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地理必修1检测试题(湘教版25份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年高中地理必修1检测试题(湘教版25份有答案)》 共有 26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化石,判断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2.根据化石的新老关系,属最古老的一种是(  )‎ A.①地地层化石      B.②地地层化石 C.③地地层化石 D.④地地层化石 解析: 首先看图,明确图中化石的地质年代。如含三叶虫化石为古生代早期,含鱼类化石为古生代中期,含恐龙化石为中生代,含裸子植物化石为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根据化石的新老关系,属最古老的一种是①地地层化石。从动物的进化来看,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古生代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 答案: 1.B 2.A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3.据图分析可以得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  )‎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 C.不断东移 D.不断西移 ‎4.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解析: 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不断南移,说明该历史时期气候逐渐变冷,而现代全球气候是逐渐变暖。现代气候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使全球陆地面积减少。雪线高度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升降,气候变冷雪线高度降低,气候变暖雪线高度升高。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南移。‎ 答案: 3.B 4.C 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物理风化 B.化学溶蚀 C.风力侵蚀 D.气候干燥 ‎6.为避免土地进一步退化,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大力修筑引水灌溉工程 B.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石油开采,发展经济 D.加强绿化和防护林建设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看出西亚地区土地退化以风蚀为主。西亚地区气候干旱,加强植树种草是减缓土地风蚀退化的根本且有效的措施。‎ 答案: 5.C 6.D 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回答7~8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7.该图显示人类活动顺应自然规律的有 (  )‎ ‎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③废弃物综合利用 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② B.①③ ‎ C.①④ D.②④‎ ‎8.下列有利于人与环境良性循环的叙述是(  )‎ A.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均衡 B.毁林垦荒,获得一些新的耕地 C.积极围湖造田,以解决粮食不足 D.捕捉所有珍奇野生动物,进行人工饲养 解析: 第7题,将林地、草地开垦为耕地,易产生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泥沙淤积河道、湖泊;图中无法看到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依据。第8题,毁林垦荒、围湖造田、捕捉野生动物都会产生生态破坏问题。‎ 答案: 7.D 8.A ‎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研究,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蒸发量与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密切相关,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越大,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蒸发量越大。从植被类型上看,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比较是森林最大,草原次之,荒漠植被最小。‎ 材料二 植物体的增长与气温关系示意图。‎ ‎(1)由材料一可知,不同植被生长速度的比较结果是森林______(填“大于”或“小于”)‎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草原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荒漠植被。从生长速度与蒸发量的关系上来看,在水分充足的地区,往往是________成为优势植被。而在水分缺乏的地区,________往往成为适应环境的成功者。‎ ‎(2)材料二反映出,一定温度条件下,植物的增长量等于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之差,由图可知,当环境温度约为____________时,植物体的增长量最大。‎ ‎(3)我国西北地区在实施生态退耕工程时,是种树好,还是种草好?为什么?‎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一可知,森林的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最大,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蒸发量最大。第(2)题,根据材料二,植物的增长量等于光合作用量与呼吸作用量的差,且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第(3)题,我国西北地区在实施生态退耕工程时,与种树相比,种草更好,因为根据材料一,草原的蒸发量比森林小,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环境。‎ 答案: (1)大于 大于 森林 荒漠植被 ‎(2)光合作用量 呼吸作用量 30 ℃‎ ‎(3)种草好。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在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时应以种草为主。‎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