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兹拉特》导学案1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羊兹拉特》导学案1

ID:980302

大小:3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羊兹拉特》导学案一、导入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总会有那么一些东西,让我们记忆深刻。比如说一只小狗,一只小猫,或者一只老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一只可爱的山羊的世界,看看这只可爱的山羊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情感。 作者艾萨克·什维斯·辛格(19O4-1991),美国作家。出生于沙俄统治下的波兰,祖父与父亲都是犹太教的长老。他从小接受正统犹太教教育,学习希伯来文和意第绪文,熟悉犹太教的经典和宗教仪式以及犹太民族的风俗习惯等,这一切都铸就了他作品的重要特色。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庄园》《卢布林的魔术师》等。辛格的短篇小说创作也很突出,发表过10余部短篇小说集,此外还有2个剧本、3部回忆录、11部儿童故事集。1978年,由于“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辛格获诺贝尔文学奖。辛格被称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在创作上,他尊重传统,又吸收了意第绪文学中的营养,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小说有不少以性爱为题材,他认为“在爱情和性爱中比在任何其他关系中,人的本性显露得更充分”。但他不耽于色情描写,而重在探索和揭示激情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他主张作家创作要起到娱乐读者的作用,让读者得到艺术享受。所以他的故事叙述生动,文笔轻松幽默,作品中丰富的成语和活泼的句法受到评论界的高度赞扬,认为那是任何译文无法传达的。二、分析文章情节1.小说叙事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情节,本文的情节是怎样发展的?开端——阿隆受命卖羊发展——卖羊途中遇暴风雪高潮——风雪中相互救助结局——安全回家不再卖羊2.情节的运行——冲突冲突是小说得以发展下去的动力,没有冲突就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本文的情节冲突有哪一些呢?(1)阿隆一家遭遇困境。(2)阿隆路上遭遇大风雪。问:遭遇大风雪这个情节是情理之中还是出人意料?明确:开头一段的描写,为故事的发展作了铺垫,给阿隆他们的遇险提供事实依据。第6-9段对环境突然恶化的渲染,既烘托了气氛,又为下文的下雪作铺垫。所以遭遇大风雪是情理之中。 问:在故事情节中,作者塑造了“草堆”这一让主人公脱离困境的环境,是出人意料还是情理之中呢?明确:文章中与“草堆”照应的地方:第一段“阳光闪亮”“田里芳草青青”,第九段“透过雪层,阿隆的靴子触到一大块新翻过的松软的土地”。所以是情理之中。21教育网问:如果将草堆设计为“木屋”,好不好?为什么?明确:不好。因为(1)草堆本身是兹拉特的食物,才使兹拉特有奶使阿隆度过三天时间。(2)草堆还可以保暖。(3)下文阿隆家人寻找他和山羊,却没有找到显得合情合理。(4)在原野的草堆里,对暴风雪的感受才是真切的,阿隆与山羊的亲切才显得合乎逻辑。三、分析文章情感线索1.推动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情感要素是什么?为什么?明确:爱。在小说中,爱是双向的。在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这种爱的表现是不一样的。2.人对山羊的情感是怎样的?明确:——不舍、依赖。从文章中找有关句子,如:①经过很长时间的犹豫之后,硝皮匠勒文决定把家里的山羊兹拉特卖了。因为它老了,挤的奶也很少。②听到这事,阿隆的母亲不禁泪流满面。阿隆的小妹妹安娜和米丽昂也哭了起来。阿隆当然也知道把山羊牵到费佛尔家去意味着什么。可他只得听从父亲的命令。③文章15至24段。让学生发挥想象,说出山羊的内心世界。3.山羊对人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明确:——信任。从文章中找有关内容,如:在阿隆给山羊套上绳索时,全家人都出来向兹拉特告别。可兹拉特还是像往常一样,显得那么温驯那么可亲。它舔着阿隆的手,摇晃着它下巴那小撮白胡子。兹拉特对主人充满信任。21·世纪*教育网4.作品为什么以动物与人的关系来实现爱这一情感的表现呢?明确:历经“生离死别”和失而复得的情感淘漉之后,才终于让勒文全家与山羊兹拉特的情感超越了简单的人与动物这一有着内在等级关系设置的阶段,进而真正具有了平等的可能。爱在人与动物之间的这种互动,与小说的情感主题不再单调乏味,而是呈现出和谐完整的独特格局5.节制胜于放纵。 在一种激情的整个过程里,最不能显出这种好处的莫过于它的顶点。