坐设备塔身四周的轿厢中,几秒钟内便可被抬升至 67.5m 的高处,然后自由下落,落至 一定高度时再通过恒定制动力,让轿厢落回初始位置。若轿厢和游客的总质量为 400kg,自由下落的运动 时间为 3s,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m/s2。求: (1)轿厢向下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轿厢受到的恒定制动力。 16.(8 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m=10kg 的木箱静置在水平面上,木箱的右方 L=6.6m 处有一面墙,木箱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现有一个与水平方向成 37°角大小为 F=100N 的拉力拉着木箱沿 水平方向运动,(已知 sin37°=0.6 cos37°=0.8 取 g=10m/s2)求: (1)在拉力 F 的作用下木箱的加速度为多大? (2)为避免木箱与墙碰撞,则拉力 F 允许的作用时间最长是多少? 17.(10 分)某同学用一小型磁铁吸引一悬挂的金属小球,当小磁铁位于小球的左上方某位置 C(∠QCS=30o) 时,悬挂金属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 θ 也是 30°,如图所示,已知小球的质量为 m,该同学(含磁 铁)的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 g 已知)求此时: (1)悬挂小球细线的拉力大小为多少? (2)该同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各为多少? 18.(12 分)水平地面上有一固定的斜面,倾角为 ,一质量 滑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定拉 力 F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从滑块由静止 开始运动时计时,在 末撤去恒定拉力 F,滑块刚好可以滑到斜面顶端。滑块在 0 到 内 图像如图乙 所示 (g 取 10m/s2) ,求: (1)滑块前 的加速度以及前 内位移的大小; (2)拉力 F 的大小; (3)滑块经过斜面上距斜面顶点 x0= 处所对应的时刻? =µ =θ 037θ = 1m kg= 0.5µ = 4s 4s v t− 4s 4s 0.2m 370 F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D B C B A D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AD BC BD ACD 二、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 13.(1)(各 1 分)A 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B 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 O。 (2)(各 2 分) ; 14.1N(13.9~14.3N 均给分) 14.(各 2 分)(1)C (2) (3) 2.04 (4)9.8 三、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38 分) 15. (8 分) 解:(1)开始制动时速度达最大,则: 2 分 可得: 1 分 (2)自由下落高度: 1 分 减速距离:s = 67.5 ― 45 m = 22.5m 1 分 减速加速度大小:푎 = 푣2 2푠 = 20푚 푠2 1 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 分 解得:퐹 = 12000푁 1 分 16. (8 分) 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 分 代入数据得:푎1=6 m/s2 1 分 (2) 为避免木箱与墙碰撞,临界条件为 F 撤去后减速到墙时速度恰好为零,即: 2 分 F 撤去后: 1 分 拉力 F 的作用时间:푡 = 푣 푎1 1 分 联立方程代入数据得:t=1 s 1 分 17. (10 分) 解:(1).对小球:设细线的拉力和磁铁的引力分别为 F1 和 F2.根据平衡条件得: 水平方向:F1sin30°=F2sin30° 2 分 竖直方向:F1cos30°+F2cos30°=mg 2 分 解得 F1=F2= mg. 1 分 (2)对人: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引力 F2′=F2= mg 1 分 根据平衡条件得 f=F2′sin30° 1 分 N=F2′cos30°+Mg 1 分 解得:N=Mg+ mg f= mg 2 分 18. (12 分) 解:(1)由图可知:加速度大小 1 分 位移的大小即为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 1 分 v gt= 30m/sv = 21 45m2h gt= = F mg ma− = 1)37sin(37cos maFmgF =°−−° µ La v a v =+ 2 2 1 2 22 2mamg =µ 3 3 3 3 1 2 3 6 21 /va m st =∆= ∆ 4 4 82s m m ×= =(2)滑块在拉力作用下,受力分析如图: X 轴上: 1 分 Y 轴上: ,又퐹푓 = 휇퐹푁 1 分 联立解得:F = 11N 1 分 (3)撤去力 F 后,滑块受力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푚gsin휃 + 휇푚 g cos휃 = 푚푎2 1 分 匀减速到 0 过程: 时间:푡3 = 푣 푎2 = 0.4푠 位移 1 分 匀减速至푠0位置时: 1 分 联立解得: 或 (已反向运动,舍弃) 则第一次到푠0位置所对应的时刻为:t = 푡1 + 푡2=4.2s 1 分 到最高点后滑块会下滑,摩擦力反向 由牛顿第二定律:푚gsin휃 - 휇푚 g cos휃 = 푚푎3 1 分 设返回时间为 ,则 1 分 联立解得: 则第二次到푠0位置所对应的时刻为:푡’ = 푡1 + 푡3 + 푡4 = 22 + 5 5 푠 ≈ 4.85푠 1 分 即滑块经过斜面上距斜面顶点푠0 = 0.2푚处所对应的时刻分别为4.2s和 。 sin fF mg maFθ− − = cosN mgF θ= 2 2 /10 sma = ma vs 8.02 2 2 2 == 2 22202 2 1 tavtss −=− 2 0.2st = 0.6s 2 3 /2 sma = 4t 2 430 2 1 tas = 4 5 5 st = 4.85s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