到了顶点就到了止境,想象就捆住了翅膀。——莱辛比较阅读最后一段:兹拉特用角搔搔颈背,摇摇长着胡子的脑袋,发出它那唯一的声音:“咩——”(选自课文最后一节)兹拉特便用犄角搔搔脖子,摇晃着白胡子“咩”一声。这个单纯的声音表达了山羊兹拉特的全部的思想,全部的爱。(选自《儿童文学·选萃》)这两段文字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明确:下一段文字比上一段文字更清楚地揭示了兹拉特对人类的爱,但作者借此要传达的人类与所有其他生命的关系的思考被取消掉了,削弱了作品的情感。所以课文的这一段文字要好。6.总结得出文章的主题。本文通过情感在山羊和主人之间的双向流动,作者不露痕迹地传达出人与动物之间彼此的深情厚谊。四、比较阅读《咬舌自尽的狗》,体会情感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咬舌自尽的狗□林清玄有一次,带家里的狗看医生,坐上一辆计程车。由于狗咳嗽得很厉害,吸引了司机的注意,反身问我:“狗感冒了吗?”“是呀!从昨晚就咳个不停。”我说。司机突然长叹一声:“唉!咳得和人一模一样呀!”话匣子一打开,司机说了一个养狗的痛苦经验:很多年前,他养了一条大狼狗,长得太大了,食量非常惊人,加上吠声奇大,吵得人不能安宁,有一天觉得负担太重,不想养了。21cnjy.com他把狼狗放在布袋里,载出去放生,为了怕它跑回家,特地开车开了一百多公里,放到中部的深山。放了狗,他加速逃回家,狼狗在后面追了几公里就消失了。经过一个星期,一天半夜听到有人用力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那只大狼狗回来了,形容枯槁,极为狼狈,显然是经过长时间的奔跑和寻找。计程车司机虽然十分讶异,但是他二话不说,又从家里拿出布袋,把狼狗装入布袋,再次带去放生,这一次,他从北宜公路狂奔到宜兰,一路听到狼狗低声号哭的声音。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到宜兰山区,把布袋打开,发现满布袋都是血,血,还继续从狼狗的嘴角流溢出来。他把狗嘴拉开,发现狼狗的舌头断成两截。原来,狼狗咬舌自尽了。 司机说完这个故事,车里陷入极深的静默,我从照后镜里看到司机那通红的眼睛。经过一会儿,他才说:“我每次看到别人的狗,都会想到我那一只咬舌自尽的狗,这件事会使我痛苦一辈子,我真不是人呀!我比一只狗还不如呀!”听着司机的故事,我眼前浮现那只狼狗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镇、在荒郊奔驰的景象,它为了回家寻找主人,奔跑百里,不知经历过多么大的痛苦,好不容易回到家门,主人不但不开门,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立刻被送去抛弃,对一只有志气有感情的狗是多么大的打击呀!与其再度被无情无义的人抛弃,不如自求解脱。司机说,他把狼狗厚葬,时常去烧香祭拜,也难以消除内心的愧悔,所以他发愿,要常对养狗的人讲这个故事,劝大家要爱家中的狗,希望这可以消去他的一些罪孽……唉!在人世间有情有义的人受到无情的背弃不也是这样吗?1.学生读后交流感想。2.老师总结明确:爱,是最高尚的情感。它是一种胸怀,宽广有容、平和慈悲,并非局限于一时一地一己之身,而是超越了人与动物、贫富与阶级、国家与民族的界限。它是真善美的结晶,使人们忘记仇杀,忘记自己的伤痛。我们在享受动物给予我们的感动之时,是不是也应该关注那些给了我们关怀的、温情的、苦难中的动物们?五、作业完成《创新设计》上练习和课后练习。附板书设计:山羊兹拉特辛格开端——阿隆受命卖羊发展——卖羊途中遇暴风雪高潮——风雪中相互救助结局——安全回家不再卖羊教学后记:本堂课的设计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情节,二是情感。情节的重点放在冲突上,从“情理之中还是出人意料”中展开讨论,让学生了解情节在设计上往往会有前后的铺垫。情感的把握和理解是本堂课的重点。从推动这篇小说情节发展动力的情感要素着手,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明白情感的抒发要做到“节制胜于放纵” 。同时借助课外《咬舌自尽的狗》一文的阅读,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情感的伟大与感人。本堂课总的来说比较流畅,特别是让学生想象兹拉特的心理,学生揣摩得惟妙惟肖。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比如一位学生把第一个“咩”想象成“我们好像很倒霉啊!”下面依次是“可是我们找到了啊,我们还是挺幸运的。”“别担心,我会给你吃的。”“我是说,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我们永远不分开。”“是的,我们永远在一起。”把阿隆对兹拉特的依赖和兹拉特对阿隆的体贴描绘得活灵活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但是,在阅读理解“爱”这一主题时,“山羊对人的爱是被动的,当人遭遇困境时,只能牺牲山羊来维持自己”这一点,学生普遍把握得还不够。在比较阅读《咬舌自尽的狗》一文时,还应让学生进行深入地探讨。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